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吴绪经 | 《古韵欢乐》的七个故事

四川文化网 2020-3-21 16:24 1120人围观 艺术名家

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曾经遭受多次灾难。在文化大革命中,我曾亲历珍贵的字画被焚,古玩、古藉善本被毁,文物被践踏、毁弃的场景。当历史和文化狼藉一片之时,全民还在狂欢。在那个时代,人们认为旧的东西和历史文化就 ...





《偶遇》

吴绪经

68cm×68cm 纸本 2015年



  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曾经遭受多次灾难。在文化大革命中,我曾亲历珍贵的字画被焚,古玩、古藉善本被毁,文物被践踏、毁弃的场景。当历史和文化狼藉一片之时,全民还在狂欢。在那个时代,人们认为旧的东西和历史文化就代表封建专制、落后腐朽,就不光彩。狂热的历史虚无主义让人们的认知达到癫狂状态。那个时候,“戏”只能演革命样板戏,“歌”只能唱左调红歌,“画”只能画红画,一片红海洋,还要斗争自己头脑中的资产阶级思想。国家经济几乎崩溃,人的尊严荡然无存。那真是一个后人无法相信、无法理解的景观。后来人们终于从那一场劫难中走出来,大家开始反思,自然抑或历史的惩罚?大家开始不折腾了。噩梦过去了,迎来一个美好的时代,青年们充满着理想主义情怀,世界充满着爱与真诚,大家欢欣鼓舞,永远记得在四十年前的那一个时间节点上,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向大会致祝词中讲到:“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掷地有声地承诺,让全中国人民激情澎湃,奔走相告。

  四十年过去了,当中国的物质财富膨胀之后,一些人又陷入了对更大的物质财富的追求,人们发现贪污腐败、假药、伪劣食品、空气污染频现,人心浮躁。这时候人们开始思索,我们还懂得忠孝节义、礼仪廉耻吗?我们还有使命感和责任吗?我们还需要优雅与斯文吗?这时我们忽然想起一位德国教授马克斯在二十年前对他的中国学生王小慧说过的一段话:“德国有句成语‘困境造就美德’。里面有许多值得思索的含义,包括物质生活的日益舒适常常与精神文化的退化联系在一起。但怎样才能对几十年来生活在生存困境与精神压抑中的人们说明这个道理?难道必须到人们十分富裕后才能明白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物质的东西?难道必须先把一些东西摧毁了才能找到自我?”多么准确的先见之明啊!我们在追逐那么多物质的东西,但又往往轻易失去自我,失去中华文明最珍贵的传统。

  时尚的东西也许会转瞬即逝。但有一些东西是可以打开中国人的文化记忆,唤起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尊严的。当我们拨开历史的烟云,探视古人曾经有过的笑颜,依然为他们所拥有过的欢愉而心动,拂去时光的浮尘,仿佛能听到远古先人绵绵的诉说和心底永恒的歌谣,以及人性对于生活和生命绵长恒久而又最为甜美的期冀与梦想。历史文化其实给我们当代人打开了一扇万花筒般的窗户。

  贾湖骨笛的启示

  1987年河南午阳县贾湖遗址发掘出了一批骨笛,这些骨笛是用丹顶鹤尺骨制作的,骨笛为七孔,主音孔旁还钻有调音孔,制作精良,音色优美,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吹奏乐器,现代音乐家能用它吹奏出美妙的乐曲。它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改写了一部中国音乐史,因为,中国音乐史讲述的中国古代是使用的五声音阶,记谱方式是工尺谱。一支小小的骨笛仿佛传来了远古悠扬的笛声,倾诉着8000年前的音乐文明。

  汉代的织造奇迹

  2012年在成都老官山西汉古墓出土了四件极其精巧的织机模型,根据模型还原出了两千年前的“勾粽提花织锦机”。1995年在新疆尼雅古城遗址发现了西汉时期遗留下的一件“锦护膊”,五彩斑斓的丝线织出了凤凰、鸾鸟、麒麟、白虎、芝草、庆云等图案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七个汉字。经考证,这件珍贵的汉代护肘织物就是成都西汉“提花织锦机”生产的。经专家历时三年的研究终于复制出原样的护肘。让人惊讶的是,要织出这样的物品需要在不足50厘米宽度下使用10470根经线,需要预先像计算机编程序那样设计出如此复杂的图案和文字的二进制编码。现代专家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来研究又利用成都发掘出的汉代提花织机用了三年时间才复制出了汉代工艺最复杂的织锦——五重平纹经锦。那么,两千年前的人们是如何仅凭大脑设计并织造出这样精美的物品,真是不可思议。这远古的机抒声如此的智慧,它让那些对中华文明抱有偏见的西方人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唐代离婚书的启示

