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唤起乡愁 《蜀中风俗图咏》横空出世

谦谦 2020-1-19 21:11 6035人围观 学术评论

易旭东,1986年前写小说,1986年后做新闻。多家报纸任副总编,出版、经营“两手抓”。近50篇作品获地方到中央的各种奖项,发表了近400多万字的“纪实”作品。不忘初心,从新闻“回归”到文学。2012年辞职,闭门读史 ...
  天府文化,就是成都的魂
  典藏精品,勾起尘封记忆
  “蜀中风俗三绝雅记”
  打造百年成都“历史文图”
  《蜀中风俗图咏》精致典美
  一如阅读历史,寻找文化记忆

《图咏册页其一》

《图咏册页其二》

《图咏册页其三》
“精神工匠”与“工匠精神”的融合
  昨天的时尚,今天的民俗。
  今天的时尚,明天的民俗。
  三年一届的四川省巴蜀文艺奖,四川省政府主办的文艺类最高奖。图书《蜀中风俗图咏》获得大奖,朱再炯代表创作团队领奖。

朱再炯(左二)代表创作团队接受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右四)颁奖
  对蜀中民俗有温度的追忆。
  对创作者人文情怀的认同。
  唤起乡愁。民俗像风,会流动变化,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曾经熟悉的民俗,随着时代的发展,渐行渐远,令人怅然而不禁怀想。童年记忆清晰,时光的隧道带你回到从前。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民俗体现文化认同、感情认同和价值认同。
  画中艺术形象鲜活,穿透视角、直抵人心。

冯骥才题写的书名

冯骥才

  众妙咸集。冯骥才担任总顾问,题写书名;国画大师杨麟翼默默坚持,150幅工笔兼写意的鲜活民俗图撩纱面世,花香果甜;文化学者袁庭栋从民俗的角度,精心创作了150篇民俗学文章,解释梳理了蜀中各风俗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对每一帧画作加以考释;书画鉴评家江功举运用传统的竹枝词形式,150首具有巴蜀特色的竹枝词配吟每幅图;去世的流沙河为本书审校并作序。适时出现的企业家朱再炯,以自己的方式鼎力投入……

流沙河作序之手稿

  历时数年,众多学者、画家的合创奉献。
  极大地丰富了本书的文学、民俗史料价值。
  规律之选。记录从清末到民国与近现代时期的民俗民风。
  竹枝词,唐代刘禹锡根据古代巴蜀地域的民歌改编成的文人诗体,七言绝句郎朗上口。用竹枝词的形式配图,浅显易懂,江功举深厚的古文功底,一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选择。
  极具天府特色。“三个150”,画作、竹枝词、解读文章的“三绝”美妙融合,全面展示清末至民国时期巴蜀大地的民俗、民风,对保存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记忆与地方“非遗传承”,意义和价值不可估量。
  “精神工匠”与“工匠精神”的融合。
  文化,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民俗,镶嵌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文化密码,承载着天府文化向前发展的时代印记。
  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
  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
  巴蜀文化沃土养育出的天府文化才子。
  “四川的左拉”。从扬雄《蜀王本纪》,到郭沫若《少年时代》,到李劼人《大波》,再到流沙河《为成都喊魂》,一直到《蜀中风俗图咏》,都是乡愁、乡恋、乡思的典范佳作。
  千年以降,百年以来,如何既存护民俗所固有的习惯、记忆,又使在与现代都市空间的结合中,转型为当代具有活力的艺术形态,赋予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一个课题。
  “三绝”的仪式感,精美绝伦的装幀,韵味幽长的图文,让人爱不释手,盘恒流连……
  家国情怀,不再限于宏大叙事,通过更接地气又更有国际范的打开方式。
“浣花雅集”与史上三大“文人雅集”
  百年以来,一场四川著名的“风俗诗画大会”。
  独于成都人神往,欲复传统文化风。
  江功举,不仅是顶级收藏家,还是著名学者、版本学专家、书画鉴评家,治学严谨,著作等身。主编、撰写专著10余,闲写文章数百。成都市文物局专家库专家。著名学者,朱再炯潇洒倜傥,充满文化情怀的企业家。珠联璧合。创出版传奇。
  在“浣花雅集”,两人酝酿实施“文化行动”。一桩文坛盛事。有些类似“西园雅集”。在“浣花雅集”,想起中国历史上三大“文人雅集”。
  “兰亭雅集”。
  领袖:王羲之。
  名士:谢安、孙绰、王凝之、王徽之等。
  时间:距今1663年。
《兰亭修楔图》
  唐开成二年(837年)的“三月三”。
  春光明媚,晨光熹微。
  洛水之滨。河南府长官李珏、李道枢父子,来到洛河边的斗亭上,迎接前来“修禊”的客人。首先到来的是白居易,活动的倡导者,由女婿谈弘漠陪同。白居易觉得声势还不够大。
  德高望重。有了裴度的参与,响应的人一定很多。
  一起饮酒时,白居易即席写了一首《对酒劝令公开春游宴》:“时泰岁丰无事日,功成名遂自由身。……宜须数数谋欢会,好作开成第二春。”
  欣然答应。官至宰相的裴度,白居易的诗与他一拍即合。
  刘禹锡来了,先后到来的还有肖籍、李仍叔、郑居中、裴恽、崔晋、张可绩、卢言、苗谙、裴俦、裴洽、杨鲁士等朝廷高官、地方要员,大家寒暄、礼让,延至一艘富丽堂皇的官船之上。
  行至杨子渡。众人弃舟登船,赏花观景。
  觥筹交错、管弦合奏。观赏舞女的舞蹈,一边喝酒,一边唱歌。
  酒,新酿的美酒;歌,白居易的《杨柳枝词》;舞,颂扬太平盛世。
  诗会酒会。裴度首先作了一首,接着白居易、刘禹锡等人举酒唱和。
  别开生面的诗歌会,留下大批华彩辞章,抒写一段诗坛佳话。
  将民间的“修禊”,演绎到较高境界。
  众人饮酒赋诗,王羲之微带醉意,乘兴挥毫,用蚕茧纸鼠须笔写下序,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诞生,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将章句美和书法美融为一体,为历代书法家所仿学。
  “西园雅集”。
  领袖:驸马都尉王诜。
  名士: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李公麟、米芾、蔡肇等。
  时间:距今932年。

