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童昌信《生生不息》大熊猫保护区百米水墨画卷问世

谦谦 2016-4-22 22:53 1059人围观 艺术动态

童昌信《生生不息》大熊猫保护区  百米水墨画卷问世  近日,笔者终于有幸见到了神仰已久的《生生不息》大熊猫保护区百米水墨画卷。作者系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天娇大熊猫画院、四川九寨画院院 ...
童昌信《生生不息》大熊猫保护区

  百米水墨画卷问世

  近日,笔者终于有幸见到了神仰已久的《生生不息》大熊猫保护区百米水墨画卷。作者系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天娇大熊猫画院、四川九寨画院院长童昌信先生。童先生从2009年开始创作,历时7年时间精心绘制了这幅水墨力作,全卷长95.6米,高0.68米,描绘了从夹金山到九寨沟的四季自然风光,囊括了四川境内大熊猫栖息地自然护区和科研机构所在地的所有自然风光及145只千姿百态的大熊猫。

  在《生生不息》画卷中,画家用写实性的笔墨语言,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真实还原了大熊猫栖息地美丽的自然风光。他从宝兴县的夹金山开笔,经跷责、邓池沟、碧峰峡大熊猫保护基地到蒙顶山,笔下所刻画的景与物真实而鲜活。看着他所画的与大熊猫同世纪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桫椤树,让我们仿佛穿越回了那遥远的远古时代;在画到乐山、峨眉山、天台山、鸡冠山的风光时,画家描绘出了春天的景象,大熊猫聚会在万物复苏、大地花开的时节繁殖生命,生生不息;长卷中还能见到大量时代变迁的信息,如已经拆除了的当年成都市代表性建筑天府广场钟楼、地震前映秀进入卧龙的第一道索桥、英雄沟和野生熊猫观察亭等,以及灾后重建的水磨羌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和新建的耿达大熊猫保护中心等。


  为了完成长卷的绘制,童先生数十次的出入于这些他画面中要描绘和表现的地方,走访了当地的原住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素材,拍下了难以数计的熊猫生活动态图片和画了大量的速写,阅读了大量历史资料,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得以完成他的“艺术长征”。

  童先生认为,国宝大熊猫是生态环保的标志,它穿越八百万年光阴,阅尽沧海桑田,却憨态依然,极简的黑白外表隐藏着深广的奥秘,就是活动的太极图,它给予了人类生存的启迪。他说:“我思考了很久,觉得只有用水墨画形式才能更加突出这种黑与白与天地合一的和谐状态。我想通过我的作品,能感染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大自然,关注大熊猫,关注我们人类生存的空间,爱护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原作者: 肖勇 (图文) 来自: 四川文艺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