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逻辑研究
作者:四川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佳旭
一、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航事业在提升国家交通运输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以及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民航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公共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此同时,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阵地,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民航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一)新时代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条件和教育对象的变化
新时代的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民航类高校的教育对象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民航类高校的学生来源更加多样化,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呈现出更为复杂和多元的特点。特别是一些高学历、高技术背景的学生,他们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思政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必须随之调整,以适应新的教育对象。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提出,民航安全被提升到了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民航安全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多个方面,包括航空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等。而对于民航类高校的学生而言,培养其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不仅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也要注重其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民航安全文化,作为国家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了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契合的特性,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心与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育条件的变化与民航安全文化融入的必要性
民航类高校的教育条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方式、教学资源的提供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等都发生了转变。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形式面临挑战,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手段,如网络平台、虚拟课堂等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成为新时代高校教育的关键课题。另一方面,民航安全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民航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保障,更是包括心理、文化等方面的综合保障。民航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这一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导的全人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具有高度契合性。通过将民航安全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强化责任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提出,要求各类教育体系必须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对于民航类高校而言,民航安全文化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训练,更是国家安全观的重要体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民航安全文化有效融入其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性,培养其具备全面的安全意识,进而提升国家安全教育的整体效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民航安全文化的育人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即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民航类高校的教育对象多为航空运输和相关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和技术素养,但其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道德品质等方面可能存在差距。尤其是在安全意识方面,许多学生可能会忽视安全文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甚至产生侥幸心理。民航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首先,民航安全文化强调“安全第一”的理念,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民航领域,也能够在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通过安全文化的熏陶,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并将其内化为个人行为准则。其次,民航安全文化注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强调团队协作与责任担当,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通过将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专业知识,还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性
新时代,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也体现在其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契合性上。民航安全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民航安全文化的普及与传承,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通过民航安全文化的融入,高校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高度安全意识的专业人才,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民航行业的整体安全水平,也有助于建设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此外,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民航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内容空洞、形式单一等问题。单纯的理论教学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将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可以有效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提升其对学生的吸引力与感染力。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际操作等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民航安全文化,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责任感。通过将民航安全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感,还能够有效促进民航行业的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保障。因此,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必要性强、重要性突出、现实性可行的教育策略,对于提升民航类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要求
民航安全文化的核心是通过全员、全过程的安全意识培养与行为规范,形成“人人关注安全、事事落实安全、处处保障安全”的工作氛围和行为习惯。民航类高校作为培养未来民航从业人员的重要阵地,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培养,还应当融合民航安全文化,推动学生在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本部分将通过探讨民航安全文化与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联系、实践要求,阐明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施路径。
(一)民航安全文化与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一致性
民航安全文化的精髓在于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意识,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责任担当的培养要求高度契合。民航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价值观塑造、行为规范引导的过程。将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而言,民航安全文化与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在一致性:
1、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民航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深植于民航行业的文化理念,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影响人的思想,达到行为改变和实践落实。在民航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安全文化的内涵能够强化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提升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从而助力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实现。