《西园雅集图》
  元祐三年(1088年)秋,一桩文坛盛事。
  北宋最著名的一场“诗词大会”。
  李公麟白描画马,技法一绝。“居京师十年,不游于权贵之门”。疑似与自己说过的话不符:“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情性而已,奈何世人不察,徒欲供玩好耶!”
  其实不然。他,并不喜欢寡居,“与文学名士相善,遇佳日,则载酒与二三友人访名园荫林为乐”。常在王诜家做客,和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肇、张文潜、刘巨济等交往唱和。
  都自视才高,行为不羁,喝酒赏、写词作画与冶游青楼是共同爱好。
  《西园雅集图》,李公麟乘兴之作。
  以首创的白描手法,描绘当时16位社会名流,在“西园”做客聚会的情景。
  小桥、假山、流水,如花美姬穿梭。
  风云际会,宴游之乐。画中,宾主风雅,写诗、作画、题石、拨阮、看书、说经、抚琴唱和、打坐问禅,衣着得体,动静自然,书童侍女,举止斯文,落落大方。
  黄庭坚,“团巾茧衣,持扇当胸,凝眸熟视”。正在观摩李公麟画长卷。
  艳冠京城的王诜侍妾啭春莺,苏轼为她填词,山谷为她作画……
  整幅画面潇洒、隽逸、焉然欲绝。
  每个人的表情动态皆栩栩如生、动静自然。
  人物衣纹、草石花木,每一线条十分精致,游动的墨线节奏率然朗快、迂回荡漾。
  李公麟,还画了一幅苏轼《扶杖醉坐图》。
  米芾作《西园雅集图记》,补注了盛况,将雅集的声情并茂传递出来:“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于此。嗟呼!汹涌于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岂易得此耶!自苏轼以下,凡十六人,以文章议论,博学辨识,英辞妙墨,好古多闻。雄豪绝俗之姿,高僧羽流之杰,卓然高致,名动四夷。后之览者,不独图画之可观,亦足仿佛其人耳。”
  对于独立人格有自觉,“仿佛其人耳”留给历史的“叮嘱”。
  有宋一代的绘画,横空出世。
  同一时期欧洲的绘画,感觉远不及中国的北宋的画,直到西方文艺复兴运动,那几位巨人诞生之后,西洋绘画才如日中天起来,相比之下,北宋的画家要比他们早了两三百年。
  现存于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的《西园雅集图》。
  “图记”表达了“西园十六士”的共识,也是一篇宣言,以雅集的形式,发表转型宣言,从王朝向着文化的江山转,留给自己一个自我的空间,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开始明晰,也需要自己的表达语境和话语权,在自己的精神生活中,更需要有一座自我的江山。
  时代精英的文艺复兴,在文化上超越唐范汉制。
  一脉相承。从《兰亭序》到《西园雅集图记》。
  “玉山雅集”。
  领袖:顾瑛、杨维桢。
  名士:黄公望、倪瓒、王蒙、张渥、王冕、赵元等。
  时间:距今约600年。

