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中华关学·中国行”系列公益活动(一) 走进横渠

四川文化网 2021-4-28 16:09 949人围观 文化资讯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关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力中国文化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1年4月25日,“中华关学·中国行”启动仪式系列活动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成功举行 ...

参加本次公益活动的部分嘉宾合影留念

       文化网讯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关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力中国文化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1年4月25日,“中华关学·中国行”启动仪式、张载家风建设座谈会暨“走进横渠”——张载后裔张世敏先生家风馆捐赠讲学活动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由陕西省孔子学会、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主办,央视频《人物春秋》、《中国报道》人物访谈栏目、封面新闻、四川文化网、陕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支持,张载后裔张世敏先生家风馆、中栋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承办,陕西省宝鸡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陕西省宝鸡市社会科学院、眉县张载祠文管所、西北大学出版社、西安湘潭大学校友会,秦岭书院、西安盛世华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业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家宽文化艺术中心、四川省新文人画院等单位协办。陕西省孔子学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秘书长,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副院长魏冬,陕西省宝鸡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田晶,秘书长王菁,陕西省宝鸡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宏波,张载二十八世孙张世敏,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刘宗镐,中栋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同育均,眉县张载祠文管所所长张桂海,眉县学者萧易、齐敏,张子后裔张世勤、张军昌、张邵强、张文楷,及西安盛世华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华语国学全体同袍等百余人参加活动。

      “中华关学·中国行”系列活动以“弘扬中华关学 服务地方建设”为活动宗旨,以关学文化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社会机构、进企事业单位,开展公益赞助、公益讲学为主要形式的落地活动,积极组织、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投身地方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为企事业单位文化发展献计献策,为乡村社区建设凝心聚魂,为中国社会发展汇聚能量、传播精神。

田晶女士致辞

       在“中华关学·中国行”启动仪式和张载家风建设座谈会上,田晶代表宝鸡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表致辞。她强调,宝鸡作为关学学派的发祥地,传承好张载关学思想,推进中华关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宝鸡学人责无旁贷的职责。陕西学者、宝鸡学人、张子后裔,应携起手来,持续研究、深入挖掘其思想精华,弘扬关学的核心价值,通过转化、发展,使我们的文化更加自信、更加自觉、更加亲切,使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持续增强、不断深化。

魏冬代表活动组织方发言

       魏冬代表“中华关学·中国行”系列活动组委会发布活动启动辞。他介绍了陕西省孔子学会的办会宗旨,阐释了启动此次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意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起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张载后裔张世敏发言

       张世敏介绍了张载家风馆的筹备过程和建设情况,以及张载家训家规的主要内容,让在场与会人员对张载家风家规有了整体、立体的了解,同时感受到张载家风家规焕发出的独特精神力量和智慧光辉。

刘宗镐发言

       刘宗镐在活动中作关学精神及现代价值的主题发言。从“仁智合一”体现的德性与理性统一的人性论、“诚明同归”所体现的人文与科学并重的认识论、“民胞物与”所体现的自我与非我相和谐的生存论三个层面系统阐述了张载思想精神的现代价值。

祭拜先贤张载

       当天参加活动的部分嘉宾还前往位于眉县横渠镇大镇谷迷狐岭的宋代儒陵园(张载墓)举行拜谒张子礼。大家在张载坟茔前庄严列队,怀着虔敬至诚的心情,整肃衣冠,通过敬香、献礼、献花篮、行祭拜礼等代表中华民族崇敬圣贤传统的最高礼数,表达对先贤张子的无限敬仰和寄托,增强同袍共赴的向心力,激发出大家对“中华关学·中国行”系列活动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陕西省孔子学会授予中栋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陕西省孔子学会会员单位”牌

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向张载家风馆授牌


       在此次活动中,陕西省孔子学会授予中栋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陕西省孔子学会会员单位”牌。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授予张载家风馆“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中华关学家风家训传承实践基地”牌,授予中栋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中华关学实践创新教育基地”牌。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宝鸡市社科联、张载家风馆、中栋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互相赠送了《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及关学与宝鸡社会科学研究最新成果作品。


        与会学者围绕关学与家教家风传承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交流。孙亚军认为张载文化所展现出的博大无私、兼容并蓄、社会担当,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信心的张扬,更是中国精神在当代的体现;萧易提出我们在丰富“见闻之知”的同时,更要培养“德性之知”,通过道德修养而“变化气质”,提升自己的能量、气场和影响力。张世勤、张军昌作为张载后裔对本次弘扬家族家风的活动表示,张载后裔要从自身做起,严格执守家风家规为人行事,树立榜样形象,发挥示范作用,影响更多人,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王宏波提出弘扬家风家训要从自身做起,才能让榜样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为助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聚集起强大的精神力量。马钊认为,好的家风会造就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中栋国际教育将以关学进校园、家风家训建立培养等活动,来发扬我们优秀的关学文化、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学、学习关学,在生活中切切实实践诺关学的宏博精道,真正做到 “四为句”中的“为往圣继绝学”。魏冬教授总结发言中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阐释了张载“存顺殁宁”的生死观,提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可通过立德、立功、立言超越有限,达到永存而不朽,这提示我们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尽自己“家”的责任,社会责任。

       习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守望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时代重任。陕西省孔子学会、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诚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企事业单位加盟公益赞助,让我们共同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助力文化建设,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活动剪影】

***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原作者: 文化网采编 来自: 关学研究院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