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网讯(通讯员:谭紫月 党正雨)乡村一直是我国自然灾害防治的薄弱环节,防灾减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为了基本摸清乡村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和基层防灾减灾能力,2024年7月12日,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固坡兴农——助力乡村振兴的“防滑坚桩”团队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千万贯乡石板滩村,以夯实农业农村防灾减灾基础为目标导向,开展了一场以“调研滑坡灾害,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的调研和宣传,提高当地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将调研宣传成果转化为乡村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提升,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图为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千万贯乡石板滩村地貌 蒋奥洋 摄 山体滑坡是指山坡在河流冲刷、降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下,土层或岩层整体或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近期,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接连迎来较强降雨,滑坡灾害警报也在多地拉响。而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地雷波县地处大凉山腹地,地形复杂,降雨量大,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深入了解滑坡灾害的成因、影响及当地的防范措施,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社会实践团队和四川农业大学帮扶干部、雷波县千万贯乡石板滩村第一书记韩庆龙与村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等人进行交流采访。 图为团队成员与驻村干部进行交流采访 蒋奥洋 摄 采访过程中,团队大致了解了雷波县目前有关滑坡危害、灾害频率、治理预防、基础设施四个方面的情况。书记着重强调了滑坡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这类自然灾害的直接影响是瞬间摧毁家园,夺走生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基础设施瘫痪;间接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生态种植环境,阻碍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灾后重建难度”。 在参观交流的途中,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高山峻岭,对滑坡易发区域进行了全面勘察,了解到当地针对滑坡等自然灾害采取的一系列防治措施。防灾减灾,以“防”为主。实践表明,及早预警是筑起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关键。尤其是在极端天气日益频繁的当下,“防”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专门强调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语重心长指出“防火、防汛、防地震、防地质灾害哪一项都不能掉以轻心”。在当地党组织的带领下,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理念支持下,雷波县各村组在符合滑坡发生条件的地点设立专门的滑坡预警装置,在滑坡灾害来临时通过该装置 提醒居民们及时撤离到安全区,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将损失最小化。 图为参观本村的滑坡点和滑坡预警装置 蒋奥洋 摄 提升农村地区的防灾减灾的能力,可以有效保障乡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而促进乡村的稳定和发展。根据勘察后的结果,团队成员开始挨家挨户走访,通过线上线下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了当地居民对滑坡的了解程度;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了解当地居民在面对滑坡灾害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一路上除了调研外,团队还向居民们发放了防灾减灾宣传手册,积极向当地居民宣传防灾减灾知识。他们通过生动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滑坡产生的原因、前兆以及逃生自救的方法等,让居民们对滑坡灾害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的知识传播给更多人,共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团队成员向村民普及滑坡知识 防灾减灾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石,只有确保乡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是一次对滑坡灾害的深入调研和宣传普及,更是一次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积极贡献,不仅让乡村居民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防范措施,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队的调研成果的成功转化,为雷波县的防灾减灾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大凉山地区的乡村振兴事业,共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韩庆龙书记在表扬信中这样说“实践期间,该团队认真踏实、谦虚懂礼,秉承青年学子爱党爱国、奉献社会、服务家乡的初心,认真开展基层服务,在地方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滑坡理论普及、乡风文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期待在未来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实践活动,为大凉山地区的繁荣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