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4000小时为梦续航,00后为乡村教育事业注入新鲜活力

徐科 2021-8-14 20:51 318人围观 校园文化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青年无疑是教育的受益者,面对国家发展带给青年的教育福利,当代青年如何摇身转变为教育奉献者,引领“三下乡”主力旗帜?为响应全国人大的号召,推进乡村教育振兴,补齐农村师资力量短板 ...
  四川文化网8月13日讯(通讯员 周巧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青年无疑是教育的受益者,面对国家发展带给青年的教育福利,当代青年如何摇身转变为教育奉献者,引领“三下乡”主力旗帜?为响应全国人大的号召,推进乡村教育振兴,补齐农村师资力量短板,加大城乡学校“精细化”帮扶力度。由四川农业大学12位青年学子组成的织阳支教团队第七次来到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开展为期21天的教学帮扶工作。
  初心筑梦,创新不止
  据了解,织阳支教团队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一腔热爱护成长,一片初心守未来”的实践理念,走进乡村,传递知识,七年坚守,为梦续航。该团队累计服务时长长达4000小时,辅导学生700余人,旨在为乡村振兴奉献青年力量,在实践中实现价值。为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培养孩子们的多元兴趣,让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在保证基础课程有序进行的同时,支教员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趣味课程。其中包含中国民族文化瑰宝象棋的战略思维拓展课程,融合植物学与环保学于一体的压花艺术,还有覆盖物理化学自然生物的趣味科普,同学们动手操作,踊跃提问,表现出对知识的极度渴望。此外,团队专门设立显微镜使用教学课程,购置显微镜模型辅助教学,鼓励同学们近距离观察显微切片,真正将实践与理论充分结合。

  图为支教员邱咏康在给同学们讲解象棋 通讯员 邱莉 提供

  图为支教员王语知运用显微镜模型辅助授课 通讯员 邱咏康 提供
  科技助力,德聚云端
  在第二轮教学中,团队创新教学形式,线上线下结合,通过“互联网+教育”打破资源空间限制,与资阳市老鹰乡初一年级远程联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提升课堂效果,织阳支教团队调整课程安排,抓住“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重要内容——德育,采用故事分享与基础科目结合的教学形式,展现课堂独特魅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故事人物囊括古代文人、奥运健儿、科学家和平凡英雄,他们的精神品质深深地感染着小朋友们。“孝悌”文化作为孔子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向孩子们传达出理解家人感恩父母等德育知识。国际数学界泰斗陈省身毅然回国奉献祖国的故事向孩子们展示了何为家国情怀。这些正符合织阳团队“Ms Nova新星织梦”中培养美德Virtue,忠于祖国Nation的教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织阳支教队员表示:“我们十分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将坚守初心,为孩子们编织阳光,呵护他们健康成长。”

  支教员给小朋友描绘奥运健儿风采 通讯员 邱咏康 提供
  童心向党,花式祝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织阳支教团队以“童心向党”为主题,开展系列党史教育主题班会,用孩子们听得懂的方式回顾党史,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情怀,为党和国家送上别样祝福。在美术绘画课上,孩子们用彩笔和颜料小心翼翼地绘出那鲜艳的旗帜。镰刀象征什么,锤子象征什么,了然于心。“老师,我还想画”二年级刘思妙同学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时真诚地说道。音乐课上,“走向新时代”的旋律响起,悠悠童声唱出对党和国家纯粹的感恩与祝福。
  8月13日,颁奖仪式和总结大会如期举办,学生代表黄欣悦对支教员们说“我长大了也要去做一些公益活动,一些有意义的事,去帮助更多的小朋友,就像你们帮助我一样。”这一份精神的传递,将带来无限个4000小时的延续。

  图为小朋友们小心翼翼地绘画国旗 通讯员 于盛澜 提供
  这群00后青年是无数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的缩影,他们运用所学所知,回馈社会,如同归雁,寒来暑往,七年未曾间断,始终作为城乡沟通的桥梁,凭借独特的思维模式为乡村教育事业注入新鲜活力。具有创新的思维模式是青年的优势,青年携满腔热血助力乡村振兴就是中国教育的优势。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1
我有话说......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