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28
【四川报告 内生动力】 紅萝卜,蜜蜜甜, 看到看到要过年。 娃儿要吃肉, 大人没得钱。 ——泸州童谣 四川泸州南部乌蒙山区,峰峦叠嶂,河谷陡峭,土地贫瘠,赤水河流经之地,有古蔺、叙永、合江三个县。合江为省级贫困县。古蔺和叙永为国家级贫困县。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当地人民生活的贫困与艰难。地处乌蒙山片区的叙永、古蔺和合江三县是国家扶贫的重点地区。 一、大山深处的呼唤 日夜奔流的赤水河,静静肃立的群山,见证着这里的贫穷。没有足够的粮食,吃食以苞谷、土豆为主,断粮时全靠国家救济;没有明亮的电灯,茅屋里如豆的煤油灯在黑夜里无奈地摇曳;没有通讯设备,打个电话或者交封信要走几十里的山路到场上才能遂愿;一间间泥巴墙的房子,孤零零地掩蔽在浓荫密匝的深山里,遇上刮风下雨,便摇摇晃晃的,漏下的雨滴打湿了床被;没有像样的村小学,教师奇缺,穿墙风在破烂的教室里肆虐,家里生活困难的孩子早早便辍了学,跟随父母在山上种地劳动,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无能力学到新技术,怎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脱贫;没有医疗卫生站,得了病大伙儿只好相帮着用担架往山下抬,也没有医疗保险,多数家庭因病致穷,在贫穷的漩涡里越陷越深;没有可供农民休闲聚会的活动室,收工后大家聚在一起,或喝寡酒或打牌赌博或大声谈论女人…… 叙永县水潦彝族乡,毗邻云南、贵州,被称为“鸡鸣三省”之地,湍急的赤水河穿境而过,形成陡峭的河谷,仰头落帽的山坡上,栽种着稀稀拉拉的苞谷。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环境恶劣,缺医少药,教育落后,生活很是艰难,尤其是住在大山里的水潦人。1987年笔者曾经到过这里。凝望着赤水河翻卷的波浪,深深的河谷,河对面的贵州,没有桥,尽管近在咫尺,要到达那里比登天还难。那时水潦场上只有一条狭窄的街道,走遍整个场街,见不到一间饭店和宾馆。雨天到处是泥,即便晴天,风一吹,尘灰飞扬。听当地人讲,深山里,有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住的是篱笆墙的屋,家里娃儿多,父母体弱多病,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上山找些山货,所卖之钱要供娃儿读书和为老人买药,尽管国家有补助,但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大娃儿在读小学,每天得爬10多里的山路,在一间由寺庙改建的村小学校里上课。教室四通八达,只有一位代课老师,忙里忙外上几个年级。若是冬天,寒风凌冽,雪片盖满山头,这家人全都龟缩在屋里。唯有的一件棉衣,谁出门就由谁穿。曾有一位泸州市的领导,到水潦扶贫,走进这户人家,看见柴火哔哔啵啵燃着,揭开锅盖一瞧,满满一锅水,里面飘着几块土豆片!顿时一串眼泪哗啦留下来。见此,那位泸州市领导和同行者纷纷解囊相助。 这仅是其中一例,足见乌蒙山区贫困形势的严峻。此时此刻,我们仿佛看见了赤水河飞溅的泪花,听见了大山深处的呼唤,那些倾斜的茅屋,那些泥泞的赤脚,那些面黄肌瘦,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神,那些求助的生命,一次次敲打着我们的良心,叩问着我们的社会责任!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近几年,泸州的扶贫工作在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成就卓著,使数十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给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带来了摸得着、见得着的大实惠,扶贫脱贫形势越来越好,振奋人心,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局面。 走进当年的贫困地区,一条条乡村公路,通达了遥远的山区,人迹罕至之地车来人往,山里人与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眼界开阔了,观念改变了,新的思维、新的技术潮水一般涌进了高山深谷,开始了科学种养殖,有了一定的经济来源,虽说不能完全温饱,但也不至于忍饥挨饿了;义务教育的实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欢乐地走进美丽的校园,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贫困山区中有的初中和乡镇中心校,甚至装上了卫星电视,开展起了信息技术教育;住房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有的贫困户脱贫后住进了坚实明亮的砖瓦房;有了相应的医保,医疗卫生条件也逐步有了保障;贫困山区相继建立起了农民文化活动室,闲暇时可以看看电视,读读书,下下棋,酗酒赌博者少了,犯罪率也降低了,农民们的业余生活开始有滋有味起来。 但是,由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差异,仍然有不少的贫困村、贫困户,在等待着党的阳光雨露,期盼着温暖的春风吹遍荒芜的山头。泸州市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乌蒙山片区。 