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4
“双城记”探秘“古蜀盲盒” 易旭东:从“三星堆”到“金沙城” 古春晓 “小双城”:青铜文明千古之谜; “大双城”:成渝经济千年变局。 李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杜甫:“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特聘资深研究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资深媒体人易旭东又“上新”了:2023年11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三千年前的“双城记”——从“三星堆”到“金沙城”》,上下两册,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博古通今。 本书得到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指导、支持,并入选“成都历史文化精品丛书”。 这是易旭东“古蜀文明三部曲”巨构的第二部。继2022年3月《成都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上下册)》出版一年以后,再次为三星堆和金沙城立传的“双城记”闪亮面世。第三部《大蜀道》(上下册)时空穿越已行笔过半。 化用一知名品牌广告词:这位记者老朋友真是“特能书”! 《三千年前的“双城记”》上册 易旭东 著 2023年11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小双城:青铜文明 司马迁《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其本意是以当下为参照来观察和认识历史。 易旭东的“巴蜀史志”,在历时性中体现出实时性意义:“历时性”是探索历史的起源和发展,“实时性”是对现实和时政作出及时反应。与2000年前同样做过“随军记者”的司马迁“隔空致意”,与百年前新黑格尔主义克罗齐的美学原理“遥相呼应”。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书中“小双城”纵观巴蜀前世,“大双城”横穿成渝今生。独步远古的易旭东在层累的历史河床上披沙沥金,用科幻小说的结构、散文式的语言、影视般的定格镜头,将传统史志转译为同题的“新闻特写”,把学术论文演绎为内敛的“报告文学”。“双城记”涵括四个层次的逻辑演绎:遗址探古、文献钩沉、再现历史、观照现实,具有宏大的历史观与鲜明的时代性。 鉴古而知今,彰往而察来。 “三部曲”第一部《成都传》及时呼应成都城市形象时代表达:“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第二部《双城记》再次响应中央提出的文化新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值得期待的第三部《大蜀道》,则为“古蜀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申报世界遗产提供历史地理学人文支持。 “中国式”改革贯穿于中国历史“国际化”的始终,创新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周易》中已有“变易”的思想。《汉书?礼乐志》载:“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结了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并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7月26日,总书记走进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领略“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蜀文明之美。 从中央新政到地方实践,本土文化学者易旭东与时偕行“步步惊新”。从三星堆到金沙城,《双城记》文明探古因时而动、向史而新。 考古学家推测:三星堆文化晚期时发生了一次权力快速转换,古蜀文明的核心从三星堆转移到成都金沙。两者在祭祀文化上一脉相承,两处遗址出土器物的样式和艺术风格极为相似,共同形成了中国西南早期青铜文化的基本样貌。 1994年,在《四川文化报》副总编辑任上的易旭东,第一次与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确认过眼神”,从此与考古文博事业结下不解之缘。2012年,易旭东在四川日报集团《人力资源报》副总编辑任上辞职,从新闻回到“旧闻”,跨界研究巴蜀史志。制定纪实创作“八年计划”:欲穷千里目——放眼青铜面具;更上金沙城——极目太阳神鸟。冷门坐热冷板凳,厚积十年博出彩! 《成都传》于2022年上半年首发之后,易旭东便全情投入《双城记》写作。成都市地方志办以守正出新的锐气,开创式地将其列入首批“成都历史文化精品丛书”并提出写作建议,成都方志馆对他“全天候”开放查阅。通过与省、市地方志办领导与专家学者交流探讨,易旭东为自己定下“12字遵循”:独立写作,保持个性,创新突破。 丰富的文化遗存和考古发掘,为已消逝的古蜀文明提供了有力佐证。在《双城记》初稿完成之际,四川省地方志办联合全国知名考古机构编辑出版《巴蜀史志》“聚焦三星堆”专刊,易旭东被委以编辑组长重任。写书稿与编专刊双向联动相得益彰:该书的主要观点4万字在专刊上刊登,7个小节的缩写成为分章提要与纲领文章。 易旭东的职业生涯与青铜时代古文明时空伴随:从30年前采访三星堆的文化记者,到30年后撰著“双城记”的史志作家,正可谓“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大双城:巴蜀文明 用长焦镜头拉近历史景深,易旭东从远古“小双城”横跨成渝“大双城”。 《华阳国志·蜀志》:“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巴山蜀水,风月同天。著名经济学家汤继强教授在“双城记”序言中写道:“巴蜀文化走廊”雏形的形成,早在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前。