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坛》杂志社(王超夫特邀报道)2019年9月29日,恰逢70周年国庆、川大校庆、中华文化研究院院庆三喜重叠的日子,中华圣物《淳化秘阁法帖》最祖本在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内开启千年尘封,震撼亮相于世。其中,展出的“王羲之最后时光发向四川的墨宝”备受各界关注。 中华圣物——真圣品《淳化秘阁法帖》最祖本原迹,是世界第一部法帖大典法帖、中国法帖开山鼻祖,树立了王羲之永恒书圣地位,确立了“写必成规、法必隆法”,一统书法总称,开启了中国书法新纪元。乾隆皇帝旨令“万世学书者所当奉为绳尺”,钦定传世圣品。启功先生一生推崇真刻祖本为“旷世首位国宝中的国宝”,期盼能睹真容,但心愿未了。 2018年12月曾在川大中华文化研究院举行的文化交流会上,经四川省政府参事室、省文史馆、川大古籍所及川师、西南民大,以及众多文史界、书法界专家、申遗评委等共同赏鉴并建议,对《阁帖》进行了后续规范整理,并采取了一些更为妥善的保护措施。 《淳化秘阁法帖》最祖本是具有中国特色“圣品”文化的实物,有力展示了中华历史文化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这喜庆的日子,与会嘉宾还欣赏到最祖本的王羲之《七十帖》原迹与《宋拓王羲之十七帖》十七帖的巅峰对决,让大家领略到王羲之原迹的神圣之至,美妙无比,“巅峰对决”超级第一。今天,带着王羲之一生对四川的向往,《淳化秘阁法帖》最祖本在王著故里四川向社会公开展出,这是中国文化历史的一件大事。 一千多年前,四川人王著奉旨担任《阁帖》总编纂官,缔造了真圣品最祖本。包括仓颉造字、大禹、孔子、李斯、王羲之、李世民等书迹墨宝(其中选录王羲之存世作品最多)。它汇集着中华文明之源,固守了中华文化之本,是历史文化精华、艺术丰碑的灵魂所在。 梁武帝特别喜爱,唐太宗极力推崇,宋太宗以朝廷工程《淳化阁帖》最终确立王羲之书圣地位,三朝帝王由此合力推崇奠定了王羲之“天下第一”永恒丰碑,极大影响和吸引着后来人。“原真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第一大原则,凡是申遗提名必须符合六项评定标准的其中一项方可获准。中华圣物《淳化阁帖》最祖本符合其中三项:1、“代表独特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天才杰作”;2、“能为一种文明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特殊性见证;3、“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代传统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在文化遗产三大分类中属于第一类:文物。因此具备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条件。作为濒危急需保护、可移动文物项目世界文化遗产申遗,在我国还是空白。目前申遗名额有限制,选择排队需几十年,若在国内选择申遗源地,并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跨国联合申遗横向合作(尤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符合申遗规定不受限的“扩展项目”、“跨国项目”,可实现快速申遗成功。如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批准中吉哈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成功入选,申遗项目使用的是吉尔吉斯坦的名额(获批的“丝绸之路”项目里中国有22处遗产点)。因此,《淳化秘阁法帖》也可以效仿“丝绸之路”申遗之路 。 今天正值国庆、校庆、院庆三喜时刻,王羲之一生梦想畅游四川“得果此缘,一段奇事”的书信墨宝,穿越千年精彩展现,可谓甚幸之至!
|
2025-01-19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