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报告 内生动力】斗笠村的文化密码——记遂宁市大英县斗笠村扶贫人周义双

【四川报告 内生动力】斗笠村的文化密码——记遂宁市大英县斗笠村扶贫人周义双

四川文化网 2020-8-14 09:53 14669人围观 文学作品

怎样的生命才是永恒?什么样的人生才能留芳千古?古人回答的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才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周义双和万千扶贫干部们一道,正践行着这不朽的人生诺言。
【四川报告 内生动力】

这座矗立在曾经贫困的斗笠村村口的村碑,寓意着“托起斗笠,展翅高飞”。
图片提供周义双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密码,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特定的时刻自会启动;每一个村,也有它独特的文化密码,随着岁月的积淀,它会在某个时候,可能是某一个春天,由一个人,带领着一群人,去匡助开启一个村寨厚重的过往与丽影今朝。

  一座文化村碑,一颗扶贫初心

  碧蓝的天空与游走的云丝下,是乡野间无尽的苍翠。在这蓝白绿的映衬里,屹立着一座小小而不屈的村碑,它在大自然的底色上涂抹着明亮一色,处之浑然,犹如一尊矗立在阳光下的丰碑,代表着一个村的贫穷,已成为历史。
  这尊3.8米高的村碑,竖立在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玉峰镇斗笠村的村口。它是一座由钢筋水泥构筑的雕塑,呈现的是一双刚毅有力的巨手,托起一顶金灿灿的斗笠的画面。
  白色的巨掌张开,像一双振翅欲飞的翅膀,直向蓝天;而斗笠,更像是一轮金色的太阳,仿佛让人们看到了斗笠村的百姓,正用勤劳和智慧,托起灿烂的明天、希望与未来。
  村碑的设计者名叫周义双,他坦言:“我设计这个雕塑的初心,是寄以展现‘托起斗笠,展翅高飞’的寓意。”
  周义双是斗笠村一名普普通通的驻村帮扶队员。说普通,是因为作为全国万千驻村工作队员中的一名,他是普通的。而他的样貌,他的行事风格,却是绝无仅有的,是特立独行的。

  先说说他独特的样貌吧。

  周义双个头高挑,却是又黑又瘦,叫人看了总不免担心,怕不是有什么病吧?或者是饭没吃饱吧?几年前,大英县人大主任第一次来斗笠村考察扶贫工作,周义双兴奋地迎了上去,主任激动地抓住他的双手,满怀同情地说:“你是贫困户吧?你受了不少苦吧?”
  不是我说的,他身边的人都这么说,“你哪里像个扶贫干部啊,你这身形,简直就像个贫困户。”
  不过,你若看了他36年前的当兵照,你就会明白,这是“天生”的。30多年后的今天,他还是那张小小黑黑的娃娃脸,还是那副瘦得让人担心的身材。

脆红李下的周义双,精心呵护套种的每一株蔬菜幼苗。
图片提供 周义双

  但就是凭着这样一副看似羸弱的身子,周义双在扶贫战线上坚持奋斗了6年。如今55岁的他,成了大英县帮扶时间最长、帮扶年龄最大、帮扶职务最高的驻村队员。虽然斗笠村已于2018年底实现了贫困村退出,2019年实现了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而周义双的扶贫脚步,却未曾停下。
  周义双深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作为一名扶贫干部,周义双的爱好是广泛又独特的。

