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2
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4月,是集保护、传承、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独资民营企业。蜀锦研究所租赁位于成都双流区九江镇双九路2段86号鑫坤实业有限公司内的厂房。生产产品有:旅游纪念品、礼品、工艺美术品、民族宗教用品、服装服饰面料等。为了使古蜀锦走进千家万户,我所将进一步深度开发,如床上用品、室内饰品以及各类小产品。 蜀锦是我国四大名锦之一,距今有近三千年历史,兴于春秋战国,盛于汉唐,是中华民族古代物质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早在1908年,蜀锦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17年,蜀锦在南洋博览会上夺得国际金奖;1937年,蜀锦又在美国纽约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东方美人奖”。 蜀锦是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份,蜀锦历经数千载而不衰,则有她厚重的文化艺术内涵和独特的工艺技艺,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首批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成都地区丝织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4月被授予“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蜀锦织造技艺”。 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是集保护、传承、研究、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单位,聚集了一批包括原成都蜀锦厂的专家和艺人,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工美设计师高级工程师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工美大师高级工程师1人、纹织设计工艺师2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技术工人二十余人。 蜀锦产品是团队合作的结晶,共有十多个工种,几十道工序。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在蜀锦产品的开发、创意、以及纹织工艺设计、纹织组织设计、提花装造技艺、经纬配色、机械设备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了七梭三十六色重经、重纬、重组织、经纬同时起花的织造技艺,与电脑数码织锦及其它织锦比较,织成的蜀锦产品色彩丰富,立体感强,层次分明,织地细腻,从不同角度观赏,会反射出不同的色彩,蜀锦的特点得到了充分展示。蜀锦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和欣赏收藏价值,故世人誉之为“东方瑰宝,神州一绝”。 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招商引资后所做工作如下: 为了保护、传承、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蜀锦织造技艺和把蜀锦做强做大,使蜀锦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我们认为蜀锦是传统文化遗产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项目,其意义完全存在与蜀锦面料中。也只有将蜀锦面料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到市场上并为市场所接受,蜀锦才能真正在当代继承与发扬下去。而且我们认为蜀锦是文化遗产中属于顶尖价值类,它自身保有极高文化含量又有独有的应用价值,加上原蜀锦厂留下的基础,蜀锦是完全可以在市场站稳脚跟,并将重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被接受与焕发活力。于是我们将研究所的经营方向全面转向蜀锦面料产品的开发。 一、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生产转型,开发蜀锦面料。 开发产品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不仅是研究所,整个行业整个市场长时间中断面料产品的开发生产,相关应用中断,相关人才匮乏,失去市场反馈参照,这种情况下一时之间要拼齐一套从产品设计、小样设计、组织设计人员到牵经、装造、生产、机修各个工种的生产技术工人,要配齐一套完整的能够满足要求的技术班子都非常困难。又由于全部相关人员都是原来蜀锦厂的老人,他们年纪偏大,知识水平差,沟通困难。甚至希望通过他们讨论确定一套蜀锦应有的产品特点,都颇费周折。蜀锦设计生产没有新鲜血液,后继乏人。喜欢蜀锦的人很多,懂得蜀锦的人凤毛麟角。在我们看来蜀锦生产织造基本已经失去一个生态系统的存活条件。我们想尽了一切可行的办法,尽可能地把能用上的人都用上。在蜀锦传承人胡光俊老师的鼎力支持下,基本上完成了一个蜀锦面料开发生产工艺链条。我们知道这种困难只是眼前的。