2、教书育人规律:民航类高校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承担着育人的责任。将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教学过程,有助于教师在授课中贯彻安全文化的精神,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形式,将安全理念贯穿其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3、学生成长规律:学生在高校阶段正处于思想形成、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不仅会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民航安全文化的融入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安全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对民航类高校的学生来说,安全文化的融入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是对职业道德、责任感的培养。
(二)民航安全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价值引领
民航安全文化不仅有助于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还能为其提供重要的思想引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民航安全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以下三大价值引领:
1、思想引领:民航安全文化强调的是“安全第一”的理念,这一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民至上”“责任第一”的思想有着高度的契合性。通过将安全文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责任感,帮助学生理解其未来工作中对于社会安全、民众利益的巨大责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个人思想的成长,更要立足社会需求,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民航行业人才。
2、文化育人:民航安全文化作为一种集体文化的体现,它通过明确的行为规范和严格的安全制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进行深刻的影响。将安全文化融入民航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安全优先、责任至上”的理念,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形成严谨的职业素养和高度的责任感。这种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与行为中,最终达到育人的目标。
3、精神传承:民航安全文化是民航行业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其背后蕴含着无数前辈在安全生产中付出的心血与牺牲。将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历程,继承行业精神,形成对民航行业的深刻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继承了行业的安全文化,也深刻理解了作为一名民航从业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民航安全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文化形式,其融入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通过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民航安全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必将为民航类高校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度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为民航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人才支持。
三、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挑战
在民航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地融入民航安全文化,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民航安全文化作为民航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航空运输的安全稳定,还直接影响到民航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责任意识。然而,民航安全文化的融入并非一蹴而就,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对民航类高校学生和教师的访谈调研,我们可以总结出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虚无化、娱乐化、同质化和扁平化等,这些问题成为了实现有效融合的主要障碍。
(一)虚无化: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缺失
民航安全文化的内涵丰富,涉及安全责任意识、风险预防机制、职业道德规范等多个层面。在民航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些学校在引入民航安全文化时,往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虚无化,即未能深入挖掘民航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导致其内容浮于表面。调研中,部分学生和教师表示,民航安全文化更多的是通过抽象的标语和口号呈现,而缺乏具体的实践指导和实际案例的支持。这种情况使得安全文化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学生们无法深刻理解其背后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例如,部分高校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民航安全宣传片、参加形式化的安全教育讲座来进行宣传,但这些活动大多缺乏深度讨论和实际操作环节,未能将民航安全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学生。这种“空洞化”的教育方式不仅不能增强学生的安全责任感,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对安全文化产生某种程度的疏远和漠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实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师应更多地结合民航行业中的实际案例,尤其是那些涉及安全管理、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等方面的真实案例,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安全文化的重要性,从而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二)娱乐化:安全文化教育的娱乐化倾向
另一个在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是安全文化教育的娱乐化倾向。随着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是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一些高校在开展民航安全文化教育时,过度依赖这些娱乐化的手段。例如,某些高校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时,频繁采用游戏化、娱乐化的形式,诸如安全知识问答、模拟演练等活动有时侧重于游戏和互动环节,而忽略了安全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教育的严肃性。这种娱乐化的倾向,虽然能短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却容易使学生将民航安全文化视为一种轻松的娱乐活动,无法将其与自身的职业责任和社会使命联系起来。长期下去,学生可能会对安全文化产生误解,甚至认为安全文化仅仅是一种“消遣”,而非真正关乎职业生涯和个人安全的核心内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民航类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注重教育的严谨性与实效性,避免过度娱乐化。虽然娱乐化手段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但应该与教育内容的严肃性相结合,确保安全文化的传播能够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激发其对安全责任的深刻认识。
(三)同质化: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差异化
在民航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另一个显著的挑战是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同质化问题。调研中,很多学生和教师反映,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缺乏创新和多样性,普遍采用类似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比如,很多学校都采用相同的教材和教材讲解方法,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对不同学科和专业学生的差异化考虑。对于民航类高校而言,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学习需求具有多样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民航安全文化的理解和需求不同。例如,飞行学员、机务人员、航空服务人员等群体在安全文化的具体内容和重视点上有所不同。因此,民航类高校在融入民航安全文化时,应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科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育,设计更加个性化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例如,对于飞行学员来说,可以将安全文化教育与飞行操作训练相结合,重点强调飞行安全中的应急处理、故障排除等实操内容;而对于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则可以更侧重于乘客安全、服务安全和应急救援等内容。通过这种专业化、差异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民航安全文化的认同感与责任感。
(四)扁平化:安全文化教育的层次性不足
在一些民航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民航安全文化的教育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扁平化特征,即没有充分发挥多层次、多维度的教育体系。在这类教育体系中,学生往往只能接触到较为基础的安全文化知识,而缺乏更高层次的安全管理、领导力培养等方面的教育。调研显示,很多民航类高校的安全文化教育主要局限于低层次的知识传授,如基础安全知识、常规安全操作等,缺乏对学生高层次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如何将安全文化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决策、应变能力,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往往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由于教育的层次性不足,学生对安全文化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无法形成真正的内在驱动力。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民航类高校应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强化安全文化教育的层次性。除了基本的安全知识传授外,还应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演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中,通过实践不断提升其安全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民航安全文化的融入在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着虚无化、娱乐化、同质化和扁平化等实践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了当前教育实践中在理论与实际结合、内容深度与创新性、教育形式与层次性等方面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民航类高校应加强民航安全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形式,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从而真正实现民航安全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融入。
