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封汴水具有中国大运河源头的历史地位

四川文化网 2019-12-13 16:33 2867人围观 学术评论

大运河,始于夏代大禹成功治水后,划分贯通东江(获水、汴水)、西河(黄河下游东北流向河水)、南淮(淮阳渠、蔡水)、北济(济水、玄水)四渎的河道,为奠定夏朝471年的天下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汉司马迁《史记·殷 ...
  看了《开封日报》社组织“寻访大运河文化带·汴梁晚报文化中国万里行”活动的采访报道,感到报社的领导和采访组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知行领先的引导力,与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此问题上抱着观望、等待、步步为营的心态相比,《开封日报》社的同志敢为天下先、敢做天下事、敢有天下担当,给人留下了难忘、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就开封大运河历史文化在中国大运河历史文化中定位、地位,以及在推动中国大运河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夏代开封运河为中国大运河之先。
  大运河,始于夏代大禹成功治水后,划分贯通东江(获水、汴水)、西河(黄河下游东北流向河水)、南淮(淮阳渠、蔡水)、北济(济水、玄水)四渎的河道,为奠定夏朝471年的天下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记载:大禹治水,“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四渎被疏导入海,为夏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和社会环境。
  大运河正是在此时人工治理的、具有排涝、灌溉、饮用、运输等功能的河流。因为夏代政治影响、道德礼仪和地域面积得到扩大,夏朝之夏被称为“大”,夏禹被称作“大禹”,故夏代运河也称作“大运河”。
  对此,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疏解:“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礼仪”,在上古时期属于五德之一礼德的范畴,与五行火、五季夏季、五方南方、五帝赤帝、炎帝之德相对应,故夏运河也与大运河对应、互通,是中国礼仪之邦的主要表述形式。
  这说明,夏代运河被称作大运河,为中国历史文化中最早的大运河是具有史典记载依据的,也是可信的。它与开封夏朝夏都老丘、夏人封地杞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是对应的,而四渎均指以中原夏朝夏都夏人所在地为中心东流入海四条大河,而不是今天的长江和黄河下游河道。
  大家知道,夏代已经被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认证为中国最早存在的王朝,夏代大禹治水、开发大运河、夏朝王都也为古今历史学家、中国史典和主流历史文化观所公认。
  二、夏代大运河是上古中国鸿沟的代称。
  据许多史典印证,鸿沟,也称浪荡渠、汴渠等,是尧舜时期大禹治水,沟通九州、四渎、四海的中央河流,也是尧、舜、禹三代居住的中土中国、中州冀州和天下之中,也称“天下之枢”,更是中原中东部地区,即黄河下游华北冲积平原上中端洪水泛滥和河道水运的“中枢”之地。
  关于鸿沟、汴水流域为古代“中国”之地,许多史典均有记载,为我们提供了上古“中国”在开封一带的论据支撑。如元代脱脱《宋史·河渠志》记载:“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印证了古代中国自首承黄河下游的荥阳鸿沟、汴水开始,向东南流入开封,即中国的核心地区。
  此类将汴水流域与古代中国等同对待的史典记载,在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中也有记载:“今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韩、魏”,就是汴水东西横流而过的韩国与魏国,是战国之前的“中国”“天下之枢”,即中央黄帝、尧舜二帝居住、建都的九州“中州”“冀州”“天下之中”。
