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立身·重塑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 王承裕——弘道致远传家风 关学肇始张横渠 王康僖公(1464-1538年) 现代张征主编《三原书院人物》: 现存日制仿西式教学楼一座, 【题 记】 “家风家训”古已有之,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代表着这一家庭人员为人处事的基本风范。阅读王美凤老师点校的《关学史文献辑校》,那些关学大师无一不是家庭子女的榜样,仔细阅读,我发现他们的子女均受到父辈的影响,为人磊落做事干净,皆为国家社会栋梁之才。明代陕西三原王氏家族,从王恕开始,家风逐渐形成,至王承裕遂为鼎盛,一家之中两代尚书,他们没有居功自傲,反而克诚克谨,在朝为官清风两袖忧国忧民,在乡为民传道授业躬行礼仪,移风易俗开一代学风。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阅读王承裕先生的一生,我对此深有体会。 一 公元1465年,明成化元年农历三月初五。河南巡抚的官邸一个男婴呱呱落地,府上男男女女皆大欢喜,这是河南巡抚王恕先生的第七个儿子降生了。王恕看着襁褓中的儿子,额头宽阔,鼻如截筩,十分欣喜,为他取名“王承裕”。王恕(1416年——1508年),陕西三原人,官至吏部尚书,是关中学派在明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开创的“三原学派”,影响了数代关中学子。数十年之后,他的儿子王承裕也成为大明王朝一代明臣,延续着他优秀的家风,传承着关中学人的精神气象。 王承裕(1465年——1538年)字天宇,号平川山人,官至明南京户部尚书,关中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少年王承裕天资聪慧,跟随家父王恕,深受教诲,儿时即能不苟言笑,厚重如老儒(此语出自马理先生《平川先生王公行实》)。七岁那年,王承裕便能赋诗“风来梁上音,月到枕边明”,一时惊愕众人。十一二岁,他主动将先师孔子像置于卧室,朝夕相拜,仰慕至深。据马理先生《平川先生王公行实》记载,少年王承裕有一次从母亲那里要来十文钱,然后摆上香果,祭祀祖上,并做《齐之铭》:“齐不齐,谨当谨,万物安,百神统,圣贤我,古来吻,齐不齐,谨当谨”。母亲欣喜他年幼竟能有如此志向,遂将此事告诉王恕,王恕闻后大喜,他说:“我的这个儿子日后必能继承我的志向”。王承裕生而有忧患意识,十三岁那年,他得了一场大病,少年懂事的王承裕觉得自己可能活不了了,瞒着家人写下了《童子吟稿》作诀别诗,父亲王恕后来读到幼儿王承裕的诗稿后不胜悲伤,从此对小儿王承裕疼爱有加悉心教诲,他知道这个儿子一定是载道之人。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在“师道”的指引之下,将文化的薪火代代传承,在古人的教育当中,尊师是一个学生基本的素养。1480年,王恕在南京当官,时年十五岁的王承裕在父亲的引荐下,跟随福建莆田的一位姓萧的先生学习诸子之学。少年王承裕初入萧门时,萧先生为磨其玩性练其定力,三天侍立不发一语,王承裕回到家中问父亲,老师这样待我,是不是觉得我不可教也。王恕听后告诉儿子:“老师这样待你,就是在教你,萧先生才是真正的老师”。王承裕听从父亲的教诲,跟随萧先生学习,恪守师道不越半步,学业大增。十八岁那年,南京之地挖出古铜器,王恕为考验儿子的眼力,命他为古铜器写铭文,王承裕不负父亲期望,书写的铭文古风之气盎然,当时吏部尚书王?、刑部尚书张瑄、礼部尚书耿裕见到青年才子王承裕的铭文之后,竞相为他的铭文题跋写序,由是王承裕名动公卿。 王承裕少承家学,深受父亲影响,博览群书通识古今,尤其推崇圣贤之教,二十岁时他便依照周濂溪的《太极图说》,融汇自己的领悟,写下了《太极肇判》,阐述性命之学,穷究天人之道。他说:“乾坤攸位,廼旋廼转,阴阳行焉。由是生生化化,万物咸备,而人生与中,得元亨利贞之理,为仁义礼智之性。理也者,默默然无形可见,无声可闻,然赋之于人,非动乎其未赋之先,盖静之谓也。人之有性,犹天地之有理,未感而见之于外,徒深以存之于内,则失其变化之机矣。是故象劳兼乐,所谓法天而不载者也;象安兼寿,所谓法地而不覆者也。