  周义双爱好广泛,书画、诗词、摄影、写作。因此,与他志趣相投的文学艺术界的朋友颇多。他是当地书画界骨干,并且还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在村碑主体字框中,钴蓝色的底子上,是“斗笠村”三个烫金大字,左下角小字写着“开心题”。“开心”即中国著名书法家何开鑫,它是周义双的好友。为了斗笠村,周义双没少占他的“便宜”,请他为村里贡献了不少墨宝。
  村碑底座的碑记里,写着“承制:徐氏泥彩塑”,这个来历也不简单。“徐氏泥彩塑”是大英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泥塑是由徐氏泥彩塑的第五代传人、65岁的徐兴国亲手打造。
  碑记最下面一行写着“捐赠:川投水务集团大英公司”,这即是斗笠村的对口帮扶单位,周义双是该公司的党支部副书记。
  2014年,按照大英县县委、县政府扶贫工作安排,川投水务集团大英公司的扶贫任务是,对口帮扶斗笠村,单位还要选派人员到村上参加驻村帮扶。本身在单位就分管着扶贫工作的周义双,便主动请缨。
  他的妻子知道这个消息后,担心地说:“你才从广元调回来,这才多久,又要去驻村?组织安排你回来,是对你、对我们家庭的照顾。你也快50岁的人了,何必去折腾?你那身子,比我还单薄,累出个病可怎么办?”
  周义双劝慰妻子道:“我曾经在农村生活锻炼过,我能吃苦,身体也没问题。况且,农村穷,农民苦,这我也是有亲身体会的。我们这些在城市长大的人,吃的、用的、穿的,哪样跟农民没有关系?现在有这机会帮助他们,我当然很想去。”
  深夜,周义双在床上辗转无眠,他心里,也是百转纠结,充满了矛盾。他在回遂宁市大英县之前,在广元市剑阁县,担任川投水务剑阁公司总经理,期间在广元生活了7年,和妻子长期两地分居,对女儿照顾得少,对家庭亏欠得太多。他内心,充满了对妻子、女儿和这个家,深深的愧疚。
  然而,他和农村又有着不解之缘。
  他曾两次被派往农村,帮助开展工作。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周义双被县里安排,到农村参加“清经(清理经济)”工作;另一次是2014年,在担任川投水务集团剑阁有限公司总经理期间,被剑阁县政府安排,参与当地的秦巴山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所以,周义双对农村工作有一些了解,对农民生活的艰辛更是十分明了和同情。自小城市长大的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城市,对农村亏欠的太多,太久。

  良心,在他眼里,是一个人灵魂的守卫,也是一个人灵魂的中心,是一个人自我堡垒中最该守卫的财富,更是我们每个人不能跨越的警戒线。

  周义双是大英县人,曾在1983年至1986年,在北京军区某部服役,当兵那会儿,曾是部队政治处的专职放映宣传员,还曾荣立过三等功。下地方后,他依然保持着部队传统——听党指挥、无私奉献、善打和敢打胜仗的优良作风。2008年,汶川大地震曾荣获四川省国资委和川投集团“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他带领的团队获得“全国总工会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的殊荣。
  他想事、行事,总是不由自主地,把工作任务和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他说:“扶贫,是一场关系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一场伟大战役。我也曾经当过兵,下过农村,投身这场战役,我是义不容辞。”

  曾经的斗笠村是贫穷的,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子是艰辛的。

  斗笠村地处川中盆地丘陵地带,位于大英县西北15公里。上世纪70年代,这里兴建四五水库,因此,村界周边淹没区较多,人均耕地还不到五分。全村284户887人中,就有贫困户85户215人,贫困户几乎占了全村的1/3,其中,又有特困户35户98人,残疾户28户,长期患病家庭8户,扶贫任务十分艰巨。

  周义双曾经写过一首歌,《我是扶贫驻村员》,表达了他对斗笠村的扶贫初心:

五年前的那一天
仿佛还在我眼前
贫瘠的土地泥墙边
乡亲们望穿双眼
这里虽没养育我
心里却想把你改变
为了这个郑重诚若
从此我们不惧风险
……

  一个人的初心,始发于他的思想本真,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

  一所历史村馆,一段文化密码

  周义双,将他的德与思,言与行,他广泛而独特的爱好,渗透在他的每一段扶贫历程中。
  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建起了一所“斗笠乡村艺术馆”。这个40多平方米的地方,不仅是一个文化艺术馆,它还是一个村的历史博物馆,它留存着斗笠村的历史记忆,传承着一个村的精神文化,延续着一个村的血脉亲情。

