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魏明生 | “中国符法艺术”的理论依据——“第十届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论坛”学术报告

作者:四川文化网 | 时间:2024-7-5 11:16:58 | 阅读:2059| 显示全部楼层
(2024年6月23日·南京)

魏明生


  【内容摘要】“中国符法艺术”以老子《道德经》的最高艺术精神理论体系为依据,实现了《道德经》最高艺术精神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填补了远古“三大文明”传承与创新的空白,对于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德经,符法艺术。



各位专家、学者,大家好!

  “中国符法艺术”的理论依据,就是《道德经》最高艺术精神,即以“守素抱朴”为核心的“五大”理论体系。我的论文共有15 000多字,已作为这次会议的“特邀论文”载入《东方智慧精粹》一书。在这里只能讲个要点,主要回答人们最为关心的三个问题,即:什么是《道德经》的最高艺术精神?什么是“中国符法艺术”?创立“中国符法艺术”新门类有何意义?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道德经》的最高艺术精神?

  老子李珥所作《道德经》或称《老子》,自古被奉为“百家经典”“万经之王”,在哲学的理性认识和艺术的感性认识两个层面,都达到了人类智慧结晶的最高境界,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和精神命脉。古往今来,学术界对《道德经》在哲学和释义学方面的研究做的比较多,对其艺术精神的研究和应用做的很不够。因此,对《道德经》最高艺术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不得不重新考量。为了填补这一学术研究中的空白,我曾多次入选论文应邀出席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并发言,获得“国际《道德经》论坛”“清静奖”。

  老子是修炼成真的“至人”、神人,本无心于艺术,所用的工夫,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人生而艺术。《道德经》没有使用近代才有的“艺术”概念,从头到尾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以道为最高境界,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总纲,提出了以“守素抱朴”为核心的“五大”理论体系,即: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直若曲、大成若缺、大巧若拙。《道德经》的“五大”精神,既是宇宙运行的根本规律,也是“道法自然”的本质特征,应归于艺术精神之上,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所说“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

  《道德经》的最高艺术精神,也就是中华民族最高艺术精神。艺术界普遍认为,孔夫子是中国艺术理论的创始人。其实不然,老子是孔丘的老师,孔子的艺术理论是对老子最高艺术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因此,《道德经》的“五大”理论体系,开启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最高艺术精神。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中国符法艺术”?

  “中国符法艺术”(简称“中国符”),是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以《道德经》最高艺术精神为理论依据,以符号为主要内容,以点线组合表达一定心理意象,守素抱朴,具有“神韵”特征的原生态创新型艺术形式。

  “中国符法艺术”以符号为主要内容。所谓符号,既非文字,又非图象,是以点线组合表达象征意义的记号或标识。作为“中国符法艺术”主要内容的符号,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大类:

  第一,原始符号。考古发现的上古时代石器、陶器等器物上的刻划符号,统称原始符号,如:伏羲八卦符号、仰韶文化符号、良渚文化符号、大溪文化符号、二里头文化符号、吴城文化符号、禹碑符号、巴蜀符号等等,全国各地,相当普遍。这些刻符纪事留下的痕迹,是原始先民从具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的实证,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创造。

11390_调整大小.jpg
图为向大会展示的良渚文化陶壶圈足刻划符号(香港饶宗頣描摹,魏明生手书并解读)

11431_调整大小.jpg
图为向大会展示的甘肃嶓冡山禹碑刻划符号(魏明生手书并解读)

11464_调整大小.jpg
图为江西吴城陶罐方位符(魏明生手书并解读,刘奉远木雕)

11494_调整大小.jpg
图为四川广汉三星堆陶刻符号(段渝收集并排序,魏明生手书并解读)

  第二,民俗桃符。桃符是在中华大地上流传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民间习俗,相传起源于黄帝时代。桃符有三种形式:一是用桃木做成的桃梗、桃人、桃杖、桃剑、桃茆、桃牌等实物桃符;二是画在桃木板上符号或文字;三是用丹砂画的“太上老君符”。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元日》诗写道:“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代桃符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11688_调整大小.jpg
图为桃符长卷(长1200厘米,高49厘米,画符36道)

11718_调整大小.jpg
图为四川雅符民俗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唐代十二生肖符

11744_调整大小.jpg
图为四川雅符民俗艺术博物馆展出的魏氏祖传神荼、郁垒符(木刻)

  第三,道藏符文。简称“道符”,按照道教的“三种形态”,可分为:初创道符、古典道符和制度道符。道符的种类繁多,古称“六文八体”。史载张陵在蜀中传道,“造作符书”,有《微书》十二巻,今已失传。后世道派林立,道符各不相同。明代《正统道藏》集道教符文之大成,内容最丰富、形制最规范、最具法术效力,是“中国符法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

11941_调整大小.jpg
图为明《正统道藏》所载天书云篆(《正统道藏》截图)

11969_调整大小.jpg
图为《上元经》“太上老君符”(《续正统道藏》第21册)

11999_调整大小.jpg
图为道符长卷(长1200厘米,高49厘米,画符36道)

  所谓“符法”,即画符、持符、观符、用符的方法技巧和法术效力。画符必须按照规定程序,遵守“八忌十戒”,用咒结煞,聚精凝神,运气转笔,一意归中,一气呵成,一笔扫就,做到符头、符腹、符脚完整,首尾呼应,祝词贴切。符的用途:一是悬挂赏析;二是张贴辟邪;三是佩戴护身;四是安放镇宅;五是养生治病。用符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静心定神,摒弃杂念,眼随符转,引符入心,明摹暗画,默念祝词,可以起到其他艺术品起不到的作用。

  第三个问题:创立“中国符法艺术”新门类有何意义?

  符号先于文字,符法先于书法。其艺术造型,既非书法,亦非图画。作为一种法术,在长期的人神交流过程中,形成了抱朴守真的“神韵”特征,与各门艺术相通,却未当做艺术传世。“符法”二字,早在汉代《上元经》中就已出现,宋代使用更为频繁。创立“中国符法艺术”新门类,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三个转变”和“一个完善”:

  1、“中国符法艺术”作为艺术百花园中的一个新品种,坚持守素抱朴、守正创新,实现了《道德经》最高艺术精神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以符明道,弘道济人,有利于“道”文化的形象化传播和普及。

  2、“中国符法艺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和观赏艺术,讲究“大直若曲”“大巧若拙”的线条功夫,实现了从人神交流到人心交流的转变,有利于抛弃刺激感官的感觉艺术,推崇心灵相通的感受艺术。

  3、现代科学证明,人类对宇宙物质能量的感知只占4%,还有96%的暗物质暗能量不可感知。“中国符法艺术”熔入了体现暗物质暗能量的法术效力,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特色,实现了从宗教迷信到崇尚科学的转变,有利于增强艺术作品的吸引力和实用性,促进中华文化艺术的高质量发展。

  4、“中国符法艺术”简称“中国符”,填补了远古“三大文明”(垒石纪事、结绳纪事、刻符纪事)传承与创新的缺环,完善了中国结、中国石、中国符三位一体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延伸了华夏文化的上限,丰富了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谢谢大家!

  (报告结束后,论坛主持人现场点评:魏老师很低调,报告十分精彩。“中国符法艺术”延伸了中华文化的源头,是对易道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体现了本次论坛的宗旨,听后令人耳目一新。)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