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8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所以也有人说:“蜀”字由龙图腾演变而来,龙图腾就是指古蜀王人皇伏羲,即纵目蚕丛。“蜀”名称的来历,史书记载有两种说法:其中一说蜀就是蚕,是因古蜀王蚕丛教民栽桑养蚕,使四川成为中国最早养蚕纺丝的地方,奠定了中国四大绣之首的地位。 学者们推断是商朝人最先发明使用“蜀”字,并且有多种写法。每一种写法上,都有一个大大的“目”字,意思是“纵目”。“目”和“虫”成为“蜀”字创造的源头,包含了人物(蚕丛)、地域(四川)和产品(丝绣)等具体内容在里面。 (“目”与“虫”确定“蜀”字创造的源头)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道出蚕丛是古蜀国开国国君的地位,蚕丛王建都瞿上城(成都境内)。史料记载,他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由游牧民族转化成农耕民族的伟大先贤,更是中华第一个把山上野蚕变为家蚕的人,他教民栽桑养蚕纺衣,不断创新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如果“纵目”确定了古蜀国第一国王的特征,成都出土并震惊世界的形体人物也许真是“蚕丛”的形象表达,让当下人们认为断代的“金沙遗址”仿佛找到有了古蜀国迁移路线以及文化延续的脉络。 (金沙遗址蚕丛王纵目形象) 蚕丛成为长江流域农耕文明开启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或世界纺织行业重要开创者,更是形成当下“天府文化”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古蜀国“蜀”字文字起源和地域文化及产品特征融合的化身,更为中华重要吉祥寓意的文化符号“经纬”一词的出现奠定了产品呈现的基础。 从完全依靠自然条件生存方式的游牧生活,逐渐迈入适应自然就地取材的农耕文明,人类真正走向用创新思维寻求自身发展的新纪元,走向更加文明的新阶段,体现出人类在创新创造方面最伟大的一面。 四川出现许多伟人并对中华民族产生深远的影响,“大禹治水、胸怀天下”四川的大禹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当下国家倡导“创新”发展模式,提倡各行业以及全民“创新精神”,如果要在民族创新精神上有一个代表人物,四川的蚕丛可以说就是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象征。 (蚕丛迈入农耕文明发展纺织体现创新精神) 知识版权注册编号:川作登字—2020—A—00143873 |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
2024-10-20
2024-10-17
2024-10-17
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