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四川学子打造校园植物精准“归宿”

w4u7ygihg 2021-8-13 16:59 134人围观 校园文化

四川文化网8月13日讯(通讯员 张鑫媛 吴宗秀)截止8月5日,生命科学学院木之寻团队10名成员于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和成都校区开展了为期18天的校园植物寻活动,以数据定位信息并存档,为校园植物打造精准“归宿”。 ...
四川文化网8月13日讯(通讯员 张鑫媛 吴宗秀)截止8月5日,生命科学学院木之寻团队10名成员于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和成都校区开展了为期18天的校园植物寻活动,以数据定位信息并存档,为校园植物打造精准“归宿”。

[attach]50061[/attach]
图为团队成员识别定位植物信息。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吴宗秀 供图

据悉,目前校园存在缺乏在校学生和外来人员了解校园植物及其分布的方式和手段的问题,团队选择乡村振兴主题进行实践旨在利用本院特色和自身专业,结合生命观察、形色等智能APP和萃葩、地图慧网站等其他线上工具,再通过人工线下对植物的识别和定位,制作独特的校园植物动态分布地图。

据记者采访到,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一是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植物分布动态地图不够完整,生命科学学院“云木纪团队”曾做过相关数据,但据了解,数据准确度有待提高且存在数据不完整,部分地点没有数据等情况。因此附属于云木纪团队的本团队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团队对雅安校区重新展开全面的植物定位。二是解决成都校区缺乏植物动态地图展示的问题,为对植物感兴趣的校内校外人员提供有用的工具。三是可以给四川农业大学的简历增添不一样的色彩。因为实践地点有两处,团队采取分组进行,将线下与线上工作紧密衔接,保证团队工作效率。

[attach]50063[/attach]
图为雅安校区植物区域分布地图。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吴宗秀 供图

7月16日下午四点半,生命科学学院“云木纪团队”负责人之一带领本团队的留校两位成员叶重佐、张鑫媛开始了“植物寻”。从雅安本校着手,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先对新区三区“下手”。负责人嘱咐“一定要定位精准,识别精准,才能使我们的信息、数据更有可信度和准确度。”之后,团队成员一直以此为原则完成线下任务。经过两个小时后三区植物位置数据已全部被掌握。

17日,为加快数据收集的速度,上午9点出发,两人按区域分工进行,加快任务进度。下午4点半,成员陈紫贤加入,依旧按照区域分工方式进行。后续成员不断加入,在线下所有人员的努力在18日下午6点左右完成了对整个雅安校区植物的定位,获得了相应数据。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追求真理的态度,保证辨别植物种类的准确度,团队特地地将实践过程中采集到的植物样本与标本室中的进行对比。最后进行了收尾工作,直至下午6点半,雅安校区线下任务全部结束。

19日,参与线下的团队成员以“1搭1”模式,按照一种植物用一个文件夹,将所拍得的植物照片归纳其中。再采用“1配多”模式,将同一植物的多个经纬度坐标以及所处的校园具体位置归纳至一个文档之中,以便完成地图的制作,同时吴宗秀、党凯文等成员搜集整理植物的科、属、特征、功能、濒危程度等信息资料以供使用。

[attach]50062[/attach]
图为部分校园植物的定位信息。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吴宗秀 供图

据了解,21日,负责成都校区的成员也完成了线下鉴别和定位。团队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22日,成员在添加植物的经纬度时出现定位重复,定位出错的问题,其他成员了解后,纷纷提出了解决办法,比如使用原定位的APP点击重新定位,或在电脑上找到植物原图的属性即可找经纬度、或直接再定位等,最终解决了问题。至8月3日,按校区统计所有定位到的植物的经纬度及完成了植物的资料卡。

本次社会实践团队采取“1+1”的模式,将线下和线上工作紧密联系结合,合理安排不同校区定位以及数据整合等工作。线下实践组的成员在定位时将植物的全照和特写进行拍照存档,以此提供了物种辨别的依据,也提高辨别的准确率。通过团队所有成员的配合,提高了“实地+云端”的工作效率。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