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大雅堂·艺术传薪】三个和一个——马一平的人间烟火(上)

四川文化网 2020-6-5 14:28 3063人围观 艺术动态

艺术传薪,“大雅堂”试图在记录中去发现时代强音;试图从不同视角去展现艺术家风貌。试图在你前行的路上成为一抹风景;试图在你孤灯夜行中成为一股力量。在众多画面中,我们难以忘记的,是张张 ...
       艺术传薪,“大雅堂”试图在记录中去发现时代强音;试图从不同视角去展现艺术家风貌。试图在你前行的路上成为一抹风景;试图在你孤灯夜行中成为一股力量。 
       在众多画面中,我们难以忘记的,是张张面孔背后静默无声的精神力量。在无数成功背后,每一个深刻的灵魂,都藏着一首低吟浅唱的歌……
       如果说血浓于水,是生命形式的外在依存。那么一脉相承,便是潜移默化的内在修为。历史呼啸而过,血脉代代相传。不论是饱尝命运的颠沛流离,还是历经岁月的飘摇动荡,这些艺术家们一路放歌、执著而行。坚韧与执着,为他们披星戴月。疾思与勤奋,助他们舒朗乾坤。我们希望可以对艺术家文脉赓续作些许探究,他们与亿万家庭一样,有着寻常人家普普通通的父子亲情,更有着不同寻常的家学渊源。请跟随大雅堂·艺术传薪一道,通过艺术家不一样的故事,来寻访艺术家们的文脉传薪之路……

       马一平,不论身后有多少荣誉,也不论培养了多少优秀学生,年少时意气风发,转眼间万里归来仍有童心。当他眼睛深邃地望着远方时,你会遥想发生在他身上那些传奇的故事……

既是凡人,自需拾得人间烟火。我们今天的主角儿,不是基于画家、院长身份的那个热闹的马一平,而是作为父亲这个角色,鲜为人知的马爸爸……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三个女儿,即是他在人间拾得的——最美烟火!

▲马一平及和他的《M- paiting121》

三个和一个——马一平的人间烟火

文|林莉

马一平三千金:大女儿雁子,二女儿马漓澧,最小的马可枘枘不到5岁。在他新都画室一角的桌上,摆放着三个女儿不同时期的照片,相邻一角,放着几张枘枘的涂鸦。

▲画室桌上,马一平摆放着三个女儿的照片

对于每个女儿,马一平内心深处都有她们的注脚。“大女儿内敛一些,相对理性,二女儿外向特会撒娇,现在都多大了,还抱着亲呢!”至于小枘枘,马爸爸说:“她也外向,但也能和一堆玩具玩很久,偶尔兴之所至,拿着我的画笔颜料在小画板上一口气干掉好几张!”

▲画室白板上,贴着马一平为新进创作《恒河祭礼》绘制的草图手稿,手稿下面摆着小枘枘干掉的几张画

▲马一平新作《恒河祭礼》(草图)

“三个女儿都怕她们的妈妈多一点,并不怕我!”说起女儿们,马一平用了这句开场白。“前面两个女儿反映,我是一个很民主的老爹。”他说,因为自己的性格是不喜欢过分强迫对方的人。从小到大,从读书到找朋友,如果和孩子们有什么不同意见,会跟她们商量解决,不会强行要求她们必须做什么。

▲马一平和女儿、外孙的合影

马一平说,三个女儿各自的妈妈从不同的方面弥补了他本人的弱项与不足:大女儿的妈妈曾是川美附中首席色彩教师,除专业指导外,她整洁严格的生活习惯不仅传给了女儿,还使之延伸到严谨周到的培训工作中;二女儿的妈妈是一位著名画家和优秀教师,热爱阅读与思考,艺术思想比他更新锐,她2008年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与二女儿常年生活在一起,在艺术上对二女儿影响更大;小女儿的妈妈也学过设计但并不热衷,她的长处是略带另类色彩但具实效的基层管理,作为妈妈她像研究工作方法一样研究对孩子的正面管教,其侠义与担当也在尚处幼年的小女身上隐约可见。

