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1965年生,四川省乐山市中区人,曾任电影公司专业美工师10年。从小自学书画,以古人为师,博采众家之长,早年学习西画,后专攻中国画小写意熊猫竹子及梅花、松树。2012年创立巴蜀熊猫诗意画派,其熊猫画师法自然,生动妙趣、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以古为师 师古不泥古 1965年,高瑞出生在乐山市中区棉竹镇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乐山影剧院的兼职美工,从小受父亲影响,他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于身处乡村的高瑞来说,还没有条件接受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于是他买来字帖和笔墨,自己琢磨练习。临摹颜真卿、王羲之、黄庭坚、米芾等名家书法,成为其每日必修。翰墨临池十余年,无论冬暑忙暇从不停辍。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学习和传承中国书法,就要以古为师,多临习古人经典,汲取古人书法精髓。”高瑞说,书法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内涵的体现。以古人为师,不仅要学习古人书法中的用笔、结字、章法等,还要学习其精神意志。高瑞的书法作品涉猎历代名碑帖,书风潇洒奔放、遒劲豪迈,擅写小楷书及行草书,以书者饱满的激情,衬托出一种脱俗的精神,朴实无华的人格修养。 八十年代,高瑞进入牛华电影院工作,后调到沙湾电影院任专业美工。“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没有电脑打印机,更不要说各种各样的设计软件,所有的宣传画、电影板报、标语等等,都靠美工一笔一画创作。”回忆在电影院工作的这段经历,高瑞感慨道,“付出了很多,但是也收获了很多。” 十年的专业美工工作经历,让高瑞在摸索和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也让他从书法到绘画,在书画艺术之路上越走越远。 自创巴蜀熊猫诗意画 高瑞早年学习西画,后专攻中国画小写意,熊猫、竹子,及梅花、松树。 “一开始我喜欢画竹子。”高瑞从小生长在棉花竹子之乡——棉竹农村,“故乡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竹林葱葱,竹子那宁曲不折、高风亮节、壮志凌云、不畏严寒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所以我爱竹、画竹。” 12岁以前,高瑞算得上家里的全劳力,在山坡上割草放牛,在乡野里唱歌撒欢,故乡的一草一木早已烙进心里。直到若干年后的某一天,他偶然间从报纸上看到一副和竹有关的水墨画,突然就被那挺拔向上的节气所吸引。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高瑞说,一代清官郑板桥爱竹、画竹,为竹而痴迷;大文豪苏东坡也曾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句。“他们这种高风亮节的气度和胸怀感染了我。”受此影响,高瑞一直对画竹情有独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1995年,高瑞带孩子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游玩,一下被憨态可掬、天真率性的熊猫感染了。看到熊猫吃竹子,高瑞一下子意识到,画竹子的时候,也可以画几只熊猫,这样画面更加生动。于是,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每年都要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写生,观察熊猫的神态动作。 中国古代,熊猫几乎无画家涉猎,而当今以写意入画熊猫大家,也只有吴作人、刘海粟等。“可以学习借鉴的资料非常少。”为了更好地研究熊猫的神态,他还找来各种和熊猫有关的画册、杂志、明信片、报纸,仔细观察,反复揣摩。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四川的名片。作为自然文化符号,大熊猫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大熊猫的生命延续和生态复苏,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进入了新阶段,并为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谈及为何爱上熊猫画的创作,高瑞表示,从古至今,熊猫在人们的心中是和平友谊、吉祥平安、快乐健康的象征。 勤奋笔耕迈向艺术新高度 如同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高瑞画熊猫一画就是二十多年,以大熊猫为题,他创作了大量作品。独创的熊猫诗意画,不但表现了作为动物大熊猫的憨态可掬,也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生态之美与万物和谐的美好图景。 “天人合一”,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它是万物共生、和谐同一的理想图景,中国画不论山水、花鸟、人物莫不以此为命题,给出艺术的诠释和解答。 高瑞以大熊猫为主题的创作,并不是简单地刻划大熊猫的形象,而是站在自然生态与文化的高度上,对自然、生命关系的思考与表达。所以,他的作品重在表现自然与生命的和谐与共,以及由此产生的美感、魅力。墨色雅致明了,线条简练厚重,意识幽远深邃。在他的作品中,写意性与空朦的境界及其美感,都是中国艺术所深深青睐的,画面的虚淡,借鉴了文人画的意趣,以简约之笔墨营造了灵动幽深之大境界,用笔精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北京一画会王树行先生评价道:“一个没有分别心的修行者,真正能具有对待世间众生如对自己一样的态度和思维,落在笔下书画作品,就能读到其对人世的悲悯情怀和慨慷心志。由于对佛学的参研,明晰了人生知识欲求的究竟,对人生宇宙真理的疑惑全消,心安理得,随缘自在。高瑞笔下熊猫诗意画任笔所之,不见经营之意,无有不得之天趣者,虽百千作品无有一雷同,实乃天地自然造化之妙,荡气回肠而生机无限,寂静沉稳,无有半分浮躁气,久观不衰,真韵永存。” 艺术之路是漫长的,高瑞把已有的成绩作为起点,他面向未来去做再出发的准备,他有自己的目标、理想和追求,为此,他勤奋笔耕,一步一步迈向艺术的新高度。  |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
2024-10-20
2024-10-17
2024-10-17
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