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刘斌夫 |东夷崛起黄蚩大战蚩尤解体知向何方

四川文化网 2024-5-20 22:35 2150人围观 历史非遗

  太昊,风姓,伏羲氏及其后世继任君王,又统称青帝,历经数千年、近百代君王。  炎帝,姜姓,神农氏及其后世君王,又通称赤帝,历经数百年、近十代君王。  黄帝,姬姓,轩辕氏。自黄帝轩辕氏开始,君王实体化 ...
  太昊,风姓,伏羲氏及其后世继任君王,又统称青帝,历经数千年、近百代君王。

  炎帝,姜姓,神农氏及其后世君王,又通称赤帝,历经数百年、近十代君王。

  黄帝,姬姓,轩辕氏。自黄帝轩辕氏开始,君王实体化,每一代君王都有名有姓而非笼统称呼之。

  少昊金天氏、穷桑氏,史称青阳氏,姬姓,名玄嚣,黄帝与嫘祖之长子,上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又称白帝。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北关轩辕丘),而娶于西陵(蜀地秦巴西南,今四川西北部)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蜀地长江上游岷江;古代中国地理意义的“水”特指江河水系源头,“江”专指南方长江水系,“河”专指北方黄河水系,文史古籍有时“江水”专指岷江);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蜀地青衣江或雅砻江)。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颛顼,姬姓,名乾荒,黄帝之孙,生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又称黑帝或玄帝。后世化身为“玄武帝”或“真武大帝”,各地真武山拜祭,真武宫供奉。

  长江上游第一支流岷江的支流大渡河的支流青衣江,长江上游干流正源金沙江的支流雅砻江,古代皆曾称“若水”。青衣江流域和雅砻江流域,分布于大渡河流域(古名“沫水”)东西两面。上古、中古中国,明代中期徐霞客之前,皆认为岷江是长江干流正源。徐霞客经实地踏勘,认定金沙江是长江上游干流正源。

  蚩尤,姜姓,后改姓阚,九黎族首领,其父系远祖为太昊伏羲氏族,其母系为女娲氏族之苗裔族支,本属伏羲直系后裔,中后期与炎帝部落其中一支有较深度融混。

  炎帝传承魁、承、明、直、氂、哀、克、榆罔九个世代。炎帝(一世)神农氏比黄帝轩辕氏要早近六百年。炎黄大战是末代炎帝榆罔氏率领炎帝后裔与黄帝轩辕氏逐鹿中原——涿鹿之战。涿鹿之战的伟大成果,是炎帝后裔族团与黄帝轩辕氏族团永久紧密结盟,在黄河上中游、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上中游广大地区结成“稻麦桑蚕丝绸茶马-农耕畜牧渔猎商贸‘城乡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大规模部落联盟“炎黄集团”。

  此前,炎帝中早期,黄河上游西北地区是伏羲氏嫡系后裔部落所在,黄河上中游、黄河中下游、长江中游一带是炎帝部落地盘,长江上游区域以岷山山脉-岷江上游地区为中心是古蜀“五王时代”第一朝代蚕丛氏部落栖居地,黄帝轩辕氏进驻古巴蜀盆地与蜀王蚕丛氏后裔结为“稻麦桑蚕丝绸-农耕渔猎商贸‘城乡经济区域一体化’”族团而起兵攻伐整合炎帝后裔部落……这一时段,伏羲直系后裔族支蚩尤部落已潜滋暗长悄然壮大于塞北、东北和东部沿海的黄河下游甚至长江下游广大地区。

东夷刻划文字联:中华兵祖出阳谷齐鲁人文育蚩尤

  当黄帝轩辕氏部落-少昊金天氏(黄帝与嫘祖之长子)族支,在黄河中下游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区(今冀鲁豫交汇地带)建都“穷桑”(即今山东聊城阳谷县一带),始称穷桑氏族团时,异军突起的伏羲直系后裔“九黎族”首领蚩尤,率领“太阳部落”,进驻东部沿海地区黄河下游、长江下游平原,先期打败附近炎帝部落后裔一支,紧接着又打败黄帝长子少昊穷桑氏,蚩尤族团崛起为“东夷集团”部落联盟。“阳谷”,因上古远祖伏羲氏曾于此教民“观太阳、种五谷”而得名。以“东夷之都”(穷桑—阳谷)为中心,蚩尤东夷集团在东部沿江沿海地区蓬勃发展。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区在伏羲氏后裔、炎帝后裔、黄帝轩辕氏后裔少昊和伏羲直系后裔蚩尤长期经营下,其间已逐步形成城乡人居“都(城市都府)”、“邑(城邑街镇)”、“聚(聚落村寨)”三级社会形态——标本意义的国家雏形。

  大汶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在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翼、北达渤海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大致位居黄帝子嗣少昊氏部落领地,为龙山文化源头。其同文化类型遗址,在河南、皖北亦有发现。据放射性碳素断代测定,以早期夹砂或泥质红陶和中晚期镂孔、划纹、附加堆纹、篮纹硬质白陶及彩陶朱绘加之精美石器、玉器等出土文物为特色,上古中期大汶口文化,距今6500~4500年(公元前4480~前2480年),时间跨度约2000年,相当于大伏羲氏末代、炎帝、黄帝、蚩尤、少昊、颛顼、帝喾时段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青铜时代即将开启。


大汶口文化遗存:彩绘红陶器大汶口文化遗存:精美翠色玉器

  龙山文化,泛指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今山西、河南、山东等省)新石器时代晚期向青铜时代过渡的铜石并用时段文化遗存,为源自大汶口文化的华夏上古中晚期文明,因1928年春首次发现于山东省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今属济南市章丘区)而得名。以精美黑陶等出土文物为特色,经放射性碳14断代测定,龙山文化时期跨越公元前2500~前2000年(距今4700年~3200年前)两千五百年间的炎帝、黄帝、蚩尤、少昊、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禹王时代。

