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初探文化的羌 | 记子云书院首度茶话会

四川文化网 2019-2-26 12:00 2758人围观 四川美食

近期,听说我在郫都区农科村,扬雄故里,打造了一家以弘扬扬雄文化与羌文化等传统经典文化为特色的书院平台,非常关心,积极安排时间过来亲自参观与指导。

  昨天,子云书院非常荣幸的迎来了羌族德高望重的文化名人,来自理县的羌学专家、四川省羌学会名誉会长张善云教授;四川省羌学会副会长、诗人曾卫红女士;原上海东方卫视导演卢永鑫先生;理县退休教师,奇石收藏家周先生等莅临书院茶话座谈指导与交流。
  张教授作为四川大学特约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世界自然联盟自然保护区委员会委员,世界自然联盟东南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四川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委员会羌学研究院院长,四川省羌学学会名誉会长,绿色环球中国顾问,九寨沟高级顾问。

  一直以来,对羌族新生代都非常关心和鼓励。近期,听说我在郫都区农科村,扬雄故里,打造了一家以弘扬扬雄文化与羌文化等传统经典文化为特色的书院平台,非常关心,积极安排时间过来亲自参观与指导。

  张老一生都在致力于对羌文化的开发,奉献和弘扬。其对羌文化的自信与践行是深入骨子里的,尽管现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仍然时时处处地,在积极,热心的关注,关心大羌区各地,羌文化事业的发展,还仍然身体力行的,协助各地政府,团体甚至个人做着各类文化建设活动,并随时、地的伺机宣讲、弘扬,传播与传承着羌文化,且在去年精心出版了详细介绍神奇九寨,图文并茂的书籍《九寨存照》,并在省图书馆内开专题讲座。



  这次相聚,张老也带来了这本厚重的,集他大半生心血的墨宝,并非常用心的签名拓印后,赠送于我。
  张老对于九寨沟的贡献,可谓是一种彼此成就的关系。是年,在当时的南坪县宣传部工作的张老,时逢并紧紧抓住开发九寨沟的契机,充分借助媒体,舆论和世界的关注与眼球,通过各种奔走,多方努力,一步步把九寨沟推向外界,推向全球,使其成功申报成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老一生所著的二十多部著作中,大部分都是紧紧围绕九寨沟而写的,因此,他也作为羌族第一人,站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自然保护联盟等,面对全球的,专题报告的讲台上。
  同行的文化志愿者,诗人曾卫红女士,更是多年以来,作为羌文化的志愿者,一直热衷于义务的宣传,弘扬和支持羌文化,并不遗余力的四处奔走,各种竭尽所能的付出与奉献。
  最让我感动的是卢导,远住龙泉,听说张老要来,只身早早的起床,匆匆的,一路历经多次转车,风尘仆仆地赶过来,为着友情亦为着文化。卢导也是一位非常德高望重的七十又六的老人,但其热情洋溢的,青春般的那颗文化的,艺术的,年轻的心,却不亚于任何一个青年人。张老介绍到,卢导曾自费出钱,出器材,长达几年跟踪拍摄羌族原生态的文化视频和图片,其对羌族的那份贡献,让我非常的感动,也更感激。
  昨天下午的茶话座谈中,张老谈到,我们立足在古蜀川西,蓉城,说小点,郫城友爱这片土地上谈文化做文化,离不开扎根历史。没有历史就没有真正的文化。而扎根历史就需要追根溯源,就需要了解古蜀国的历史故事,及其前世今生。
  古蜀来自于岷江上游流域,来自于上游的岷山群峦,来自于古羌人……这里面拥有着博大精深,丰厚深远的文脉基因和文化内涵。比如说,古羌包括现在的岷江流域的羌族,都是崇尚“石”文化,崇尚“五”文化的,而现今的巴蜀地区,明显有不同形式的石崇拜倾向。羌族的白石崇拜、石碉、石室、石棺、石刻、石三角、石窝石器具,甚至镇灾避邪的石敢当等等,大多都是今金沙遗址,三星堆等历史文化遗址内发掘出的,带有共通性的历史时光源流的铁证。

  谈到“五”文化,让我想到,羌区对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的重视和忌讳等。曾老师提到,据传,包括四川本土道教的诞生,是因为张天师最初是在岷山内跟着羌人释比高人学法、修行,后创立了五斗米教,也就是后来的道教。最核心的国学经典,比如《易经》、《道德经》、《黄帝阴符经》、《黄帝内经》等著作,包括现在的中医体系里面,我们不难看到,有着大量关于,五行、五味、五色、五蕴、五脏、五体等的分类与界定。
  张老还提到姜子牙,据考,也是属于东渡的羌人。尤其追溯至中华文化的源头,华夏,追溯到炎黄,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而三不入家门”的典故,史料明确记载,“禹,出西羌”。而另一记载,“神农尝百草”,其神农氏也就是现在惯称的“炎帝”,其当时的贡献,相当于是最初的,农神、药神、火神,教民始农,是无可争议的古羌人,所谓炎黄子孙,就是这么来的,这都是文化一脉相承的流源。
  故,今天的羌族,从史料有记载的,为世界权威所公认和认可的,甲骨文里面所唯一有记录的族名,羌,发展,繁衍,传承至今,不断的分化,不断的演变,不断的迁徙,不断的融合,历经数千年的时光洗礼和重塑,与诸其他古族群一起,一步步异化成了,目前我们国家,如此缤纷多彩的多民族大家庭。

  从历史流中,走到今天,依然保持以“羌”称谓的,散落西北诸域,主要是岷江流域的羌族,是非常值得被关注、弘扬、宣导和研究的一个极其伟大的民族。
  后又谈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那时的人们风貌,服饰,器具,生活场景及语言,文字等话题。午饭后,乡愁图书馆馆长于润石先生还带领张老,卢导等一行人来到附近的汉大儒扬雄(子云)墓碑前瞻仰、祭拜。

  我们再次回到书院,继续叙茶。就书院的文化建设方面,张老做了一番非常有高度,有远见,深邃而切实的指导和交流。
  后由于时间关系,大家才意犹未尽的不得不结束谈话,我与润石先生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激之情,依依不舍的送别几位老师。
  通过昨天下午与张老,卢导,曾老师及周老师这场文化座谈与深度交流,让我们更加强了自己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对书院更坚定不移的核心文化定位与清晰明了的发展方向。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原作者: 梁琳筠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