  斗笠村建村历史悠远,文化底蕴厚重,关于“斗笠村”名字的来历,还流传着一段离奇的传说。

  据说在清朝乾隆年以前,斗笠村村边有个黑龙潭,所以它之前叫做“黑龙潭村”。张献忠败走成都后,沿龙脉东下,来到黑龙潭边,养精蓄锐。在一个月黑风高夜,他化作一条黑龙,在此地界翻云覆雨,生灵涂炭。乾隆皇帝登基后,查看龙脉,见蜀地一个村庄连月阴雨,有异象作乱,便将一顶斗笠扔出,化为一座斗蓬状的山峦(现叫斗篷山),此山挡住阴雨,黑龙潭村从此太平。乾隆遂给此村赐名“斗笠村”。
  这结局美好的神话故事,流传至今,它表达了农人们对风调雨顺的祈求,对幸福安宁日子的渴望。
  村中历史遗迹和典故颇多,现有东汉墓崖2处、宋代盐井4口,一块咸丰皇帝封赠的八品诰命墓碑,一座保存完整的清代曾家大院,有村中名医但大夫悬壶济世的传说,有英勇抗击土匪外侵的母亲寨遗址,还有60年代旷氏家族割肝救母的致孝故事。

由周义双提炼并誊写的“斗笠村人文八景”书法扇面。
 图片提供 周义双

  在艺术馆中,存有两把特别的书法扇面,皆为周义双亲手所书。
  其中一把扇页题记中写道:“客居玉峰镇斗笠村五载有余,提炼出人文八景,并自作七律一首”。其字迹笔酣墨饱,劲骨丰肌,历练纯熟。现摘抄如下:

乾帝笠威妖孽灭
汉存崖冢泣声绝
地藏老井经风雨
树掩残垣阻恶邪
救母割肝传大孝
悬壶济世渡微劫
孤灯青庙随烟尽
白鹤归来话久别

  这人文八景即:乾帝降龙,东汉墓崖,宋代盐井,母亲寨,割肝救母,但大夫悬壶济世,清代曾家大院,以及现代乡间生态、引来白鹭归来的自然风光。
  一个村庄的历史文化传承,需要挖掘,需要有人延续和记载,当村民们随着物质的不断丰裕,一定会在某个时候,更加缅怀这个村的过往,那时,如果它的历史是一段空白或残缺,人们的心,或许将会在那一处留下永远的遗憾,日复一日,不断追溯逝去的过往,久久无法平息。
  周义双主动承载了这个使命,承载了这份光荣,他把斗笠村当作他前世今生的缘分,去开启它的文化密码。

  第二把书法扇面,非常特别。

  其字迹,另有一番行云流水、笔走龙蛇的风格。而令人感叹的是,此处抄写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创作的一首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这是总书记于1990年7月15日,读《人民呼唤焦裕禄》时的感怀之作: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
  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周义双曾多次誊录习近平总书记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激发出一种“生也斗笠,死也斗笠”的豪迈之情。 
图片提供 周义双

  那日中夜,总书记在“霁月如银,文思萦系”的情景中凝练而出,词作明净、深沉、宏阔。词中,勾勒出焦裕禄扎根黄土沙丘,一心为民、为后代造福的忠肝义胆和质朴情怀。
  这是周义双最喜欢的一首词,词中的文思和情怀,让周义双激发出一种“生也斗笠,死也斗笠”的豪迈之情。
  他定是将焦裕禄作为自己的精神榜样,平日里细心体味。作为一名帮扶干部,他的情思,此间可窥一二。

  在斗笠村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感恩奋进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宣讲扶贫政策的文化墙和宣传牌,生动的文字和彩画,提振了乡村精神文明风貌,也美化了村容村貌,浓厚了村中文化。

  这样大大小小的文化墙大约有100多面,如村委会墙面写着“多一分宽容和关爱,多一分谦让和理解”,稻田边,红色大牌上写着“产旅融合 振兴斗笠”,中间还有一个可爱的斗笠村LOG,那是一个戴斗笠的农民巨幅卡通动漫。难得见到哪个村子有自己的LOG,这也是周义双想出来的,是他在2018年向公司申请资金后设计实施。
  馆中还珍藏了不少反映斗笠村村风村貌的当代名家碑刻、牌匾和字画,大多是他书画界、楹联界的朋友,受其邀请到村里免费为斗笠村而作。除此,馆中还有一些农家古瓦罐、农具等器具,这些也都是周义双花时间收集,为大家珍藏的。

