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7
上世纪80年代初,电视机还很少,在村里演出川剧 ,人们抢购门票。演出时,连山坡上都站满了观众;他创作现代川剧《三百三》上演后,在南部县内引起轰动。 现在只有傅学信还在家里拉盖板子过瘾。拉完后,他孤独地抱着自己盖板胡琴;如果看见哪儿有业余川剧团演出时,就自带盖板上场为观众免费伴奏。 傅学信,南充南部人,76岁。11 岁,他不慎摔伤左腿,落下终身残疾。13岁时,傅学信自学小提琴等,并登台演出。15 岁那年,傅学信加入南部县川剧团,学拉盖板。20 岁,成为南部县川剧团首席琴师兼乐队队长。1993 年,他伴奏《智斗》到成都比赛荣获二等奖。他同南充市川剧团的彭涓、赵斌并称为“川东北盖板三雄”。 川剧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弹戏,即乱弹,又称“盖板子”、“川梆子”,因用盖板胡琴为主奏乐器和以梆子击节而得名。川东北盖板子拉得最好的有3人,俗称“川东北盖板三雄”。如今三雄中,一人驾鹤西去,一人早已金盆洗手,唯有南充市南部县川剧艺术家傅学信苦撑苦熬。由于川剧演出市场不景气,傅学信只有在家里拉盖板子过瘾,心里倍感落寞。近段时间里,76岁的傅学信时常在家抱着盖板胡琴,回忆过去“盖板琴声绕梁,剧场掌声雷动”幸福时光。 傅学信出生在南部县城一个音乐家庭。11岁,他不慎摔伤左腿,落下终身残疾。当时,傅学信觉得世界一片黑暗,用听音乐的方式来打发苦闷的时光。 13岁时,傅学信自学小提琴等。他学习刻苦,悟性很高、进步很快,不久便加入南部县民兵文工团,并登台演出。 15岁那年,傅学信加入南部县川剧团。在团里,他看到师傅杨林拉一种乐器时,手指戴着铁指套,而拉出的音色厚重,穿透力强。“拉小提琴、胡琴,都不戴铁指套,拉这个东西,为何要戴铁指套?”傅学信顿时来了兴趣。杨林说,这是盖板胡琴,拉盖板胡琴,手指戴着铁指套,音色才优美、泼辣、响亮,“但是,盖板很难学,又极易伤手。” 傅学信拗着师傅,一定要学盖板。于是,傅学信又成为杨林的“盖板弟子”。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傅学信每天凌晨4时起床,带上盖板到嘉陵江边对水而练。“盖板讲究神韵,为了练习手风,我就将四个铜元塞在手心里练习拉盖板,久而久之手掌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傅学信说,冬天最辛苦,盖板弦线比较粗,极容易伤手,练习时,必须戴上特制铁指套,练到天亮时,手红肿了,铁指套难以取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5年后,傅学信拉盖板能够得心应手了,他成为南部县川剧团首席琴师兼乐队队长。 此后,傅学信奔走在南部城乡,为大家表演。上世纪80年代初,电视机还很少,在村里演出川剧 ,人们抢购门票。演出时,连山坡上都站满了观众。 一次,傅学信随剧团到万年镇演出,途中下起大雨。由于他腿脚不便。剧团其他演员劝傅学信打道回府,但傅学信坚持走完了30多公里的山路,到达目的地……那一晚,观众掌声不断,十分热情,这让他记忆犹新。 改革开发之后,傅学信在川剧的艺术王国里继续驰骋。收获了许多大奖。1980年,傅学信创作现代川剧《三百三》上演后,在南部县内引起轰动,四川电视台还到现场录制了节目。1993年,他伴奏《智斗》到成都比赛荣获二等奖。 “我艺术生命永远年轻,,永远都有创作的冲动。”傅学信说。 去年9月,傅学信前往南部县特殊教育学校演出,纯真的聋哑儿童激发了他的灵感。他3天未合眼,传至川剧曲谱《心的律动》,在四川省首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上,《心的律动》获得金奖。 退休后,傅学信仍然不甘寂寞,组建了南部业余民乐团,创作改编了《龙飞凤舞》《桃花春》《人间好》等川剧,他吹拉弹唱,如痴如醉。从13岁登台演出到现在,傅学信已经累计演出上万场。傅学信成为了川北著名琴师兼作曲家,同时成为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同时,他同南充市川剧团的彭涓、赵斌并称为“川东北盖板三雄”。 省、市政府高度评价傅学信的艺术人生。省政府还向他颁发过“为繁荣文艺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荣誉证书》”。 然而,现在川剧演出市场不景气,南部川剧团解散了,川剧盖板子似乎没有用武之地。傅学信只有在家里拉盖板子过瘾,心里倍感落寞。 傅学信的儿子,原来跟着他学习拉盖板子,还比较有潜力。但由于拉盖板子维持不了生计,傅学信的儿子只好改行,在南部县城开了一家米粉店。 傅学信以前还带了很多学习盖板的学生,后来由于工作或家庭方面的原因,学生便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其中一个叫王波的学生,经过悉心指导,能够融会贯通。但王波考虑工作和生活上的原因后,没在这方面发展了。 傅学信分析,川剧盖板子传承乏人的原因有:盖板对演奏技法要求就高,很难学好;川剧演出市场不景气。“现在川剧演出很少,弹戏演奏也在相应减少,并且现在弹戏的演奏大都使用胡琴伴奏,而用盖板更是少之又少。”说道盖板的现状,傅学信心里不禁叹息。 据悉,“川东北盖板三雄”中,彭涓已经仙逝,赵斌早已金盆洗手。现在只有傅学信还在家里拉盖板子过瘾。拉完后,他孤独的抱着自己盖板胡琴,回忆过去“盖板琴声绕梁,剧场掌声雷动”幸福时光。 “没有观众,不能让大家见识盖板演奏,在家里拉盖板子哪里能过足瘾呢?”所以,傅学信看见哪儿有业余川剧团演出时,就自带盖板上场为观众免费伴奏。 “现在我年纪大了,但一直没有找到传承人,盖板在我们这一代失传的话,我愧对先师和祖先呀……我现在耳聪目明。指法灵活,谁要学盖板,我定全力传授!”傅学信说,盖板琴毕竟是川剧艺术中的“瑰宝”,如果失传,对川剧来说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损失。 知道一下 盖板,川剧主奏乐器。盖板琴从清朝光绪年间,传承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是川剧中弹戏的主奏乐器。因用木板制作而成,形似板胡但又比板胡大,故称盖板琴。 盖板琴,钢弦较粗,演奏时需用钢套戴在手指上,否则会伤手指,盖板琴音色厚重,泼辣响亮,穿透力强,川剧弹戏演奏中,能起到使剧情高潮不断,气氛恢弘,能有效抓住观众的视觉感。 川剧弹戏,是用盖板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的一种戏曲声腔。它源自陕西秦腔,属梆子系统,因此又有“川梆子”之称。弹戏,虽源于秦腔,但它同四川的地方语言结合,并受四川锣鼓和民间音乐的影响,经过长期衍变,它无论曲调、唱法以及唱腔结构都与秦腔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四川地方色彩。 |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
2024-10-20
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