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义林 | 《望乡台》:中华文明的血脉

余义林 | 《望乡台》:中华文明的血脉

四川文化网 2023-4-19 11:52 8841人围观 学术评论

余义林报告文学作家、《文艺报》副刊部原主任  在有史记载的人类四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未间断。中华文明像一条长河,土未能挡,山未能隔,五千年奔流至今。而与中华文明几乎同时诞生的其他人类文明, ...


余义林
报告文学作家、《文艺报》副刊部原主任

  在有史记载的人类四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未间断。中华文明像一条长河,土未能挡,山未能隔,五千年奔流至今。而与中华文明几乎同时诞生的其他人类文明,如产生于美索不达平原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和生发在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尽管也曾伟大辉煌,却都已经消失不见,空留下壮美的断壁残垣供后人们凭吊。
  那么,在这个星球上,在这绵延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中,同是灾荒、战乱、外族入侵,同是风霜、雨雪、岁月坎坷,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能够延续不断,薪火相传?
  赵伟的长篇小说《望乡台》,仿佛给出了一种答案。
   深远的立意
  《望乡台》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联合出版,130万字,共100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可谓鸿篇巨制。通篇的故事围绕一处院落展开,一处居于大山深处的四合院——在川北一个叫老官庙的地方,在望乡台下耕读世家赵氏的四合院里,赵家祖孙三代的四十几位人物,在这里演绎着生生死死悲欢离合。在普通的老百姓看来,这些故事太过寻常。中国大地上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家,都是这样过着他们世世代代的日子,有啥稀奇呢?每天的柴米油盐,日出日落,年年的婚丧嫁娶,春种秋收……不过是一部中国农民的生活缩影而已。再具体一点说,无非就是生活在大巴山口的一个农民家族的群像。
  但是,如果把视角拉远一些,把发生在赵家的故事,放在中国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放在中国从旧到新之巨变的背景下,就明显有些不同了。毋庸置疑,二十世纪是中国风云激荡的时代。这一百年,有积贫积弱,遭受八国联军侵略的伤痛,有反抗列强,震撼世界的辛亥革命的壮举,有中华民国的创立,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浴血八年的抗日战争,有气势磅礴的解放战争,更有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建国以后的种种不平静的岁月:工商改造、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革、改革开放、港澳回归、城镇化进程……回顾发生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百年沧桑,可以说,每一段时空都惊心动魄,每一步都走得地颤山摇,甚至每一个瞬间、每一寸山河都可以写出一部好小说。何况,作者是把这百年间的天地翻覆,缜密而鲜活地编织进赵家的人物命运里呢?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时间跨度,赵家的故事显然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抑或可以说,所有的命运跌宕,所有的牺牲,所有的困顿和坚守,所有的快乐与扬眉吐气,在与这一百年的中国紧密勾连之后,才鲜活和深刻了起来。作者通过中国最底层百姓的悲欢和命运,折射出了国家和民族在一个世纪里的巨大变迁——这种深度,不得不让你扼腕感喟,掩卷沉思。
  那么,如果我们把视角拉得再远一点,把赵氏家族命运放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链条上看呢?你会发现,就像在你的镜头前忽然加了一个广角:视野突然开阔,容纳骤然剧增。你会看到,那奔腾的大巴山、浩荡的通江河尽收眼底,每一个人物和故事也更加清晰立体,他们所在田野村庄,方正的四合院,高高的望乡台,滚滚的望娘滩,其坐标也愈发精确:他们所做的一切,即是中华文化长河里的一朵浪花,也是中华文化生命链上的完美的一环。他们是中华文化的接受者,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于是,小说中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都可以换一种眼光重新定义——赵国文的文化道统,赵国仪和玉珍的坚守承诺,赵德辉与树兰的温良敦厚,赵德刚的壮烈牺牲,赵默问的因公殉职,赵子规的迷途知返等等,还有与他们相关的任定山、段八、青姑及一众人物,都在传统文化的映照下具有了某种典型意味。