  现存于敦煌卷子中的五件唐代离婚文书,足以反映千年前的中华民族文明程度。“……既然二心不同,难归一意,……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妇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这是一位男子在夫妻分手之际写下的,这样的离婚书,在古代是很普遍的。何等的心平气和温情脉脉,何等的理智与优雅,是不是出乎现代人意料之外?连离婚书都让现代的一些人羞愧,难道不让人深思?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瑭。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长干曲》

  这是唐代诗人崔颢描写的一位船家女与陌生男人坦荡交谈的场景。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设置的场景,则是夜半更深之际,商妇与陌生男子的交往,这种交往可以说是相当透明与现代了。古人的文学作品里最大量描写的场景与意境就是:山居、听泉、望瀑、消夏、依竹、卧松、赏花、观荷、吟诗、琴棋书画,他们还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美好故事和佳话:高山流水、上元观灯、曲水流觞、竹林七贤,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令人遐想,我脑海中常常浮现:“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古人的环境十分清洁、自然,古人的品格:安静、优雅、达观。

  我常常想:这些东西也许会对现代人的浮燥状态有所帮助,有所抚慰。渐渐地“古韵欢乐”成为了我绘画创作的精神内涵和主题。

  近些年来我的创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继续坚持主题性、重大题材创作,积极参与重要展览和主流美术活动,例如参加历届全国美术大展的《李时珍行医图》《同舟共济图》《科举浮沉录》等大型作品;另一种类型即是“古韵欢乐”系列,研究和表现古人的物质、精神生活状态,传递自己的感悟与追求。我认为绘画艺术除了技法层面的特征外,必不可少的还需要两个内容:一是一定的内涵和思想深度,二是一定要有趣味和构想,避免肤浅、平庸与概念。这即是我创作“古韵欢乐”系列的初衷和持续热情的动力。

第一个故事 《重屏会棋图》

《残局》(《重屏会棋图》之解构)

吴绪经

62cm×62cm 纸本 2016年


  这是关于哲理的故事,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们会看到那些刀光剑影的诡异与灯红酒绿的的奢华。公元960年,宋太祖统一江山,五代十国灰飞烟灭,吴越王钱镠病逝于浙东,后主李煜流徙于中原,“杯酒释兵权”大宋重文抑武的国策拉开了近代化社会形态大幕,进步的社会结构和制度推动了文化、科技和经济的高度发达,这时有一位彪炳画史的画家周文矩出现,他先后创作了《重屏会棋图》《琉璃堂人物图》等绘画杰作。“画屏”与“围棋”都是自己所爱,我历来认为它们既入画又有深意。屏风是中国古代房间分隔、变化、遮挡的重要器物,从西周到清末都是王权威仪的一种象征。后代文人在屏风上绘画题字,赋予了屏风文化的含义与象征隐喻的功能。重屏画是中国绘画艺术最吸引人的构图方式之一。围棋是古代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不仅仅文人雅士,就连历代帝王将相也迷此不疲。《重屏会棋图》这幅历史名画是一个特殊的构成。画面主体是描绘后主李煜(叔侄)兄弟四人下围棋的情景,这是描绘帝王家的宫廷日常生活。人物的背景是一个画屏,屏风上描绘的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偶眠图》,这是古代文人的起居生活。《偶眠图》的背景是一个三折屏风,上面是一幅山水画,古人崇尚自然,山水表达古人的哲学理念。
  在观赏这件作品巧妙的构思,思索帝国兴衰、社稷安危的道理时,我忽然想到“解构”这件作品。我把这幅重屏名画当作三重屏风背景,屏风内棋兴正酣的帝王也许并未意识到亡国的命运正在迫近,偶眠的大诗人也未想到他的长恨歌是朝代更迭的挽歌。有一个人半夜起床,披衣掌灯,站在这个重屏前面思索,他前面有一盘围棋的“残局”,他在思索这局残棋的“解”,还是在思索着“无解”的人生,抑或是历史的兴衰宿命?这是一个哲学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沈园传奇》

《沈园传奇》吴绪经62cm×62cm 纸本


  这是关于“爱情”的故事。陆游是宋代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爱国诗人,但他的爱情故事亦十分凄婉动人。当年陆游迫于母命不得不与相知相爱的妻子唐婉劳燕分飞,当他再次与唐婉邂逅在曾经热恋的沈园时,他凝视那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熟悉而又陌生,可望不可及的倩姿丽影,悲从中来、怅然若失。后来他在沈园影壁上题写下了哀婉动人、流传千古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这首词情感真挚,催人泪下,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爱情主题的宿命引发我的同情与共鸣,也让我想起敦煌留下离婚书的主人们的人生悲歌。
  《沈园传奇》就这样诞生了,陆游与唐婉的邂逅被安排在一个曲折的回廊里,瞬间的凝视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曲折的回廊隐喻着人生的宿命,哀婉与无可奈何是人生的主调。不管人的命运如何,我想“人生与爱情”都是永恒的主题,值得人们珍惜,温情与善良是人性的底线,值得当代人们坚守。