  其实,炎帝神农氏之前数千年,整个三山五岳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广大区域都是太昊氏伏羲及其近百代后裔生息繁衍的领地。太昊伏羲氏部族发源于西北,亦发展中东部,曾先后立都(或设“多都制”的“别都”)汶上(今山东济宁一带)和穷桑。炎帝部族、黄帝部族皆亦曾先后迁都或设别都“东都”于曲阜。直至蚩尤前后的黄帝子孙少昊、颛顼等先后建都穷桑。

  历代附会历史传说中的蚩尤,高大威猛,立地顶天,有“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三头六臂”、“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食沙石子”,几乎妖魔化,或因蚩尤是被一直视为华夏正源始祖黄帝最终打败而四散之缘故。其实蚩尤集团一度居功至伟。

华夏人文始祖东夷集团首领九黎族君长蚩尤大帝雕像

  蚩尤建都穷桑,明天道,理教化,创百艺,造文字,研天象,定法律,筑城池,建房屋,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东夷集团农牧业、手工业和商贸业得以繁荣。东夷蚩尤典范继承弘扬伏羲文化,建设东夷文明。

  蚩尤集团依据伏羲天文制度及太阳历法,观察总结日月星辰四时变化规律,指导东夷族人春播、夏作、秋收、冬藏,亦为后世尧帝史官、源出“东方太阳女神”羲和(常羲)部族的天才羲仲推演确定“春分”节气埋下伏笔。

  将法律载入法典,蚩尤首开先河。后世《尚书·吕刑》、《周书·吕刑》、《墨子·尚同中》等典籍皆有蚩尤制定非常苛严近乎暴政的“劓(削鼻子)、刵(割耳朵)、椓(毁坏生殖器)、黥(脸上刺字)”等“四法五虐之刑”之记载。

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存:东夷骨刻文字

  创造“象形刻划文字”,是蚩尤继承弘扬中国最早文字“伏羲图语”而再创造的一大功绩。甘肃八千多年前史迹的大地湾文明遗址的发现,可以追溯到距今九千七百多年前伏羲氏(一世)创造文字(图语)的高大踪影。存续至今的蚩尤“骨刻文字”(刻划于兽骨畜骨),标志着华夏文字在伏羲图语基础上不断演化,已始走向成熟。

  谁说中国文字才仅仅起源于殷商?考古专家只能看到历史的截面或断面,对不断的考古新发现不知所措,不太敢否定自我旧说;而“能开天眼”的文史学家探寻和透视的是历史时空“量子纠缠”般鲜活的源流,不仅打开了“小周天”,而且要打开“大周天”。幽默的考古专家们把自己不认识的远古、上古文字姑且称作“图语”,上古早期遗址出土的陶文、骨文叫做“伏羲图语”,广汉三星堆出土青铜器、玉器、陶器铭刻文字称为“巴蜀图语”。“图语”者,以图画、符号记录和表达语言的“文字”也。所谓“图语”,就是上古先民最早刻划于竹、木、骨、陶、青铜器的象形文字。中华原生文化祖源,距今约近万年前,末代燧人氏(伏羲一世之父)创绘的《河图·洛书》,神马身上和神龟背上的图形、数字与符号,神秘隐藏着超常理超密集超大空间内存的信息涵量,就是本届地球人最早的文字。因为自己不认识,或因早已冬烘或作古的“权威专家”从未见识从未定论,即不敢说那是:文字!就像最先谁敢说出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一样,面对本来就是文字的“图语”,不敢越雷池半步者,我们无语。

  龙山文化的蚩尤骨刻文字,直承大汶口文化陶器刻划文字符号,祖源伏羲图语,专家学者们已翻译出200多字,为紧接后世尧帝史官“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做了强有力的厚实铺垫,延续至黄蚩族团千年之后的殷商甲骨文,以及再之后的商周钟鼎文(金文)、周秦小篆……一脉相传,圆熟劲健,渊源不断。

  原属寿张县、现为阳谷县辖,阳谷十五里园镇叶街村蚩尤陵,与东阿王宗汤村仓颉墓仅距25公里。仓颉兼跨东夷蚩尤末期和尧帝早期两个时代,是刻划文字集大成者。

  云南大理、丽江和四川凉山、甘孜交界处香格里拉核心区带南缘的纳西族(日本大和民族血统祖源之一)存续至今神秘莫测的“东巴文字”,纳西族语言称之为“斯究鲁究”(音译),就是显然受上古中期东夷蚩尤时代“刻划文字”深刻影响,而随向西南迁徙的族群流播至此变异发展的“图语”活化石。纳西语“斯”意为木头木片,“鲁”意为石头石片,“究”意为记号、符号或痕迹。“斯究鲁究”(东巴文字)刻石传言、刻木记事,木石印痕即为描摹的事物,此乃象形文字本意。用“斯究鲁究”为象形绘图描言记事工具撰写的《东巴经》文著甚丰,多达1400多卷经文广泛流布于国内外。东巴文、东巴经,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誉为人类近乎“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与燧人氏文化-伏羲氏文化、炎-黄-蚩文化一脉相承,不仅是西南夷纳西族民族文化偏仓的灿烂瑰宝,同时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的不朽珍品。

  蚩尤为“百戏之祖”、“体育之祖”和“武术之祖”,是杂技、舞蹈、戏剧、拳击、摔跤、斗牛、相扑、整蛊等创始者和巫术继承者。《述异记·卷上》载:“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而今中原、华北地区汉族民间杂戏,湘楚巴蜀黔滇汉族、土家族“傩舞”、“阳戏”和苗族、侗族等“斗牛”、“上刀山”等民族民间节庆文娱体育活动,日本(全民族主体为古中国西南夷白族、纳西族、彝族等移民后裔)的相扑、刀术等体育运动,皆由蚩尤百戏百艺繁衍延续至今。

  统一东夷的蚩尤,又是古代众多冷兵器的发明人,有“中华兵祖”、“中华战神”之誉。蚩尤时期,穷桑地区以岱岳(泰山)为中心,冶铜、锻铁技艺空前提升、日臻成熟,铜制刀、戟、大弓弩等强杀伤力兵器大量涌现。历经“登九淖伐穷桑”一系列战争,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分掌八十一个族支,屡屡出兵征战,统一太昊遗部、少昊部落(黄帝遗部)、九黎部族及三苗部族,迅捷崛起,形成较强盛的“东夷集团”格局。

