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冠疫情的警告:职场八大“行不通”!

来自新冠疫情的警告:职场八大“行不通”!

开颜 2020-3-5 10:38 1408人围观 文学动态

身陷新冠疫情,人们都在思考、反省、总结。巴蜀君针对职场,总结出八大“行不通”警告,供方家们参考。

      身陷新冠疫情,人们都在思考、反省、总结。巴蜀君针对职场,总结出八大“行不通”警告,供方家们参考。

一、无责任意识,行不通

      无论从事哪个行业,身居何级岗位,有多高的才华,责任心必须第一。如抛弃责任意识,再高的学历、学位,再大的官职任命,终究是一张废纸。伤害社会,祸害子孙,自己半辈子的奋斗也会付之东流。俯视疫情之爆发脉络,输在两个字:“责任”。某些时间段上,一个又一个人的误判断错,一次又一次的敷衍侥幸,一级又一级的执行偏差,最终导致失去最佳时机,让千万人口的大都市身陷瘟魔血口。而在千钧一发时刻,能够果断出手力挽狂澜的钟南山院士,他靠的是什么?随之紧跟而上的各路逆行天使,他们靠的是什么?尔后中华大地的万众驰援,又靠的什么?不是专业第一、权威第一,更不是谁的经济雄厚,而均是“责任”。很多人明明拥有浑身本事,本可乘风破浪造福一方,却只因没有看上“责任”二字,终究落得身败名裂,成为时代的罪人。

《面孔》/ 钱乐  


二、无大局观念,行不通

      人类是群居动物,各行各业、各个国家、各个城市、团体、阶层,在共同利益上,终究是互相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从疫情中可以看出,无论哪类的小我、自私、自利,最后都会长大形成恶果,变为整体循环链条中的一颗毒瘤,导致崩溃出现。舍小家、为大家,牺牲自我、奉献生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大局观念,它已经成长为民族精神,流淌千万年不变。这是中华文明万古长青的根源。从壮士断腕武汉封城,到全国十几亿人口的闭关抗疫,都是大局观的体现。自由主义、随意任性、我行我素,在疫情中无法生存,举步维艰。而以固守某城、某国、某区个体利益为目的的孤岛抗疫,也证明不能维持远景,终被唾弃。大局观同样适用于和平时期的企业管理、职业策划。企业用人,必选有大局观之人。最长远的职业预测、行业规划,必然是思考未来社会所需甚至人类发展所需,而非眼前利益、当下个人得失。否则,很难收获所谓的“事业”。

《严防,严控》/ 张国忠  


三、无法治精神,行不通

      上述所说的没有责任意识、无大局观念,终究还是指向一处:没有法治精神。无论哪个行业,岗位职责都是由法律法规所给予的。既然接受了此岗位,接受了它带给你的薪酬、荣誉、地位,就必须无任何推辞理由地严格履行义务,否则就是违法,必将受到法律严惩。上岗、就职前,首先应该从法治的角度,去理解岗位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相应法律义务。否则,自己认为的得过且过无所谓,最后演变成读职;自己以为的趁机盈利,变成了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自己以为的按指示执法,变成了违法。通观疫情被攻陷过程,“法治”被忽略了。后来的反攻胜利,在于“法治”被严格执行了。从业普法,迫在眉睫。

《中国速度》局部 / 青山  


四、无公德精神,行不通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要提升整个社会的法治观念,还得从加强道德建设开始。道德的核心是什么?克己,利他。我们的教育应以道德文化去教化心灵,形成强大的法治根基,此乃法治命脉。疫情中,各行各业涌现的勇士、英雄、志愿者,都是中华美德的践行者。而那些被绳之以法的人,无论经商、从政或自由职业,被人评判的第一句话,一定是:“太缺德了!”但要提高人的法治意识,从小就必须培养:守规矩、讲原则;爱护他人,关心社会;不撒谎,不虚伪。只有拥有如此文明素质、道德根基的人,从业之后才不会犯罪。因为任何情况下他都会严以律己,依法行事。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有底线,有水准。绝对不会越轨、跑偏。