《沈园传奇》色彩小稿


第三个故事《射猎图》

《射猎图》吴绪经62cm×62cm 纸本

  这是关于一个大文豪壮年之时豪情迸发的故事。才华横溢的苏东坡曾经放歌蜀道、题字海南,夜游赤壁、修堤西湖、仗剑天涯。大约在900多年前的宋神宗熙宁8年某一天,苏翁已老,豪情不减,他亲率密州军民进行了一次酣畅淋漓的围猎。事后他写成一首词《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这首词豪放的意境和豪情,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盛行的北宋词坛别具一格,深深的爱国情怀和报国无门的无奈溢于词间。依据这首词,我创作了《射猎图》,那“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姿态,那历经沧桑的眼神寄托了我对东坡的追慕,更是我对当前某些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批判。

第四个故事《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图之二》

吴绪经

68cm×68cm 纸本 2015年

  这是关于一个隐士的故事。一千多年前的魏晋时代,犹如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伴随着人性的觉醒和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注重个性,崇尚精神自由使得这个时代的思想、哲学、文艺辉煌瑰丽,他们所焕发的奇异光泽辉耀时空,深远地影响后人的文化精神和行为风范。夹在汉、唐两大王朝之间的魏晋文人是有格局、有风度的。魏晋七子、竹林七贤们诗酒唱和、挥洒人生、风流倜傥、率性本真,他们看似闲适,本质却是追求个性与精神的自由。少年时代母亲就教我念颂:“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那样的意境是何等的美妙。长大了当我们远离了那样的意境,置身在这滚滚红尘之中,我和朋友们常常会为有的世态乱象、环境污染而忧心,于是我们又回忆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去来辞》。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失迷途知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辞》

  陶渊明先生弃官回乡,离开乱世与官场,返回自己的家园,是归乡,是寻根,是反思,是觉悟,于是我也常常追问自己,我来自何处?去到何方?我们到底需要什么?《归去来兮》正是描绘了我们与陶渊明先生精神的共振。这是关于悟的故事。

第五个故事《贵妃捧砚图》


《贵妃捧砚图》

吴绪经

68cm×68cm


  这个故事发生在风云诡异的大唐衰落前。俗话说:“世道将乱必有妖孽”,虎视眈眈的番邦趁大唐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之时发难,修书遣使对大唐要挟,满朝慌乱,无人挺身,唯有李白能识番文,敢于“醉草吓蛮书”,但他借此机会与权贵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他要求尊贵的杨贵妃为他捧砚,骄横的高力士为他脱靴,他蔑视皇权、调戏权贵,让人们颇为开心。

  我一直羡慕令狐冲的独孤求败,笑傲江湖,也崇拜鲁迅先生的“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没错,这就是人生的境界,也是创作《贵妃捧砚图》的初衷。


第六个故事《丽人游春园》


《丽人游春图》

吴绪经

62cm×62cm 纸本 2019年

  我想描绘古代的盛世欢乐,那个时代平民百姓清明踏青,文人雅士佳日赏花,皇家贵族围猎赏春。历朝历代也有许许多多游春的诗词、绘画带给我们无穷的遐想,我选取了杨贵妃“上马”的情节来结构《丽人游春图》,画面色彩富丽堂皇,人物形象千娇百媚。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回眸一笑,唐玄宗的百般宠爱,集合成一派祥和景象。我感兴趣的是这一刻皇帝在想什么?真有趣,也许他想到“霓裳羽衣舞”,也许他想到“七夕”的海誓山盟,但他万万不会想到逐渐迫近的“魂系马嵬”。人生多面的场景,多么值得深思。