  以黄帝为主导而占上风的“炎黄大战”胜利结束,重组凝聚成强大的“炎黄部族联盟集团”,与日渐壮大的“蚩尤东夷集团”对垒相峙。中原逐鹿,被誉称为“中华文明催生婆”的“涿鹿之战”,“炎黄大战”后半部或姊妹篇“黄蚩大战”拉开序幕。

  在此之前,蚩尤部落险胜炎帝部落后裔一支。《逸周书》记载:“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炎帝部落后裔一支在豫东、豫北地盘尽失。蚩尤步入鼎盛时期。落败逃遁的炎帝部落族支首领,辗转向炎黄大战告捷统一的黄帝求救。黄帝乘机率领炎黄联军挥师东南,在晋冀交界地区与蚩尤大军短兵相接。战事初开,蚩尤做法使怪,秘造大雾,纵使风伯雨师作大风雨,大败炎黄联军。炎黄联军与蚩尤大军又战,又败;再战,再败。《玄女兵法》记述:“黄帝攻蚩尤,三年城不下。”《太平御览·卷十五》引述《黄帝玄女战法》:“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

  从巴蜀峨眉山九老洞道家先祖大师求得秘法真经而归返中原无往不胜的天下英雄,却遭遇东夷蚩尤魔法妖术而屡战屡败的黄帝,不得不率联军后撤,退守泰山附近,暂避蚩尤劲敌锋芒。恰巧,在泰山山麓驻扎九天玄女部落,属少昊(黄帝长子)遗部分支,以玄鸟为图腾(与黄帝之孙颛顼华为神龟图腾呼应谋和)。黄帝亲登泰山,不耻下问,虔诚拜谒玄女,以求“万战万胜之法”。九天玄女将东夷集团内部情报、核心机密和破敌之术透露给黄帝。据《黄帝问玄女法·三卷》详尽描述:“黄帝归于泰山,三日三夜,天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问何?’黄帝曰:‘小子欲万战万胜,万隐万匿,首当从何起?’遂得战法焉。”

  于山穷水尽中求高人点拨而悟得要领的黄帝,撤回涿鹿,发明指南车而在风雨雾霭中至于迷失方向行踪,备足馗皮鼓和号角,派大将旱魃吸干所有湖泊低洼积水,诱敌孤军深入,勾引蚩尤骄兵于干涸皲裂的湖泊低洼中。黄帝命令义子应龙,早已在湖泊低洼近旁高处蓄水待发。应龙于五方主中央,五行司土,为云雨雷霆、沟渎河川之神,又是长有羽翼长生不死的天龙之神,多次下凡义助圣王明君降妖除魔。这次下凡拜黄帝为义父,协助炎黄联军攻打蚩尤。《山海经》等典籍记述“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应龙回归天庭,后世又下凡,神助大禹治水,功勋卓著。此刻,黄帝令旗一挥,应龙大坝突开,炎黄联军鼓号声大作,湖泊低洼顿成泥潭渊薮,蚩尤兵将乱作一团,大多命丧滔滔洪水。黄帝射出令箭,炎黄联军万箭齐发,吼声震天,跃马扬鞭,挥刀举戟,将蚩尤残兵败将团团围困。炎黄集团果然转危为安,柳暗花明,大获全胜,迅捷扭转战局乾坤!

  已中箭伤被摔下马栽倒水中的蚩尤,忍痛翻身跨上战马仓皇逃窜,因用力过猛,拉断缰绳辔头,又摔下马,被黄帝义子大将应龙带一队兵卒将其生擒,五花大绑,拖于车尾。《逸周书·尝麦》有记:“赤帝(末代炎帝)大慑,乃说予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活捉蚩尤之地,史称“绝辔之野”。

  蚩尤被俘,黄帝感其豪强骁勇,试图劝降,令其臣服,共建炎黄蚩族团大联盟。蚩尤视死如归,坚决不降,被黄帝长途押解示众,押解至晋南盐池(今山西运城),命应龙挥刀杀之,将蚩尤车裂肢解。有此押解、肢解蚩尤之典故,山西运城盐池一带因而后称“解州”(后世至东汉末年为武圣人武财神关羽大将军故乡)。杀死蚩尤分解躯干四肢,鲜血染红盐池。至今这盐池水仍泛红色,当地民间百姓称之为“蚩尤血”。沈括《梦溪笔谈》载录:“解州盐泽,方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阪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其实,盐湖的红色物质,是氧化铁、微生物轮虫和杜氏海藻等混合物形成的“盐藻”。

  为何黄帝如许残忍肢解蚩尤,而且肢体分藏与各地?一因身材高大威猛、性情桀骜不驯的蚩尤至死不屈,惹怒炎黄集团万众喊杀;二因传说蚩尤生命力和修复能力极强,即使肢解,肢体各部位合并一起就会比蚂蟥、蚯蚓等还要高超地复活再生,故而必须将其尸体分而葬之,以防万一复活逃归东夷故地或隐匿他处而图谋东山再起。炎黄集团派员将蚩尤肩髀运回东夷故地某处(今巨野县境内)埋葬,将其头颅葬于东夷都城穷桑(原寿张县、今阳谷县阚乡城内)蚩尤冢。蚩尤本姓姜,后改姓阚。故其阳谷县直系后代姓阚,阚姓宗族每年十月祭祀正宗先祖蚩尤。

  殉身盐池,蚩尤魂归阳谷。东夷集团族人大部归顺炎黄集团,组建为更大规模的炎黄蚩族团大联盟,并向“中央集权+分封制”的“大统一、国家化”迈进,大中华格局始渐蔚成。加盟炎黄联盟的大部分东夷族人深度融合,尧、舜、洪水期、禹(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世代繁衍,绝大部分形成“中原八大民系”,至西汉开国,聚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汉民族”。

