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千载武魂,问道青城

七蔚晨棠 2021-8-26 14:35 388人围观 校园文化

  四川文化网8月26日讯(通讯员 王歆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对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为感 ...
  四川文化网8月26日讯(通讯员 王歆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对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为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组成的30人实践小队—拾遗团队于2021年7月12日,在严格遵守防疫的条件下,乘车前往都江堰青城山学习青城武术,了解青城武术的历史文化,领悟青城武术经久不衰的缘由,学习武术背后的精神内涵。
  “拜寻千载武魂”
  经团队成员前期查阅资料学习到,青城武术是一个重要的中国武术流派,属于中国古代武术四大门派之一,发源于中国道教圣地、世界文化遗产四川青城山。追溯千载年前,道家讲究上善若水,而青城武术在五行中属水,又称“水拳”,能载舟,亦能覆舟,故青城玄门太极讲究“极柔软后极坚刚”。千百年以来,青城山高手辈出,他们动作轻灵飘逸,小手连环,擅吐纳养生,重自卫防身,青城武术在2021年6月10日正式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实践活动开展前,两位队长于6月18日提前乘车前往都江堰青城武术馆踩点,与青城武术教练巩大崟交流中,团队队长了解到,青城武馆全程由掌门人何师傅亲力亲为设计打造,每一块砖都记得一清二楚,为的就是想要把千年青城武术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传承武术文化”
  在实践期间,由实践队队长带队驱车前往青城武术馆,探寻青城武术。抵达武术馆后,实践小队跟随馆长夫人参观武术馆庭院,并观看一群孩子们正在跟随教练学习。正如健康体育发展中心的副主任李卫平曾言:“功夫出自中国,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国粹武术,不仅强身健体,也有利于爱国主义的教育。让孩子们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吃苦耐劳的武术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馆长和教练也正是怀揣着这样的心情悉心教导着这群孩子们,并描述到“他们大多从很小就开始在武馆学习青城武术,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和家长们的认可”。
  随后,由青城武术馆的巩教练向实践队成员展示青城武术“青城佛尘”和“头击钢板”,三名弟子展示青城入门拳、青城清风剑、青城长拳、青城朴刀等。一抱拳,一搭手,传递以武会友的善意和展现张弛有度的神韵,刚柔并济,英姿飒爽,绽放出青城武术独特的魅力,博得一片喝彩和掌声。
  为感悟青城武术文化魅力,实践队成员学习青城武术入门拳,巩教练亲自指导武术动作,让实践队员感受青城武术文化。

  图为实践队成员学习青城入门拳 通讯员 王歆玥 提供
  “问寻武术精粹”
  在学习和感悟青城武术后,实践队成员采访了馆长何师傅。在交流中,何师傅曾谈到,“自己从三岁开始练功,至今已有五十余年,心中的愿望便是建成武术基地,将青城武术代代传承下去,自己心中对武术的热爱和执着从未削减”。他认为,练武不是打,更不是凶,而是一种修炼和奉献。传承和奉献社会才是青城武术的最高追求。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照片 通讯员  蔡沁坤 提供
  在谈及到传承武术之路的困难时,何师傅坦言道,“困难是有的,只要是人都会遇到困难,要想尽办法去克服,及时调整心态,用心去做,享受心灵的纯净,用泪水、汗水和毅力去战胜它。我也曾受到质疑,遭受过挫折,遇到过亲人病痛的苦难,但都凭借心中这样的信念坚持了下来”。头上的印记是何师傅执着的标记,手上的老茧是何师傅坚持的印记,他一直坚持着,从未放弃,不追求名利,只求修身立静。
  实践结束时,何师傅说到对我们寄予厚望,希望我们也找到人生的定位和方向,坚信自己的理想信念,将自己的所学奉献给社会和国家。实践队成员感受颇深,这正是“拾遗”二字的意义所在,也将承载着这份希望,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图为实践小队与何师傅合影留念 通讯员 钟晓琴 提供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