《玉山雅集图》
  江南名士顾阿瑛家世素丰,与倪云林、曹梦炎并称江南三大巨富。
  轻财结客,豪宕自喜。30岁后,顾瑛不再经商,而开始读书,购买古书、名画、彝鼎、秘玩,在阳澄湖畔大举修筑“玉山佳处”,建有玉山草堂、湖光山色楼、浣纱馆、小桃源、金粟轩等二十余处景致雅居,广邀天下文友墨客,穿行在优雅大气的园林之间,吟诗题句、唱曲觞酒、赏画泼墨、品鉴古玩……
  一个可以有所寄托、有所逃遁的精神家园。
  前后持续20年,雅集多达50次,参与人数上百,以诗酒风流的宴集唱和,被《四库提要》赞为“文采风流,照映一世”。“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蒙三家,先后都出入过玉山草堂,江南文人画家中的重要代表张渥、王冕、赵元,相继都留下过诗书画作合壁。
  元诗中,颇有一些写于“玉山佳处”。
  对后世影响很大。“元季知名之士,列其间者十之八九……其宾客之佳,文词之富,则未有过于是集者……文采风流,照映一世,数百年后,犹想见之”。
  推崇至极。大画家张渥以李公麟的绘法所画的一幅作品作《玉山雅集图》,杨维桢为之记,文中赞雅集:“称美于世者,仅山阴之兰亭,洛阳之西园耳,金谷龙山而次弗论也。然而兰亭过于清则隘,西园过于华而靡也,若今玉山之集非欤。”
  《玉山雅集图》今已不存,杨维桢在画上所作的题跋《玉山雅集图记》,得以稍窥这幅画。
  纵观古今,“文人雅集”之所以能够把文人凝结在一起,是一种文化的力量,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相比起现代人早已被所谓的饮食文化,熏得乌烟瘴气的饭局聚会,古人的依山傍水,清脍疏笋,何其诗意畅快。
  如果“兰亭雅集”,留下的财富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西园雅集”留下的是一幅历史的画卷《西园雅集图》,“玉山雅集”留下的是《玉山草堂雅集》十三卷,“浣花雅集”留下的就是《蜀中风俗图咏》。
史诗般重现“百年民间烟火”文明
  江功举、袁庭栋、去世的流沙河,地地道道的老成都。
  杨麟翼、朱再炯,大半个成都人。
  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对成都民俗文化感情深厚。
  江功举以“夫子”著称,用“心血”收藏。
  坚韧、执着、内敛、砥砺前行。
  专注、坚守,唤起时代鲜活记忆。

朱再炯与流沙河合影

朱再炯与袁庭栋合影
  媒体操盘手。《成都工人报》的创始人,首任副总编,胸襟开放,鼎力支持“新闻探索”,“无为而治”的“水性管理”,报社“一窝”特立独行的作家、诗人、评论家,都不称他“江总”,亲切称“老江”“功举”。儒雅、沉厚,一身书卷气,手不离一把折扇,又称“江夫子”。同事们调侃地说:功举,要么是孔乙己,要么是故纸堆……

“江夫子”江功举
  洁静淡泊。其实,极为时尚。
  鲜为人知。与妻子在1980年,就拍了“火钳烫发”手工染色的“婚纱照”,成为四川职业模特的“鼻祖”——首席男模。
  滴水穿石,40年追求。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是春熙路孙中山铜像背后“老熟人”……1990年,参加全国工人报刊优秀总编辑呼伦贝尔草原、鄂尔多斯高原“采风”归来,途经太原回成都。在太原的古籍市场“泡”了两天,第三天对同事说,你去“晋祠采风”,我再去看看。
  黄昏,同事回到宾馆,他大概“淘”到一“孤本”,孩子般笑开:“买到了,又挨了半个月的工资,还加上出差补贴……”
  与马悦然的交集,“密藏”13年的“新闻”。
  过去只知马悦然与成都有不解情缘,收获爱情与友情,与流沙河、车辐等交往、交流……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产生很深影响。没想到是他积极运作,牵线搭桥,在2007年将马悦然“邀请”到成都,参加“吴一峰百年诞辰画展”,促使流沙河、车辐与马悦然重聚。
  马悦然去世,作《马悦然先生丁亥在成都》,记叙13年前与马悦然的过往,见心、见情、见品、见文字功底,品心灵柔软、做事周密、细节完美……
  一如当年高小勇的“诺贝尔奖大追寻”,熊茑的“余光中到成都”。