巴国青铜兵器上常见的古蜀图符,佐证了“巴蜀同根”可上溯至三千年前的青铜文明之路。 易旭东创设的古“小双城”和新“大双城”概念,以历史人类学方法,厘清并还原了从“巴蜀文化带”到“成渝经济圈”的演进脉络。 国家级智库专家汤继强正是建立“三星堆学”的主要倡导者,对研究巴蜀文明的文史学者大力襄助。易旭东在《双城记》后记中称道“三星堆学”:一个集多学科、跨学科综合研究的交叉性新学科,从历史、地理、文化、艺术、哲学、信仰、考古、文博等多维度研究传承三星堆文化遗产。“三星堆学”完全可能成为世界性显学。 《双城记》上册为《亚欧大陆无疆》,下册为《巴蜀相向而行》。下册第二章题记:以川江水系为根脉的成渝双城,一个独特的“两极一体”地理空间和文化区块链。易旭东沿着“巫盐古道”“栈道网络”:“回望贯穿中国腹地的生命线”;探秘“巴文化与蜀文化的对撞融合”;“蜀都与长江水系的兄弟伙”——“共同演绎出令人荡气回肠的史诗绝唱”。 苏轼《大圣慈寺记》:“成都,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清光绪年间,英国打通川江航道迫使重庆开埠,客观上促进了重庆城市的近代化和国际化。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决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本是同根生,千年等一回——再创巴蜀“两极一体”现代文明。 易旭东“后记”:经济学家中的“劳模”汤继强,国家战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言者、倡导者、实践者之一。作为西财智库主任和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特聘纪实作家易旭东为智库“无时间限制”的资深研究员,并两度为易旭东著作作序给予高评。 汤继强“序言”:易旭东以史家的功底、学者的思辨、记者的敏锐、作家的笔触,跨时空全景式展现了巴蜀历史文明和成渝现代文明的古往今来。 易旭东“自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城记》旨在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历史地理和人文精神背书,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汤继强“旁白”:无论是古蜀人主导的成都平原,还是顽强巴人的“巫盐古道”,都已根据世界市场需要,改造为各种资源整合再造,使得古蜀国更紧密地融入世界,青铜工艺与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易旭东“独白”:“戴着镣铐跳舞”的跨界非虚构写作,更需熟谙史志后的推象力,来撬动文物板结的现实表征,记叙我们习焉不察的生活,推翻之前来势汹汹的猜疑或成见,捕捉到转瞬即逝的历史真相。 一对学界好朋友,两对“双城”二重唱:易旭东的巴蜀文化图谱《双城记》,“对画”汤继强的成渝经济图景“双城计”,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大圈层:中华文明 《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以三星堆和金沙为历史地标的古蜀文明,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而同期付印的《双城记》开笔成渝,东贯长江,北接中原,西通亚欧,为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提供历史文化加持。 上册第五章《南方青铜交通网络》题记:“巴蜀文化圈以四川盆地为核心区,辐射长江上游、长江中游与汉水上游,外围圈层扩散至陕南、鄂西和云贵高原北部。”易旭东钩沉索隐一页页打开“历史盲盒”:“长江流域史前城邦集群日月同辉”“荆楚文化形式上命同古蜀文化”“南方文明依托水路航道交融”“长江中游地区融入中原文化圈”…… 文脉千秋贯,江河万古流。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良渚文明并称中国上古三大文明。《双城记》溯源:“夏商周文明一直存在于成都平原。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也是中国考古发现对于世界文明谱系的重大贡献。” 汤继强:“三星堆和金沙‘小双城’是中华文明早期多元、最终走向一统的典型样本,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中国历史遗辉之谜,世界文化遗产之魅。” 破圈研究,跨界写作。易旭东跳出对“小双城”纯粹的史志和文物研究框架,以开放格局和国际视野纵横上下五千年。从川西平原到华夏中原;从四川盆地到亚欧大陆……将古蜀文明放在世界文明体系中“重估一切价值”:青铜网络与丝绸之路的“双循环”;亚欧矿产供应链的“回水沱”;古蜀国与古埃及的“极盛时期”;国际化“眼睛崇拜”的“顶流”…… 汤继强“序言”:“成都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于国内,成渝是新的‘增长极’,于全球,成渝是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泛欧泛亚开放门户。” 易旭东在“后记”中评介:汤继强教授擅长用“大历史观结合大产业观”的分析框架,对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进行独特阐释,成功创建了“T型经济带”理论:“T型”以成都为居中节点,短线北向西安南向昆明,长线延向重庆、贵州、长沙。 集合中国西部大城市群的“汤继强线”,有望打破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胡焕镛线”。作为新一线城市,成都正在迎来城市格局的千年变局和产业发展的百年迭代。 “好语知时节”,易旭东新著《双城记》正确的打开方式: 古蜀“小双城”——“你从远古走来”:勿忘本来,汲取外来,面向未来; 成渝“大双城”——“推动新的时代”:顺势而谋,乘势而进,聚势而强! 《三千年前的“双城记”》下册 易旭东 著 2023年11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