斯皆常人之为,若夫动静以时,无所逆焉,则与天地为一矣。呜呼,其圣人哉”二十岁的王承裕,用及其凝练的文字写下了他对世界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其志向宏伟绝非常人可比拟。此说一出,京城王公大臣竞相传阅,深以为有乃父之风。 阅读王承裕先生早年的这些经历,使我想到今天我们的教育,几乎已经成为不可破解的难题,学校埋怨家长,家长埋怨老师,老师埋怨学生。其实,中国古代的教育并不是一无是处,言传身教胜过所有补习班补课。因为,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理,让孩子做一个真正的人,那么,首先作为父母亲就必须先是一个完整的人,王恕对王承裕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说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 君子处世,依“慎独”方能及之于心,通达于物,遂临大节而不亏,富贵而不能淫,威武而不能曲,贫贱而不能移,此古今士大夫之性情也。王承裕,家有其父位极人臣,儒风熏染,也注定了他日后为官之路上,亦能守心如玉其势如虹。 人的一生何以不虚度?抱其志向,坚贞不屈,一如既往,如此而已。二十岁之后的王承裕的人生之路,在我看来有几件大事足以彪炳青史,一则创办宏道书院,民间布道,传授人间大学问;二则孤守南京城门,临危而不惧,堪以为大丈夫;三则不畏权贵与宦官刘瑾斗,刚直不阿,实为中正之气。 公元1487年,明孝宗即位,起用王恕为吏部尚书。那时,王承裕新科及第奉命完婚不久,便跟随父亲侍奉左右,父亲让他终日开门迎宾,锻炼他的社交能力,为日后为官铺垫基础,一时间京城内王公大臣皆与王承裕有交集,先生对来访的人一一熟悉了记于心,父亲王恕也常常询问他来访人之道德品行,深为儿子识人有方而赞许。 公元1493年,明弘治六年,王承裕任职礼部,五月父亲王恕退休,他奏请朝廷归乡延养父亲,获准之后。父子二人回到阔别已久的陕西老家,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们父子二人创办了赫赫有名的三原“弘道书院”。 宏道书院位于三原县城以北,原址在今天原陕西省三原教师进修学校和三原北城中学内,是明清时期关中地区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书院占地面积20多亩,坐北朝南,院墙东西宽约40米,南北长约150米,书院门楼上有“仰高”和“恭敬”字样,肃穆庄严。王恕父子当年归乡之后,乡绅文士仰望二位先生学行道德,常聚在一起听王承裕讲经,开始多聚在寺院讲学,后来听者众多容纳不下,乡绅巨贾就商议出资兴建书院,为关中地区培养人才。据冯从吾先生《关学编·平川王先生》记载,“先生(王承裕)教以宗程朱以为阶梯,祖孔、颜以为标准。”时任陕西督学的王云凤先生也在《弘道书院记》中记载,当时“太宰公(王恕)亦时过焉,辨疑摘疵,或终日不倦”(陕西三秦出版社《三原书院》第238页),当时,三原马理、武功康海等后学在此期间拜师王承裕,进学宏道书院,据冯从吾先生《关学编·谿田马先生》记载:“先生(马理)年二十矣,会王端毅公致仕,康僖公以进士待归,讲学弘道书院,先生即受讲康僖公所,于是得习闻国朝典故与诸儒之学。先生一切体验于身心,与同门友秦西涧伟作告文告先师,共为友身循理之学,以曾子‘三省’、颜兹‘四勿’为约,进退容止,力追古道,康僖公深器异之”。 宏道书院由明入清至民国,历经三代,虽多逢风雨飘摇之际,但总有鸿儒布道其中,传授经世之学,培养的学子皆能经世治国,为一代巨子,民国于右任、张季鸾等皆出自宏道书院。 自古清廉居官者莫不一贫如洗,当年我读《曾国藩家书》时,在京为官的曾国藩也时常是“月光族”,远在湖南老家的亲人时常寄钱接济他。历史上的王承裕也是如此,为官清廉不贪私一毫一厘,他在朝为官期间曾多次受到王爷们的册封嘉奖,常常王爷们也赠送稀世珍物,他只接受册封,从不接受珍物,王恕知道儿子清廉,常每年在自己俸禄中省下钱来,接济儿子,史书上说:“(先生)立朝正直忠厚,著名一时,然清慎,日用不足,端毅公知之,岁以数十金资焉”。明武宗登基之后,王承裕曾奉旨嘉奖陕西边陲将士,他将皇帝的赏赐,一一分发给普通士兵,不贪占一分一毫。在明代,奉旨嘉奖是一件肥差,皇帝常常是物质和精神一起嘉奖,到了地方之后,多数成为精神嘉奖,财物皆被贪污。