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丰碑》第二十八期公益主题笔会暨中荷文化艺术交流会,于2019年6月7日在四川同心文化艺术馆举行。正逢“端午”佳节,十八位来自荷兰艺术写生团的成员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活动,并与四川同心文化艺术院的艺术家们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文化交流与艺术观念的碰撞。 讴歌中华锦绣江山、璀璨夺目的人文历史和今天取得的辉煌成就,是《百年丰碑》主题笔会一以惯之的主脉络。躬逢笔会,荷兰客人们兴奋地表达了有幸在同心文化艺术馆体验中国传统端午佳节的欣喜之情。同心文化艺术馆馆长杨正强先生对他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笔会现场,来自甘肃、青海、大连的客人冒着初夏的酷热远道而来到达笔会现场,一时间良朋荟萃,济济一堂,气氛热烈。 “九州生气雷霆动,四海流风慧雨频”;“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交流介绍间,端午节固有的龙舟赛活动内容和系列民俗活动引起了荷兰友人的兴趣,借此而可以窥见到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艺术馆四壁陈列的书画作品牵引了人们的眼球。通过细致的讲解和观赏,荷兰客人们竖起了大拇指,连呼very good! 如所周知,荷兰画派是欧洲画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风格重视精细绘画,聚焦现实生活,这与17世纪荷兰发达的航海贸易、开放的艺术品市场密不可分。明朝中后期的中国绘画艺术与荷兰画派有某些相似之处。海洋将世界连成一片,贵金属与奢侈品的流通改变了社会生活。绘画艺术代表着当时人们的思维特征和审美倾向。在浩瀚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文化间的巧合时有发生,这些看似接近的偶然,自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17世纪的荷兰画满怀激情地描绘了牛群、森林、风车、教堂、平静劳作的妇人以及其他平凡的人群。他们的绘画表现了家庭的温情,传递了在这个充满欢乐的世界里人们的喜悦。 从西方传统美术角度看,早期静物画作为绘画的一个分支,并没有像今天的静物画与其他题材一样受到同等的对待。 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肯定现世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使当时的艺术开始关注和表现人的生活与环境,静物画才作为独立的绘画题材,在十七世纪再度兴起并成为西方绘画的重要样式。其由历史画、人物画的背景转变成为独立的绘画样式,正是从十七世纪荷兰画派开始的。 今天,不同文化的跨时空交流融会,体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念与意识。《百年丰碑》组委会张洪全主任在交流中表示:中华民族和其他许多民族一样,都是伟大的民族,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财富。我们对这笔财富应善于利用,使之对当前人类社会争取“和平共处”,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协调共存,从而推进世界各种文化之间良好的交流与发展。荷兰写生团的客人们表示了充分赞同。共识多有,共鸣处处。同心文化艺术院的艺术家们随即与荷兰艺术写生团的客人们展开了系列创作交流活动。 荷兰写生团客人们对中国的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同心文化艺术院值班副院长向客人们介绍了中国书法的艺术特点。书法不是一般的艺术,为写字而写字是写不好字的。它涉及到审美见识、格调意境、韵味气质等诸多的因素,这些因素都与学问素养相关,是学问润滑与滋养的结果。作为一门抽象的艺术,书法不像绘画、摄影等平面艺术那样富于具象与物象,直观易懂;也不像戏剧、舞蹈等舞台艺术那样立体鲜活,容易理解、接受。它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意”,“立象以尽意”。一个人内心如果缺乏力量,缺乏文化内涵和文化自信,就难以接近中国书法的正脉,也难以代表中国书法的发展水准。更不能代表中国书法的发展方向,充其量只是一个会拿毛笔写字,具备操作技能的“写字匠”而已。 中国传统书画文化渊深的内涵和鲜活强盛的生命力,感染、吸引了荷兰写生团的十八位成员。在跟团翻译的协调下,中外艺术家们交流热烈,沟通顺遂。笔会交流过程中,荷兰客人们绕馆观赏:左壁笔酣墨饱,酣畅浑厚的书法,笔下似有龙蛇腾跃,笔势雄健;行云流水一笔下,脱缰骏马腾空来;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无中生有复归无;旺盛的生命力吸纳了天地之间的灵气。笔划间融入儒家的坚毅、果敢、进取,又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还以一种不求形式变化,省却尘世浮华,空灵禅真的意味。力而不失,展而不夸,一任流水行云去; 右壁陈列的图画作品,意象丰沛:路绕天山雪,家临海树秋。鲁连功未报,且莫蹈沧洲;山水著墨间,彼岸花竞开。着笔随墨书流年,丹青画意寄衷怀;行云流水素笺间,崇山瀚海是桑田。云锦点墨,简笔勾勒,胸襟意绪隐隐现,视野清澈大风歌;钟馗关圣冲冠处,魑魅魍魉遁影踪;仕女灵鹿花木盛,雪山骏马斑斓鱼;迷离徜恍烟雨,纸上传奇绚烂。 荷兰客人们参观赏鉴中,随团翻译依序逐一介绍了四川同心文化艺术院副院长张学万、徐枝贵、萧代贵、王正春、丁芾、周继洪等画家的现场作品,并与画家合影留念。王正春副院长画的“国宝熊猫”吸引了客人的浓厚兴趣,纷纷被收藏。 精美的绘画,带来美的享受。一幅幅作品,足以使人领略到中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大自然的磅礴隽秀;天然的美在人的视觉上是相通的。一草一木一天地,一花一树一乾坤。顺其天然,率性而动,自然的美,美的自然。真正的艺术无需言语的修饰,而是发自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迸发。即使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也存在差异,亦不影响人们对不同文化艺术观感上的认同,正所谓艺术无国界,文化有共识。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始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端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 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民俗节日。 在此美好时节,笔会主办方准备了传统的三角粽子款待远道而来的荷兰艺术写生团全体成员。在新奇惊喜,欢乐友好的气氛中,大家共享美味,共品美好,刹那之间,时光飞逝。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百年丰碑》第二十八期主题笔会暨中荷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给大家,也给荷兰艺术写生团全体成员留下了难忘的体验。客人们临別之际,用“您好、谢谢、再见”等汉语词汇表达了对同心文化艺术院的感谢之情和美好祝愿! (万一供稿) |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