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川农大学子走进雷波: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宣讲环保新篇章

四川文化网 2023-9-3 23:06 547人围观 校园文化

  四川文化网讯(通讯员 李菠 张璨)2023年7月7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环行雷波,科技赋能”实践团,前往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大杉坪村进行实践活动。对当地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宣讲,对当地村民环保意识进行调查。雷 ...
  四川文化网讯(通讯员 李菠 张璨)2023年7月7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环行雷波,科技赋能”实践团,前往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大杉坪村进行实践活动。对当地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宣讲,对当地村民环保意识进行调查。雷波实践服务团从调研开始实践计划,了解雷波当前发展中的不足与优势,获知村民的需求,助推雷波县乡村振兴战略。


  7月6日实践团队从乡镇府出发,一条新修的水泥村道把实践服务团队带入山村,村道干净整洁,一路草木葱茏。大杉坪村村民奋力开垦,辛勤耕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用自己的双手也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四川农业大学雷波服务团队走入大杉坪村线下开展“环行雷波,科技赋能”社会实践。据了解,当天中午,团队与大杉坪村团委书记进行简单的了解和沟通,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当地民风的淳朴以及他们的热情好客,7月7日在取得当地村委会的帮助下开始了本次实践的工作。雷波实践服务团的实践计划开展是从学生教育工作着手,线下调研与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以宣讲环保知识的支教活动来作为打开此次实践活动的钥匙,连通教育、环保及农业发展的桥梁,参与解决雷波县大杉坪村发展中的不足,推进优势农业发展。


  据悉,7月7日该实践服务团队在雷波县大杉坪村小学开展了环保知识的支教讲课,当地小学学生充满热情,积极配合实践服务团的工作。团队根据实际情况为孩子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活动。在课上,团队围绕红色宣讲、环保科普两大主题,利用视频、朗诵、互动等形式打造一系列趣味课程,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课间,团队创新性地开展游园活动,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团队给孩子们赠送了画笔,并且教给他们画画的技巧。
  团队成员李天一表示:“雷波县大杉坪村的孩子们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期待。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但是由于当地工作岗位稀缺,收入低等原因,为了更好的生活,部分村民不得不离开故土”在有趣的支教课中,孩子们也通过课堂绘画小游戏激发了对环保知识的兴趣,且在活动的结束,实践服务团将准备的蜡笔作为礼物赠送给参与的学生。这一举动无一不招学生的喜爱,也为实践服务团队队员与当地学生在接下来的合作中打好关系基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对当地村民环保意识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大杉坪村的村民大多不会说普通话也不认识汉字,当地村民与实践服务团队的交流问题是调查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在之前的支教课堂小游戏中,团队成员已经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杉坪村小学学生阿邓古布主动提出愿意为团队队员翻译,协助完成工作,保证调研信息的准确性。另外,据了解,该团队也对参与环保知识宣传的一位年满15周岁的彝族女同学进行环保意识的调查,实践服务团队队员提出的18个问题,该同学都作出了自己的答案。该同学说:“环保是个人的问题,我们平时使用的肥料、白色污染塑料棚都可能会污染环境,假若自己看到破环环境现象一定会上前阻止。”采访中实践团队的队员提到,在通往村子道路的两旁仍有塑料袋垃圾被丢在路边无人清扫。阿邓古布解释说:“他们学生经历过环保宣传,环保意识主要来自学校和家庭,对目前家乡的环境很满意,但是对仍然存在的垃圾乱扔现象感到遗憾。希望该问题能得到村委会的重视,安排专门人员清扫,更希望我们村的村民们在拥有幸福生活的同时拥有舒适干净的环境。”


  为响应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环行雷波,科技赋能”实践团,深入大杉坪村,结合环境学院学科特色,发挥专业优势,在实践的道路上,以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用真情回报社会。据悉在接下来的调研进程中,实践服务团队将会发放问卷对化肥施用进一步调研,对老党员、红色人物进行采访,了解其峥嵘岁月,讲述雷波当地的红色故事,传承雷波文化,将环保知识和红色故事结合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递知识,这使得记者们更加期待下一步调研的进行。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