合江县凤鸣镇凤凰村第一书记陈俊波在《山路弯弯风光美,扶路漫漫志弥坚》一文中写道: 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就被这里的美景折服,深深地迷恋上了 凤凰村这桃花源般的优美景致!……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再绮丽的风光也掩饰不了凤凰村贫困落后的本色,村民们远没有过上桃花源般富足快乐的日子。全村672户2314人中就有172户贫困户,550名贫困人口。村上的交通难、饮水差、通信不畅、致富门路窄、农业产业化底子薄等问题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就目前来看,国家实现全部脱贫,泸州奔小康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横在我们前进路上的一道大坎,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倘若搞不好,势必会影响小康社会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中国的国际声誉,脱贫已成为当今重要的国策,治理国政的新实践。 二、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 山脊嶙峋,大山深处的小路弯弯曲曲,天地间既有阳光也有风雨,现实很骨感,生命没有谎言,中国的脱贫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面临的形势仍然艰难而严峻。如同走上华山之道,没有退路,再艰险也要迎难而上,激流勇进,攀上顶峰。这时的中国,中国贫困的土地,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诗的意境中,迈开了脱贫致富的大步伐,吹响了全面脱贫奔小康的新号角。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大地,风雨兼程,更加忙碌起来,全面加快了脱贫进程。举国上下,凝心聚力,决心打赢这一场脱贫攻坚的人民战争。 中共泸州市委、泸州市人民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抓住国家《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推行之机,按照省上的统一安排,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积极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培育、能力提升、公共服务、生态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七大扶贫攻坚行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紧紧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和实施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的机遇,谋划和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抓好古蔺、叙永、合江三县,全力推进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升级,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此,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脱贫攻坚会进行分析和研究,周密部署。 2015年7月28日,中共泸州市委召开七届十次全体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泸州市委关于全力推进扶贫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决定》指出,按照“两个率先”要求,确立“五年集中攻坚,提前一年脱贫”的总体目标,到2019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为了全面、高效、精准推进扶贫工作,我市制定了全方位的脱贫攻坚路线图,市、县、乡分级制定了《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乌蒙山片区扶贫攻坚2016—2020年规划》《贫困村脱贫规划》等规划,把脱贫奔小康的目标落在实处。 目标已确定,责任已落实,泸州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全面铺开,定格在“精准”二字上,在“精准”上找差距,在“精准”上做功课,在“精准”上解决问题。行走在乌蒙山贫困地区,随处可见辛勤的扶贫工作者:陡峭的山路上,荆棘丛中,有他们跋涉奔波沉重艰难的足迹;奔腾呼啸的赤水河河谷,雷电风雨之中,来往着他们汗流浃背的身影。工作虽然艰苦,但他们无怨无悔,紧紧咬住脱贫攻坚,打赢这一场世纪之仗。让身处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家庭,沐浴春风,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提前脱贫,共同富裕,一起迈向小康社会。 三、稻花香里说丰年 时间流走,岁月更替。自1986年5月16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立至今,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风云激荡的中国扶贫开发事业,已走过了30多个年头。