  蚩尤部族其中一些部落,坚辞不入炎黄集团联盟,或逃逸寻机再战而亡,或四散迁徙各地。坚决不降服而拼死抵抗的蚩尤集团其中一个族支的首领刑天,亦有超越蚩尤的肢解复活特异功能,于蚩尤死后继续率领余部再战炎黄集团,在战场上被砍下头颅,只剩下身躯,仍然以双乳为眼睛,以肚脐为嘴巴,一手持盾牌,一手执斧钺,与炎黄联军作最后殊死搏斗,永不妥协,直至生命最后一息。“刑天舞干戚”神话传说:“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山海经·海外西经》)

  蚩尤集团另一族支“巨人部落”,以太阳为图腾,以英雄夸父为首领,是一支骁勇善战的劲旅。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化为邓林”:蚩尤阵亡,夸父率队撤退迁徙,追赶太阳的方向,头顶焱焱烈日,瘸腿拄杖,艰难西行,途经黄河、渭水,将河渭喝干,再寻北方大泽,大泽未至,焦渴而死,拐棍化作邓林(桃花树林)。(《山海经·海外北经》,《列子·汤问》)一说夸父西行绕地球大半周,到达太平洋东岸美洲大陆,与那里分批先期抵达定居融合的华夏先民后裔会师;一说从东部只走到西部,即为生命尽头,南方丝绸之路西干线“唐蕃(茶马)古道”两端,或川西平原丘陵龙门山系支脉成都东郊龙泉山麓,或青藏高原南翼藏南故地昌都、灵芝一带,每逢春天,这两处桃花年年岁岁盛开不败……反正,蚩尤族人一部,不仅北迁、西迁、南迁、西南迁,而且东迁,甚至沿援先人足步,行经白令海峡阿拉斯加冰桥,或则驾乘大型艨艟船队漂洋过海,代表华夏民族再度到达太平洋彼岸栖居!全然不比距当时约六千年前混沌初开、游牧渔猎的“旧石器时代”——“有巢氏”、“燧人氏”、“伏羲-女娲氏”时期,大队人马幻梦一般远涉人类赖以栖居的蓝色星球的另一边;这一次,虽然被迫迁移远涉重洋,襟怀博大的黄帝并不驱赶和威逼已然停战求和即便不愿加盟炎黄集团联盟的东夷蚩尤集团余部,东渡扶桑(美洲大陆)的东夷族人心底,悄然萌生将蚩尤骨刻文字、青铜兵器和黄帝嫘祖蚕茧丝绸等文明成果一同带去大洋东岸与先民后裔汇合的梦想。这显然是告别“新石器时代”,迎接农耕文明、城市文明、手工业文明和商贸业文明始渐勃兴的青铜器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初心最早的萌动期。

  蚩尤集团不服从不加盟炎黄组团大联盟但不在抵抗的四散迁徙群落,大多沿西南方向而行。经长江中游湘楚地区,驻留一部分与当地炎帝部落后裔融合杂居,融为后世的汉族、土家族、苗族等;其他大部分继续西南行,迁居巴蜀南翼长江上游河谷南岸、云贵高原以及整个东南亚、南亚东翼等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先民后裔融汇——形成了广义的“西南夷”;广阔的西南夷地区其中湘西、鄂西、渝东、黔地、八桂、粤越(含“琼”即今海南岛)、滇东北、蜀南等相邻广大片区与商周时期尤其春秋战国时代产生过相对强大富足的“夜郎国”,夜郎国曾一度染指甚至吞并粤桂诸地及东南亚各国等区域,于汉代被相继兼并而设“夜郎郡”,从此相对融合,杂处自治。

  还有一部分迁居西北地区西南翼的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等地与当地土著先民融合。东夷集团族人其中一小部分或带有通古斯人基因,或于迁徙西南夷中途或定居新址驻留期间或多或少沾染了雅利安人血统,不一而足。

  同一祖源的东夷部族其中一支濮人(祖居地在今河南濮阳)在选择生存繁衍路径中分化,一部分主动加入炎黄族团大联盟而生成中原八大民系之一,后聚合为汉族;另一部分被动迁徙至遥远西南夷的南中地区今云南临沧一带,与当地土著融合而成布朗族。

  东迁、北迁或西迁、南迁、西南迁的东夷族人,在太平洋两岸及海湾半岛、岛屿,和广义的西南夷广大地区,世代繁衍而形成青苗、花苗、黑苗、土蛮苗(熟苗)、仡佬族、土家族、红人、侗族、倮人、瑶族、畲族、黎族、夷人、僰人、壮(僮)族、布依族、僚人、㑩㑩、怒夷、俅夷、仲家、龙家、俍人、伶人、侬人、佯人、蜑人、猀人、羌族、乌斯藏族、朝鲜族、大和族、高山族、殷地安人、党项人、摩梭人(后来蒙古族一支与先期到达的当地土著纳西族等融合)、革人、穿青人等等众多族群,后来聚合而成的彝族、白族、哈尼族等,同样是东夷蚩尤族团后裔。

  至今普遍流行于湘楚桂巴渝蜀黔滇的《蚩尤与苗族歌》,淳朴地反映着大西南苗族人民对东部沿海东夷故土的怀恋和苗人与其人文始祖蚩尤之间深刻的文化关系。

  蚩尤与苗族歌

  古苗住在直米力,建筑九十九城垣,海边就在城不远,

  城里住着蚩尤老,城外粉刷白石灰,街上铺满青石板,

  直力城建上一方,平又平来宽又宽,大坝子一望无边,

  年终进城游一周,欣赏城内好风景,房屋成排在平原,

  排排楼阁成双行,屋顶高耸入云彩,瓦块明亮映蓝天。

  蚩尤祖于齐鲁、生于齐鲁、兴于齐鲁、盛于齐鲁、葬于齐鲁大地,对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和中华文明创建发展做出巨大而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应将蚩尤大帝与炎帝、黄帝相提并论,当为其正名、补榜。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合约一万年文明历史长河中,炎帝、黄帝和蚩尤,是继上古早期(“氏族联盟无为而治时期”,结束“旧石器时代”,开启并传续“新石器时代”)“燧人氏-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双峰并峙的“远古人文始祖”之后,并称为上古中期(“部落族团联盟-中央集权分封-国家雏形时期”,“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交替接续时段)光芒万丈的“炎黄蚩三大人文始祖”。