  对此,清代第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崆峒问答·一二一问》解释说:“北邙治河南开封之北,当天下之中”。这一说法,与中央黄帝在开封北部与嫘祖成婚、建中央之国、孕育后裔,以及唐元时期测量天地之中的地理方位相吻合。
  许多人对尧帝时期的九州冀州与九州中州划等号不理解。其实,古人在史典中记载的已经很清楚。如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子·地形训》记载:“正中冀州曰中土”。中土,即尧舜禹三代的天地之中、中土中国。
  唐代官修辞书《初学记》引东汉易书《河图括地象》也记载:九州“中央曰冀州,位居正中”。正中,即尧舜禹三代的天下之中、中土中国。说明尧舜禹三代居中土中国、九州中州冀州,在开封中央黄帝的天地之中不是孤证。
  需要说明的是,它不是夏代大禹划分九州北方之州的冀州,而是尧帝时期的九州中州的冀州,是尧舜时期的中土中国、天下之中。
  ????  上古中国、冀州、天地之中,在共工引洪水泛滥的洪(鸿)沟流域。据汉代刘安《淮南子·本经训》指出:“舜之时,共工振滔洪(鸿)水,以薄空桑”。居住新乡辉县共工城的治水氏族共工,将共工城南部的洪水引向东南部的开封陈留黄帝中央之国、杞县炎帝和颛顼帝都空桑、高阳流域,正是尧舜居住建都的中土中国、中州冀州、天地之中,也是鸿(洪)沟、汴渠河道流经之地,还是大禹在中国开挖大运河通往淮泗下游的主河道。
  它向西、西北通夏代大禹划分九州梁州、雍州的河水;向北、东北通九州冀州、兖州的济水;向东、东南通九州青州、徐州的获水(江水)、睢水;向南、西南通九州扬州、荆州的蔡水、颖水(淮水)。大禹划分的九州均可以被大运河所连贯通航,实现了夏代四通八达,河运水利天下的目标,故大禹的丰功伟绩被列入了三皇五帝夏王诸神,得到古代开封和中国后人的普遍祭祀。开封禹王台上的列仙台就有祭祀大禹的牌位。
  三、汴河具有通四渎九州的地理优势。
  据南宋郑樵《通志·地理略·四渎》记载:“鸿沟一名官度水,一名蒗荡渠,今谓之汴河,大禹塞荥泽,开之以引河水,东南通淮泗。”这一说法准确地揭示了大禹引黄河下游河水入浪荡渠,即鸿沟、汴渠,开通淮泗大运河的真实历史。
  对此,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也早有论述:大禹“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九川既疏”以下四句,是说大禹疏浚九河,福利泽被于尧舜禹三代中土中国、中州冀州、天下之中;“自是之后”以下四句,是说大禹自河南荥阳荥泽以东,开通运河鸿沟,上通西河,下通东江、南淮、北济,形成连接卫曹、齐鲁、宋陈、郑楚等九州之地的运河水道,夏代运河自此传承到商周、秦汉、隋唐、五代及北宋,后人治洪泛区的洪水、黄泛区的黄水均在此一地区。
  大禹划分的东江、西河、南淮、北济等四渎,环绕中土中国、中州冀州、天下之中,也逐渐演变成为汴水、河水、蔡水、五丈河四河环绕开封的北宋漕运河道。故开封就是尧舜时期洪水泛滥,大禹治水开通大运河流域的中土中国、中州冀州、天下之中。
  开封与上古大运河、中土中国、中州冀州、天下之中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文化源头的重要地位,是开封打造历史文化高峰、高地难得而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国内别无二致,应予以高度重视和宣传。
  四、开封大运河的华夏历史文化定位。
  据唐初杨士勋疏《谷梁传》记载:“冀州者,天下之中州也。自唐虞及夏殷皆都焉,则冀州是天子之常居”。说明自尧舜二帝、夏商诸王,均居住建都在中州冀州、天地之中。明代《仪封县志·卷之上·建置沿革》也记载:“唐虞仪邑,为冀州也,夏商因之。周属卫国,为翟人所灭”。春秋时期的“仪邑”,今为开封,是尧舜二帝、夏商诸王居住建都之地。
  开封作为尧舜禹三代居住建都的中土中国、中州冀州之地,作为夏杼六世216年王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作为尧舜时期大禹最早治水、开创大运河文化发源地,作为唐宋汴水大运河文化的核心区域,没有理由无视大运河生态、文化带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