馆中收藏的村民留存的酒壶。 图片提供 周义双

  周义双喜欢摄影,也颇为专业。他用镜头,记录着斗笠村的成长,为村里的农人们留存着宝贵的影视图片资料。

  他在彩视视频上,制作了斗笠村宣传片共计50余部,累计播放量达80万次之多;在他微信朋友圈中,晒出的一张张图片,也展示了斗笠村的生产生活。那些视频和图片中的画面,有斗笠村美景,勤劳的乡民,还有扶贫干部的日常。

  一个文化农庄,一个乡村未来

  周义双深知,乡村振兴规划先行,乡村旅游需要样板。

  2019年斗笠村被列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后,周义双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的战役中。
  他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以及部分村民代表们积极行动,共同研究,结合村里丰富的村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提出了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构想。
  他们的小目标是:赶超隔壁的卓筒井!
  斗笠村所在的玉峰镇,与卓筒井镇比邻而居。卓筒井镇内各村,尤其是以吴家桥村为首的村子,近年来产业发展迅速,他们大面积种植桃树,并带动乡镇周边村庄,打造了千亩桃花旅游赏花景点,颇有名气,成为了大英县的一个乡村旅游热点,老百姓收入也很是可观。
  这引起了斗笠村村两委的高度重视,两委一班人,通过近1年的跟踪考察学习,终于在2018年,在斗笠村引进了适合自己的产业,脆红李种植。
  在大英县政府和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们成立了大英县玉鑫丽景产联式合作社,采取“企业+农户+村集体”模式投资,共计200万元,在斗笠村种植脆红李近600亩,林下土地也不浪费,套种见效快的有机蔬菜400余亩,他们用卖蔬菜的钱,来补助当年土地入股和村民务工的费用,种植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立竿见影。

  周义双正筹划着,明年2-3月份,搞个李花节,打造大英县继卓筒井之后又一个乡村旅游热点,实现当初的小目标。

  “我们比起卓筒井的乡村旅游,有三个优势:一是有更长的花卉观赏和果实采摘期,二是有大面积库区的湖面观光和水上娱乐,三是有厚重的村史文化魅力和独特的生态产业景观。”周义双和村两委们,信心满满。
  雪白成片的脆红李花朵是大型观赏主题,他们策划举行“原乡笠影 圣洁李花”的主题活动。他们计划着建设农家乐、康养中心等,留住客人,稳定增收。
  他们还谋划着:在斗篷山头,建造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斗笠雕塑,将其打造成为地标式的宣传名片;讲述好乾隆赐名、割肝救母等村史故事;依托四五水库,打造湖上景观、游玩、垂钓、餐饮等一体的“梦幻水城”。
  他们还有很多想法:开展网络“百诗百书百画百联”有奖征集创作活动,在端午节组织龙舟赛,构建儿童乐园,开辟世外桃源等。
  在具体配套实施中,他们将“不留余地”地实施生态绿化和环境美化打造,将村里剩余土地,分块布局,营造四季花果飘香的亮丽景点。
  这样美的农村,这么丰富的文化和有趣的娱乐活动,谁不想去呢?
  村干部们共同规划了20多个景点,由周义双牵头,起草编制了《斗笠村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4年规划》,探索“农旅结合+乡村振兴”模式,打造星级农家乐样板,带动斗笠村经济发展,力争把斗笠村建设成为一个风格独特、魅力无限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周义双一直琢磨着塑造一个“星级农家乐”,树立一个乡村旅游农家乐的样板。