有多少扶贫开发的故事,有多少扶贫开发的英雄人物,有多少扶贫开发的业绩与成就,书不尽,赞不尽。这一切的一切,都镌刻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脱贫奔小康的历史丰碑上。 1、精准扶贫,交通先行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在乌蒙山的贫困山区里体现得尤为明显。2014年,泸州建成农村公路1010公里,2013年建成1155公里,连续两年农村公路建成里程保持在一千公里以上。 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在改变着贫困面貌,也在助推扶贫事业向前发展。“路变好了,甜橙也好卖了。”古蔺县马蹄乡岩脚村村民张胜一家3亩甜橙地,去年刚刚收获便全部售完。由于道路条件的改善,马蹄乡放手发展起了甜橙种植,去年全乡12000亩甜橙投产,产量达到800万斤,产值超过5000万元。“开秤首日,4万斤甜橙便被各地商家抢购一空,甚至还有来自北京的客户”,马蹄乡甜橙专合社社长李先华介绍。 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得以让扶贫区域连点成片。2014年,泸州实施连片扶贫开发项目3个,整村推进项目25个。“除了整合各类资金86亿元,我们还向上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亿元,捆绑用于推进乌蒙山片区扶贫进程。”该负责人表示。 ——《扶贫解困 泸州有方》(《四川日报》2015年03月24日) 这是《四川日报》记者罗之飏采写的泸州市脱贫攻坚的一则新闻,笔者摘录的一部分是关于古蔺叙永两县山区交通设施建设的。古蔺县提出的“精准扶贫,交通先行”,更是体现了交通设施建设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2、农业产业精准脱贫 土地是命脉,农业产业是基础。这是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最根本的特点。古蔺县大寨乡富民村村支书邵中扬说得好:我们本身就是农民,农业是根,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首先能保障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填饱肚子,不至于饿死。只有人的生命有了保障和依靠,才谈得上脱贫,才可以论道和谋划发展。 位于合江县东部,距县城58公里的先滩镇,地处偏僻山区,近年来,为了脱贫致富,该镇因地制宜,种植了一种叫吊兰花的经济作物。吊兰花是先滩金钗石斛的俗称。不仅可以供人欣赏,它还可以作为一种食材健身益体,也是一种治病的中药材。浑身都是宝,极具经济价值。 走进合江县先滩镇显云寺村,笔者驻足于“合江县先滩吊兰花专业合作社石斛盆景园”,各种品种的吊兰花映入眼帘,让人叹为观止。盆景园里有1000多盆吊兰花,以每盆80元计,每年的收入可达一万多元。全村种了一千多亩吊兰花,每亩一万元以上,年收入可达一亿多元。如今,先滩镇已成为著名的石斛之乡,其种植的石斛,远销省内外,在市场上极为抢手。 3、教育精准脱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是国策,振兴中华民族的大计,也是改变一个地区的落后面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中之中,对于贫困山区的脱贫尤为重要。它既可以为贫困地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知识人才,如通过他们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支持电商企业发展农村网点,促进农民依托农产品进网入市实现增收等,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又可以让他们走出去,开阔眼界,学习更多的生产知识和经营管理经验,凭借自己的能力创造财富,回乡创业,带领乡亲们摘掉贫穷的帽子,让他们富裕起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教育脱贫攻坚中,乌蒙山贫困片区一路风雨阳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师留得住了,一批批大学生自愿奔赴山区,对山乡教育充满了信心。“哪里的房子最好,哪里就是学校。”贫困山区的群众如此自豪地赞道。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让山里的孩子与城里的学生享受着同样的教育资源。在教育精准扶贫中,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迹,感人的故事,让我们难以忘怀。 “教育是阳光雨露,能让贫瘠的土地结出丰硕的果实;教育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基础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治贫先治愚。人穷除了客观因素以外,也有自身的素质和观念问题。脱贫重在提高贫困者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转变落后的观念。走出封闭,学习科学技术,吸收新的社会信息。为此,只有依靠教育,不仅让贫困者受教,更为重要的是让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能文能武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人。