  东夷蚩尤集团在黄河下游及长江下游的苦心经营,为后世圣明君王尧帝、舜帝立国建都于这一地区,铺设了厚重坚韧的沃土基石。

  新三代人文先祖尧舜禹贤王圣君

  文明古国必备五大要素:城市、文字(图语)、天文历法、祭祀建筑和青铜器。万年中华文明史,包括从燧人氏、青帝伏羲氏到炎帝神农氏的上古近八千年、从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东夷九黎族君长蚩尤大帝、白帝少昊、黑帝颛顼、尧帝、舜帝、禹帝、殷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中古一千四百年,元、明、清近古七百年。“上五千年”燧人氏-伏羲氏上古早中期“新石器时代”之后,“下五千年”炎黄蚩尧舜禹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至今,历经上古中晚期炎黄至商周(先秦)“青铜时代”、中近古秦汉唐宋元明清“黑铁时代”及现当代。

  如果说从伏羲氏到炎黄蚩时期堪称“英雄时代”、“巨人时代”,那么以“禅让”美德誉满天下的尧舜禹时期可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圣贤时代”。

  尧(约前2188~前2067年),姬姓,伊祁氏,名放勋,夏族(阪泉之战后改称华夏族),上古中后期部落族团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帝喾之子,母为庆都,出生于伊祁山(今河北保定顺平县)。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尧帝初封陶侯,辅佐帝挚;十五岁,封唐侯,号陶唐氏;二十岁,正式即位,建立古唐朝,定都平阳。平阳,古地名,一说尧都春秋晋羊舌氏邑即今山西临汾市境内,另一说春秋鲁邑在今山东新泰县西北。尧帝团结亲族,联合友邦,征讨四夷,统一中原,富而不骄,贵而不舒。主政期间,派鲧治水,制定历法,再造文字,整饬百官。在位70年时,一代圣君尧帝遍访天下贤士,得到大舜,即把帝位传给了舜。尧帝让位于舜28年后,驾崩于成阳(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北胡集镇),葬于谷林(今山东省鄄城县境),谥号为尧,史称唐尧、帝尧、大尧。

  舜(约公元前2187~约公元前2067年),有虞氏,黄帝八世孙,姚姓始祖,又名重华,上古中后期华夏部落族团联盟首领。《古今姓氏书辩证》和《通志·氏族略》记载:“虞有两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故姚恢改姓为妫,而妫皓又改姓为姚,知姚与妫可通.......”姚墟位于今河南濮阳市濮阳县。舜帝建立“有虞国”(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后立都蒲阪(今山西省运城永济,后为战国时魏国关隘),又设东都行宫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躬耕于历山,渔猎于雷泽”,济南、诸城等地至今还有舜井街、舜耕路、舜庙、娥皇女英祠堂等舜文化符号或遗存。即位后,舜帝虚怀纳谏,惩罚奸佞,流放四凶(共工、獾兜、三苗、鲧);任贤使能,皋陶管理五刑,大禹治理水利,后稷主管农业,契主管五教,百业兴旺,开创了政通人和的局面,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帝继承尧帝禅让美德良序,晚年遵从四岳建议,禅位于大禹,乘车巡行天下,卒于苍梧郡,葬于九嶷山(零陵),谥号为舜,史称帝舜、虞舜、舜帝、大舜。

  舜帝被誉为继尧帝之后的中华道德文化鼻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堪称“德为先,重教化”,成为中华文化里程碑之一。但是,中国第一部史书也是最重要史籍《竹书纪年·五帝纪》关于舜帝记载,与《史记》等“正史”描绘的“有德之君”的形象大为不同:“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流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说明舜帝已有着复杂两面甚至分裂的二重人格。究竟是大舜发动宫廷政变囚禁了尧帝而掠取王位自我称帝,还是舜帝自己和旁人及后人所言尧帝主动禅让王位给舜帝,从此成为千古历史谜案!

  史有“尧都平阳,舜都蒲阪,禹都安邑”之说。

  禹,夏后氏,姒姓,名文命,又名禹,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神禹、禹王,亦称夏禹。大禹是黄帝玄孙、颛顼六世孙,有丁亥年(公元前2314年)六月初六生于西蜀汶山广柔或石泉石纽(今四川绵阳北川禹里或阿坝州汶川境内)或石坳(今河南中岳嵩山少室山祖家庄)或安邑(今山西夏县)等降生西戎、中原、东夷、古百越多地多种说法,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今山东曹县)之女“牡丹仙子”女志(又名脩己)。相传大禹治理洪水有功,受舜帝禅让而继承帝位。经过历史纪年“定格”的“洪水期”,诸侯拥戴,禹王正式即位,先以阳城(今山西晋城市)立都,再迁都安邑(今山西运城夏县),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又划定九州。禹王是夏王朝开国君主,是中国古代堪与伏羲、黄帝比肩的贤圣帝王。禹帝卒于癸未年(公元前2198年)八月,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禹庙、禹陵、禹祠至今尚存。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王“涂山大会”礼贤天下集思广益;禹帝“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神州处处皆禹迹!禹迹处处传佳话!“禹穴”至少四处:四川北川禹穴,禹降生处也;浙江绍兴禹穴,禹藏身处也;湖南衡山禹穴,禹藏书处也;陕西石泉禹穴,禹憩息处也。励精图治的禹王精彩故事,容后章赘述。这是最简约经典版本。

  夏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与分封制兼及僻远区域自治相结合的正式完整意义的大一统国家制度。

  自“天下恶桀,成汤灭夏”、“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始,到“牧野之战,武王伐纣”止,殷商王朝难以跳出与夏王朝同样“英雄草创,继任中兴,盛极而衰”的宿命。《左传》有云:“纣克东夷而损其身”。似乎每一次王朝更迭,几乎都有一场血腥的杀戮和失败方亡国奴残部凶险漫远的逃命之旅。