  有次一群老同学聚会,一个女生说起她很爱种花,目前和老伴儿已经退休,准备找一处清静的地方养老,最好是在农村租一所农民闲置的房子,门前种花,屋后栽树,过一把乡间的慢时光。
  这浪漫的设想,被一旁的周义双听到,他眼睛一亮,立即热情地向老同学推荐:“你这个愿望简单啊,到我们斗笠村来吧!我们那里正有一处空置的房子可以出租给你们。不过我想把它打造成一个精品农家乐,相当于打造成一个样板间,好让村里的农民们学着做,以后多开几家农家乐,结合我们村的产业发展,打造农旅融合的新样子,让村民挣到更多的钱票子……”
  周义双看老同学饶有兴趣的样子,便接着说道:“你们两口子正好又做过餐饮,厨艺好,开农家乐没得问题,装修那些我可以帮忙。不知你们愿不愿意过来,这既是实现你们养老的梦想,也是帮我个忙,不对,是帮我们这个曾经的贫困村——斗笠村这个忙?”
  看着周义双诚恳又热心的样子,老同学也被他的诚意打动。他可真是个对扶贫执着的人呐,一心想着帮扶他的斗笠村,什么事都可以牵扯到他的斗笠村上。
  同学最终答应了建设农家乐的事,并打算投资40万元试试。
  他们于2020年5月份开始动工,加班加点,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便打造完工,取名“笠影农庄”。
  当你沿着村委会门前的那条道往前走不远,就能见到那栋两层楼的“笠影农庄”。那“笠影农庄”红色四字招牌,写在四张大圆簸箕上,一字排开,醒目地挂在院墙。顺着农家乐的屋檐和小院儿的篱笆,挂着一溜一溜儿的红灯笼。整个透着红红的喜庆。

周义双亲手扶助打造的“笠影农庄”农家乐开张啦。
 图片提供 周义双

  走近了,但见房前一个百来平米小院儿,围着土红砖砌的篱笆,红墙上沿,是灰瓦堆叠的一圈儿镂空层,隐约能瞧见里面星星点点的花草。穿过拱形木制花架的院门,进得院内,里面生满新植的花草。
  左边雪白的墙面是“乡村振兴”的宣传字画,生动活泼,墙下角,种着一排浓绿的灌木,欣欣然,与字画和谐相映。
  院中,一个河卵石砌成的水池,边上种着矮草和秀挺的菖蒲,池边摆放着绿皮青蛙和黄嘴白鹅的庭院布件,趣意昂然。
  右边小径的一头,是一处茅草亭,主人正坐在里面,与俩朋友谈笑风生;若闲来无事,在此处也可把书沉吟。

  这生动的场面,正如后来房间看到的一幅画里题文所写:“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

  这栋农家小楼中,一楼有4个雅间,每个雅间的名字,都用的村里的小地名,猫儿井、天生桥、母亲寨、斗笠坡。仿佛这小小的雅间,也承载着一个村的文化。
  屋子中间的大圆桌上,是成套的青花瓷餐具,青花茶壶、茶杯、碗碟,甚至连筷子,都是青花瓷的,大家吃饭可要规矩了,不小心筷子落地上,可要摔断喽。
  房间顶部吊灯非常简洁,一个斗笠下,一颗大圆灯泡。亮白的墙壁,挂有玻璃镜框装裱的水墨字画,画中流淌的是乡间闲趣,古韵山川,或是一些笔墨横姿劲挺的字迹,有的为周义双的亲笔挥毫之作。每个房间的壁灯,也是他亲自设计,精巧雅致。

  整栋楼的房间设计和布置,周义双花了不少心思和心血,体现出一个文人的儒雅气质,展现了一个乡村的独特文化。

  业主以前是搞餐饮的,自然有一手好厨艺,老腊肉的浓香,耙耙菜的清香,生态新鲜的食材,也自然叫人放心,做的斗笠麻辣巴骨肉,更是一绝,酥焦金黄的巴骨肉,面上撒着绿的青椒、红的小米辣,花生米碎末、葱花儿、蒜粒,那表皮酥脆,内里肥美柔软的肉,滑过唇齿之间,牵引着食客的舌尖和胃嚢。
  二楼除几间优雅的茶室外,是一处敞阔的茶坊,可容纳100来号人,安置有十来个长条桌,兼具喝茶聊天,吃饭打牌的功能。若是举办个婚礼宴会的,也全没问题。
  从楼台望去,有碧冬茄的小喇叭花映衬着,放眼青绿的稻田,满满写着乡间的幸福与迷人的清新。
  庆祝“笠影农庄”开张的那天,由周义双的朋友,帮着请了一个民间艺术团,大约有三四十人,全都是美女,个个化了彩妆,穿上亮绿的旗袍,风姿绰约,走起时装步来,如清流中依次漂过的片片浮萍。
  能觅得一处青山绿水间养老,朝看晨雾与曦光中渐醒的村庄,日看野花闲草、田间累累硕果,暮看日落黄昏炊烟起,这样的日子,只是想想,都心生向往。

