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1
“两江刻画青石沿,秘密写在山水间”。黄龙溪镇东临府河,北靠牧马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镇上的居民就生活在这幽静古朴的环境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为深入了解锦江与黄龙溪镇的联系,8月14日下午,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濯锦之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四川省成都市黄龙溪古镇,品味老镇韵味,寻觅锦江人文情怀。 [attach]24115[/attach] 黄金水道孕育码头文化 2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在黄龙溪镇繁衍生息;汉代古墓群留下了前辈的足迹;蜀汉政权在此萌芽催生;诸葛亮南征在此屯兵牧马;唐宋时期日见繁荣,黄金水道成了南方丝绸之路的集散地;明清时代的木板民舍、青石小径流传着历史的故事。兵家必争、商贾云集从而孕育了丰富的码头文化,队员们沿着江边河岸前行,远远的能看到古码头的遗址。黄龙溪的码头文化与时俱进,不但没有在历史长河中消亡,而且发展出了新的内涵。如今的古码头已经没有当年船来船往的盛况,有的是人山人海的景象,有的是万民齐乐的场景。黄龙溪当地的商户刘叔叔说:“锦江河道污染治理,使黄龙溪的旅游业快速发展,像我们这样土生土长的居民,也借助旅游业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实践团队的队员们在古码头与当地居民热切交流中,了解到锦江黄龙溪段的有效治理,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黄龙溪古镇旅游业的发展。 [attach]24118[/attach] 一砖一瓦尽显明清古意 古镇不大,很有“水城”的味道,一水划镇而过,两岸都是用青石铺成的石板路,有些地方还存有昔日的棚廊。水面有数座铁吊桥连接,河畔有一株古榕,盘根错节,据说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古镇的标志,榕树上飘满承载人们希望的红绸布。经过1700多年的历史变迁,古镇依旧保存完整。现存的古街坊有7条,街内两旁多为明清时期建筑,街面由红砂石板铺成。现存的76套民居亦为青瓦粉墙,栏杆窗棂镂刻精美,傍水而建。临江飞檐翘角的木质吊脚楼是古蜀民居“杆栏”文化的体现。实践团队的队员们走在古镇的街巷中,透过古民居一砖一瓦,感受到了古镇当年的车水马龙。黄龙溪当地居民李奶奶说:“这片老房子是祖辈一代又一代居住过的地方,每当我看到这些老房子、老物件就仿佛看到了我的祖祖辈辈。”黄龙溪古镇的一砖一瓦不仅记载的历史沧桑,也寄托的当地居民对先辈的思念。 [attach]24116[/attach] 水清人秀独享凉爽夏日 时值盛夏,来黄龙溪古镇乘凉的市民络绎不绝,古镇的水干净清澈,无论是小孩子还是大人,水枪、盆、桶都是他们嬉戏的工具,仿佛向别人泼的水越多,越能表现内心的欣喜,想要分享这份属于黄龙溪的夏日凉一。清澈沁凉的溪水拂过身边,炎热躁动的心好像也得到了一份宁静。晶莹的水花、哗啦的水声与游客们的嬉笑交织在一起,使实践团队的队友们也感受到了古镇人们的幸福生活。游客刘老师说道:“平时没有时间和家人游玩,暑假带着一家人来黄龙溪戏水,不仅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也认识了许多戏水的游客。”黄龙溪古镇不仅是旅游的圣地,也是互动的乐园。 [attach]24117[/attach] 黄龙溪有着秀美的风光和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锦江水东流而下与鹿溪河相汇,一青一赤,形成“黄龙渡青江,青龙内中藏”的美景。俗话说“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山水在自然构景中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古镇得到了充分体现。这里四面环绕着青山,高低起伏,郁郁苍苍,生机盎然,时而有鸟群穿梭,飞翔其间。这些便形成了山水相依,风光绮丽的山水秀丽风光。实践团队的队员通过黄龙溪的游览后,无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attach]24114[/attach] “濯锦之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在对黄龙溪古镇的调研后收获颇多,印证了一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影响一方人”,傍水而居的人们过着舒适闲散的生活,锦江孕育了如诗如画的黄龙溪古镇,与之有关的人文情怀也应运而生,将黄龙溪古镇“包围”。 |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