他们以及他们的生活情态,似乎也凝聚成典型场景,成为跳荡在中华文化乐章中的不可或缺的音符。尽管,放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赵氏家族不过是一个极其微小的亮点,但正是这样无数亮点的汇集与连接,让我们明白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与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等文明不同,中华古老的文明一直立足于民间。其他古文化的核心是国王及统治阶级的宫殿、坟墓、城市及贵族文化,而只有中国,将传统文化核心以诗书礼仪、音乐文字、宗族管理等方式,深深地植根于民间,代代衍生。到现在为止,中国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单位,仍旧是家庭、家族、部落村寨,据说从伏羲时代开始就形成了婚姻家庭制度。所以,没有共同的民族文化核心以及道德规范,家庭和部族之间的关系无法维系,家族也就谈不到生存和繁衍。而在《望乡台》的叙述里,读者会由衷感到中华文化是幸运的。书中对道德的传承、对人性的讴歌、对崇高的礼赞、对命运的咏叹,无一不承载着我们文化的内涵,我们民族的血脉!甚至,站在《望乡台》的节点上,你可以上溯过往的五千年,也可以展望未来的五千年,为中华文化的绵延不断尽情歌与呼。因为,赵伟已经通过他的这部作品生动地告诉我们:只要有这片土地在,中华文化的根就一定在;只要有中国人在,中华文化就不会断绝。因为,它已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刻在我们的骨头上。它就是我们的命啊!
  古老的歌谣
  据说赵伟的这部《望乡台》写了20年。从130万字的篇幅来看,他创造了长篇小说中少见的体量。但是,我认为这部小说的“拿人”之处,并不完全在其100章的规模和浩浩荡荡的文字,而是每章的民歌民谣。小说在每章的篇眉上,皆以乡谚民谣开头。翻开新的一章,总有几行生动的短小的楷体字,成为这一章的引领。“蚂蚁蚂蚁你好忙,爬呀爬呀去何方?我要爬上望乡台,去看家里爹和娘!”“哭的哭来笑的笑,搭伙去赶老官庙。老官庙的戏楼上好热闹,哭的哭来笑的笑——《望乡台·哭笑》”。“太阳落山四山黑,四山金鸡把翅拍。金鸡拍翅天还早,黄鹞扇翅天要黑——《望乡台·太阳落山》”……如果说仅有少数几首民谣,估计还不能让人产生太深的印象,而整整100章的100首民谣,就不能不让人体会作者的用意了。
  “川人能歌”,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事实。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形态的相对封闭,以歌言志以歌传情,已形成相当古老的传统与生活习俗。不过,不要小看了每首只有短短几句的歌谣,它们往往反映着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信仰、伦理、道德、情感,甚至生活与生存方式的方方面面。歌谣中包含着世代相袭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一辈辈人口口相传。像这种“大郎爷,二郎爷,不怕本事大,就怕良心灭——《望乡台·大郎爷》”的短歌,与其说是民谣,不如说是祖先的教诲,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赵伟显然知道歌谣之于传统文化的重要,在构建他小说的架构时,为这些音乐的精灵留下了最明显的位置。他将家乡的古老歌谣收集起来,活泼泼地写在了每章之前。一百首歌谣,对于一部宏大的长篇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它们却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提升了整个章节的“颜值”,像一朵朵开在山间的野花,带来了不一样的芬芳。
  不仅如此,赵伟还在小说中时不时插入一些俗语、格言、俚语、诗词等,内容也相当广泛,与日月山川、风土人情息息相关。它们在书中起到了“点亮”作用,不仅让阅读变得充满节奏感,而且能让人在不经意间,忽然就眼前一闪,感到了一种传统的光芒。更不用说他还非常灵动的描写了舞狮子、赛龙舟等民俗民风的种种细节,浓郁的地域特点,传统文化的厚度,都跃然纸上。
  从人们都熟知的“川江号子”,就可以判断,川人是一个离不开歌声的民族。而赵伟把父老乡亲的歌谣如此隆重地写进《望乡台》,本意可能是充分展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并证明这些古老文化有着绵延不绝的生命力。但其实,这些古歌带给我们的思索是多维度的,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歌谣以及文学本身。
  象征的意义
  《望乡台》的核心场景,就是那座四合院——老官庙望乡台下那座砖木结构的古老院落。赵家的四兄弟都生活在这里,国文、国章、国礼、国仪,除了远走的青姑和早殁的桃花,这座四合院就是赵氏的大本营。我以为,这座院落被作者赋予了非常强烈的象征意义。
