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黉门·存古学堂重启首发 共建新时代“家校社”人文教育基地——何开四出席并荣任总顾问 黉门街社区及六校校长共商家校社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四川文化网 2024-6-22 09:44 602人围观 文学动态

  “身入黉门,天子门生”,114年后,黉门·存古学堂用一场特别的研讨会,迎来了它的辉煌重启。6月17日下午,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们在黉门街社区的组织聚合下,在新落成的黉门街36号存古学堂里,兴致勃勃地研讨 ...
  “身入黉门,天子门生”,114年后,黉门·存古学堂用一场特别的研讨会,迎来了它的辉煌重启。6月17日下午,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们在黉门街社区的组织聚合下,在新落成的黉门街36号存古学堂里,兴致勃勃地研讨新时代“家校社”协同人文教育基地建设,为完整社区培养完整儿童,协同育人、人文教育等时代命题,黉门存古学堂焕新归来。


  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评委、鲁迅文学奖评委何开四出席并荣任总顾问。四川省散文学会会长丁仕强和作家们,成都锦城石室外国语学校、弟维小学等武侯区六所中小学校长代表,以及武侯区委、玉林街道及黉门街社区的相关领导共同参加研讨会。

何开四主席谈笑风生的讲话引来阵阵掌声

  “玉林有烟火气,黉门有人文气”,黉门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申民辉,对存古学堂寄予厚望,成都锦城石室外国语学校、弟维小学、锦里小学、玉林小学、磨子桥小学、计算机实验小学初步确定在存古学堂设立人文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家校社交流和公益教育活动。儿童友好,家校社协同。现场还为作家、教育家颁发了新时代“家校社协同”人文教育聘书。聘请何开四为总顾问;聘请申民辉、丁仕强、蓝天、刁荣普为顾问;聘请杨菁芝、燕羽、冯俊龙、刘春霞为导师。

何开四携《何白李家书》签名赠送给校长们,作家蓝天(郎德辉)、燕羽也将自己的新作《遥远的故乡》和《春心》现场签名并赠送给与会校长和嘉宾。


  据悉,黉门·存古学堂特聘全国十大人气校长、中国阳光教育创始人刁荣普任荣誉院长,省散文学会青少年作家专委会主任杨菁芝出任院长。

  社区:做好“三件事”

  “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赓续四川存古学堂培养学生爱国之心思,乐群之情性的教育理念,今天的存古学堂立足社区,以人文教育基地建设,来延续成都黉门的历史文脉,让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有落点、见实效。”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黉门存古学堂院长杨菁芝以主持人的身份直奔研讨会主题。

申民辉(中)向作家和校长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黉门街社区党委书记申民辉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2024年,黉门街社区发掘在地历史文化资源,黉门社区学院重启“黉门·存古学堂”。调动家长、学校、社会、企业等多方力量,推动“完整社区”创建工作,社区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搭好台”,让更多作家走进来,拉近作家和孩子的距离;二是“聚人气聚资源”,发挥区域党委党建引领的作用,把社区的各学校的资源进行整合,服务社区儿童、服务社区家庭;三是“做品牌”,国际上有孔子学院,我们也要创存古学堂品牌,黉门街社区是存古学堂出发的地方,并踞文化厚重的“万里桥”桥头堡,一定要通过社会亟需的“人文教育”为纽带,与学校教育有益补充,做成一个政府信任、社会认同的响当当的品牌。

  作家:完整儿童必须涵养人文精神

  四川省作协名誉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评委、鲁迅文学奖评委、著名文艺评论家、辞赋家、钱学专家何开四,从校长父亲的影响说起,讲自己如何因一本词典爱上读书、爱上写作,跟校长们分享整书、系统阅读如何弥补语文教材在文学上的碎片化,青少年来阅读写作方法论的重要性。他说,鲁迅说过:成年人的快乐,都藏在儿时的回忆里,人一生的成长,中小学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大学,人文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思想、情感、伦理道德全面发展,健全人格,通过文学、艺术、哲学等,涵养青少年的浩然正气、审美情趣、心理素质、文化品位等丰富的精神世界。他寄语存古学堂,在整合家校社开展人文教育上要敢于创新,对社会有所贡献。