  纵观炎帝、黄帝、蚩尤、尧帝、舜帝、禹夏、商汤、西东周(含春秋战国)大约三千年间,其时空维度,与古蜀国“蚕丛、柏灌、鱼凫、杜宇、鳖灵”的“五王时代”齐驱并驾大致相当,包括古蜀国“岷山石室时期”、“黄帝入主成都平原-宝墩故城时期”、“三星堆王都-鱼凫王时期”、“郫都故城时期(望帝杜宇全朝+鳖灵初期)”和“金沙圣城(丛帝鳖灵即开明王中后期)-成都故城(秦惠文王吞并巴蜀)时期”。冷兵器时代的华夏大地,多少次波谲云诡、血流成河的大规模征战、迁徙与融汇,以铜与铁、血与火、矛与盾、刚与柔、悲与欢、分与合、弓箭与鼓角、穿插与争让、预见与方略、智慧与膂力、文明与蛮野、冲突与结盟,谋划和谱写着一曲曲壮怀激越的战争与和平的宏大史诗。

美洲大陆多处石壁惊现华夏图语甲骨文

  美国伊利诺伊州化学家鲁斯坎普,近年在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利亚州、新墨西哥州、俄克拉荷马州、犹他州和内华达州岩壁上,共发现84处殷商甲骨文或古中国象形文字遗迹。镌刻于亚利桑那州岩壁一段古铭文,传递着如许神秘的信息:“我们离开母地十年了,前往‘太阳屋之旅’已经完成,该宣告回归彼岸了。”显然是来自太平洋西岸东方华夏族人旅居常驻于此,给当地留下的告别语辞。

  印第安人是中国殷商后裔,美洲岩壁刻划甲骨文的年代,至少可追溯至距今3320年前中国商朝第十代君王“盘庚迁殷”时期(公元前1300年,商代中晚期)。

美洲大陆多处岩壁惊现中国殷商甲骨文

  始建于1990年的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布开克市岩壁画国家纪念碑,这些图案多为上古印第安人手迹,亦有少部分早期欧洲移民遗留的刻画,集中了大量上古时代普韦布洛印第安人岩石雕刻,约有24000幅,以人类、动物画和标识符号为主,还有更为复杂的图案,包括书写方式从右到左的中国殷商甲骨文。

  华盛顿国家地理学会1991年10月公布,在纽约州莫洽克河奥次顿哥村易洛魁,保存着古老的《轩辕黄帝族酋长礼天祈年图》、《蚩尤风后归墟值夜扶桑图》等珍贵史料。

  1953年,美国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奥尔梅克遗址祭祀中心,发现16尊雕像和6片玉圭,玉圭上刻有殷商文字,破译解读出殷人先祖君王名字:蚩尤、少昊、帝喾等。第一块玉圭,刻有“俎娀茧翟”,茧翟是有娀氏长女,殷商祖先;第二块玉圭,刻有“妣辛”,帝高辛氏是黄帝曾孙,殷商祖先;第三块刻有“亚俎司,多月,蚩尤,多瞒,并”,用于祭祀少昊、蚩尤、相士和王亥等人;第四块刻有“十二示土”,土即社,“十二示社”是殷商祭祖制度。


蚩尤骨刻文、殷商甲骨文、钟鼎文、小篆、隶书五种字体比较

  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猜想的,是19世纪英国翻译家梅德赫斯特。梅德赫斯特指出,周武王伐商纣王时,可能发生殷人残部渡海逃亡,途中遇到骤雨暴风,被太平洋海风海浪一直吹送到美洲。中国殷商军队莫名消失之同一时期,中美洲墨西哥突然兴起有着中国特征的奥尔梅克文化。

  美国学者迈克尔寇1968年出版的《美洲第一个文明》一书中提出,奥尔梅克文明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接近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大风暴时段。奥尔梅克文明可能来自殷商。

  在殷商首都今河南安阳小屯发掘出的甲骨文片竟有16万片之多,绝大部分都是海龟甲骨,还有盛产于南太平洋北婆罗洲和马来半岛的巨龟龟甲、象骨和象牙,反映了商代海上作业规模及其远洋航行的能量与方向。

  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华人教授许辉《奥尔梅克文明的起源》一书,认为美洲文明之母奥尔梅克文明是源于古中国的殷商文明。许辉教授在奥尔梅克文明遗迹中,寻找到200多个玉圭。带着其中146个字模,许辉先后两次回到祖国请教古文字专家,鉴定结果是这些文字属于先秦商周古文字。

  近年来,大量的出土文物证明了美洲大陆曾有过许多源自中国的物品,这些出土物品中,还发现了类似甲骨文、金文的字符。

  奥尔梅克文明(Olmec)是已知最古老的美洲文明之一,存在和繁盛于公元前1200年~前400年(其时相当于中国殷商末期至战国中期)的中美洲(今墨西哥中南部)。墨西哥奥尔梅克文明许多特征,如玉器雕琢,羽蛇神崇拜等,成为后来中美洲各文明的共同元素。奥尔梅克的陶器和建筑风格,有大量与中国殷商时期类似。大多数学者认为,奥尔梅克文明是玛雅、萨波特克、提奥提华坎等文明的母体。以“上古中国中晚期‘殷人东渡美洲’”,解释奥尔梅克文明突然出现,以及奥尔梅克艺术风格和中国殷商时代艺术相像的现象,似乎在恰当不过了。

  印第安人语的很多发音,与中国话类似。把孩子叫“娃”,称呼人发音“银”,把“花”念成“发”,称“河流”为“河”等等。还有一些印第安人自称来自中国,且是“殷人”。他们说这是祖上世世代代口耳相传下来的老说法。印第安人长相体姿极像中国人。印第安人祭台和礼仪制度与殷商惊人相似。

  北京大学邹衡教授1983年到美洲讲学,当地一位印第安人告诉他说,他们也是来自中国,而且是“殷人”。邹衡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说是汉人或者唐人,那印第安人告诉他,他们的祖上就一直这么传下来的!印第安人有很多自认为是中国后裔的传说。美国康州印第安人酋长朱蒂·贝尔直言不讳告诉中国人,她们是中国人的后裔,祖母一直是这样告诉她的。