《丽人游春图》色彩小稿


第七个故事《闺中乐》《偶遇》《惊艳图》《上船图》《惜别图》《七月流茧图》《品茶·斗茶图》

  这是关于我自己的故事,不过它不是一幅作品,而是由许多幅作品组成,这些作品描绘的都是古人庸常的生活,平凡而琐屑,宁静而满足。在我青年时代曾有过二十年拍摄电影的经历,这些电影不乏历史题材,必然就会接触到大量关于历史的故事以及服装、道具和场景设计,每部电影会画成百上千服装、道具、场景设计图,因此就会逐渐去了解古人的生活,比如古代高士与仕女是如何迎春、游春、踏青、赏花、观灯、过节、耕耘、秋收冬藏;古人的礼仪文明,比如各种礼节、制度;古人的社会风尚,比如男女的交往,尊老、养老以及各种风俗习惯;古人的衣饰习惯,比如化妆、佩饰以及如何洗发,洗澡、刷牙等;古人的日常用具,比如古代名片、算盘、痰孟、酒具、茶具等;古人的文化生活,比如书籍、文房用具、简牍、计算工具等,进而研究中国茶叶如何影响欧洲社会风尚,丝绸和瓷器如何风靡世界,战国时期的毛笔、竹简如何发展到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我还发现古人不仅有着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物质生活,他们也有着丰富、宁静、平和的精神意趣。那时的剪刀很精美,熨斗很讲究,痰孟是铜制的,食具与现在并无二致,灯具设计很巧妙,温酒器具很先进。古代也有洗发液、洗面乳,古人也有专门的浴具,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冰库和藏冰库用于食物保鲜,古代的花道茶道极为讲究,秋收冬藏,井然有序。我原以为“男女授受不亲”,其实在公开场合,在游春、歌舞、雅集、赶集、观灯时,男女都打成一片,亲密无间,例如明代文人袁枚公开招收19位女弟子,教她们吟诗作文,倡导她们自由表达真实情感;我原以为“三纲五常”“贞操节烈”是古代妇女唯一的选择,殊不知他们不仅骑马、射箭、吟诗作画,以皇后之贵三嫁四嫁,以帝王之尊迎取寡妇者代不乏人;我原以为“贫贱夫妻百事哀”“大限来时各东西”,殊不知千百年来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爱情传奇故事。我曾经读过明末清初几位文人的笔记体回忆录《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香畹楼忆语》《秋灯琐记》,这几位作者以真诚和坦率的姿态抒写了自己一生中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记下了生活中许多伉俪共度的快乐时光,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艺术上的独到精神追求,并把艺术精神带到家庭生活中来,向人们描绘了一幅幅充满文人幽情的家庭生活图画。林语堂先生说“这是艺术生活的典范”,并称赞回忆录中的主角“芸娘和秋芙是中国古代最可爱的女子”。在古人的这些作品中涌动着明清知识分子的感性生命,反映着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对个人幸福、自由的大胆追求,尊重个性,追求家庭生活质量。相对那种物欲横流、忽略个性、轻视精神的生活,古人那种云淡风轻的生活态度,夫妻之间在精神上的沟通,文化上的交流,把家庭看作自己摆脱尘世分扰,寄寓心性情感的一片小小的“桃源”,他们云淡风轻的精神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园林建筑、房间布置、室内摆设、饮食服饰、家居闲赏上都美而不奢,雅而不骄,他们在烹饪、刺绣、茶道、花道处处追求清新自然,恬淡雅致。

  欢乐时光稍纵即逝,我想通过回忆与想象创作“性灵”绘画系列,我称这个系列为“性灵”绘画,借“古韵欢乐来表现我与家人的相识、相知、和谐多彩的生活”表达对理想的祝福与追求。


《闺中乐》

吴绪经

69cm×69cm 工笔重彩

  《闺中乐》是家庭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宅在家中读书、绘画是我与家人的庸常生活;《品茶图》品茶是我与家人精神的沟通;《七月流萤图》往事并不如烟,他们历历在目,满天繁星、月光皎洁让亲情此刻突显如此美好;《惜别图》“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绘心碎肠断的分别时刻,惜别也是家庭生活的主题。讲完了古韵欢乐的七个故事,我想说,也许它们只是传说、故事和想象,也许它们会淹没在时空的烟尘之中,但在寒冬中, 也许它们会带给你温暖。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句话:艺术是谎言,它却告诉你真理。□

  2019年立冬于怀冰庐



《上船图之一》

吴绪经

55cm×60cm 工笔重彩


《上船图之二》

吴绪经

60cm×55cm 工笔重彩 2015年


《丽人行》

吴绪经

68cm×68cm




《惜别图》

吴绪经

47cm×47cm 工笔重彩


《品茶之二》

吴绪经

48cm×48cm 工笔重彩


《货郎图》

吴绪经

50cm×50cm 工笔重彩


《观画图》

吴绪经

48cm×48cm 工笔重彩


《兰舟催发图》

吴绪经

68cm×68cm 纸本 2016年


《七月流萤图之二》

吴绪经

58cm×58cm 纸本 2015年


《惜别图之二》

吴绪经

62cm×62cm 纸本 2016年


《观荷图》

吴绪经

62cm×62cm 纸本 2019年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