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6
薛敬之——学行好古·守心如一 文/孙亚军 【题 记】 翻阅薛敬之先生的《思菴野录》,我整整用了几天时间,时而读时而思,薛先生一生之学问大抵都在其中,句句无虚言,只管依先生所言去做,何愁心乱意慌?当代人常常因为心不能静,心动则意乱,故而浮躁之气多于平素言行之中。薛敬之先生的一生,是为弘道而来,自弱冠而起志向不俗,或为学力倡“识心力行”,将圣人之言融化在言行之中,所学真乃心力所为也;或为政廉洁自律“诚敬”为是,福泽一方百姓,立万世功德;阅读薛敬之先生,尤其使我感到读书做学问真正的终极意义,不是在于修持自我,更不在于陷入名教之徒,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力行所识,在践履中升华自我,裨益他人,如不为此,薛先生又何以苦心孤诣不厌其烦的谆谆教诲于学者、百姓呢?《思菴野录》一书真是先生毕生之学,学得一句,行得一句,识得一字,行得一字,受益终生。 一 言学不志于道, 不知所学者何事。 ——薛敬之《思菴野录》 薛敬之(1435年——1508年),陕西关中大儒,师事秦州周蕙(周蕙,字廷芳,号小泉,薛瑄门人,理学宗师),是以薛瑄为代表的河东学派传入关中的重要人物。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逝世,九岁的朱祁镇即位,“三杨”开始主持朝政,明代政治社会民生出现了短暂的清明时期。父亲薛鑾依家学悉心教导薛敬之,他少时颖悟聪慧,五岁即能读书识文,十一岁便能作诗词,展现出决然不俗的风貌来。据史书记载,薛敬之出生后,他的肚子上有七颗红痣,胳膊上自带一个“文”字形的黑痣,人见后以为此人日后必能成大器。 少年时代的薛敬之由于聪颖绝伦,加之父亲的教诲,使其少年老成,言语行动之间,必以先贤为垂范,关中大儒马理先生记载薛敬之小时候,有一次随父亲前往定州,看到圣贤深衣幅巾像,便央求父亲给他做一件这样的衣服,当他穿上这样的衣服后,家人见到都在笑他,让他换掉,他坚决不换,由此可窥得薛敬之少年之志向。公元1456年(明景泰七年),薛敬之被推荐为渭南学生,举止端雅言辞必称古道,尤其是他按照古人的着装穿戴,一时为众人诟病讥笑。但是,薛敬之不动声色岿然以古人自居,不同于时俗,人以为“横渠复生”。薛敬之后来进京参加乡试,屡试不中,遂弃绝科举之学,专心于圣人之学。他生而有使命,史书上说他回到关中老家之后,将“诚明”二字悬挂在书房,每日以此来警醒自己,他说:“不如是则虚此一生”,从此他开始了自己漫漫求学探索之路。 渭南灵台山,古之名山,内有七星塔,相传为北宋曹皇后时所建,至明代此处山清水秀,是读书讲学的好去处。薛敬之从京城返乡之后,曾在灵台山聚众讲学,吸引了很多慕名前来听讲的人。当时有一个从兰州来的学子,名叫郑处善,告诉薛敬之当世大儒秦州周蕙先生,人以为“斯文正派,在是先生”,鼓励薛敬之往秦州小泉村拜师周蕙。秦州周蕙先生、兰州段坚先生、三原王恕先生是当时鸿儒,薛敬之仰慕之至,经此一说,他决意不远百里拜师周先生门下。当时,周蕙在陕甘一带颇有盛名,门人很多,经常往返西安,交游最多者是陕西西安人李锦先生,薛敬之的到来无疑是周门另一得意门生,史书上说薛敬之拜师周蕙之后,每天闻鸡即起,早早地站在老师门前等待开门,门一开打扫庭除,一切就绪后,跪拜听候老师教诲,史称“周门候起”,被誉为师道佳话,传之乡里。马理先生在《明渭南薛思菴先生入陕西会城乡贤祠记》中记载:“(先生)闻而悦之,即裹粮而往,师事两月而返。自是以道自任”。从学周蕙先生后,薛敬之常告诉弟子:“学必希圣,如食者求饱,行者赴家。食而不饱则馁死,行不赴家则老无归宿所矣”,他把从师周蕙看作是学问之路上的回家之路。 《礼记·中庸》云“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诚者天之道,成之者人之道。薛敬之先生怀抱圣贤之志,弃绝科举之路,悉心圣人之学,明道之心可谓真诚之至,尤其是在“周门”期间,其尊崇师道精神,堪为典范。 二 知我者其天乎! 天即吾心也,吾心即天也。 不怨尤而但知下学自然上达, 只此心之浑融默识而已。 ——薛敬之《思菴野录》 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刘学智先生曾说过,关学人物无一不是学界的楷模,无一不是治世能臣,他们有气节,做官都是廉吏,深得百姓之爱。古代的官员绝不是我们今天所想象的那样迂腐不堪,他们都是当时的精英人物,相比之下他们更比我们今天的官吏,更有追求,因为他们都是深受孔孟之教,熟读四书五经的学子,他们首先是读书人,讲的是“礼义廉耻”。薛敬之在应州任上卓越的政治才华,在我看来既是学行合一的践履,又体现了关学“躬行礼教,注重实践”的特点。他在应州任上先后十一年,在民生、教育、风俗等方面为应州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明代成化年北部边境仍然不太平,社会底层矛盾依然深重,百姓其实还没有过上太平生活,应州之地又属于边陲,民生之苦非常突出。