《疫情就是命令》/ 张国忠  


五、无舍得理念,行不通

      舍与得,多与少,高与低,来与去,动与静,有与无……相反状态,互相作用;阴阳支撑,造就平衡;产生能量,带动发展。它们是哲学,也是科学、美学、医学,更是宇宙原理、人生法则。华夏祖先运用、验证万余年,可惜被现今后代子孙冷落。疫情中,这些理论一次次被现实版地印证:祖先们是对的。如果,一个人拥有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他对决策的把握、专业技能的实施,包括对现实生活的处理、人生航向的把握,都会具备超前的远见兼超然的心智。这样的人,为真正的成熟;如此的民族,是真正的强大。此理念,应属从业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在战士》/ 徐长有  


六、藐视专业,行不通

      实践证明,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有利于行业管理和时代发展,他们能够将专业所长精准运用于管理、开发,实现跨纬双赢、全面收益。但是,这个理论常被走偏!往往被操作成“跨学科指挥”、“跨行业领导”,直至“外行指导内行”、“门外汉教育专家”。复合型“人才”被活生生执行为复合型“人员”!人员与人才的距离是什么?是“专业”二字!没有“专业”水平,如何指挥、管理?没有过硬的“专业”成就,怎能理解“专业性”的各种前因后果?若身处”一般”行业还好,如果是关乎人民健康安全、涉及民族未来发展的责任机构,当事人只会信口开河闯下大祸!无论哪类从业,藐视专业水准,无视行业要求,就是放弃科学原理,背弃自然规律。如果当事人以这种视觉去择业、任职、管理、经营,就是将自己的人生架上冒险的钢丝绳。轻者,一无所成,郁郁终生。重者,高位摔下,粉身碎骨。

《时间就是生命》/ 张国忠  


七、随波逐流,行不通

      人要做到拒绝随波逐流,很难。就像上述很多学习、熟悉A行业多年的专家、准专家,本可以贡献一方、平安一生,却非要受社会热潮或名利蛊惑,丢弃自己的根本,硬生生跨到B行去当指挥、充领导、做运营,最终结果只能是贻误社会加耽误人生。对于从业者来说,要刻苦学习、深度剖析,透彻解读整个时代、社会的动态,尤其是理性评价自身的能力及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等级、擅长类型,定准目标、认清方向,任何情况下不盲从、不跟风、不冒进。既不艳羡他人,也不惧怕平淡。定下心来,一心一意,心无旁骛。无论外界如何掀波涌浪,自己都清醒自己是谁,从业为了什么,能够做好什么。义无反顾地踏实、老实、平实。唯如此,才能够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疫情期间,各行业的“跨界”操作也是风起云涌,有的有益,但很多在添乱。比如,文人转行医药,商人挑灯写作,诗人录制视频,工匠介入食品……可以想像,如此的”跨界”有多长生命。

《众志成城》/ 徐长有  


八、狭隘片面,行不通

      经历一场疫情,亲历一出大戏。各种新闻、传闻、传说、谣言,民间的、官方的、小道的、大道的,视频、链接、抖音,纷纷扬扬,应接不暇。人们受到这些资源的影响,产生各种情绪,或伤心愤怒、焦虑不安,或欢欣鼓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剧情”不断反转、跌宕起伏,真理与谎言不断变换位置。而人们写下的许多文章,或悲愤,或鼓舞,或激越,或理性,必然在整个事件的全方位渐渐呈现后,显出真实的定义和价值。如果是应景的、拉流量的、博眼球的,或目的不纯、用心不良的,就属瞎子摸象了,狭隘片面终将化为历史的尘埃,毫无力量可言。它提醒我们:各行业人员都要努力培养系统阅读、立体透视的习惯,训练全面观、多维视角。避免碎片化检索、平面性认知,养成理智、智慧的心理素质和思考水平。只有放弃片面、单点、狭隘、感性,创造与劳作才会有价值。

《希望》/ 李兵  




作者系四川省文联作家、编剧、法务工作者,系列家教文化项目“巴风蜀韵论家风”主讲人、文案主笔。

原作者: 高小丁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