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
四川文化网成都2月13日电(通讯员崔馨予)“千年丝绸路,蜀绣名天下。”近日来,四川农业大学“文化寻旅”寻访社会实践团为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返乡探寻家乡优秀非遗文化,通过“新媒体+实践寻访”的创新模式,开启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承,为推动构建文化强国贡献青年力量。 晓蜀绣文化,筑非遗基石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化自信自强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非遗文化是全世界共同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寻旅”寻访社会实践团意识到维护和传承地方非遗文化应当加以创新,这也是促进区域文化差异化、拓展文化经济、提高文化软实力并加强对外交流与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团队成员返家乡的形式,对家乡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传播和创新。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蜀绣”,同苏绣、湘绣和粤绣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绣”。而蜀汉文明的发源地四川素来就有“蚕丛之国”称号,是我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蜀绣以其独特的绣线、绣针和绣法而闻名,其特点是线迹细腻、图案变幻丰富、色彩饱满、线条流畅。蜀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文化寻旅”寻访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唐敏毓运用创意海报设计这一方式拓宽蜀绣非遗文化宣传内容,借助线上宣传,发挥青年先锋文化传承力量,助力美丽中国文化保护与文明建设。 [attach]75235[/attach] 图为蜀绣插画。四川农业大学“文化寻旅”寻访社会实践团队 唐敏毓 供图
行创新实践,播非遗之籽 “因锦绣而生,因锦绣而盛”,坐落在浣花溪畔的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前身是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成都蜀锦厂,已于2009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线下调研过程中,“文化寻旅”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罗曦身体力行,亲自前往蜀锦织绣博物馆学习非遗文化,博物馆中有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蜀锦,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业展示蜀锦织绣和传统技艺的特色博物馆。虽然它们都是采用蚕丝作为原材料,但有着两种不同的工艺技法:蜀绣是需要使用者通过穿针引线在已织好的编织物上手工刺绣的一种绣技技法,而蜀锦是通过织机将经纬丝线交织而形成的一种不同图案的彩色提花丝织物。走进蜀绣工艺品展示区,一幅幅流光溢彩、变化丰富的蜀绣挂屏陈列在馆内。蜀绣以蚕丝作画,观者无论站在任何角度,都能看到画面的熠熠光泽,十分精美,让人叹为观止。 [attach]75236[/attach] 图为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中的蜀绣作品。四川农业大学“文化寻旅”寻访社会实践团队 罗曦 摄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内设大型蜀锦织造工场,多台蜀锦大花楼木质机现场手工制作蜀锦。最先映入眼帘的,还要属大型蜀锦织造工场以及那一台清代小花楼木织机,直到现在还能进行蜀锦的生产操作,着实让人惊叹。蜀锦师傅目光灼灼注视着手中的蜀织布,有条不紊地纺织,无数条轻盈的丝线挂在厚重的纺织机上合力完成平凡而伟大的作品。 [attach]75237[/attach] 图为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中的木织机。四川农业大学“文化寻旅”寻访社会实践团队 罗曦 摄
传非遗经典,续千年之约 四川农业大学“文化寻旅”寻访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罗曦在前往成都蜀锦帜绣博物馆了解学习蜀锦帜绣之后,收获颇丰,为自己家乡是蜀锦帜绣发源地而感到自豪。蜀江锦院副总经理杜奕辰表示,现在的蜀江锦院,其实有两块,一块是博物馆,一块是做零售品牌。“博物馆是对社会公众开放的,我们现在正在对博物馆进行专业改造,目标是做成一个比较全面的、立体化的博物馆。”成都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点,蜀锦蜀绣的发展需要开拓更高更广的传播格局和传播空间。 [attach]75238[/attach] 图为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中的蜀绣作品。四川农业大学“文化寻旅”寻访社会实践团队 罗曦 摄
就本次“文化寻旅”寻访社会实践团队部分成员个人经历而言,前往家乡非遗博物馆后,他们意识到了传承非遗文化意义重大。因此在团队后续工作中,“文化寻旅”寻访社会实践团将开展线上文化传承与文化宣传教育,同时围绕不同新媒体视频平台不同使用者特点做出相应调整,向社会大众宣传文化传承理念,努力为保护中华文化、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并积极呼吁更多高校大学生乃至全社会加入文化保护的队伍中来,希望能在文化传承这一领域贡献自身的力量,更好的保护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