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跋:历史是治疗集体健忘症的药方

史祭2020 2020-9-3 21:04 1166人围观 文学作品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不太注重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不太注重细节的民族。老祖宗就热衷于“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王道气派。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不太注重细节的民族。老祖宗就热衷于“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王道气派。
  励精图志开疆拓土之后,迎来了胜利的热闹——然后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我们只在乎面子,反正我们赢了,你是胯下之虏。以至于我们是如何赢的,我们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我们的国土边界在哪里……数千年来,全是一笔糊涂账。
  细节决定成败是一种哲理。有一首民谣生动而形象地诠释了这样一个哲理:
  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

  《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后记
  大历史面前,躬身做一个卑微的拾麦穗者

  01
  历时五年时间,这本历史人文随笔终于杀青。
  《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一书的完成,完全是机缘巧合。
  5年前的初夏,《看历史》杂志执行总编苑海辰先生找到我,希望我在杂志上开一个专栏,他们已经想好了名字,说就叫“史记”。我当时一惊,连说使不得。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最多就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远谈不上研究。苑先生说,他们要的就是比较好看的历史随笔,不是那种书斋里出来的专业爬梳。
  不知不觉,这个栏目就是五年。
  之所以接下这个“活”,主要缘于三点考虑,一是兴趣所至。这些年杂乱无章看了一些东西,不系统,也漫无目的,可以趁机系统梳理;二是职业使然。新闻是历史的初稿,这些年写了不少“初稿”,就有了某种情愫;三是自我加压。强迫自己不断学习,从书本上学,从不断考古新发现中学。每每为了一个典故,翻阅十数本乃至数十本书成常事,为一篇文章常常搁笔一段时间方找到灵感,重新提起笔来也成为常态。

《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封面(扉页)

  02
  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栏目一口气竟写了40篇。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其实是一本读书笔记。因为阅读的习惯,我特地将这40篇独立成篇的文章分成了六个篇章,冠名以
  风雅颂、桃李杏、精气神、松竹梅、天地人、江湖海。
  在我的潜意识中,这六个看似毫不关联的词组,组成了先秦时期的血缘与纽带,也成为徘徊在“庙堂与江湖”的主题词。
  40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力图通过历史细节去考量每一个历史事实。这是一项苦差事,为了一些历史场景,我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又力所能及地到访一些历史现场,史料大多生涩,所以这样的随笔要生动地呈现起来,一点儿也不轻松。
  小细节成就大历史,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之所以看重“历史细节”,是因为30年记者生涯所形成的职业习惯,更缘于写“史记专栏”之前的一次新闻策划。

《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封面

  03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年,我所在的媒体发起并由我领衔一组大型采访报道,报道组抽调全报社的精英组成,整整两个月时间,形成了40篇深度报道作品。
  选题策划之初,我就打定主意,让记者发挥专业的能力,力图挖掘历史的细节,用鲜活的鲜为人知的细节,去还原、去见证那场旷日持久的宏大战争。
  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是要沉下心来,凝心静气,老老实实地当一个“拾麦穗者”。
  关于抗战题材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影视记录,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我们很难突破,唯有拿起记者的绣花工夫,深入田间地头,去寻找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战争亲历者、战场遗留物,哪怕一只军靴,一根毛发……一句话,“用小细节鉴证大历史”。
  这次大型报道结束后,我写了一篇总结文章,名字叫《藏在历史深处的细节》——

  透过那些仪式感极强的热热闹闹的纪念,我们似乎忽略了那些还未曾失却温度的细枝末节:大事件背后的小事件,大战役背后的小巷战,大场面背后的小场面,大人物背后的小人物……那些“小”的命运走向,那些“小”的生存状况,那些“小”所缔造的历史……芸芸众生,泯然不知所终。
  弱水三千,如何取一瓢饮?资料的收集和文章的写作中,我确定了一个原则,对于远去的历史,不作大而无当的丑化,也不做空洞口号似的美化——让细节本身说话,就是最好的表达。
  用小细节洞穿大历史,用小细节影响大历史,用小细节鉴证大历史。
  这个“小”,既指浩荡历史中的那些“小人物”、“小场面”,也指大浪淘沙中留存至今的一丝半缕的“活”的“小元素”;所谓“大”,是想通过若干小的细节,去透视、去印证、去体验、去褒扬隐藏在大历史中的若干鲜活的因子。
  小人物,大历史。可以说,恰恰是众多的“小”,撑起了历史天空中的“大”。
  我们这个健忘的民族谱系里,他们常常被历史忘却。谁能说清南京大屠杀中有多少孩子死于战争?八年抗战有多少良家妇女被沦为慰安妇?300万川军出川抗战,有没有一本完整的花名册?……
  每一个问号就是一个细节,每一处细节就是一个痛感。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
  刺刀见红的战争面前,那些看似些小的历史细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巷战,都会成为扭转整个战局的“最后一根稻草”。