“前面两个女儿,特别私密的话题会和我沟通。包括她们和母亲之间遇到什么问题,会和我说。就像二女儿说的,跟我商量问题,比较客观,她们感觉我在一些大问题上,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她着想并提出建议。”在大女儿和二女儿身上,马一平从没感觉到有过什么叛逆期,和她们一直不存在沟通障碍,保持着一种良性的关系。纵有不同看法,也会和孩子谈,做一些分析判断,但不是说你必须怎样而不能怎样,因为鞋穿在自己脚上,只有自己才知道鞋合不合适。正如他自己所说:“与其举着鞭子逼人干事,不如设法让他高高兴兴干事。在工作中,对下属和学生是这样,在家庭中,对子女也该是这样。”

▲置身巨幅作品《M- paiting121》前,似乎能听到维族老人尽情在放歌

对于孩子,马一平特别善于利用自然中的事物去启发他们的思维,教会他们观察。

“记得雁子四岁的时候,有个周末经过一个大车站,我问她‘雁子,这里这么多车,你分不分得出来哪些车是男的,哪些车是女的?’对这个怪诞问题她略加思索说‘这个车是女的,没有辫子的是男的’。马一平发现,那么小的雁子会在自己的启发下这样去观察事物,他觉得特别有趣。”同样,在他二女儿不满三岁时的一个秋,带她走入川美的校园,道路两旁摆着很多菊花。我对她说,‘你看这些花,它们有些睡觉了,有些没有睡。你说说看,哪些花睡了,哪些花没有睡。’她看了一下,指着有点蔫的那种说‘这个睡觉觉了’。”

马一平笑着说:“出这些题目,其实是给出一个思路,教她们怎样观察,怎样用对比和联想的方法去感受事物;此花与彼花的对比,由物及人的联想方式去思考问题,以此提升她们的感受力与思维能力,让她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发生长效的作用。”

▲画室里陈列着马一平几乎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此外,马一平还很注重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他说:“人无幽默感,不但生活无趣,且增加人际间不和并徒增心中戾气。因此,幽默是机智与乐观结合的产物。雁子七岁时某天傍晚,大家到美院大操场等着看坝坝电影,这时我与雁子做按口令指部位的游戏,我口令‘眼睛’或‘嘴巴’,她必须立即指着自己的准确部位,我突发指令:‘桥’,旁边人也懵了,我说‘赶快指你自己的屁股呀!’因为此前刚看过南斯拉夫电影《桥》,其中有个情节:纳粹军官在研究一座防止游击队爆破的的桥的图纸,问身边一个下属:‘你看它像个什么?’下属看后半天不解,只说‘我看他像个屁股’。于是一时间,‘桥’成了屁股的代称,正是这个原因,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马一平又道:“马漓澧10岁时,周末在我房里做作业,过了一阵我建议:‘我们用不同方言朗读课文怎么样?要不你先来个陕西话?’她欣然同意,由于幼时她曾在陕西姥姥家乡农村待过一个暑假,学会一口陕西话,她便用标准陕西农村土话读了一篇,接下来我便用较为熟悉的河南话、云南话、自贡话、丰都话朗读一些段落,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父女二人乐不可支。”

9岁就能把红绿灰画得很好看的雁子——

“我大女儿3月出生,刚满月,我就下农场了。” 1970年,雁子出生, 29岁的马一平和其他省属高校师生一样,领省里指令到军垦农场去接受改造一年。只好把母女二人送回他妈妈工作地江安县文化馆,因为分居两地、聚少离多,所以马一平给孩子以“雁”取名,除了飞得高远的希冀,还有一份鸿雁传书的思念。文化馆单调的生长环境,雁子的生活圈非常小,接触的人也很有限,直到雁子3岁,才争取到把她妈妈调回重庆。

▲雁子

雁子是从四五岁开始画画的,马一平说:“当时,我们住在川美的单身宿舍里,因为有孩子,多分了一间房,作为厨房兼堆放生活杂物,某一天突然发现她纯然自发地画了几张筐筐篓篓、锅盆碗盏,令我大为兴奋。既然她有这爱好,就鼓励她画下去。进入小学后,老师也发现这小孩有些画画天赋,并时不时地把她的作品送到市里参加少儿美展。9岁那年,她画了第一张色彩静物写生,一个红色玻璃罐放在阳台围栏上,居然能把红色、绿色和灰色画的很好看,让我和她妈妈都再次兴奋。”

