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家教头疼?因为你缺个二胎!

开颜 2019-10-23 16:05 1620人围观 校园文化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并且拥有最完备、最精细教育理论和培养途径的国家,华夏民族也是最看重后代成长的族群。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文明的不灭均得益于这份教育,特别是家教。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并且拥有最完备、最精细教育理论和培养途径的国家,华夏民族也是最看重后代成长的族群。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文明的不灭均得益于这份教育,特别是家教。

孔子、孟子、岳飞、文天祥、苏轼……这些煜煜生辉的人物,莫不是从家庭教育中走上人生的巅峰。而普通老百姓,也把对后代子女的教育作为人生的第一事业。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朱子家训》

祖辈的传统、文化的共识、社会的默契使每个家庭的教育趋于一致的价值观,公众对晚辈的优劣评价处于相似的尺度标准。强大的、统一的人文氛围和教育理念,使每个家庭的家教显得轻松而顺利,或者黄荆条子出好人,或者易子而教,或者严父慈母,都可因材施教见机行事,最终培养出具有基本道德操守,且勤劳朴实自强不息的后人。

但不知从何时起,中国人的家教显得异常的艰难!晚辈的现状让人寒心肠断!逆子、天棒、娘炮;啃老族、冷血鬼、白眼狼……层出不穷!然而,父母们却并没有少花钱、少关注、少操心、少焦虑!很多父母甚至依然是把后代作为自己的第一事业!并不比祖辈奉献少!

技巧、计谋、方式、方法,文化、历史、经典,其他文章已经絮叨得很多,也谈了不少,但有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方法,恰恰没有说。

家教头疼?因为你缺个二胎!

说到生二胎,“大胎”们集体反对!年幼的,害怕被抢了玩具、爸爸妈妈;年长的,担心被分了钱财、房产、资源。

人的天性,是趋于堕落的。因为,堕落最舒适。

为什么怕分蛋糕?“大胎”的堕落深藏于这块独享的蛋糕里!自私刁蛮、贪婪霸道、冷酷放纵、唯利是图、不仁不义、为所欲为……大多拜这块蛋糕所赐!

欲让“大胎”们弃恶从善、改邪归正或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必须重分这块蛋糕!构建秩序、净化循环、重振精神,必须生二胎!否则,家教的道路上永远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虽然,人类已经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进入到网络信息时代,但大自然的运行法则、物种繁衍进化的规律并没有变,所以,在对后代的管理教育里,我们还不能抛弃本民族的教化圭臬。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五种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五种关系,对应五层道德要求:忠、孝、悌、忍、善。五层要求,反映五种属性:金、木、火、水、土。五行相生、相克,形成一个完整的人际循环。

人的一生,或成功发达,或失败落寞,或幸福安康,或坎坷悲惨,皆离不开此五种关系、五层要求、五种属性。

五种能量的相互依赖、相互背离,相互生旺、相互压抑,促使了人生这个微观世界的平衡、发展及启动。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孝,指报父母之恩。悌,指兄弟姊妹之爱。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及道德规范,是中国人培养、滋养人性光辉之沃土,中国文化的精神发源地,是一个人做学问、做人的根本,社会良性运行、民族昌隆的动能。数千年以来,无论历史朝代变迁,无论贫富贵贱,人们心中,此法则不可改变。

然而,独生子女,无兄无弟,无姊无妹。悌,由何来?无悌,五行变四行。循环打破,关系失衡,怪异四起。家教难题、少年成长问题、青年颓废问题、社会问题接踵而至。要教育好后代,调教好性格德性,还得从家庭结构的健全开始,从内部循环的通畅下手。

言及生二胎,反对者众,经济、精力等诸多顾虑,但它的三大好处,则是“一本万利”,值得实行。


生二胎之三大好处

一、 五伦平衡,循环通畅。

了二胎后,大胎不再独步天下,唯我独尊。大胎二胎, 各有责任,分担劳作。

集体主义、团队精神,领导能力、协作水平,皆可在家中实操、锻炼。关爱他人、体谅互助,谦让自敛、与人友善。

种种美德,在父母的引导下,从小在家中就可得到培养、训练。孝顺自然而然

二、 消灭堕落,培养担当。

自从有了两个孩子,父母对任何一个孩子的态度,无论情感、经济、精神,多了淡定,少了溺爱,多了理性,少了纵容。受父母成熟与笃定之折射,孩子们的性格会变得比独生子女们更谨慎、懂礼、谦逊、敬畏。

两个孩子在消费上、情绪上,互相影响、牵制、监督,独生子女身上为所欲为、唯我是从、懒惰傲慢的秉性,在二胎家庭中滋生较难。

三、 兄弟相伴,终身安康。

人生漫漫,岁月艰难。在世态炎凉、江湖不堪的岁月里,兄弟姊妹往往是彼此搀扶同行的旅伴,乃至精神的灯塔。父母老去衰残,他们是共同尽孝、相互陪伴,帮助父母抗拒病魔的同胞战友。当父母故去,他们成为互相关爱、彼此抚慰的血亲至交。

这样的人际关系,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终生礼物,受益无穷。


待续下期:一次相亲失败的启示

作者系四川省文联作家、编剧、法务工作者,系列家教文化项目“巴风蜀韵论家风”主讲人、文案主笔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