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春竹 发表于 2020-6-9 14:55:15

忆记南广河支流镇舟河沐浴堂古渡口及王爷庙

本帖最后由 宜宾春竹 于 2020-6-9 17:06 编辑

                      忆记南广河支流镇舟河沐浴堂古渡口及王爷庙

    我们记忆中的沐浴堂古渡口:是个水路交通要道小码头,方圆十里物资水路运输交流集散地。渡口行船水深8.9尺,河面宽7.80米。平坦缓流的河水中,映衬着渡口河岸边悬根露爪的高大黄葛树。一条大木渡船拴在黄葛树根上,还有许多竹筏也拴在黄葛树根上。渡口旁还有古老的木滚榨油坊、食盐店,粑粑店、镇水“王爷庙”改做的百货店。逢沐爱场赶集又是农闲时,渡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天过往行人可上千人次,...。那么这样一个曾经繁华的小码头——沐浴堂古渡口在哪里呢?让我们跟着记忆去寻寻它的踪迹吧!       筠连县志上也提到过这个渡口——沐荫塘渡口。即是南广河上游的镇舟河上,原沐义公社沐浴堂河段的一个重要古渡口。    镇舟河在流经沐爱骑龙凹下来,过落崖塘,经东云一组大河坝坝边、急流下桥桩石和朱家滩、沐荫一组棺木崖、门坎滩、倒注巷,再过沐爱镇沿河村的将家庄黄葛滩,就到了“沐浴堂”渡口。“沐浴堂”人们叫谐音了就叫“沐荫塘”了。其位具体置是:今筠连县维新镇沐荫村二组,沐义大桥上游200多米远的陈家门口河边,如下(图1)。因这一渡口在南广河(古称符黑水)的支流——镇舟河上,又因渡口离民国的沐爱县驻地沐爱场仅5公里车程(直线不足10里),其次这个渡口曾是官办渡口(我们知道的是公社或生产队请人开渡船)。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古时候,这个古渡口辐射着四方十里地上人们物资的进出交流集散。是水路运输起筏,下载货物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也是对河两岸人们往来的交通要道。古渡口也简称“河边上”或“王庙”。小时候,大人叫我们去渡口处商店买盐巴(食盐),大人就说“去河边上买斤盐巴来”,也可以说“去王庙买斤盐巴来”。渡口方圆10里地上,凡上世纪70年代以前生的的人们,一说到“沐荫塘”、“河边上”、“王爷庙(王庙)”,指的就是沐荫村二组的沐浴堂古渡口(下同)。
   “沐浴堂”渡口处,河面宽大约6.70米,上游是深水的沐浴堂,下游是急流紧滩。恰在这深塘急滩中间形成了一两千平米的平缓水流区。真正意义上的“沐浴堂”核心区域就在这渡口航线上游,即现在架设页岩气管道处那片区域,以前水深约两丈多。顺沐爱一方在没有修建公路前是一笔直20多丈高的悬崖,满是树草,太阳稍微偏西就晒不到沐浴堂河水。一到下午,上面是很高的悬崖,下面是一两丈深的绿荫绿霞的“沐浴堂”河水,这里真是阴风惨惨,好不吓人。在古渡口歇脚的男士去洗澡沐浴的,都只能够在顺沐义这边敞开的沙滩稍浅的地方进行。古渡口坎边有一棵巨大的、昂首屹立、悬根露爪的黄葛树,枝叶遮挡渡口河一小半,比现在镇舟电站那根黄葛树还大(下图2为镇舟电站附近的黄葛树)。平时渡船、靠岸的船筏就拴在黄葛树根上。现在回忆,这棵黄葛树,它根系盘根错节,昂首悬根露爪于河坎边上,枝杈密集,树叶茂密,屹然而立。有近10米高,胸围要6.7个成人才能够合围,估计大约有200年以上树龄。       渡口河坎上那棵大黄葛树非常醒目。黄葛树旁边有条四.五尺宽的斜坡路,即是人们上下渡口的必经之路,人们上船前、下船后可以在黄葛树下小歇。走完斜坡路便是黄葛树的根部,再往东走进去就有一台平地,“王爷庙”就建在这里。黄葛树在王爷庙门前100米的河边上。以前东云村(马屋基,后叫新田社),镇舟镇的王家沟等地人们赶沐爱场回家就要从“王爷庙”房子门口路过,从其左边榨油坊的背后往上爬坡的。“王爷庙”左边那原始的木滚榨油坊,70年代还是沐义公社的公社企业。王爷庙右边是比榨油坊矮一点的平台地,这一排就建有建商铺、粑粑店,缝纫店,卫生所,茶馆酒店(卖酒)等,但无旅馆。这些商铺门口是一条通道,这通道也是现在顺阳村,沐荫村三.四.五组,平等村,山坝村,西林村,还有镇舟的官田湾等地人们赶沐爱场来往的大道。我们所知道的是解放后“王爷庙”改为了百货商店时的情形。渡口常年备有一条大木船,一个专业艄公摆渡。那只渡船是桢楠打造的,而且木板都是用桐油油漆或者浸泡过的。一船可以载10多人。   “沐浴堂”渡口处,为什么建有“王爷庙”?实际上这个“王爷庙”是个小会馆(规模比较小),其目的是为镇住河对面高悬崖下的沐浴堂那塘深水作怪(迷信人说:水鬼怪会打翻渡船,竹筏。但修建后还是翻过船、翻过竹筏),再加上竹筏帮为做“放下河筏子”生意平安,于是建起了“王爷庙”。人们来往歇脚,就形成了一个码头。