《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备选封面

  04
  并非有意要沉湎于细节之中,是因为我们的双眼所及,双手所触……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细节,那些细节就像一件件随时可以发声的灵魂,敲打着我们的内心。
  千万不要小看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我们宏大叙事的基础,就承载在这些细节身上……让细节走向前台,站出来说话,从而还原历史现场。
  细节不会从历史的窑藏中自己走出来,需要我们带着虔诚与尊敬,精心探寻,悉心呵护……淘尽黄沙始到金,那些历史中的细节,就是深藏在黄沙中的金子。
  只有“半亩方塘一鉴开”,方能“天光云影共徘徊”。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不太注重细节的民族。老祖宗就热衷于“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王道气派。励精图志开疆拓土之后,迎来了胜利的热闹——然后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我们只在乎面子,反正我们赢了,你是胯下之虏。以至于我们是如何赢的,我们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我们的国土边界在哪里……数千年来,全是一笔糊涂账。
  细节决定成败是一种哲理。有一首民谣生动而形象地诠释了这样一个哲理: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在那篇《藏在历史深处的细节》一文中,我如是结尾。


  05
  透过丰富的细节来考察某一个切片、某一个维度。
  恰恰从这些“小”中,我们才能真切地见到“大”的意义。
  有如一台显微镜,通过检验一滴血、一个细胞的变化,来判断整个人体的健康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是历史研究专家,我只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因为职业的原因,“杂”是其最大特色:读书杂,写作杂……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只是一个信息整理者。
  越深入历史细节,就越不得不承认,历史是一只轮子,拨动它转动的是上帝之手,所谓大人物,其实也只不过是轮子上或者轮子下的蚂蚁或螳螂。在很多人眼里,常常误把蚂蚁或螳螂当成历史,而忘记了轮子的存在,这是对历史最大的误读。
  历史本身是精彩的,想写的精彩却并不简单。曾写出鸿篇巨制“中华史”的历史学家易中天曾感言:“很多研究历史的人,把历史当做一具尸体。放在解剖台上,取出肾脏、肝脏、心脏来研究。但我不喜欢,我觉得面对历史,首先要去感受她的血肉和肌理,其次才谈得上研究。”
  很高兴地看到,近年新近出版的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杜君立的《历史的细节》,还有余戈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都是其中不错的知微见著之作。特别是杜君立的《历史的细节》,更是一头扎进历史的裤裆,透过马镫、轮子、机器,生动地还原历史的细节,他还特地用这些陈年老物重构起他心中的“中国与世界”。军史作家余戈的“滇西抗战三部曲”,透过一个个历史细节来还原当年战争场面,令人身临其境。

书法家王刚题写书名

  06
  有着“中国学研究领域的毕加索”之称的史景迁,其中国历史作品就像小说一样精彩。《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便是微观史的典型代表作。
  多年前,我一口气读完这本历史著作,最深的感受只有两个字:“好看”。让你如同看小说一般,阅读中享受轻松与愉快。
  美国史学名家伯纳德?贝林认为,历史学“有时候是一种艺术,从来不是一种科学,永远是一门技艺”,而对这种历史“技艺”的坚守便是史景迁历史叙事的重要特征。
  世上这是冬天,但这儿很温暖。荷花在冬天的绿水里绽放,花香随风而来,有人想把花摘走,但当船过来时,荷花飘走了。她看见冬天的山上布满了鲜花,房间里金光耀眼,一条白石路通向门口,红色的花瓣撒落在白石上,一支开着花的枝头从窗外伸进来。
  花枝伸到了桌子上,叶纷纷落下,但花团簇拥,花还没有开放,它们像一只蝴蝶的翅膀,像一只沾了水的蝴蝶的翅膀,湿润而垂挂着;花茎细如发丝。
  她可以看到自己是多么美丽,脸上的皱纹没了,她的手光滑如少女的手,没有因劳动而变得粗糙。
  ……
  王氏的尸体整夜都躺在雪堆里,当她被人发现时,看起來就像活人一样:因为酷寒在她死去的脸颊上,保留住一份鲜活的颜色。
  王氏死了。她是一个农村妇女,是底层女性的代表,是山东郯城不幸的集合,是十七世纪中国苦难的隐喻。
  这唯美如工笔画般的细节雕刻,使得史景迁在行文间有种特有的浓郁的人文关怀。
  用小人物的视角发现历史,是史景迁微观史的典型特征,也正因为此,他才会引领历史散文随笔之先。
  同时,这样的写法与表达,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对历史的看法与态度。