一些印第安人还声称自己是殷商人的后代

  1975年从加利福利亚海底捞出重达152公斤的石锚,年代鉴定有3000年历史。石锚质地与中国台湾灰岩相同。在中国曾出土过同样造型的石锚。

  1996年《世界日报》报道,在墨西哥出土的玉圭中,北京专家发现有四个符号为甲骨文,同时读出这四个符号大意是“统治者或首领奠立了王国的基础。”这些甲骨文作为强有力证据,证实殷人当时到达了墨西哥。

  美国女博士亨丽埃特·墨茨,用自己双脚考证了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东山经》的奇妙!亨丽埃特·墨茨按图索骥,根据《山海经·东山经》描述的山系走向、山与山间的距离、河流源头及流向,在中国大海之东、日出之处的北美洲一英里一英里地丈量、勘测,答案十分令人欣喜!美国中部和西部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与《山海经·东山经》所记载四条山系走向、山与山距离、河流流向、动植物等,完全吻合。亨丽埃特·墨茨的勘测,为北美印第安文明与中国文明间的紧密联系提供了周密的佐证。

  中国古代志怪体史书《山海经》神秘莫测深奥难懂,全书原共22篇约32650字,现存《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共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已散佚。《汉书·艺文志》收录《山海经》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编纂在内。《山海经》内容包罗万象,主要是民间传说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还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中国第一部史书《竹书纪年》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魏国史官编撰,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未经秦火焚书的编年体通史,开篇是以君主纪年为纲目,载记89位帝王、1847年的史实。《竹书纪年》凡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今王”二十年为止。《竹书纪年》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皆在古代其他经史之上。

  据《竹书纪年》记载,夏朝第九代王夏芒“命九夷东狩于大海获大鱼”。由此可见,夏禹时期中华民族航海技术高超。

  中古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记录殷商时中华民族再度涉足美洲。“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诗经·商颂》)。“相土”,殷商第十一代君王。史学家翦伯赞考据,《诗经》“海外有截”的“截”,地名,“截”在北美大陆西部。

  1939年,中国学者陈志良提出“殷人逃美”的断想。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学者卫聚贤撰文《中国古代美洲交通考》指出:“殷人亡国后,逃亡到了美洲。公元前656年,“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曾到阿拉斯加的科达克岛去寻找美洲虎皮。后来,殷人后裔曾派人回到中原,带回六只美洲特有的蜂鸟。蜂鸟体小而美丽,是唯一在飞行中可停可退的鸟。

  中国第二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编著。《左传·僖公十六年》载:“六鹢退飞过宋都”。几只可以在空中倒退飞停的体小如蜜蜂的“鹢”鸟,既不是中原特产,也不是古人梦幻,是比哥伦布发现美洲还早2136年时,殷人后裔就将足以炫耀的美洲蜂鸟,从美洲大陆带回了中国。

  美洲印第安人是华人后裔的说法,在学术界早已有之。从古代历史文献能捕捉到许多踪迹。先秦重大历史事件牧野之战,“武王伐纣”,“牧野反戈”,为一部分“殷人”漂洋过海到美洲,埋下历史伏笔。距今三千多年前,殷商纣王帝辛残忍暴虐,骄奢淫逸,穷兵黩武,先征西北黎部族,后平东南夷,取得暂时胜利,社会矛盾严重加剧。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崛起于西北的周部族首领武王姬发,联合巴、蜀部族等八百多个部落,突然起兵,攻商伐纣。周武王联军与商殷纣王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决战。而当时商朝精锐部队有十余万人正在讨伐东夷途中,根本来不及回撤中原腹地保卫殷商纣王。商纣王仓皇之中,把奴隶武装起来企图抵抗周武王联军的大举进攻。孰料奴隶临阵反戈,纣王兵败,自焚而亡。

  闻知商朝灭亡大势已去,纣王旗下两位贵族王侯大将攸候喜和摩虞候率领征战东夷十余万精兵去向不明。据《中华祖先拓荒美洲》(韶华宝忠双、欧阳如水明合著,黑龙江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考证,商朝10余万部队连同15万家眷及奴隶共25万余人,分5个王族(飞鹰族、飞虎族、飞蛇族、飞龙族、鸟兔族)和25部族,每五个部族由一王族率领,每路都有方夷舟师,分五路行动……经历九死一生,飘洋过海到了美洲。

  登陆美洲后,在扶桑日出国(今墨西哥),按照殷商故都安阳的格局,重建国家,推举大将攸候喜为最高君长。殷人把新建都城边旁那条河叫做洹河,堪与家乡安阳河媲美。后来因地震,一部分迁到智利安第斯山脉,建立殷家(印加INCA)王国。而另一部分殷人,则在秘鲁北部建国,由摩虞候执政。异地重建国家,故国之情不可忘怀,规定每人见面时,必互致问候词称“殷地安”,一说祝福家乡“殷地”安康,另一说是为纪念殷商首都“殷地安阳”。直到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达巴哈马群岛,以为到了印度;当听到当地人互称“殷地安”,才恍然大悟。吙!到了古中国华族于不同时代来此经营了至少数千年的美洲大陆。

  另据史载,周武王灭商之战,军师姜太公亲任前敌总指挥,一夜之间,建造出47艘战船,满载着48800人的庞大队伍,包括800位诸侯、3000名虎贲军、45000名甲士和300辆兵车,强渡黄河,直扑牧野。这足以说明当时卓越的船舶制造技术和超强的航海载重能力。

  关乎古代航海成功概率,可从当代几件航海趣事窥豹一斑。

  1852年,美籍华人,邀集数人,驾小艇8艘,从广东沿着黑潮漂至加利福尼亚州。乔治休的航海小艇照片,保存于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博物馆。

  2010年,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法属)南岛语族后人,一群强调自己是是中国人后裔的勇士易立亚一行六人,从波岛大溪地出发,不借助于任何现代技术,就用一只独木舟,仅仅依靠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星星辨识方向,借助自然风力和洋流作为动力,依仗原始捕捞方式提供食物供给,飘洋近4个月1.6万海里,成功于中国福建沿海海滩登陆。当这几位勇士跨上中国的土地,说了一句“我回家了”,人们无不泪奔!

