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铁血卫沃土·百年铸丰碑

四川文化网 2018-11-2 22:29 1701人围观 文化资讯

农历壬戌月丁酉日,公历11月1日,四川同心文化艺术院监事长、《百年丰碑》组委会副秘书长杨正强一行数人,怀着崇高的敬意,赴眉山市仁寿县,看望慰问97岁的抗战老兵瞿季文老人和94岁的邓竹生老人 ...
  四川文化网讯:农历壬戌月丁酉日,公历11月1日,四川同心文化艺术院监事长、《百年丰碑》组委会副秘书长杨正强一行数人,怀着崇高的敬意,赴眉山市仁寿县,看望慰问97岁的抗战老兵瞿季文老人和94岁的邓竹生老人。并为老兵摄制影像,建存立档。

  据眉山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天哥团队牵头人、著名爱心人士李天玉介绍:眉山在世的几十个抗战老兵平均年龄都在90岁以上,大多孤寡贫困。因为历史的原因,他们隐匿乡间,少为人知。

  志愿者团队今天看望的第一个老兵瞿季文,生于1921年。老人会多国语言,思维敏捷,条理性极强,至今仍保持军人的整齐庄重;在仁寿县和家欢怡养院,他的床面最整洁,衣柜内排列码放着衣物日用品,可谓一丝不苟。一个97岁老兵的自律性,令人深深感佩!杨正强一行坐下和老人一起聊天得知:抗战初,正在象牙塔中的瞿季文投笔从戎,在重庆军事委员会电讯总台负责发送、破译电报;1943年夏季,日本第11军为打击中国第六战区部队,进行了一次进攻战役。我第六战区以10个军的兵力抗击日军约5个师团的进攻,取得了重大胜利。史称“鄂西会战”。“鄂西会战”历时月余,瞿季文参加了这次战役并获得嘉奖。抗战胜利后,他因种种原因未婚,曾经有兄妹九人,如今只剩老人一个了。

  在仁寿县龙马镇乡下,杨正强一行看望了第二个老兵邓竹生。 邓竹生,仁寿人,生于1925年农历5月。1940年,15岁的邓竹生参军后,被分到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是军中名将,黄埔系骨干,率部在攻克昆仑关一役中击毙日军中村正雄少将,因是役获得“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赞誉,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1942年,戴将军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连胜。
  毛泽东曾为之赋诗: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邓竹生老人讲述故事时,语气很是激动。他说:当时,远征军战况惨烈,缺食少药,轻伤重伤,都不下火线。战士们纷纷表示,宁可向前一步战死,不愿后退一步等死。朴素的表达,彰显了我中华男儿誓死御敌、战胜强寇的铁血气慨!
  看着老人门上的横幅、挂满的锦旗,和穿梭在老人低矮房屋内为老人铺陈新床棉被的志愿者们,再看看坐在轮椅上略显瘦弱的老人,不禁心情沉重。随着抗战老兵年事日高,如秋叶般逐渐凋零,希望大家都能来关注和关心这些抗战老兵,给他们的晚年送去温暖和尊严。

  70年前,他们青春年少、风华正茂;面对国仇家恨,奋御外侮;70年后,耄耋之年、岁月在他们脸上刻出了沟壑,留下了风霜,战火在他们心里留下了伤痕,弹片在他们体内时时作痛。但只要一提起那段烽火岁月、一戴上荣誉勋章,他们就会迅疾挺直已驼的脊背,右手过顶:敬礼!此情此景,令人禁不住泪目!
  临别时分,老人望着志愿者们,依依不舍。老兵精神不死,丰碑永驻长存。《百年丰碑》组委会副秘书长杨正强动情地向老兵鞠躬:我们会常常来看你们,常常来……
  (万一供稿)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