  在小说的一开始,四合院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充满浩大而充沛的生命力量。这个时候的四合院,是赵家世代繁衍的载体,是厚重而久远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但从二十世纪伊始,中华民族就遭遇了历史发展的低谷,四合院也开始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开篇的桃花之死,老太爷山祖的迷踪,给四合院蒙上了一层阴霾。随着故事的发展,四合院也变得不再祥和太平,这显然也寓意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危局。直至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浩大的四合院竟然惨遭火焚,赵家也亲人离散,院落的破败隐喻着旧中国黎明前的黑暗,这种氛围和节奏安排得非常到位。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这时候的四合院,固然是重建了,固然也焕发着蓬勃的乡野气息,显示出了不同以往的生机,但也仅仅是恢复了解放前破败后的元气。望乡台下,依然寒鸦社鼓,四合院也还在那个位置,其外观并没有显著变化。此时作者的笔调是平静的,他的四合院也不动声色,一直到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才真正走上了国富民强的发展道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颠簸,我们终于踏上了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人,为探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得是多么坚定艰辛,又是多么自信自觉。正是基于这种宽广的视野和深刻的认识,作者不断在作品里添加着时代色彩,赵家的后代为官从政者有之,下海经商者有之,出国留学者有之,立足家乡开拓未来者更有之。而在望乡台被开辟成国家公园,四合院也成了古民居代表建筑之时,你再来看他笔下是怎样描绘四合院的:
  “吊脚楼下,有九级阶梯,青石做成,精巧细致。阶梯一级一级地升上去,升到一个圆形的大红门下。从石梯一步一步地登上,就站在大红门外了。红门虚掩着,一股温馨雅致的气息从门缝处飘散出来,一缕一缕地扑面而至。大门上安有两个青铜兽头,兽头上衔挂兽环。轻轻地叩响兽环,门吱呀一声打开,抬脚进去,就进到四合院里。四合院的天井是纯色的青石地板,水磨结合,光滑如镜,在清丽的阳光下泛出一片淡青的光。清丽耀眼的阳光将四合院照耀着,站在院中,便恍然如在云端。四合院的点点滴滴都在阳光下发出醉人的色彩。四合院的瓦带着粉红花纹,似一片一片的桃花花瓣覆盖在房上。十八根大红柱子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四面,每根柱子下都支垫着一个雕刻精细的石墩,石墩分四面、八面、十二面,每一面上都雕刻着一个遥远的故事:有盘古开天,有精卫衔木,有嫦娥奔月……四合院的正面坐北朝南,左右厢房,南面则是吊脚楼,四面相接处各有一个转阁。堂屋处在正北的中间。堂屋的左右各有九道窗棂,窗棂上是工匠们手工雕镂出的各种花式和图形。堂屋里供奉着四合院祖宗的牌位,牌位前是不熄不灭的香火。香火上的青烟,在静静地飘荡。”
  如此高大壮观的院落,如此美丽迷人的院落,如此安静恢弘的院落。四合院早已不是小说开始时的样子,她是那么典雅堂皇,充满着中华气韵,显示着民族活力,焕发着不老的青春!
  看到这样的四合院,你想到了什么?看到这样的四合院出现在全书的第99章,出现在二十世纪即将结束,人类将迈进新千年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其实,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新世纪开始的时候,也恰是中国人民信心满满、众志成城的时候。因为彼时我们已经明确了中国将要开启的发展模式。这就是立足我们的基本国情,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是十几亿人的共同愿望,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被作者大势渲染的四合院,在旅游事业中大放异彩、随时代潮流惊艳亮相的四合院,在此刻已经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艺术象征。
  云间瑞气三千丈,地上春风十二时。看完厚厚的一部《望乡台》,看到四合院从完整到破损、从浴火到重生、从平凡无闻到声名远播的历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中国一定会强大起来,中华文化一定会延续下去?中国人民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梦想,谁又能阻止呢?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原作者: 余义林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