  以上足见早期中国人完全可以到达美洲。

  中华民国驻智利大使欧阳庚1922年看到智利使馆房后有涕竹,倍感奇怪。因为涕竹,是中国福建等地特产植物,传说“截其二节,剖为两半,即可成舟”。欧阳庚问其印第安仆人“涕竹从何而来”,印第安仆人回答“涕竹是印第安人祖传的伤药,是三千年前“hosi王”带来的,现在的“hosi”医师治疗外伤、瘰病,更可用针灸治疗内科百病”。印第安人用涕竹入药治疗外伤、瘰病和针灸疗内科百病等医术,与中华文化全然偶同!欧阳庚拍案惊奇,西汉古籍《神异经》记述荒外异事“以涕竹治疗瘰病”。汉东方朔撰《神异经》神话志怪集共一卷四十七条包括东王公、穷奇、昆仑天柱、扶桑山玉鸡等记载。更为巧合,前述殷商之东征将士,首领之一攸候喜。hosi与攸候喜,这么相近的发音,仅仅是巧合吗?

  一些人原曾以为玛雅文明崇拜蛇形神的习俗,源自四千年前中国商朝,因与商代铜器祭皿上浮雕纹饰十分相似。其实不仅如此。玛雅文明是自古以来不同时期的东方文化不断叠合,有着多重文化层。

  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无论北美、中美和南美,印第安人、玛雅人还有其他外来人种,制造舟船、作为药物,玛雅文明、印第安文明、米斯特克文明、阿斯特克文明,都与神秘东方古代中国神奇的“涕竹”挂上了钩。

  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历史档案馆发现十六世纪前记载,玛雅人自称来自“海上神路”。中美洲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自称是“三千年前,由天国乘涕竹舟,经天之浮桥诸岛而来。”16世纪的3000年前,那就应是距今4600年前的炎帝末期或黄帝初年,古中国华族一支“玛雅人”到达美洲大陆定居。

  难道“玛雅”与“喜马拉雅”所在青藏高原有某种神秘联系?玛雅人的神秘算术和卓金历、太阴月历和太阳历等多种历法,显然创造性承继和发展了燧人氏文化、伏羲文化以及炎黄蚩尧舜夏商文化。美洲大陆一直没有发现类人猿化石,因此推断美洲文明必然是外部迁徙来的人种所创生。其实,整个北美洲、中美洲大陆和拉丁美洲,无论印第安人、玛雅人、克洛维斯人还是秘鲁人、巴西人等,都在神秘藏存和广泛传承古东方华族血统、华夏人体基因和中华文化密码。

  1968年,美国考古学家们在西蒙大拿州发现了冰河时期克洛维斯文化的一具幼婴骨骸,经过DAN鉴别,证实了克洛维斯人是现今北美印第安人的直系祖先,也与中美洲和南美洲原住民有亲缘关系。

  2014年美国《历史频道》报道,美洲克洛维斯文化时期的婴儿遗骸的DNA与亚洲古人种DNA更类似。

  国际研究队伍把克洛维斯人DNA与全球主要古人种基因,包括在西伯利亚发现的距今24000年的人骸骨、在西班牙发现的距今7000年的人骸骨和格陵兰岛发现的距今4000年的人骸骨,进行详尽对比,结果表明,克洛维斯人DNA更接近于西伯利亚发现的古人种基因。

  这一新发现,再次表明,甚至可能在距今15000年前的冰河时代(远古中国盘古开天三皇五氏中晚期燧人氏-弇兹氏时代),已有一批亚洲人从西伯利亚穿越白令海峡阿拉斯加冰桥,抵达北美洲。那时,燧人氏-弇兹氏已发明“大山榑木太阳历”,正在编创《河图》与《洛书》。

  白令海峡是亚美之间最理想的通道。白令海峡最窄处只有35公里,每年度且有半年冰冻期,因之成为亚美之间天然的桥梁。白令海峡边有阿留申群岛。阿留申群岛像一串珍珠镶嵌在亚美边境。从群岛沿着太平洋黑潮暖流跳跃前行,无疑是天堑通途。

  据《中国航海史》载,古代先民从山东半岛出发,渡过渤海,到达朝鲜半岛南端,再借右旋环流航运到日本北部,趁北太平洋暖流东航。这条海流在北纬35°左右,常年为西风带。顺风东流,海流速度约每天25海里,航船一直可漂流到北美海岸。

  上古中古华族一万多甚至两万年间,多少次远涉重洋入驻美洲!

  一万五千年前,燧人氏-弇兹氏时代,远古华族第一批次到达美洲;

  一万至八千年前,燧人氏-伏羲氏时代,远古华族第二批次到达美洲;

  五千年前,炎帝时代,上古华族第三批次到达美洲大陆;

  四千六百年前,上古华族黄帝轩辕氏部落-莫哈克族支,第四批次到达美洲;

  四千五百多年前,上古华族黄帝轩辕氏直系少昊氏部落-扶桑族支,第五批次到达美洲;

  四千五百年前,蚩尤东夷部落-夸父族支,或许第六批次到达美洲;

  三千三百多年前,商代中期第一代君王相土航海,上古华族“殷人”第七批次到达美洲;

  三千三百年前,商代中晚期“盘庚迁殷”,上古华族“殷人”第八批次到达美洲;

  三千年前,殷商末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商朝灭亡,上古华族“殷人”(帝辛殷纣王之残部)第九批次到达美洲;

  一千六百多年前,中古华夏族人东晋法显高僧第十批次到达美洲;

  一千五百年前,中古华夏族人南北朝慧深高僧第一批次到达美洲……

  ——摘选自刘斌夫新著《丝绸之路:中古与世界》第二章

  万年文明哺育农耕中国-城市中国-丝路中国;以丝绸命名亚欧之路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原作者: 刘斌夫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