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波 作品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手艺谈不上有多精致,但曾经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他们也从来不问什么是工匠精神,只不过在做的时候,想到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在用,那份将心比心、感同身受的体贴,让看起来平凡的东西精细了,也有了温度。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坚守最澄澈的初心,心手合一,精雕岁月。匠人,择一事,终一生。他们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 文化的传承在于匠心之道,从手到口,由口到心,手艺人们延续着对生活的感知,和人生的体悟,穿梭于人间烟火之中,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塑造岁月的美好。 推荐艺术家王培波丨Wang peibo 成华区二仙桥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培波锔瓷艺术工作室领衔人。 2018年《华西都市报》、成都电视台二套、心物社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 2018年11月当选为成都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团副秘书长; 2019年多次参加成都市及成华区开展的社区公益性非遗展览宣传活动; 2020年2月20日荣获精神文明网首届“守持德艺▪传承匠心”最美守艺人活动银奖; 2020年4月26日荣获成华区总工会授予“成华工匠”称号。 其锔瓷技艺为五代以上传承。从曾外祖父以上老祖宗开始就从事锔瓷以及手工制作业。从小就在外祖父以及舅舅身边玩耍锔瓷工具,也看到和学到锔瓷以及铜件制作工序,记事后经常怀着好奇的心里,摆弄和模仿做些简单的锔件和敲打一些小东西。长大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锔瓷手艺慢慢的没再去触及,老祖宗的手艺基本失传。 工作后一直从事进出口外贸工作。后来看到家里经常有打碎的瓷器,有些是老人传下的物件。舍不得丢弃。凭着小时候跟着外祖父和舅舅看到和学到的锔瓷以及敲打的记忆。把家里打碎的瓷器修补起来,同时也觉得有责任把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传承下去。从此后就潜心修复各种瓷器以及制作些铜件和挂件等艺术品。 作品欣赏延伸阅读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自然就有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世人所知道的"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句歇后语就是从锔瓷这一行当里出来的。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的产生是与中国瓷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的联系的。起初于何时已无法考证。锔瓷这一行当,在民间被称作锢炉匠。最初是为谋生而产生的一门手艺。是"街挑子"之中的一员。 瓷器坚硬耐磨,更可持久使用,可瓷器的致命弱点是易碎,每当一件瓷器破碎后,便无计可施,留着无用,弃之可惜,匠人们便开始琢磨如何将破碎的瓷器修补好,经过了艰苦的摸索实践,失败成功,在实践中总结、理顺、规范出一套合理的锔瓷技艺,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独一无二的"金刚钻"和"锔钉",继而便产生了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随着中国瓷器业的兴旺发展延续,自然中形成了山东、河南、河北三大派,山东的金刚钻为皮钻,河南的金刚钻为弓钻。河北的金刚钻为砣钻。山东派的皮钻是由三条皮绳往反拉伸,旋转平稳,对钻头、瓷器都有保障,三大派的三种金刚钻,虽然形状不同,操作不同,但是钻头却是相同的,都是钻石或金刚钻,而且锔钉也大致相同,只是钉脚不同而已,锔瓷的过程也大致相同。 到了清朝乾隆盛世时期,在三大派的基础上又分为两大类,即:常活,就叫粗活,纯为民间生活用品为主的锔瓷修复粗活,通常被称作锔盆、锔碗、锯大缸的锢炉匠,所用的工具金刚钻、锔钉都比较大、粗糙、单一、是清一色的铁钉。而另一类则是经过艺术加工专为达官、王爷、贵族、八旗子弟们享乐而服务的锔瓷细活,即:行活,也叫秀活。所用的工具金刚钻小巧精致,锔钉完全用民间绝活锻铜工艺加工而成,美妙绝伦,有花钉、素钉、金钉、银钉、铜钉、豆钉、米钉、砂钉。由于有了锔匠精美绝伦的锔瓷细活,使得那些达官、王爷、八旗子弟们在享乐中兴起了"锔活秀"。 自从有了"锔活秀",锔瓷行当在古董、古玩行里有了一席之地,由被动修补而转为主动作秀,由单一的锔补转为锔补修复,嵌饰做件,镶包配饰等风格特异,艺术魅力独特的一门绝活技艺,成为古董、古玩行里古旧老瓷器作秀的一门专业行当,行活,作秀锔匠的名声也随之大振。 【守艺·致匠心】2020手艺人主题特展艺在眼前网络展作品征集中本次展览采用网络投稿方式, 所有内容打包后投至邮箱2629317531@qq.com即可 详情请关注艺海撷英微信公众号, 感谢您的参与! 策展人丨Curator 路建东 主办单位丨Sponsors 巴蜀撷英书画院 四川文化网 西部文旅网 承办单位丨Contractor 四川鲜一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丨Co-sponsors 手艺鹃乡活态传承项目组 |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
202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