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观点 | 当代“雅俗共存”的艺术维度(一)

艺术 · 观点 | 当代“雅俗共存”的艺术维度(一)

艺博汇 2020-6-19 09:12 897人围观 艺术动态

雅与俗是一对历史性的概念,它们的内在涵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和变化。雅俗关系由对立走向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在今天,雅俗共赏是否能成为新时代的艺术鉴赏标准?新的艺术鉴赏标准是否能促进绘画创作的繁 ...

       雅与俗是一对历史性的概念,它们的内在涵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和变化。雅俗关系由对立走向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在今天,雅俗共赏是否能成为新时代的艺术鉴赏标准?新的艺术鉴赏标准是否能促进绘画创作的繁华发展?


鸥洋作品:《小民寻梦5》(麻布.矽胶.油彩)

80x100cm  2019年


       广州艺博会艺术总监彭文斌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今来看,“雅俗共赏”较传统绘画思想“尚雅贬俗”的标准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有不少人打着雅俗共赏的旗号创作拙劣画作并加以吹嘘,降低了整个艺术创作的水准和欣赏的氛围。


王阔海作品:《畸人乘真》69x69cm


       因此,雅俗共赏这一审美标准的提出及其当代境遇是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和分析的重大问题!


柯桐枝作品:《春潮》291x180cm  2009年


       在传统中国画论中,雅与俗各自有其丰富的内涵,雅有高雅、典雅、清雅、风雅、雅逸、雅境等意;俗通常包括庸俗、凡俗、恶俗、媚俗、通俗、世俗之意。


彭太武作品:《金秋》 68x68cm  1999年 纸本水墨


       很显然,在传统中国画的品评标准中,雅成了绘画中不可多得的高尚气质,是一项重要的审美标准。俗则被视为令人鄙弃的画中大忌,如北宋韩拙曾说:“作画之病者众矣,惟俗病最大”,元代黄公望也曾说“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个字”!


张明弘作品:《火红的日子.春播》纸本 60x90cm


       由此可见,在“艺术不入俗眼”的传统艺术审美中,俗乃大忌。怎样求雅,怎样避俗一直是历代文人画家们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


戴培仁作品:《沧桑》


       但是,雅与俗真的是一直对立的吗?也不是!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作为一对典型的对偶范畴,老子没有将“有-无”二者置于互不相干的对立的两极,而是强调“有无相生”的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不确定的变化状态。“无”蕴含着无限的潜力,时刻处于“无中生有”的循环往复的运动中。


赵金玉作品:《碧天云舒》84x63cm  4.8平尺


       可见,“有-无”两极的关系是变化不居的,二者的结合绝非简单的相加,而是交流、互补,从而才能产生巨大的潜力,才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孙小东作品:《重阳楼台》 137x68cm  

纸本  2016年


       看待雅俗二者的关系问题也不能胶柱鼓瑟,雅俗完全可以融合的。当二者的对立发展到极至时,也就是对雅的追求和对俗的鄙弃走向极端时,人们无原则崇尚的雅之弊端有所流露,而同时也发现一直遭世人唾弃的俗也有着某些闪光点。恰如《易经》中“否极泰来”的规律,雅俗的对流即将开始。


【彭文斌简介】

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艺术总监

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美术学)

知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20年,走访了全球20多个国家的2000多位艺术家工作室,为全球5000多位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学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的解决方案。

原作者: 彭文斌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