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7
此稿同步封面新闻刊发 【导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生最不得相忘的人除了双亲之外,大概就是影响自己毕生志业的先生。旧时代里,侍师如父,《孝经》开篇中孔子和曾子二人的对话中,曾子回答孔子问话时要“避席”,即离席起立,以示敬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师道传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方不至于断绝,一代又一代的师徒延续着固有的文化使命,使得中国文化光大发扬! 自己亥岁起,四川省家宽文化艺术中心推出大型人文期刊《师道》以来,其精神旨趣,广受社会赞誉。作为发起人罗家宽先生,深受乃师郭蔓锄、陈无垢、蓝菊荪诸老的教诲,毕生以弘扬师者之道为己任,其精神气度着实让人钦佩。从即日起,四川省家宽文化艺术中心将陆续推出《师道系列文章》,以正师道精神!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好友,提供稿件,一起弘道致远! 诚明心境 法随自然 ○文/孙亚军 中国自宋明以来儒家多讲“诚明”二字,依此作为儒家人格修养与治学修身的标准。所谓“诚明”,诚者乃诚敬,明者乃“明明德”,盖取《中庸》《大学》之义理。书画创作,历来以心明性,以德而含光于书画,如此才能做到书画创作与人格修为的诚明之道。当代著名国画大师罗家宽先生,半个世纪的艺术实践正是中国儒家“诚明心境”的真实写照。 先生世出书香门第,幼小便在其父训导之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及长拜师一代国画大家郭蔓锄门下研习书画,传承自谢无量而下的“意趣自然”一派。先生崇尚“崇艺而幸、顿悟而喜、创见而乐、结缘而终”的艺术观,一生广结善缘,其书画研习又多得巴蜀名家陈无垢、陈子庄、兰菊荪等人指点,从艺五十余年艺术成就斐然,其作品先后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首相戈登·布朗、日本外务大臣高村正彦等机构、个人及企业收藏,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 书画创作乃是心性修为的历程,非哗众取宠的一时之物。家宽先生书画创作深受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在自然意趣中获得创作的灵感,然后用心交融绘于笔端。观先生的画,斗方之间意趣盎然,能现天地之广,巨幅宏制又能见微知著,笔法时而苍劲险峻,时而柔韧如丝,用墨更是兼容水墨之大成,干涩之中彰显刚健雄浑,泼洒之处多得张大千之旨趣。先生少小历经磨难,曾一度身处禅院结缘佛法,在禅静当中寻求书画创造中的静怡之美,亦曾游历名山大川心怀自然万象,与老庄飘逸之灵动显现与尺幅之间。先生在行走与漂泊之中顿悟生活的韵律,又能在几十年的内心禅静当中参悟中国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魂”,作品之气象往往生动于自然天成,思想则又不出深厚的传统积淀。所以,家宽先生的书画创作不是寻古不化的刻板,更不是棱角毕露的肆意炫耀,他的画作沉稳、静逸有丰富的生活内含,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诚明心境,一则源于内心诚敬于道的艰难修为,一则来源“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社会实践。先生乃是虔诚的佛家弟子,自青年时期结缘禅院后,此生便心随佛法教化,以诚待人以善感人,几十年来以他“知行合一”的善行善举,教化弟子无数,亦矢志不渝致力于中国残疾人慈善事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先生倾家产以曾捐助四川聋哑学院,为巴蜀聋哑儿童祈福。“汶川地震”之时,先生先后在全国多地举办书画义卖,为灾区重建募集善款,先生常常教育弟子:“与人相处,要心存善念,与社会之中,多行善举,此为艺术家人格作品之体现,亦为中国艺术家之使命。只有知行合一,以学养兼得之艺术修为,方能得到世人的尊重,其作品方具有生命力。”“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心怀敬畏方能虔诚于生活,家宽先生之所以与众不同,其缘由想必多来自先师郭蔓锄、陈无垢等人的教诲,故而能传承于师道,将书画艺术的最高的境界“止于至善”发挥地淋淋尽致。 《易》云:“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广大,品物咸亨”。先生五十载之艺术实践,正是以厚德载物的艺术胸怀,以大爱广大艺术气象的五十年。艺术家张仃先生说:“凡所谓艺术,必要经过慢火的熬炖,方能显现历久弥香的纯正”。今日,罗家宽先生的艺术与修为的“诚明心境,法随自然”,正是慢火之后的醇香。 与天地为师者,能通融古今;与人事为师者,能明心证我。我师家宽先生,便是这样一位融通古今诚明于敬的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