在雁子学考入川美附中后成绩一直不错,按惯例本可稳稳地作为保送生直升川美,却不料当时川美附中领导出台新政,凡耍朋友的学生一律不予保送,这对她无异当头一棒。

“如果不靠这个保送政策,马一平的女儿连考个美院都考不上?”马一平回忆着当时听到雁子说这个事情时,虽然对此新规也有看法,但此时必须激励她的斗志而不能助长怨恨,于是对女儿说了这番狠话。“你给我好好备考,考不上我就要找你麻烦。”马一平说,虽然嘴上严厉,但他还是实施辅导。毕竟指导考生他太有经验,结果考了个全体造型类考生中的第三名。

褪去保送的光环,雁子凭实力闯关成功,这让马一平腰板挺得更直。马一平说:“此事还有个后续。第二年附中决定派两名老师利用暑假上京参观学习,经费不够,由两名教师来向我从所管的美研所寻求支持,本来我们的经费也紧张,但还是支持了,并告诉了雁子,我想让她明白,以德报怨是需要历练的一种胸怀。”

刻苦事业心较强的马漓澧——

“川美那个大院里人来人往,那种高密度,从小接受的信息就不一样。”马一平说,相对于大女儿,1988年出生的二女儿成长环境更好一些。但小学期间,对马漓澧并没有实施过所谓正规美术训练,这是马一平的艺术教育观念使然。“过早的技术训练对于接受美术教育的小孩是不适合的!”他说:“人既然能教会鹦鹉说人话,当然也能教会小孩把鸡蛋画出立体感,但付出的代价可能伤及孩子的艺术想象力。”因此在二女儿小学阶段,任她画那些日本动画中的美少女一类的东西,并引导他画了不少来家访客的速写,甚至给她提一句两句调侃的文学,让她享受一种画画的乐趣。及至进入初中,才开始利用假期安排她画一点与未来应考相关的东西,而给她布置的第一组静物也很奇葩:一个在制坯时故意制造很多洞孔的异形陶罐,插入七八支孔雀毛,让她先凭感觉画,再接下去步步导入理性认识的课题。

▲马漓澧

后来因一个特殊机缘,决定让她初三时去上了央美预科班,在那里面对大部分专业好但文化差的复读生,她的专业差距实显,因而很不自信,两个月后,马一平把女儿接回家。从那时起,才开始正规接受父母对她轮流培训。由此专业水平有了起色再回到预科班,当年央美附中在全国只招收八十名学生,她以第六十九名考入央美附中。

马一平回忆道:“到了央美,学生第一年是在基础部学习,一年结束后,要分到专业的工作室。那一届学生中,马漓澧以综合成绩排位第一率先上台去选择了油画第三工作室。”

“她很刻苦,属于事业心比较强的那种人。”对于马漓澧的进步,马一平这样评价女儿。马一平介绍,央美即将毕业,为了出国深造,她备考一年,其间连考三次雅思,前两次都是6.5,第三次冲上了7分。

马漓澧伦敦艺术大学硕士毕业后,回国自己搞创作,参加了几个画展,自己有一个工作室,川美版画系每学期还给她排了7、8个星期的课,因此他们见面的机会不算多。“我们除了电话、视频沟通,有时候重要的事情或比较深奥的问题便会用传统书信往来。”马一平笑道。

全程淡定的马可枘枘——

马一平不光喜欢和女儿们通过文字书信往来,三年前发生在马可枘枘身上的一件事,直接触动了马一平,决定开始用文字记录女儿的生活。

▲马可枘枘

2016年冬,枘枘随外公外婆和朋友到外地过暖冬。一天,他们去住地附近的公园玩,外公的朋友去拉京胡,外婆和她就在公园其他地方转悠,结果两队人就走散了。她把小推车里的玩具拿出来玩了好一会,外婆催她去找姥爷。可枘枘不搭理继续玩自己的。姥姥就悄悄躲到树丛后面藏起来,看孩子接下来会干啥?

