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沉痛悼念今晨离世的胡定宇老人

四川文化网 2016-5-6 23:36 1412人围观 艺术动态

  八十载春秋板镌艺魂巴山飞鸿志  三千轮日月点墨苍雄环宇烙丹心  ———沉痛悼念今晨离世的胡定宇老人  文/梁琳筠   初闻胡老,是在前往重庆呼啸飞驰的动车上,在迅捷的一个半小时行程里,蒋老和我简单 ...


  八十载春秋板镌艺魂巴山飞鸿志
  三千轮日月点墨苍雄环宇烙丹心

  ———沉痛悼念今晨离世的胡定宇老人
  文/梁琳筠


  初闻胡老,是在前往重庆呼啸飞驰的动车上,在迅捷的一个半小时行程里,蒋老和我简单规划了一下此行的流程。其中,在返程前最后一项压轴事儿,就是去重庆工商大学拜望胡定宇和朱雪梅两老,可以说这也是蒋老此行最重要的安排了。
  在蒋老滔滔不绝的美好回忆里,胡老不仅是他同为西师大57级美术系的同学,还是当时院系里出了名的“铁三角”,两人在学习上难分伯仲,在生活中更是如影随形,是真正的最好伙伴与兄弟。虽毕业后胡老得以继续留在重庆任教,而蒋老却选择远去艰苦僻寥的藏域康巴育人,但四年的同学时光,潜存在彼此生命底部的那股子厚谊与真情,就像一湾甘甜的泉水,跨越了任何时空,甚至是曾何难奈的政治藩篱年代,而深深滋养润泽着两位老人近六十多年的心魂。
  四月十八日晨起,环顾诺大的西联,翠影葱茏间,逐渐的人声鼎沸,人潮渐稠,作为非西师毕业的我,自然无激奋之心非欲围观此校的百十载隆庆大典,而身为此回母校最老届的学生,蒋老深怀赤子恩铭之心,却屡遭无形的漠视与冷却,我自心油生几分愤愤不平之感。但我们此行亦收获颇丰,该送母校的作品集已送,该观的苏葆桢画展已观,该见的老师友学友也已见,是时候适时而退,继续更重要的行程了。于是我们拜别了院内的老教授周婆婆,呼车直往南岸区的重工商大学。
  在校门口刚下车一会儿,只见一位中等身材的老人,银发齐耳,慈眉善目间略带几分疲惫与消瘦,踩着轻快的步子,喜迎了过来,她就是方才电话里的朱婆婆,是胡老的爱人,也是原西师大的学妹校友。朱婆婆一边与蒋老深深的握手,一边对何老(蒋老的老伴)嘘寒问暖,同时还热情的招呼着我,在回去的路上,七十多岁的老人,还执意想要帮我们提个包什么的。
  推门而入,一段镂空隔断把门口的饭厅与内里的客厅分开了,蒋老随朱婆婆先进,几乎是碎步小跑着跨进了客厅,随之传来蒋老清脆的问候声,数秒后,在低沉的回应声里夹杂了三两声咳嗽,我想这定是胡老。我进门后,顺手轻轻的把门带上,在门边墙角处,把随身带的箱子及其他物品一一放好。
  能干的朱婆婆在三两分钟内,已快速的洗切好了果盘,并放在客厅中央的一方大茶几上,我跨进去时,见到胡老偎坐在蒋老身旁,确切说是蒋老兴奋的偎坐到胡老的身边,只见他们手拉着手,彼此倾吐着,蒋老边说边拍,还边赠送专门带去的营养保健品,艺术画影作品等,胡老说话不多,时而提起神情,回应附言几句,在简短的话音里,我听出了一股快慰与欣然,时而又显得混沌迷沉,不到半个小时左右,胡老已似乎睡意朦胧,半仰靠着沙发打起盹来。
  而我此刻,不经意间发现了老人眼角不知何时挂上的两颗晶莹的泪水,这是老人对自己病痛的心酸,悔恨早些年没有学会“放下”,没有把自己从繁重的工作与竭力的艺术创作中解放出来,还是今日见到了六十多年前的青春小伙伴,如今彼此都鹤首耄耋,迟暮黯然,从而万般感慨并悲喜交加而流泪,我不得而知,但我清楚,这是两粒沉重而纯净的,跨越,甚至可能孕育了一辈子的泪珠,是在何曾任何艰辛苦难的年代与时刻,都不曾显露的泪珠,是这位老人,一位曾顶天立地的男人一生厚重情感与心绪的包裹与真实观照的不慎泄露。