何开四(中)与郎德辉(左一)、杨菁芝(右一)了解存古学堂百年演变

  四川省散文学会会长丁仕强对重启文化厚重的存古学堂表示祝贺,对武侯区、玉林街道和黉门街社区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认为最好的传承就是文化的传承,四川省散文学会汇聚了各类专家学者、散文家、冰心散文奖获得者等作家队伍,存古学堂可以做成一个小型版的“阿来书房”,经常组织文学讲座,作家与青少年面对面,营造阅读写作的氛围。他表示,四川省散文学会作为文学社团,也是家校社中优秀社会资源的代表,协同育人,为青少年人文教育赋能,责无旁贷。

  作家、文学评论家,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郎德辉,满怀深情忆起,儿时他的父亲常说在黉门街“镶满脚板印”的读书生涯,他以自己近五十年的创作实践,谈到如何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积累情感,表达情感。

  校长:“很高兴协同育人背后有了专业人士的支撑”

  “希望能把整个社区的优质教育连在一体”



  弟维小学校长刘付兵坦言:今天很高兴看到,协同育人,背后有了专业人士支撑,刚才听了何开四老师《读书六要》的介绍很有感触,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在写作、在读书方面的专业指导,我们非常希望专业的作家走进校园。张华校长说,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正是存古学堂的原址,我们很幸运处在全国知名的黉门街社区,这一条不长的街道上,拥有三所百年名校,这在成都是绝无仅有的,希望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把整个社区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体,为孩子打造更加优质的培养路径,存古学堂必将成为一张新的文化名片。锦里小学颜军、磨子桥小学陶真刚等校长们还表示,家校社协同一直为党和政府以及教育界所倡导,但大家苦于没有具体的方法效果甚微,今天我们在黉门存古学堂看到了专业、系统的人文教育体系和专业团队,协同育人完全是可操作可触达的。校长们均表示愿共同做好基地建设,为协同育人贡献学校力量。

  媒体:开设“存古学堂作品”专栏,发表学生作品


  四川教育的门户网站四川教育在线总编辑赖波,作为媒体代表,对存古学堂家校社协同人文教育,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他表示,将积极推进在市级、省级媒体平台,特别是四川教育在线,大力宣传报道家校社协同基地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并开设“存古学堂文苑”,让所有学生的优秀作品都公开发表,鼓励青少年关注社区生活,成为身体、心理、社会和情感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完整儿童”。

  政府:覆盖玉林唱响“黉门人文气”

  武侯区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曹笑,就做好家校社协同育人,疏纡家庭教育焦虑,缓解社会矛盾等,谈了自己的看法。玉林街道机关党委书记王文甫对存古学堂的重启感触颇深,他说:“2019年打造黉门街时,我们翻检很多历史资料,把存古学堂文化挖掘出来,过程是非常艰苦的,经过几年努力,今天真的重建了起来,并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要真诚地感谢一群像柴镖先生一样有情怀的艺术家教育家的坚守和付出。家校社协同之前多在机制方面,还没有见到有这么一个基地。下一步可组织来这里学习考察,积极申报相关项目等,为家校社协同走出新的路子”。


  黉门街社区副主任竹志水、社区学院执行院长高媛、四川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娇,均表示与存古学堂一道,为推进家校社育人长效机制执行,做好服务,做出实效。

  最后,大家也对即将开始的首届“存古儿童文学奖”征文的活动方案进行了讨论,主持人杨菁芝向来宾介绍了“存古儿童文学奖”发起的缘由。

  何开四对存古儿童文学奖的设立表示支持和赞赏。他当即表示愿意出任该儿童文学奖评委团顾问,为社区儿童的人文教育和写作能力培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日,荣誉院长刁荣普特题《学新存古》诗一首:锦水春风,凤翅轻飏/翠柳抚岸,鹭鸣悠长/应律和鸣,书声清朗/通材惟学,雏音韵唱/无量传薪,积厚留芳/经世研修,济民兴邦/与子同袍,育梦成光/万里启新,泽被一方。

  愿黉门存古学堂聚起一群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的社区儿童,聚起一群磨砺精品、匠心独具的作家,也聚起推动人文教育、传承文化的学校力量,“家校社”协同,与子同袍,育梦成光!

(文/花想容  图/存古学堂)
原作者: 花想容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