后来枘枘发现姥姥不见了,呼唤数声无应答。枘枘就站到一旁的石凳上继续喊,估计是想站得高看得远,但还不见姥姥。“将近两岁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很惊慌,她没有!竟不紧不慢,从石凳上下来,把玩具收起来装到小推车里就走了。姥姥一直跟着她,发现她竟是循着京胡的声音走,而且很快就找到姥爷了!”

“全程非常淡定!”马一平感叹。

“当时离她两周岁还有十几天,所以生日前一天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很吃惊!”从那件事情起,马一平就决定用文字做记录,开始拿本子记下生活中的重要事情。

▲其乐融融

▲大手和小脚

对年龄尚小的枘枘来说,马一平有一种人们对幼小事物的怜惜之爱,一个小小的视频,就能让他很开心。他更在现场模仿小女儿的口气说道:“爸爸,我很想你呀!”那种温暖,仿佛阳光般感染到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

·后记·

“随着岁月的流逝,会被动过滤掉很多事情。如果当初,我从大女儿出生时候起就有这个觉悟,那肯定会存入很多事情和亲切的点点滴滴,那么前面两个女儿,每个人肯定得有珍贵的厚厚一本。”马一平望着远方。

关于三个女儿,马一平说,对她们在情感上是很公平的,不同的只是由于时间跨度太大,她们成长的年代不一样,家庭条件不一样,而且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女儿,情感呈现的方式也不一样。

三个女儿对于马一平来说,无疑是他生命中浓墨重彩的那抹亮色,更是穿越他生命记忆中的春风雨露……

·侧记·

一个说给艺术生的故事——

对于千军万马的艺术生,不是所有的人最终都走上了绘画的道路,也不是所有从事绘画的人,都能大红大紫。艺术之路从来都不是一马平川。马一平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他曾经在川美当副院长的时候,有个孩子来敲他家的门,自报家门说是平昌山区的农民子弟,家里在当地贷了点款在川美培训班参加考前培训,因为连考了三年专业都没通过,所以想拜马老师为师,看能不能辅导一下。就这样,马一平特许这个孩子每星期来家一次,对他在培训班画的作业进行指导。结果,这孩子当年专业就考过了,也被川美录取进入大专学了两年,然后出去了。时隔多年,当这个学生辗转要到马老师电话登门拜访,此时的他已经是雀巢公司东北三省的总代理了,他的事迹被总公司大报上登了两大版。

马一平问他:“你现在干的工作与当初学习的美术全不沾边,你是否觉得曾经的艰苦求学不值得?”他迅即断然否定说:“不!我学几年画把我脑子搞灵活、搞聪明了,我在那个企业里负责营销,我经常产生的想法和思路,就跟他们其他没学过画的人不一样。正是这些有别于一般人的思路,造就了我的业绩,所以这个画真还没有白学。”马一平说:“好,我等的就是这句话!”

故事讲完了,马一平结论:“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是由主客观各种因素构成的,并非全如事先预计,因此抓住机遇因势利导。你在哪个点上发挥最好,那就是有价值的人生。”

这话,直指心底。马一平用自己开阔的视角和豁达的人生经历,给了即将和已经进入绘画领域的人另一种启示和思考……

马一平

MaYiping

1941年生,浙江龙游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艺术家。教育家。

196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并留校任教,1987年晋升教授。1981年加入中国美协,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赴加拿大、美国、日本、新加坡、阿尔及利亚、南斯拉夫、韩国、越南等国展览,曾获全国美展银奖、四川省一等奖、重庆市金奖等。2012年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录制并播报《大家·马一平》。曾任重庆市政协常委、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美协常务理事、重庆美协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院长,现为该院名誉院长、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会长。

(本文作者:林莉 / 撰稿人 资深媒体记者、编辑)

郑重感谢:本文经过马一平老师认真修改、仔细斟酌并提供了宝贵照片,才得以呈现。在此,作者对马一平老师表示郑重感谢!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原作者: 林莉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