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四川家宽文化艺术中心,依巴蜀文脉,行传道中正之事,推《读画》以昌明斯文,去玄风西化之滥觞,以中国之美读中国之画,复兴中国画之美人伦滋教化之效也。所读之画,至于学术或有可商,至于文笔或有可推敲,然志不在于此,志在使我中国人知我中国画,推而及之,知我中国文化也! 四川家宽文化艺术中心欢迎同道赐稿,兴文化,助人伦,成教化,如此功在当代,利则千秋! ——四川家宽文化艺术中心 中国水墨写意画的经典之处,去写实,而尚意,这是从北宋文人沿袭下来的传统。先生这幅《渔家图》描绘的是一幅早春渔人江上游的景象,画面以俯视的角度切入,以江边春树为前景,然后以大量的留白凸显烟波浩渺无穷尽的辽阔之境,景深以朦胧之山色衬托,愈显淼淼苍苍。渔人江上游乃“画心”,无此,画面缺失的是生机,先生写意视角独特,意境空远,尤其对水墨的把控,堪为极致。这幅《渔家图》,融诗境、春意与一体,天人和谐,曼妙无穷。 释读:孙亚军 王晓慧 【应诗生化 · 咏蛙】 这是一幅应诗境之作,题款是青年毛泽东做的一首题为《咏蛙》的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先生的可贵之处,在于生动的写意完美的再现了诗的意境,笔墨精致,逸趣生发。关于《咏蛙》最早公之于世是在1987年的《羊城晚报》,学界认为此诗是“伪作”,历史上先后有李世民、薛宣、严嵩、郑正鹄等也有相似的诗作,而且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个别字的不同而已。比如,明代张璁《咏蛙》:“独蹲池边似虎形,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吾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作声!”,史海钩沉不可考据,诗境与画境的融合,才是这幅作品的精妙之处。释读:孙亚军 王晓慧 |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