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君坐公交车,平静的内心突然掀起一阵波澜,两个年轻姑娘的交谈声,不断从身后传来。 甲姑娘:“……嗯嗯。房价确实高,我先贷款买个小的嘛。爸爸妈妈有时候可以过来住……” 乙姑娘:“住小房子好怂!一次性到位多好!买大的!” 甲姑娘:“没有钱啊!只存了那么多!” 乙姑娘:“你老家不是在拆迁嘛!把拆迁款添进来!” 甲姑娘:“钱还没到位!而且,拆迁款也不多!” 乙姑娘:“只要有关系,拆迁款可以翻倍!” 甲姑娘:“不会喔……” 乙姑娘:“我们那里搞拆迁的,全部照顾关系户!熟人!” 甲姑娘:“亲戚们倒是说,如果我回去考上老家的公务员,至少拆迁不会吃亏。但我不想回去!” 乙姑娘:“是啊!你真该回去!只要考上公务员,岂止拆迁款!啥款都不在话下!要啥款,有啥款!” 甲姑娘:“哈……你真是夸张!又不是开银行!” 乙姑娘:“就是开银行!只要当了公务员,就是各种便利……捞钱不在话下!” 乙姑娘的声音稚嫩清脆,但语气轻挑、冷漠,语速较快,油腻的冲劲十足。甲姑娘的声音同样稚嫩清脆,但语气和缓、温暖,透着一丝不谙世事的懵懂。 甲姑娘:“捞钱?怎么捞?” 乙姑娘:“见啥钱捞啥钱!就把你的岗位权利用够!” 甲姑娘:“不行!犯法的!” 乙姑娘:“又不大整!小捞就行了!” 甲姑娘:“小捞?” 乙姑娘:“是啊!十多二十万就行了!又不多!” 听到此,巴蜀君忍不住了,向后看了一眼,内心希望乙姑娘识趣地住嘴。一对好闺蜜,互相挽着手,年龄二十出头,个子中等,身材一般,容颜平平,穿着普通。 平凡得走进成都任何一条街道都会瞬间“背景化”的女孩,怂恿着太阳下最肮脏的行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丫头片子,恬不知耻地挑战道德规范、国家权威。乙姑娘并不因旁人侧目而有所收敛,她无所顾忌地劝说闺蜜,张扬而自得,口中蹦出一句又一句与她的年龄不相称的“教唆”。甲姑娘虽然态度坚决,但性格温顺,招架得有点辛苦。 甲姑娘:“不行……我跑业务一样地挣钱。” 乙姑娘:“跑业务累死!该回去当公务员!” 甲姑娘:“当公务员也不是去贪污……” 乙姑娘:“有权不用,傻子!” 巴蜀君实在听不下去了,回首向两位姑娘告知了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及数额底线。甲姑娘得到支持鼓励,语气更坚决了,不像开始那么软弱。但乙姑娘依然不管不顾地自说自话,口出狂言。 乙姑娘:“小心一些,手段隐秘点嘛!不要那么傻。” 甲姑娘:“不敢,不敢……” 乙姑娘:“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站台到了,两位姑娘一边聊着,牵着手离开公交,融入街市人潮。 “如果甲姑娘是我的孩子,被密友教唆犯罪,他会去吗?”望着姑娘们离去的背影,巴蜀君心里浮上这句话。 “被密友教唆犯罪,你的孩子会去吗?” 这句话,可以试问天下所有父母。如果不能斩钉截铁地回答,教育效果就值得沉思了。 那么,我们怎么避免孩子“入坑”?一、 法律先行 从孩子幼年能够语言交流开始,直到他们十八岁,甚至成人之后,父母都应该担负起对子女进行法律教育的责任。对于孩子的犯罪预防,必须超前于他们的年龄。如果父母没有系统法律知识,就多利用网络法律文章链接、电视法治频道、法律报刊书籍等手段,为子女强化法治观念、守法意识。生活中,父母要尽量将与法律相关的事件、常识讲给孩子听,同时自己身体力行,言行谨慎,作风端正,为孩子树立学法、用法、守法的好榜样。 二、 小心人际 很多人的犯罪都是巧合,甚至冲动。而这种犯罪机缘,往往来自于人际关系。或被同事怂恿,或被朋友教唆,或者遭遇感情纠葛,或者跌进合作危机。不良的人际,必然引发不良事件,从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作为父母,无论子女的年龄大小还是学业、事业深浅,都要经常与他们交流生活、学业、事业,清楚孩子周边的人际关系情况。如孩子身边有品行不端、藐视法纪、性格怪异者,必须提出警告。提醒孩子保护好自己,不要被伤害。提醒孩子不要跟着学坏,劝说挽救对方的同时,想办法尽早远离“损友”。 “律己公廉、执事勤恪,昼夜孜孜、如临渊谷,便自无他患害。” 愿天下的所有孩子终生守法,矢志不移。
|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