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州艺博会艺术总监兼策展人的彭文斌,同时也是中国画专业出身的艺术家,对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继承与发展,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鸥洋《漂泊的小虫18.3》112x130cm (麻布.油彩.综合材料) 2018年 彭文斌表示,“新水墨”是出于对传统与现实的取舍和创造,巧妙地建立在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并与国际碰撞,进而产生独具东方艺术特质的新的艺术语言。 王阔海《出猎图》138x69cm 新水墨可以认为是传统水墨在当代情境下的现代转换,保持着中国当代艺术与传统文脉的传承和创新。“新水墨”是新的技法、新的材料、新的思想、新的语境的融合。 柯桐枝《共享春光》194x179cm 2015年 此外,彭文斌还指出:“新水墨”的出现是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必然结果。1989年“新文人画”登场,画家们开始强调传统在当下文化中的价值,为水墨向现代转换提供了另一种思考的维度。 赵占东《光阴》68x68cm 艺术家们更愿意将水墨画当作有现代文化品位的艺术样式,用水墨性话语来直接呈现个人感受和体验,对当下社会的生存状况作出反应。 翁志承《行走之间系列二》35x23cm 新水墨不单单是一个画种,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从中国艺术发展的文脉来看,新水墨会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象征之一,同时也是我们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参与国际对话的有效渠道之一。地位的发生需要存在感,而新水墨更加容易与当下的生态环境与空间产生共鸣,并给人全新的艺术体验和观感。 彭太武《茫茫水》140x74cm 2014年 那么在个人创作中如何探索新水墨艺术呢?对此,彭文斌分享了自己的见解,新水墨与传统绘画有着血脉上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新水墨可以说是水墨和当代文化的双重滤镜。艺术家既需要自己独特的创作理念和形式,也要有开放和包容的特性。 孟宪琪《又忆麻黄梁》50x50cm 2017年 探索新水墨,需要在实践中重新认识、体验水墨,探索新的可能性。于创作者而言,作品是媒介,袒露出创作的单纯本质和艺术家的好奇心、觉知力才是根本。在新水墨的探索过程中,彭文斌表示自己则会更加注重作品创作中”必然“与”偶然“的关系,以及”可控“与”失控“的技法与思想呈现。 【彭文斌简介】 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美术学) 知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20年,走访了全球20多个国家的2000多位艺术家工作室,为全球5000多位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学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的解决方案。 |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