马理先生在《平川先生行实》中记载王承裕:“先生乃亲历诸边,一一唱名散给,士沾实惠,皆归德朝廷”。王承裕的清明与才干,得到朝廷认可,除了王公大臣想拉拢他之外,还有皇帝身边的红人宦官刘瑾也想拉拢他。 刘瑾(1451年-1510年),陕西兴平人,六岁入宫,及长犯罪,赦免之后侍奉朱厚照,武宗即位之后,钻营其中,多献珍禽异宝以博取皇帝欢心,获得“司礼监掌印太监”,为人骄横飞扬跋扈,恶贯满盈,深为朝中直臣所痛恨。朝中当时多数官员,阿谀奉承刘瑾,自称为刘瑾门人,独王承裕不受其威逼。先生不仅远离刘瑾,以及阿谀刘瑾的官员,还亲自上疏弹劾刘瑾,规劝皇帝亲贤人远小人,一如其父王端毅公,刚正不阿。此举深为刘瑾痛恨,刘瑾寻机罢黜王承裕,使其戍边,毅然而不屈服,保持其坦荡君子之气。 公元1519年,明正德十四年,身在南昌的明宁王朱宸濠,以武宗荒淫无度为由,率兵反叛,杀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革正德年号,以李士实、刘养正为左、右丞相,以王纶为兵部尚书,集众号称十万,并发檄各地,指斥朝廷,此事一出朝野震动,时任汀赣巡抚、佥都御史的王阳明闻变,举兵勤王,会齐各地军兵,对抗朱宸濠反军。当时,王承裕与众大臣守卫南京,先生分守通济门,临战之前先生写下遗言,决意与城池共存亡,随后登城门与众将士誓死抵抗。当他发现有敌人伪装成守城官兵混于其中,以期待城破之时里应外合,先生果断处理,将这些人处以极刑,顿时都城肃然,军民团结守卫城池。 有明一季的中国文人,其气节之硬,骨气之高,性情之纯为历代之冠,他们多数恪守理学之教,重名节而轻生死,王承裕先生在守南京城之决绝,刚毅沉勇视死如归,正是明代知识分子固有的品范,此种品范尤其在明末清初之际,表现的尤为强烈,我姑且以为这当是中国精神,也当是家国天下之情怀。 三 君子弘道致远,虽近暮年,亦持道而守中,诲人于日常察省之间,教人于诸子经学,实为君子持道晚节劲励也。公元1529年,明嘉靖八年,王承裕退休告老还乡。皇帝钦赐“清平正直”四字,以示褒奖。王氏父子,两任宰相,在中国历史上也实属不多,时人多将他们比作北宋时期宰相范仲淹及其儿子范纯仁,也是两任宰相,青史留名。 王承裕归乡之后,惟以读书教人为事,出入宏道书院,课经讲学培养一方学子,他奖掖后学,因材施教,三原之地遂成关中文教之盛。他移风易俗,躬行礼仪之教,教弟子多以礼为先,弟子马理回忆恩师时说,那时候弟子家有婚丧嫁娶之事,先生多率礼而行。他关心地方风俗教化,令人刊印《蓝田吕氏乡约》《乡仪》等书赠给乡民传阅,同时极力表彰乡贤义士,世风民俗为之大振,史书上说自王承裕推行礼仪之教后,关中百里之内皆效仿,很少有人在丧葬之事上做佛事。 先生有古道之情,为文简约,最烦无病呻吟之句,常以世道人心所需而文。弟子马理在《平川先生王公行实》中说:“弟子侍数十年,未尝见其苦思而撰述焉,其于诗赋亦然,盖不以词章自居,而所重有在故耳”,平素里擅写小楷,均取法于魏晋二王之笔,大书有其父王恕先生气象,端正大雅气势凛然,独不喜欢草书,“谓去六书甚远,不可传耳”。先生幽居乡里,素日平淡常抚琴焚香,衣服器皿皆仿古人,著书立说言传身教。 公元1538年,明嘉靖十七年,先生病故于陕西三原老家,享年七十四岁。弟子马理记载了先生病逝后天象之变:“时偶有烈风雷雨之变,瞑顷晴霁,远近赴吊者络绎不绝,弟子诸大夫庶士哭奠如私亲”。先生退居十年,朝野官员皆举荐再度起用他,其言辞中正,足以盖棺先生一生之德行,兹录一二如下: 御史唐锜上疏推荐曰:“古心直道伟然,有其父端毅之风,居家教人允矣,为是邦名德之望”;御史马敭上疏推荐曰:“言动有古人之风,操持无一节可议”;巡抚都御使寇天叙荐曰:“学识博雅,器宇弘深,官居八座,不改韦布之旧,行年六十,尚存念赤子之心。喜怒不形,宠辱不动,久负公辅之望,实为廊廟之才”。 常听人言,谈及“关学人物”,觉得十分遥远,渺不可及。但是,真的如此吗?他们的人品修为不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吗?他们为官清廉也不正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吗?他们守心如一不忘初心不正是我们今天人所欠缺的吗?“关学”不远,关学人物既在史书上,也更应该在我们心里,以他们为榜样,我们的人生不会差。 |
2025-01-19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