  朱婆婆忙着下楼买菜,胡老的孙儿及其女朋友也忙着在厨房张罗午饭。半小时左右,胡老醒来,明显精神了许多,努力和我们谈话,还热情的抓着我的手,呢喃着,“好好好,好孩子,我就是以前工作太透支了,太透支了!”,得之我也很喜欢艺术绘画后,老人执意要亲自蹒跚着站起来,我和蒋老搀扶着他,虽那时,我能感觉到老人慢慢挪动的双腿在微微的颤抖,但他还是坚持从书房里找到了一摞泛黄的照片,一张一张的让我们欣赏这属于他此生最得意的部分作品,是的,是部分作品,据说老人在六七十年代,其板画“巴山飞鸿”就已获得全国板画艺术的大奖,随后是铺天盖地的各种需求,各种任务各种创作,而老人一生所坚持的水彩画,也做到了同时代水彩画领域里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画作之一。
  席间,我品赏了老人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存底照片并一一用手机翻拍留记,同时也为三位老人分别拍了几张合影以留念。饭间,我观察到胡老进食不多,但都是自己坐在餐桌旁,自己吃,朱婆婆偶尔夹点他爱吃的菜放在他碗里,他吃得慢,但吃得很用心,很认真!我想这就是一位老艺术家一辈子养成的做人做事之态度释然吧!
  胡老的老伴朱婆婆亦是重商大学的中文系教授,据说二老相恋于大学时代,相继进入同一所学院,并开创了工商大学的全新艺术院系,并相携相伴,相互关照扶持,跑招生,找赞助,一边教书育人半夜灯下三更眠,一边天南地北挥汗奔走五更起,数年,数十年,学院办起来了,楼房盖得越来越雄壮了,生源财源也越来越红火了,桃李也开始逐渐遍天下了,然老人大半辈子的时光却也不再了,且积劳成疾的胡老也轰然病倒。
  饭后的胡老,坐在沙发上,虽努力希望和我们交谈,但无力的眼皮,难支撑起沉沉的睡意,蒋老帮扶着婆婆把胡老送进卧室休息,我们也准备起身前去车站,即刻返回蓉城。
  将行前,朱婆婆给我赠送了一幅胡老的小品水彩,并提名以纪,蒋老临别时再次嘱咐着,“雪梅啊,辛苦你了,希望你能在自己一个人照顾不过来的时候,考虑再请一个人来携同照顾,也好让自己可以适当休息,别累跨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同样重要啊,要多保重!”而朱婆婆也始终微笑着回应“我还可以,我不放心别人,我们一辈子了,我要照顾他到底,已经习惯了,我累是累,但偶尔孙儿来搭把手,还行的。”,随后是一串诚挚的反安慰和叮嘱!我见证着几位老人各自的倔强精神,内心油然无限的敬佩!
  十八号午后,离开胡老家,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胡老的音容笑貌仿若还在我的耳旁萦绕,今下午,蒋老突然微信上告知我,胡老他老人家却已于今晨驾鹤归西。宛然伤怀之余,我亦感到十分的荣幸和宽慰,虽此生生不逢时,未能成为胡老的学生,得到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但在短短的几个小时相识相处中,我已感受到了他老人家质朴醇善的心底,尤其是老人真情一生,艺术一生,奉献一生的精神光辉于无形间,已深深映照进我的心灵,我相信,这股温暖清亮的感觉,亦如胡老与蒋老的情感,定会融入我今后的生命,并精血般盎然澎湃!
  后附:我用手机翻拍的胡老画作照片及蒋老为其制作的纪念照

 
原作者: 梁琳筠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