南充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位于成都、重庆、西安三角经济区要冲,地处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自古就有“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之地利,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南充市标准地图政区简图(2016年5月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制) 南充市辖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3区和西充县、南部县、仪陇县、营山县、蓬安县5县,阆中市由四川省直辖,南充市代管。南充市幅员面积1.25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全市总人口760万人。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827.9亿元。南充城市宣传片 建置沿革与名称来历 南充城市风光(图片来源:南充新闻网) 南充历史悠久。唐尧、虞舜之前便谓“果氏之国”,春秋以来历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商、周时期,属巴国。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秦惠文王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置阆中县,隶巴郡(今重庆市)。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析阆中县南设立安汉县,继析阆中县西南,设置充国县。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南充境内设巴郡。建安六年(201年),巴郡更名为巴西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安汉县更名为南充县,此为南充一名之始。 南充城市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1950年3月析南充县城及近郊,设立南充市,隶属川北行署区。 西华师范大学北湖校区原川北行署主任胡耀邦工作的办公楼(摄影:蓬州闲士) 西华师范大学北湖校区原川北行署主任胡耀邦旧居(摄影:蓬州闲士) 1952年,撤川北行署区,南充专区治所由今岳池县九龙镇迁南充,南充市改属南充专区。 西华师范大学北湖校区原川北行署礼堂(摄影:蓬州闲士) 1968年,南充专区更名为南充地区。 1993年7月,撤南充地区、南充市及南充县,设立南充市(地级)。 南充嘉陵江大桥夜景(图片来自网络) “南充”名字由来,一说,南充以在汉代充国县南为名;一说,充,是民族名;一说,充,是賨(cóng)的通假字,充为賨人或賨民所居,亦因民族而得名。 南充《丝绸女神》雕塑(图片来源:南充新闻网) 主要特色 南充北湖公园(图片来自网络) 新中国成立后,南充是省级行政机构川北行署驻地,胡耀邦同志曾任川北行署主任。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摄影:梁德)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摄影:陈小明) 南充区位独特,是川东北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南充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久负盛名的 “绸都”,国家规划确定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和川陕革命老区重要节点城市。 阆中华光楼(图片来自网络) 南充生态资源形式多样,水能、石油、天然气、盐卤储量丰富。 阆中风光(摄影:陈小明) 南充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牧业、果业、蚕业、林业、优质粮油等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水果之乡”“丝绸之都”的美誉。 嘉陵江蓬安段风光(摄影:蓬州闲士) 嘉陵江蓬安县相如镇段生态奇观—百牛渡江(摄影:蓬州闲士) 南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境内的阆中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顺庆区、蓬安县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史学大家陈寿、天文历法巨匠落下闳和忠义大将军纪信等众多历史名人。 春节老人落下闳(图片来自网络) 南充是春节文化发祥地。南充境内所属阆中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历算学家、天文学家落下闳的故乡。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落下闳是世界天文领域中“灿烂的星座”。落下闳创立了举世闻名的《太初历》,中国使用的农历是在其基础上修改而成。《太初历》确定了岁首,春节由此开始。2009年,阆中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称号。 南充万卷楼,为西晋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青少年时代读书治学的地方(图片来自网络) 南充是三国文化发祥地。世称“并迁双固”的南充人陈寿著文史价值俱高的不朽名著《三国志》。 川北皮影戏(来源:四川报道网) 南充是丝绸文化发祥地。南充是中国四大蚕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四川最大的丝绸工业中心,被誉为“中国绸都”,南充丝绸具有“享天宝物华之誉,胜苏杭品质之优“的美名。 南充“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图片来自网络) 南充是嘉陵江文化发祥地,艺术奇葩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川北皮影饮誉中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北大木偶表演照(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南充是重要的红色文化区。南充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民主革命家张澜以及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均诞生于此,有5万多英雄儿女参加红军。 南充西山雕塑(摄影:蓬州闲士) 张澜故居(图片来自网络) 朱德故居(图片来自网络) 罗瑞卿故居(图片来自网络) 南充科教资源丰富,实力雄厚,是川东北区域科教文化中心。拥有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等普通高校4所、中职学校39家,三甲医院3所。 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图片来自网络) 西华师范大学北湖校区风光(摄影:蓬州闲士) 川北医学院(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