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四川学子三下乡学习青城武术,传承非遗文化

七蔚晨棠 2021-8-26 14:28 526人围观 校园文化

  四川文化网8月26日讯(通讯员 罗琳)为了进一步深入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人们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弘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旋律,四川农业大学”拾遗”志愿服务队于7月18日来到了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青 ...
  四川文化网8月26日讯(通讯员 罗琳)为了进一步深入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人们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弘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旋律,四川农业大学”拾遗”志愿服务队于7月18日来到了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青城武术馆,参观学习青城武术,了解其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学习招式动作,感悟青城武术的精神内涵。
  青城武术发源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青城山,而青城山正是联合国批准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城山武术正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青城武术也是-个重要的中国武术流派,是中国古代武术四大门派之一, 2021年5月24日, 青城武术正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为青城武术馆师兄展示青城武术。通讯员 张子璐 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师兄们表演青城武术的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动作敏捷有力,惊艳了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
  在欣赏了师兄们的表演后,小队成员们在青城武术馆掌门人何道君的带领下还参观了小学员们的训练。尽管这些孩子还小,但从他们的动作和姿势里已经能够看出些许青城武术的影子来了。而对这一-点,何掌门也格外的自豪和高兴。在随后对当地的一些家长的采访中我们又得知,当地很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武术馆来锻炼习武,不仅仅是因为身边家长朋友的反响都很好,而且习武既能够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能够强身健体。

  
  图为青城武术掌门人何道君与"拾遗”小队成员采访交流。通讯员 王俊皓 摄
  
  在问及何师傅的练武时间时,何师傅先是卖了个关子,随后师娘鲜宗丽才告诉我们,何师傅从三岁开始武,至今已有五十五年。何师傅说就连武术馆,也有29年的历史了,他如今的心愿之一,就是希望将武馆改建为一个武术基地,自己能亲身参与改建,每一块砖,每一块瓦,何师傅都想亲眼看着砌下。师娘鲜宗丽还补充道,将来如果有继承人,就把这武馆或者以后的武术基地传给继承人,如果没有,那他们就会将武馆捐赠给国家,以期做一个纪念用的博物馆,以代他们继续传承青城武术。
  而当小队成员问起累不累,苦不苦的时候,何师傅显得很豁达,“苦,但必须忍;累,也得坚持练。”何师傅说起自己的练武之路很有感慨,从最开始练功夫到后来练精神,他说“武不是打,不是凶,是一种修炼和奉献,传承和奉献才是青城武术的追求。

  图为小队成员在师兄的带领下学习青城入门拳 通讯员 王俊皓 摄
  
  为了进一步 深入体会和感悟青城武术,理解何师傅的关于武的奉献的理解,小队成员们参与学习了青城入门拳,在经过了-段时间的锻炼后大家能感觉到一种属于中国传统武术的韵味和历史沉淀感在其中,收获颇丰。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