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住有所居-凉山喜德易地扶贫搬迁后的安置区建设

四川文化网 2019-8-17 08:31 2224人围观 校园文化

四川文化网8月16日电(通讯员 高享坤)凉山州,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是“三区三州”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区之一,也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点战场。 2019年7月,四川农业大 ...
四川文化网8月16日电(通讯员 高享坤)凉山州,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是“三区三州”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区之一,也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点战场。

  2019年7月,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易”燃青年调研队来到凉山州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所在地喜德县,针对易地扶贫搬迁这一脱贫政策开展社会调研。安置区规划采取何种模式?安置房建设采用何种标准?村民对安置房接受度如何?安置房建设将会产生怎样的综合效益?“易”燃青年调研队,为你揭开谜底。

“大杂居 小聚居”多种模式综合安置

  喜德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分为集中安置点搬迁和居民分散安置点搬迁两种模式。集中安置点搬迁如甘哈觉莫安置点,由政府主导,集中建设,这一安置点共能容纳1698户居民,其中主要由三个板块构成:分别是 1399户贫困户、136户棚改户、55户佛山援建户、108户随迁户。多种居民成分的构成有助于安置区良好社区生态的形成,避免了因全是贫困户而导致社区缺乏活力,成为所谓的“贫民窟”
[attach]23917[/attach]
图为调研队员采访安置点建设项目经理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彭可欣 摄

  小聚居安置点如瓦吉村安置点,由居民们根据自身主观喜好和环境客观条件进行位置选择,由政府提供规定限额内的补助,此举有助于村民根据自己的意愿灵活进行选择,保证居民们的自主性。调研过程中的阿得伟哈一家就属于这一种情况,由于他已经分家独立成户的母亲也在这一安置点,于是也选择来到了瓦吉村安置点,能够和母亲住得很近,也方便照顾她,虽然分家独立成户了,但毕竟还是我的母亲啊,阿得伟哈在接受调研队采访时如是说到。

易风随俗,安置房选址建设符合当地风土人情

  在选址上,均是地形平坦,地势结构稳定的区域为主,最大安置点甘哈觉莫安置点毗邻孙水河,位于河流沉积岸的河漫滩平地上,便于工程建设,同时更便于村民后续的生产生活。

  在建设上,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和风土人情,针对当地地质结构不稳定,海拔高紫外线强烈和夏秋季节多雷雨的特点,安置房对应以抵抗八级地震的标准建设,采用更高成本的low-e防紫外线玻璃作为窗户玻璃,同时建设完备的避雷针体系。根据彝族火把节特色的需要,还在安置点配套修建了火炬广场供村民们节日使用。对于村民们不同的卫生习惯,安置房的建设也考虑得十分周全:为村民修建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卫生间,蹲厕和马桶,使其更能满足村民们多样化的需求。在分散安置点上,建设者还将房建设者还将房屋间的空地修整为菜畦地,供村民们在自家门前种植蔬菜,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一举多得。
[attach]23916[/attach]
图为建设完成的安置区主体部分和火炬广场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廖丽 摄
拎包入住,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

  看到新房子又宽敞又明亮,心情特别激动,巴不得马上就搬进来住,这是即将入住安置区的贫困户阿来吾来莫的心声。怀着对新家新生活的想象,阿来吾来莫回到了自家的旧房子,她不好意思地对调研队员说,现在自己一家四口还住在人畜混杂的土坯房里。调研队员同时还了解到,像阿来吾来莫这样的村民平日里生活做饭和休息都是在一个屋子里,家里几乎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生活做饭使用柴火,烟熏火燎,十分难受。

  而安置区的新房有宽敞明亮的客厅,功能齐全的厨房,各类设施一应俱全,以村民能够拎包入住的标准进行建设交付,这些让阿来吾来莫感到十分满意,对党和国家的政策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建设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村民们脱离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为乡村振兴提供前提,打下基础。在安置区的规划建设上,文化设施,管网道路十分完备,有幼儿园、小学、健身广场、大型商超,丰富了村民们的文体活动,也为小孩的教育提供了保障。供水供电均采用地下走线,安全稳定,道路规划呈网状,布局合理,交通便捷。

稳得住、是关键,良好的社区环境、完备的体系建设有助于居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利于培育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attach]23915[/attach]
图为调研队员与当地村民合影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冉欣鑫 摄

“搬”得出,“稳”得住,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培育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易”燃青年调研队为它点赞。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