王爷庙就建在离渡口河边、离黄葛树100米处的河坎平坝上,面积几百平米。“王爷庙”里供奉的主神是镇河水的镇水王爷(李冰),李冰也是“橹船业”的供奉神。据传:“解放前,凡年初开船,竹筏帮开筏,都要举行祭奠王爷庙神仪式,平时也有人为求保佑船渡过河人平安,确保竹筏帮水途平安畅通烧香化纸的。”王爷庙那里地形比较特别,背后一湾水田上去有个大圆包,左右两边是大山埂子下河,形成两埂子夹一小湾田,然后到河流边时,突然敞开形成一个小平坝,小坝两边还有能够勉强建小房子(进身短)的平地。这种地形,好像一把椅子的样子。王爷庙就建在椅子座位上。背靠后面的大圆包,面朝渡口河面。有老人曾经给我们讲过:“在王爷庙没有消亡前,里面供奉的镇江神菩萨是从早到晚眼睛紧盯着渡口河面上的”。当然,站在王爷庙坝子边黄葛树处,是可以看见河面上往返渡船、上下竹筏的。在沐义没有建大桥时,我们知道的一般冬天或者河水很小的时候,由李定明摆渡。如果下雨天河水不大的情况下,还看见李定明头戴竹编斗笠、背背棕蓑衣,开渡船。李去世后,有段时间是由现在沐爱场猪市坝胡言贵的大姨子万家友摆渡。涨水时就由沐荫村二组的竹筏帮水手们摆渡。如果涨洪水,又遇乡民赶沐爱场,或者沐爱那边有人要过河来,这时候的开船标准:一是依据河坎边黄葛树躯干在胸围下一点有个穿洞,如果河水涨满过那个穿洞,叫“穿号了”,这样的河水任何高等级水平的艄公、水手都不能够开船渡人过河的;二是对边(沐爱那边)一坨叫“冒过石”的,如果水涨满过冒过石,这样的河水只有高等级别水平的水手才能够摆渡,而且都要两个人以上的水手一同掌渡,不然一般水手是会打翻船的。以前听母亲讲:1950年农业六月初九晚上下暴雨,第二天(1950年农业六月初十日)沐浴堂河水暴涨,头天跑沐义躲藏的田动云的残匪,解放军就无法过河清剿土匪了。
    民、清及以前,沐浴堂古渡口原是沐爱东出第一个重要渡口。渡口是这一带(包括沐爱场、金銮、及武德等地)的物资交流集散地,承载着从宜宾南广河运来的布匹,盐等外来物资在这里下竹筏或者船后,再由人工运送各地。而渡口本地的木材、茶叶、土烟、竹、麻等物资又从这里装上竹筏或者木船后,由水路运送出平寨(现在的筠连腾达),到高县、出宜宾。当然还有镇舟以上一带的煤炭等山货也从这条河用竹筏运送出去。解放前,因渡口右边大片土地,即现今维新镇的沐荫村、东云村、西林村、顺阳村和渡口左边沐爱镇的骑龙村、沿河村等,都属于博爱镇(现在的沐爱镇)管辖。所以,这个渡口曾经的繁华热闹可想而知。                                                沐爱——沐义大桥1978年接通    随着沐爱——沐义公路大桥的贯通、陆路交通的大力发展建设、镇舟河上各处电厂的修建等原因,镇舟河流(沐浴堂水路)交通运输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建渡时间上启不详,下止上世纪60年代后期的沐浴堂古渡口,如今完全消亡了。那棵记忆最深的黄葛树(原沐义公社修建礼堂时砍掉做瓦桷子去了)、那条渡口大木船、艄公的那根黄金杆色的蒿杆也因渡口消失而只能留在记忆里了。随之而消失的还有古渡口边的竹筏帮(另文写),及人们认为可以“镇水保平安”的“王爷庙”(另处建的暂不叙,读者如有兴趣还可以去现在筠连 腾达镇看看那里的王爷庙)。
    如同一座古城堡的消失一样,熟悉的人们总对它有所记忆。中华大地上消失的、发展中的、新建中的所有历史存证物,都流进了中华民族、华夏子孙的血脉中,让人民产生萦绕不去的怀念。                                                   
                                                                                 (图1)                                           已经消失的南广河支流镇舟河流上的筠连沐义重要古渡口原基本位置。
                                                               
                                             
                                                                                    ( 图2)
    筠连县镇舟电厂附近的一颗黄葛树,与已经消失的沐浴堂那颗黄葛树比较,沐浴堂那颗黄葛树枝杈更密集,树叶更茂密,树干更大,更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忆记南广河支流镇舟河沐浴堂古渡口及王爷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