薛敬之到任之后,他首先从改善民生开始,颁布了一些列促进民生发展的法令,比如劝民畊稼纺织,鼓励乡民开荒种田,囤积粮食,确保灾年饥荒。薛敬之常常巡视民间,发现民生疾苦,无论大小皆细心处理。史书上说,当发现乡民没有种子,他让官府发放种子给乡民;乡民没有耕牛,他想办法为乡民送来耕牛,如此不到三四年,应州地区的粮仓已经囤满了粮食。《应守薛君德政碑记》上说:“由是,市无惰民,野无荒土,历岁积累毂粟四万余石,干菜一万余斤,岁遏饥馑,民有依赖”。薛敬之深知施政当以“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之理,他施仁政,乡民张全等死后无钱下葬,生员刘汝楫死无所归,薛敬之为他们买好了棺材安排下葬,乡民杨信等没钱娶妻,先生均能为他们筹钱娶妻,应州十几年,他为乡亲们处理这样的事情举不胜数。他重视教育,发展儒学,使其村村有学堂,修缮县学六十余间,常亲自为生员上课讲解诸经,十余年间应州学子登进士第增加不少。他深知学习的艰难,常常见到生活困难的生员,为其买纸买笔,资助其完成学业。那时候,边境不太平,常常有流民流落应州,或死于流亡途中,先生不忍视之,为流民安排住处并分土地给他们,同时设“义冢”,将死在沿途的流民安葬其身。薛敬之执政应州期间,道不拾遗婚丧嫁娶移风易俗,同时在各个乡村开设集市,方便乡民做生意,确保民生活路。关中大儒李锦先生说薛敬之:“邹鲁渊源,河岳耿光。进二郡守,民富而康”,真如是也。 先生施政一如做人,做学问,磊落而光明,以诚敬之心处生民之事。据弟子吕柟在《薛先生墓志铭》中记载,当时应州南山有虎常出没,伤及百姓,薛敬之作祭文说:“吾无虐政及民,虎何食吾赤子?”,数日之后,虎死于沟壑之中;应州萧家寨爆发洪水涝灾,先生作祭文说:“是将没吾民乎?吾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深刻自责自己的过错,洪水肆虐却没有伤及百姓。时应州城内有一老井,常年水咸臭,无人能食,先生执政天朗气清百姓爱戴,井水一日突然变为白水,其味甘甜,乡民们皆认为这是先生仁政爱民所致,先生主张做事心诚不务虚名,将圣贤之学在实践的过程中反诸求己,体察于心,然后反躬实践。 我在阅读薛敬之先生在应州、金华两地施政的事迹时,深为感动,先生爱民如子学问之道在先生这里变得如此生动,如此具有生命力,他的学问道德不是挂在嘴边的高谈阔论,而是在田间地头,在百姓的心里,这是生命的大学问。 三 思虑多实乱心, 心一乱虽思虑奚为也! ——薛敬之《思菴野录》 我常常觉得今日之人烦恼之多,心思之多,实在是心不够精一。大凡有成就者,一定是心足够的专一,能够锲而不舍的为自己所认定的事业,付出努力。可惜的是,社会如汤汤之水,人如同水上之舟,多数没有定力,所以飘荡不定。薛敬之先生从一而始,又能从一而终,其心不可不谓之一。先生学问遵从诸子之学,行如古道之人,治世有仁者风范,其人格力量使人仰慕万分。 薛敬之先生侍亲至孝感天动地,史书上说他从京师回到关中故乡之后,双亲相继离世。那时候正直寒冬腊月,先生光脚扶灵柩,以丧礼为双亲下葬,余生落下脚气之病。母亲生前爱吃韭菜,自母亲去世后,先生毕生不再食用韭菜,吕柟在《薛先生墓志铭》中记载:“先生奔丧皆跣行,时大雪盈尺,兼湭浅泥泞,亦不知避,之后遂病脚气,值冬月脚气輒发”。明代陕西督学虎谷先生(王云凤,山西人,明代进士)曾赋诗赞扬薛敬之先生砥砺风俗:“人人有意欲行私,纲纪何人一振之?世上岂无邹孟氏,欲平天下舍其谁?” 关中大儒吕柟是薛敬之先生门下弟子,他在回忆恩师时说道,当年他和薛先生第一次见面是在长安的开元寺,先生之端雅正容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和先生论学,先生教人笃行实践躬行礼仪,让他深深折服,遂拜薛先生门下潜心问道。薛先生告诉他:“兰州军周蕙者,字廷芳,躬行孝悌,其学近于伊、洛,吾执弟子礼事之。吾入太学时道经陕州,陕州陈云达,忠信狷介,不可屈挠,凡事皆持敬遇之,吾以为友。凡吾所以有今日者,多此二人力也。周年四十,求父四方,死矣”,说到这里,薛先生潸然落泪。在吕柟的心中,薛敬之先生是人师,他说:“先生常常诲人不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对自己孩子不善引接,以至于孩子认为他不近人情”。 薛敬之先生毕生好学,七十岁的时候,还手不释卷,常说博学好古死而后已,读书但有所思,皆能仿张横渠当日之法,以笔记记之,如此勤奋至死不渝。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农历二月二十七日,薛敬之病逝在关中老家。当时,吕柟在京为官,他的好友李锦先生将薛先生病逝消息告知吕柟,吕柟痛哭数日,缅怀恩师之教也。 先生去世后数十年,关中大儒冯从吾先生受命为《思菴野录集》作序,深刻的评价了薛敬之先生毕生之学,兹录如下: “先生之学,以‘存心’为宗旨,以‘求静’‘力行’为功夫,自少至老,斤斤矩?,不少屑越”, “吾关中理学,自横渠后必推重高陵吕文简公。而文简公之学,又得之先生。关学渊源,良有所自”。 |
2025-01-19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