朝看晨雾与曦光中渐醒的农庄——《斗笠晨曦》。
 摄影 高翔

  在“笠影农庄”的打造中,当地村民在房屋租赁和施工建设中,直接获利15万元。农家乐建成后,他们还聘用了村里3个贫困户在此常年打工,实现稳定增收。
  自“笠影农庄”建设以来,周义双每天张罗着,看着它,亲手扶助它的成长。

  他的规划,以乡土味道和村风民俗为重点,充分体现了斗笠村的历史文化、保持了原始风貌,为远离农村的人们,提供了一处青山绿水间的世外桃源,排解游子们心中的田园乡愁。
  在最近的一次县脱贫攻坚先进表彰会上,曾经以为周义双是“贫困户”的那位人大主任,感慨良多地评价周义双是——一个文化人,带活了一个村。

  周义双不断挖掘斗笠村的文化历史,他在脱贫攻坚的历程中,又不断创作出新的乡村文化。时代赋予了他神圣的职责,去挖掘、去创作、去牵引,开启一个村的文化密码,让乡里乡外的人们都看得清明,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村文化永恒的价值。

  后  记
  在大英县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下,在扶贫部门、帮扶单位和村干部们,以及全村百姓的共同努力下,斗笠村从“一穷二白”,当时连村委会办公室都片瓦皆无的情况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曾经的斗笠村,地处偏僻、交通落后,水利不畅、种植落后,地少人稠、劳力紧缺,思想闭塞、环境不整,集体经济多年为零。周义双与村干部们一道在具体实施中,针对斗笠村不同的问题症状,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努力探索出了一条光明之路。
  他们共同努力,在帮扶特困群众的同时,以产业为抓手促农增收。2018年7月,50亩虎斑蛙养殖落户斗笠村;2018年10月,玉鑫丽景产联式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目前,村里已形成600亩脆红李为主导、套种400亩蔬菜的核心产业,村民从合作社每年获得近100万元务工收入,人均每月增收近1000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余元。
  “把斗笠村当故乡,视贫困群众为亲人”,这是周义双的扶贫座右铭,他时时提醒自己,约束自己,不断增强自己的韧性;他把“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作为扶贫誓言,倾注全部身心,投入到“村退出,户脱贫”的攻坚战斗中。
  他抱着一颗反哺农村的感恩之心,扎根斗笠村6年。村上的干部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唯独他选择了坚守。
  6年里,他与斗笠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更与当地的贫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6年中,周义双用坚实的步履丈量着“贫”与“脱”的距离;用亲人般的关爱拉近“工”与“农”的关系;用党员的标准去强化“党”与“群”的融合。
  他参加抗洪抢险、水库救人,冒着倾盆大雨、电闪雷鸣,拯救农户养蛙基地;他走街串巷、叫卖蔬菜,四处奔走、推销农品,帮助农户绝渡逢舟;他耐心调解、不厌口舌,解决乡里邻里琐事纠纷;他驻守奋战疫情防控一线,孙女烫伤住院、女儿医院生产,他居然都狠心地没有看望陪伴过亲人一天……
  扶贫干部所遭遇的艰辛、悲痛、矛盾与挣扎,他都亲历感受过。
  历尽千难万苦,走过千沟万壑,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近在眼前。此时,正是发起决战、进入总攻最吃劲的时候,周义双努力践行着自己的承诺,咬紧牙关,争分夺秒,“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怎样的生命才是永恒?什么样的人生才能留芳千古?古人回答的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才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周义双和万千扶贫干部们一道,正践行着这不朽的人生诺言。

2020年8月8日

  【作者简介】罗薇,汉族,贵州安顺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四川班学员。现供职于政府机关,从事宣传工作。在《人民日报》《中国扶贫》《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四川扶贫》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记叙文、散文、诗歌、新闻通讯、论文等近百篇文章,曾数次获奖,并著有散文集《风随四季》。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原作者: 罗薇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