国画大师杨麟翼

  国画大师杨麟翼,曾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工艺系系主任,临摹的敦煌壁画《千手千眼观音》于2017年轰动成都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中现身,与人合作绘制的140米的巨幅《三国春秋》长卷,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杨麟翼川西民俗画其一

杨麟翼川西民俗画其二


杨麟翼川西民俗画其三

杨麟翼川西民俗画其四

  2008年,产生了创作川西民俗画的想法,意在把停留于老人们记忆中的蜀中风俗,用绘画的形式再现。图书主编、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孟燕说:“杨麟翼通过多年的走访搜集,他默默坚持,精心描绘,其间还遭遇两位同道好友的先后去世……坚守中适时出现的是企业家朱再炯,出于长期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醇厚浓郁的乡土之情,他以自己的方式鼎力投入,浇花促果。终于,150幅工笔兼写意的鲜活民俗图撩纱面世,花香果甜。”
  四川省文联的几位领导,文化慧眼和大力支持,书得以功成,以飨读者。
  编纂过程中,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西南民族大学祁和晖教授惠予关心和支持。全书印鉴均由王承舜先生篆制。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冷成俊先生亦参与建议。
  两个忘年之交江功举与朱再炯。
  把生活过成“书画”,将日子变为“文化”。
  与飘逸书画家相比,活得自由自在。
  不像“文化老板”,却如科研院校的“教授”。
  奔波忙碌。一场热闹与孤独的修行。
  坚守初心,广受赞誉。
  一生在文化。江功举从《成都工人报》,到“浣花雅集”。
  晨起暮落。耐住寂寞,经住诱惑。
  从报社副总编辑的“业余收藏”,到中国西部收藏巨鳄,一路走来,看似漫不经心,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字画收藏近乎痴迷。尽管赞誉不断,闲言碎语还是如影相随……
  甘于幕后,深居简出,流沙河赞喻:“功举与予相交近四十年,其为人守身唯谨,吟哦自娱,不求发表。此番配竹枝词一百又五十首,意在复活老成都之旧影,使勿湮灭而已。”
  知名文创。朱再炯一只眼睛盯着文化,一只眼睛瞟着市场。
  鄙夷“伪清高”。毕竟星辰和大海要门票,诗和远方的路费也很贵。
  时时更新自我,从不在意别人说。
  文创产业先行者。策划就是生产力。
  彰显天府文化魅力。与江功举一起,成功策划了20余项大型文化主题活动及项目,筑就天府书画艺术精品的创作高地;坚持“市场先行”的原则,策划编辑图书10多部,不乏畅销读物,生命力和创造力,将天府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地方文化品牌优势。
  恢弘一笔。《蜀中风俗图咏》,站在中国社会史、天府文化的宏大视角,创造了今人与古人跨越百年的对话,如史诗般重现了2500年成都的“百年民间烟火”的璀璨文明。
  对“民俗文化”概念和“践力践行”概念做了崭新鉴定,对众所皆知的“民俗文化”提供一种与众不同的展现;用民俗模式的生活属性展开精美深入的诠释,对民俗整体研究理论上的整体提升;将文艺理论、社会历史与民俗解读有机地勾连,加深我们对民俗文化的理解深度。
  成都民俗学,甚至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可能需要长时段的田野调查方法、社会理论、艺术审美的介入。《蜀中风俗图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
  对于专家学者,图书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易旭东,1986年前写小说,1986年后做新闻。多家报纸任副总编,出版、经营“两手抓”。近50篇作品获地方到中央的各种奖项,发表了近400多万字的“纪实”作品。不忘初心,从新闻“回归”到文学。2012年辞职,闭门读史,跨文体、非虚构“纪实”历史。2019年10月“再现江湖”。现为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原作者: 易旭东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