  开封地区作为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最早形成地,具有厚重、独特、丰富的华夏历史文明资源,也具有中国数千年以来聚集、提炼和铸就的伟大治水文化和生生不息的创世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宝藏。
  因此,地处中原、中州的开封人民,最应该、也最有资格对中国大运河文化传承进行一个客观梳理和历史定位,这就是:
  大运河是以大禹为代表的华夏先民,在黄河下游、华北平原首端、洪水泛滥的尧舜中国,最早治理、开发、利用,被古代华北平原和吴越地区人民的传承、弘扬的,具有排洪、浇灌、饮水、运输的功能的人工河道。
  我们有责任做大运河生态和文化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的先行者、创新者。尤其要谱好中国“大运河”文化主弦律,使之按照历史文脉向各个时期的大运河流域辐射,弘扬中原开封华夏核心文明,讲好大运河历史故事、打造大运河文化品牌,重筑大运河文化精神高地,增强国家和开封文化软实力,成为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践行者和示范区。
  《开封日报》“寻访大运河文化带·汴梁晚报文化中国万里行”活动,在努力推动开封在大运河文化研究、开发做到醒的早一点,起的快一点,自信足一点,成果多一点,防止出现事后放马后炮、吃后悔药的情况发生方面,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率先示范作用。
  我们开封的媒体在宣传口径上,希望能以大运河最早发源于夏代开封汴河流域的历史为依据,夺回在中国大运河发源认知问题上的话语权,摒弃春秋吴国邗沟等中国最早大运河之说,至少应该发出我们开封关于大运河发源地认识的不同声音,用发源于开封的大运河文化占领中国大运河文化高地,发掘、传承和弘扬有开封特色的中国大运河历史文化,而不能在此问题上不顾历史,人云亦云,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五、开封大运河开发的主要资源。
  1、夏代大运河文化资源:
  开封禹王台夏都阳城,大禹开发汴渠博物馆、涂山氏太室老母洞祭祀地,夏启之居祭祀地,舜封伯益梁国、夏杼王都老丘,夏杼陵墓宁陵,夏芒老丘祭河地;
  2、战国鸿沟运河文化资源:
  鸿沟故道遗址,大梁古城遗址,白圭治水,庄子惠子鱼乐处,秦将王贲掘河沟处,魏惠王开发运河博物馆等;
  3、汉魏晋南北朝运河资源:
  两汉治理汴渠,魏晋运粮河、白沟、淮阳渠开发,汴渠与衣冠南迁,等;
  4、隋唐运河文化资源:
  隋唐运河开发利用,隋炀帝汴河功与过,隋唐千里烟柳,隋唐御河御道,隋唐黑池、西池的开发利用,隋唐汴河诗词与开发等;
  5、北宋四河文化资源:
  北宋四河故道,开封城摞城遗址,中轴线保护修复,地上地下文物保护,历史古城风貌保护,皇宫地域标志与保护,外城标志与保护,中国最早运河汴河遗址与保护,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汴河段考古、修复与国家公园开发等。
  6、开封大运河生态文化体系的修复与利用。
  如一渠六河一类河道规划与大运河的对接与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利用;
  如开封黑池、柳池引水工程与大运河生态文化的保护性修复工程;开封全域水利工程与大运河保护、修复和利用;黄河生态、文化高质量开发与大运河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等等。
  要以尊重历史、敬畏文化之心,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全面、科学的进行综合性布局和战略规划,在大运河、黄河、古都生态等全域文化旅游保护、修复、开发和利用方面,做到多位一体,统筹兼顾,避免各自为战,各成体系,互不支撑的情况发生。
  要在充分考证和坐实大运河、黄河等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切实保护、发掘、利用好具有华夏文明核心意义和引领作用的重点文化资源,使开封打造、重塑历史文化高峰和华夏文明高地的战略发展目标落到实处,切实推动开封文化软实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得到快速和较大提升。
原作者: 韩鹏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