四、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在民航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民航安全文化的融入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民航业安全管理和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民航安全文化的内涵不仅仅包括安全知识和技术,还包括对安全理念、态度和行为的高度重视,是提升民航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责任的基础。因此,如何有效地将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民航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部分将探讨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并给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民航安全文化在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定位
民航安全文化不仅是民航企业和从业人员必备的核心素质之一,也是推动民航行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民航类高校,民航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紧密结合。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认同民航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最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文化氛围。
首先,民航安全文化的核心定位应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塑造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民航安全文化作为民航行业的安全保障基石,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充分重视,逐步引导学生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责任感,从而为学生未来成为优秀的民航从业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民航安全文化的融入应当紧扣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民航类高校的学生大多具有较强的理工科背景,思维严谨、逻辑性强,但对于“软性”文化的认同和接受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民航安全文化的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实践活动和情感认同,激发学生对民航安全文化的兴趣与责任感。
(二)推动民航安全文化资源与民航类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深度转化
民航安全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之一,是实现民航安全文化资源与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在民航类高校,既有优质的理论教育资源,又有丰富的实践教学平台。这些资源如果能够与民航安全文化有机结合,必定能够提升教育效果。
首先,要将民航安全文化融入课程体系中。民航类高校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民航安全文化课程或将安全文化内容嵌入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航空工程等课程中。例如,在《民航安全管理》课程中,既可以介绍民航安全技术,也可以结合安全文化进行分析,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强化对安全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其次,要推动民航安全文化教育与实践教学资源的有效对接。民航类高校通常与民航企业有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在学生实习、参观民航安全设施、参与航空安全应急演练等实践活动时,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安全文化体验活动、案例分析等形式,将民航安全文化深入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这些实践环节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通过现场互动和体验,加深学生对民航安全文化内涵的感知。
再次,利用校园文化活动促进民航安全文化的传播与认同。民航类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安全文化主题的演讲比赛、安全文化宣讲、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安全意识。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还能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支撑。
(三)坚持民航安全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故事教育与说理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民航安全文化的教育应当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情感与理性并重,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影响。
首先,民航安全文化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民航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度安全责任感的民航从业者,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二者的结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因此,民航安全文化的教育必须要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形成相辅相成的教育体系。
其次,故事教育与说理教育要相结合。在民航安全文化的教育中,故事教育起到了情感共鸣的作用,而说理教育则帮助学生从理论上理解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通过民航事故案例的讲解,结合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具体案例中汲取教训,从而达到“以案说法”的教育效果。同时,也要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帮助学生理性认识民航安全文化,理解安全管理的原则和重要性。这种“情理并举”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安全文化的认同和践行。
最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相结合。理论教学提供了知识框架和思维方式,而实践教学则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去。在民航类高校,应该将民航安全文化的理论知识和安全管理技能的实际操作有机结合。例如,通过模拟飞行、安全演练、应急处置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民航安全文化的具体内涵,增强其安全文化的认知和践行能力。
(四)深入推进教育主客体相协调、显性隐性教育相协同、虚拟与现实资源相融合、认知与践行相融通
民航安全文化的融入需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入手,推动教育各要素的全面协调与融合。
首先,要确保教育主客体的相协调。在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二者的关系必须是互动的。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安全文化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则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提升自己的安全文化认知水平。
其次,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要相协同。显性教育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和专门的安全文化活动进行,隐性教育则是通过校园环境、同伴关系等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全方位的教育氛围。
再者,虚拟与现实资源要相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民航安全文化教育提供了虚拟平台,例如虚拟仿真技术、在线教学平台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和丰富的学习体验。通过虚拟资源和现实教学的结合,学生可以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利用模拟系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最后,要实现认知与践行的有机融通。认知是基础,践行是关键。民航安全文化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更要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形成自觉的安全文化行为习惯。
民航安全文化的融入是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通过明确民航安全文化的重要定位、推动教育资源的深度转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协调教育各要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文化素质,培养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民航人才。通过持续的努力,民航安全文化将逐步成为民航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航行业的安全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作者单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基金项目: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航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2024ZD24)
已发布到首页:https://www.scgoo.cn/article-36063-1.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