《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封面封底

  07
  许倬云在回答“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时,曾给出这样颇让人意外的答案,他说,“历史是治疗集体健忘症的药方”。
  许纪霖在写给许倬云《中国文化的精神》一书导读时,有这样的文字:
  “大师写专著不难,但写小书,却没有几个能够做到。”有学问的专家不谓不多,但有智慧的大家实在太少,而许先生,无疑就是当今在世的大智者之一。“不要以为这类读物好写,只有学问到了炉火纯青、阅历通透人情世故、人生看尽江山沧桑的时候,方能够化繁为简,将历史深层的智慧以大白话的方式和盘托出。”
  40多年前,意大利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应邀来到中国,他受命拍摄一部电影,来向全世界展现“形势一片大好”的中国。这部叫做《中国》的纪录片拍完之后,便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大毒草”。
  这是一部完全依靠镜头语言的纪录片,在长城的桥段却有一句经典旁白:“逃跑的奴隶被直接砌进城墙,长城的每段都埋有尸骨,最后只有帝王们的名字留在了史册。”
  在这位外国艺术家眼中,长城不再是记载帝王丰功伟绩的碑记,而是无数民众的坟冢。
  我喜欢读史,也喜欢写些感受和体会。因为职业的关系,我犹喜欢“以小见大”,从历史的细节入手。
  撕开宏大的历史帷幕,做一个卑微的拾麦穗者。


  08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说,人和狗的不同就在于,狗不知道自己之前有狗,在自己之后也有狗;而人恰好知道在自己之前有人,在自己之后也有人。
  孔子说,礼失而求诸野。鲁迅说,读史要读野史。历史的动因存在于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只有走向田野与民间,才可能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合乎情理的解释。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是历史支撑起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精神生活;甚至可以说,是圣贤的历史构成了中国人的宗教。
  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深处,是烛照万里的规律总结,是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底层民众的所思所想,往往会被史书忽略。即使提及,也只是诸如“民不聊生”“民怨沸腾”之类的高度概括,很少会细致入微。
  柳宗元《捕蛇者说》为什么名扬千古?就因为他没有泛泛地感慨一句“苛政猛于虎”,而是手术刀般地解剖勾勒出了一个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
  历史从来“不以成败论英雄”。从这一点上讲,历史是传承,历史也是启蒙。
  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出生前的事情,就等于永远不会长大。

  09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专栏文章在《看历史》杂志面世后,大部分篇什被中国作协主办的《作家文摘报》选载,那些文章也成为我个人公众号“章夫书斋”的重要内容,2018年封面历史频道又特地给我开了“章夫读史”专题,在此一并致谢。
  我只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写作中引用了大量史料和专家学者的成果,限于文章的随笔体例,未能一一标明出处,在此一并致歉。
  章夫 己亥年深秋于古少城得一斋

《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封底
  书名:《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
  作者:章夫 著
  书号:ISBN 978-7-220-11925-5
  定价:68.00元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

  内容简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在传统中国的话语体系中,代表着两个极端的人生处境。在这两个极端的人生处境之中,“忧其民、思其君”,对家国天下的关怀不因身份之改变而改变。这种顽强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自诞生以来就不曾被中断的原因所在。本书从器物而起,窥探器物之下的先秦文化符号;至诸子层面,寻找支撑五千年不曾断裂文明的精神内核;终于秦汉之际的烽火,发现中华民族风骨之所在。在用散文一般的文字娓娓诉说公元纪元之前历史的同时,将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精神进行深入的剖析;又将这些深层次的精神指引,用通俗易懂的语句呈现于纸面,为读者掀开历史的迷雾,发现在历史中传承着的中国文化。

  作者简介:章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成都市第十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首届四川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成都商报副总编辑。擅长人文历史与地理随笔写作,共出版各类著作20余本计400余万字。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原作者: 章夫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1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