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是将蜀锦产品带到现代市场里,因此需要蜀锦拥有符合现代产品设计生产标准的能力,我们正在为此努力实现中。 我们是以文化传承为核心开发蜀锦的,因此我们着重于发掘与认识蜀锦本身的价值所在,力图恢复真正的蜀锦产品与蜀锦文化。因此在蜀锦远离市场十几年以后,我们不是把现代设计直接运用于蜀锦设计,而是从学习挖掘古纹样入手,希望在开发古纹样的过程中一方面自己找到对蜀锦正确的理解,做好传承,另一方面让市场与社会从真正的蜀锦味开始接受蜀锦,形成蜀锦印象,最大限度地把文化蜀锦带回到现代社会、现代生活里。所以我们首批开发的是汉唐时期的古蜀锦图案产品。 二、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蜀锦面料产品的研发。 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搜集、研究古蜀锦图样,通过筛选,通过对市场研究,走访相关学者、机构,对蜀锦的历史、文化资料加以搜集整理。这些资料被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深刻认识蜀锦的价值,确定蜀锦产品的价值定位。通过研究,我们对蜀锦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它的文化承载分量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尤其对在现代化条件下,蜀锦身上的文化价值有了深刻的理解。这帮助我们了解蜀锦产品的未来发展空间与定位推广的方向。二是用于蜀锦文化的传播。我们搜集整理的资料通过公司蜀锦专题网站、新浪微博平台与移动公众号平台向社会传播,也通过一些展览、一些社会活动把蜀锦的专业知识、历史文化知识和相关新闻等信息传达给关注蜀锦的人们。 三、招收学工进行培训 为了使蜀锦织造技艺尽快摆脱后继无人的状况,我们接手后投入资金采用各种方式招收学工进行培训。力争把蜀锦织造技艺十多个工种所需的人员招够、配齐并培训出来. 一、组建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和建立生产基地 前成都蜀锦厂由成都市手工业织锦艺人于五十年代初,自筹资金组建于望仙场街瘟祖庙(即现在的草堂东路一号),当时是茅草房作厂房,竹篱笆作围墙。厂房大雨大漏,小雨小漏,晴天见太阳,晚上看月亮,条件相当艰苦。1957年,敬爱的朱德委员长到成都蜀锦厂视察并参观蜀锦产品时,看到如此状况,立即指示时任市委书记的王真同志拨出专款,改善蜀锦厂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朱德委员长及省市领导的关怀下,蜀锦厂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1960年,朱德委员长又一次来到蜀锦厂,见到蜀锦厂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后很高兴,并叮嘱陪同的市领导要重视蜀锦的发展,要将这门古老的技艺保存和发展下去。朱德委员长两次来蜀锦厂视察和指示极大鼓舞了蜀锦厂广大职工。在六十年代初,蜀锦厂职工掀起了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的热潮,在保证蜀锦织造技艺不变情况下,将人工作为动力用脚踩、手丢梭、手拉花的花楼木织机改为用电动机集体传动的铁木花楼织机,后发展到单机传动的全铁花楼织机。蜀锦的花色品种、产量、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传统织造技艺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到80年代,蜀锦厂发展到有织机505台套,占地60余亩,厂房3万多平方米,职工达2800多人,年产值近亿。在市丝绸行业中,出口创汇名列榜首。 然而蜀锦这一古老的织造技艺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却付出了沉痛和极大的代价。2003年随着成都蜀锦厂被成都市丝绸总公司下设的蜀锦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兼并(现在的成都蜀锦织绣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蜀锦厂领导班子、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统统扫地出门,拿钱走人,一个不留。蜀锦产品在市场上再难觅踪迹,传统技艺濒临失传。 由于成都蜀锦厂的地理位置座落在浣花溪畔草堂东路,是房地产开发的绝佳地段,兼并方想搞房产开发,由于民众呼声和前市委、市政府有关老领导和第一任市丝绸总公司领导不愿看到蜀锦就此消亡,因此将这一情况书面汇报至市委市府。兼并方不得不放弃原本想搞房地产开发的打算,才把原蜀锦厂老艺人请了几个回去,恢复了几台花楼木织机。花楼木织机又只能生产四方连续的小花织锦,而大型复杂的产品又无法生产。一些商家利用了消费者对蜀锦产品的钟爱,嗅到了其中商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将具有四川特色的人物、风景、动物等图案拿到江浙加工成锦画,织上蜀锦标识来充斥市场。还有部分商家在商店门口挂上“内行勿入,面斥不雅”的警示牌,致使消费者在购买蜀锦锦画时难辩真伪。特别是2007年,连战先生到成都访问,时任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张学忠、张中伟将一幅《出师表》织锦字画作为蜀锦礼品赠与连战,该作品在台北展示时被认出不是蜀锦产品而造成不好的影响,导致台北市一家电视台到成都采访。