这才能长久治贫,斩断贫根!”曾在基层教育部门工作多年的叙永县扶贫移民局局长张引虹,站在两河镇太平山村的一处山峰上,指着山下一所新建的小学校,深有感触地对我说。 4、医疗救助与低保兜底精准扶贫 “一人得病,全家致贫。”是当前农村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其中有少数人,身患各种疾病,致使其生活条件愈发艰难。合江县虎头镇五庙村村支书夏显群告诉笔者,该村贫困户致贫原因中,有70%是因病致贫,20%是因残致贫。因病致贫,以及因病返贫的现状,着实令人堪忧。对于这部分贫困人群,除了社会的帮扶,主要靠政府的医疗救助。 叙永县将全民预防保健与精准脱贫有机结合,探索实施健康精准扶贫,实现了扶贫对象县内住院“零自付”,同时,争取项目资金1500万元,改造升级乡镇卫生院、村卫生计生站,实现贫困村甲级村卫生计生站全覆盖。 叙永县因病致贫问题突出。为此,叙永县探索开展全民预防保健试点,全面落实医疗救助,实施精准健康扶贫工程,为按期脱贫摘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健康保障。该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一位领导告诉我,他们的经验是“全民体检,分类管理,重点救助,斩断贫根”。 叙永县通过抓好全民体检、实施精准健康管理、加强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确保全民预防保健覆盖面100%,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100%、医疗扶贫附加保险受益面100%、医疗救助面100%,筑牢了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防线,实现了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叙永县开展的以免费体检为基础,健康管理为重点的全民预防保健试点工作,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叙永作为全国唯一的农村样板县,全民预防保健工作列入了国家卫计委健康管理模式研究课题。 5、精准脱贫,圆群众一个“安居梦”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扶贫发展,茅草房、泥巴墙逐渐消失了,但在乌蒙山贫困地区,至今仍有贫困家庭居住在此类房屋中。解决好贫困家庭的居住条件,让他们住上坚实、宽敞、明亮的房屋,成了乌蒙山脱贫攻坚的突出问题。 泸州市以易地搬迁和灾后重建为抓手,精准到人。2016年,古蔺县认真按照《古蔺县幸福美丽新村(乌蒙新村)建设扶贫专项方案》,扎实推进乌蒙新村建设。积极推进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年计划完成7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抓好“两点、两线、两基地、两龙头”建设,实施11个省级财政新村基础设施建设、40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王光伟系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派驻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富民村的第一书记。笔者随着王光伟走进富民村,他指着眼前颇为“洋气”的新村居住点对我说:这是我们建成不久的一处美丽幸福新村的居民点。对于新村的建设,我们按照“示范中的样板,样板中的精品”, 整村推进,高标准规划打造富民新村及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项目,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高品质打造群众的幸福家园,让大家拥有安全舒适的住房,圆群众一个“安居梦”。 四、脱贫攻坚的经验与体会 1、党建统揽,赢得脱贫攻坚战 农村基层村级党支部,不仅是农村基层党员的核心和堡垒,在团结引领广大群众脱贫攻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克服软弱涣散,搞好村级党支部的建设,坚强基层党组织,发挥其核心统揽作用,是赢得脱贫攻坚战,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搞好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功不可没。如国家开发银行派到古蔺县永乐镇麻柳滩村担任村第一书记的李学征、泸州市委组织部派驻叙永县正东镇普市村的第一书记何敏莉、56岁主动请缨由泸州市委统战部选派到叙永县落卜镇红星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马克星等,是我在在乌蒙山片区走访中感受最深的,他们的奉献精神,浓郁的家国情怀,令人感叹敬佩。 2、抓好宣传文化活动,打造品牌特色形象 笔者在走访乌蒙山片区的脱贫攻坚中,亲眼见到,那些脱贫步伐迈得大的,脱贫效果显著的,都非常重视宣传舆论工作,注重自身的形象,打造特色品牌,以此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或招商引资,或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引来浩浩荡荡的旅游观光者。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支持扶贫工作,合江县扶贫移民局与该县文联、作协联合举办脱贫攻坚的征文活动。征文以文学作品形式,反映和再现合江县在脱贫攻坚中涌现的各种典型人物,他们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他们大爱的思想情操和美丽的精神风采。通过讲述精彩的合江故事,既宣传合江县的扶贫工作,又形象记录合江县脱贫攻坚的艰难历程和英勇壮举,载入合江县的史册。 乌蒙山贫困片区在脱贫攻坚中,为了扩大社会知名度,发展经济,增加当地的收入,根据各自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大力宣传,打出各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品牌。 古蔺县有着富集的旅游文化资源,包括黄荆原始森林、红龙湖、赤水河、美酒河、天地宝洞、太平古镇、二郎滩等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和大寨苗族风情、古蔺花灯、黄家扬琴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古蔺又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毛泽东同志领导指挥的四渡赤水战役历时72天,其中在古蔺转战54天,红军与古蔺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谊,800余名古蔺儿女参加红军。古蔺县紧紧围绕地域文化和红色文化这两个特征,加大建设力度和发展速度,同时宣传造势,致使慕名前来者络绎不绝,一时间盛况空前。 叙永县旅游局一位负责同志告诉笔者,该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如画稿溪等,着力帮助贫困户建立农家乐,同时予以宣传推销,组织各种旅游观光活动。 叙永县水潦彝族乡属赤水河流上游地带,与云南、贵州接壤,素称“鸡鸣三省”之地。该乡根据民族和地域特点,举办彝族风情火把节和赏花节,仅2016年3——4月,来参观旅游者23.9万人次,总收入突破一千万元。 3、凝聚社会各界的扶贫爱心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各种社会机构和有识之士的扶贫爱心。 从1992年成立至今,泸州市扶贫基金会先后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扶贫工程,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办了许多令人称道的实事好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泸州市栋梁工程扶贫助学公益活动,自2005年开展以来,已让20000多名寒门学子梦圆大学,让他们的家庭重拾希望。 泸州市关工委成立以来,就把工作的重心放在贫困山区孩子的健康成长上。自2014年起,市关工委着力打造“朝阳工程”关爱慈善品牌项目,资助奖励全市中小学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为了让更多的社会力量与爱心人士参与扶贫活动,泸州市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举行“扶贫结对网络行”活动,目前,全市已有28家企事业单位与近200户贫困农户在网络实现扶贫结对。据市扶贫移民局工作人员介绍,“扶贫结对网络行”平台已完成300户贫困农户的包括家庭人员情况、劳动力情况、致贫原因及脱贫需求等信息录入,社会力量可以自主选择帮扶对象。 再好的文章也有结束之时。笔者采写的乌蒙山片区脱贫攻坚的拙文,也该收尾了。不过,余音绕梁,花香长留,我的眼前总是闪现出高山密林中那些感人的故事和人物,挥之不去,让我彻夜难眠。 乌蒙山的层峦叠嶂,见证着脱贫攻坚的历史壮举;滔滔奔流的赤水河,歌唱着脱贫攻坚的伟大精神。乌蒙山不相信眼泪。相信党的阳光和慈祥的母亲。相信只有依靠勤劳和智慧,才能改变自己落后贫穷的命运,实现小康幸福的生活。 此时此刻,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拨开云层,霞光满天,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迎着绚丽的光芒,行进在乌蒙山丰收的田野上,在波涛般起伏的稻花香里,放声唱起了一首享誉海内外、传唱了60多年的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那诙谐欢快的旋律,真诚质朴的情感,对劳动和土地的挚爱之情,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太阳出来罗嘞喜洋洋罗郎罗 挑起扁担郎郎采光采上山岗罗郎罗 手里拿把罗来开山斧罗郎罗 不怕虎豹郎郎采光采和豺狼罗郎罗 悬岩陡坎罗来不稀罕罗郎罗 唱起歌儿郎郎采光采忙砍柴罗郎罗 走了一山罗来又一山罗郎罗 这山去了郎郎采光采那山来罗郎罗 只要我们罗来多勤快罗郎罗 不愁吃来郎郎采光采不愁穿罗郎罗 不愁吃来郎郎采光采不愁穿罗郎 王应槐,作家、文学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发表文学评论及文学作品700多篇(首)。曾主编《审美大辞典·教育科学审美》,参加过《阅读辞典》等10多部书的编写。著有散文随笔集《川南名镇分水岭》、文学评论集《文学的真谛》、文学评论专著《张中信创作论》和美学文集《走进美学》《美学风景》等,作品被收入多种选本,曾获四川文艺理论奖等多种奖项。 |
2025-01-19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