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蜀锦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眼看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的蜀锦和老祖宗留下的近3000年宝贵遗产——蜀锦织造技艺将不复存在,但苦于无资金恢复传统蜀锦织造技艺的产品生产,只有干着急。 2008年初,当社会有识之士胡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自筹资金,在他的带领下,在原蜀锦厂部分老艺人、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参与,组建了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租用了生产场地,走上了艰难的发展之路。对蜀锦织造技艺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抢救、保护、继承、传承和发展,并将传统蜀锦织造技艺用于生产旅游产品、礼品、工艺品、艺术品、民族宗教用品和收藏品。为了不再闹出类似笑话,我所将传统蜀锦和其他织锦的区别以文字的形式印刷成宣传资料,在各种场合进行宣传。成都市委宣传部外宣办07年下发了关于领取和选购外宣品的通知,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将我所推荐为外宣礼品蜀锦类的采购单位.注:当时我所胡光俊同志在成都蜀锦工艺品厂工作,恢复了蜀锦产品的生产,故成都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下发了此文。 2010年11月28日,我所与四川省博物院签订合作协议,将我所作为传统蜀锦织造技艺唯一可复制其馆藏作品的指定、研究、生产单位,已为四川博物院用蜀锦织造技艺复制了馆藏张大千系列艺术收藏品。 3、近年来我所对这一遗产的保护、继承、传承和发展所做的工作 (1) 我所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胡光俊在成都蜀锦工艺品厂工作期间 2006年6月参加成都 市委外宣办外宣礼品展评产品获二等奖; 2006年8月参加中国西部国际工艺品礼品博览会展评多个产品获金奖; 2007年11月参加中国西部国际三品博览会展评多个产品获金奖 (2) 我所于2008年6月参加第二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展览,并对抢救、保护、继承、传承、发展蜀锦织造技艺予以了大力宣传。2011年6月参加第三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展览,我所展示了使用传统蜀锦织造技艺生产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引起极大的轰动。2011年10月参加成都第十二届西部国际三品博览会,六个产品获得金奖,又一次引起极大轰动。 (3) 2012年12月我所生产的蜀锦画浣花古蜀锦织造牌《清明上河图》、《十一面观音》、唐卡《千手观音》获“全国丝绸产品创新金奖”. (4) 2009年我所参与制定了蜀锦地方技术标准,并经国家质监总局审批通过,为成都成功申报蜀锦地域保护作出了一定贡献(见附件蜀锦四川省地方标准)。并于201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5) 2012年2月,为使更多人认识和了解蜀锦,四川博物院举行收藏仪式,将我所历时三年多才生产出的《清明上河图》展示给市民。 (6) 我所选派人员与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举行拜师授艺仪式,正式签定拜师授艺协议.。 二、蜀锦传统织造技艺的表现形式及发展 蜀锦传统织造技艺共有十多个工种几十道工序,从原料桑蚕丝购进后要经过选检、浸泡、脱胶软化、染色、烘干或晾干后进入下一个工种,络丝、并丝、加捻、倒筒再进入下一个工种,整经、卷纬再进入下一工种,穿经,过筘,再就是纹织工艺设计、小样设计,小样设计好后放大到坐标纸上,根据不同的色彩分色、点意匠、着色,然后进入织物纹织组织设计,将平纹、斜纹、缎纹巧妙地融入织物设计中,然后挑花结本,挂上织机,进入提花装造工艺(又叫穿吊、打瓤子),然后整理织机、进入试机、试机后正式生产。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最原始的纯手工编结到采用人工作为动力的花楼木织机这一劳动工具来实现蜀锦产品的生产制作,就是一个不小的飞跃。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以及适应市场需求,在生产织锦的设备上不断进行着技术创新,并发展到使用电动花楼织机和数码花楼织机进行生产,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但是无论使用何种工具作为生产蜀锦产品的载体,蜀锦最核心的传统技艺始终未变,而且全部是人工、脑、手并用,最后再组合挂上织机操作,最终在锦缎绸面上的表现形式就是双经或单经及多重纬、多重组织、多种色彩的集中体现(见附件《浅谈蜀锦织造技艺的发展》和《浅谈蜀锦及其传统织造技艺》) 浅谈蜀锦传统织造技艺 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副所长、厂长、工程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胡光俊 |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