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四川报告 内生动力】追梦“一把手”圆梦——记大英县回马镇金竹村致富能手陈志勇

四川文化网 2020-9-9 10:15 12894人围观 文学作品

“我的手,我的手,把我的右手还给我!”陈志勇的右手被卷进强大黑暗的破碎腔内,接着是头部、身躯、双脚,整个人逐渐被这个冷血的破碎机吞噬,卸成小块从机械下部一块一块滚落一地。陈志勇奋力睁开惊恐的双眼,全身 ...
  “我的手,我的手,把我的右手还给我!”陈志勇的右手被卷进强大黑暗的破碎腔内,接着是头部、身躯、双脚,整个人逐渐被这个冷血的破碎机吞噬,卸成小块从机械下部一块一块滚落一地。陈志勇奋力睁开惊恐的双眼,全身已汗水淋漓,600余个消极堕落的午后,他从无数场恶梦中惊醒,空空如也的右手仿佛在颤抖,手臂伤疤处还隐隐作痛。

  男儿断臂梦难寻

  1974年9月,陈志勇出生在大英县回马镇金竹村7社。儿时的故乡,树木苍翠,他是父亲伟岸的背影,庇护着陈志勇无忧无虑的茁壮成长;儿时的故乡,繁花似锦,她是母亲慈祥的笑脸,照耀着陈志勇波澜壮阔的人生征途。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志勇走出村里外出求学,慢慢发现美丽的家乡,和外面的世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金竹村位处旱片死角,常年缺水,交通闭塞,人畜饮水问题困扰着村里的父老乡亲,一条3米宽的狭窄村道还没走到村的尽头就已经断道。每遇干旱年份,龟裂的大地吸食掉所有农作物的水分,也无法抚平它那垂垂暮老的脸庞,青黄不接时乡亲们的温饱都成问题。陈志勇在心里慢慢滋生出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乡亲们的困境,改变金竹村现状的想法。

如今的金竹村一隅   照片由作者提供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凭着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不懈的努力,改变一家人以及乡亲们的命运。我要赚钱,让爸妈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兜里有票子;我要让家乡人人有收入,生病有钱医,出行有车坐,最终摘除贫困村的帽子。”陈志勇常和别人说到自己的梦想,并以此勉力自己。
  1994年,高中毕业后,因家里缺乏劳动力且经济条件不允许,陈志勇结束学习生涯,提前踏上追梦之路,跟随时代潮流加入打工大军。他先后在陕西、福建、新疆等地打工,学习焊工、砌砖技术,梦想着慢慢积累资本,盼望着有朝一日时机成熟回家乡创业。十几年的务工经历,陈志勇习得了一身本领,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但离他的梦想还很遥远。
  陈志勇长的眉清目秀,还有一手好手艺,但是家里的经济条件一般,金竹村又是远近闻名的贫困落后村,村里的姑娘都嫁出去了,村外的姑娘又不愿意嫁进来,个人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直到32岁,在他人的介绍下,他认识了回马镇身患小儿麻痹症的何玉叶,两人情投意合,当即举办了婚礼。结婚后,为了照顾家庭,陈志勇回到回马镇沙石厂务工。
  人生不过白驹过隙,匆匆十几年一晃而过。自己的圆梦之路在何方?天旱地贫的金竹村何时才能摆脱困境?陈志勇心里十分着急,他等待着一次机会,一个施展梦想的舞台。正当陈志勇铆足了干劲,蓄势待发奋力追梦时,飞来横祸却捷足先登降临在他身上。
  2012年8月9日中午,沙石厂老板为了节约成本,错峰用电,在大家午休时间,安排最信赖的陈志勇和另外一名工友,来到车间进行沙石生产线设备试机,工友在操作间开机,陈志勇则来到鄂式破碎机旁测试。
  这一天,天气十分炎热,陈志勇感觉特别疲惫,晚上没睡好,劳累了一上午又不让休息,精神不在状态,恍惚之间困顿的双脚不听使一个踉跄,整个身体向前冲去。破碎机伺机一口咬住陈志勇的半只手掌,死拽着往破碎腔里拖,一阵短暂而剧烈的疼痛,陈志勇发出一声惨烈悲恸的哀号声,却淹没在机械轰隆隆的咆哮中。眼看着自己的右手迅速被破碎机分解,血肉喷的陈志勇满脸都是,这股无穷的力量和极度的恐惧暂时掩盖了身体的痛楚,他绝望的望向操作间,希望工友能看见自己的生死经历,立即关掉这恶魔般的机器,但工友却浑然不觉。
  “我不能死,老婆没办法照顾这个家,儿子不能没有父亲,我要活下去,我的梦想还没实现。”陈志勇用双脚和左手撑住机器,活下去的欲望迅速让他做出了壮士断臂的决心。他咬紧牙关,忍痛使出全身力气,想摆脱这支残缺的手臂。第一次失败了,恶魔将仅剩的小半截右臂吞下去,汗水、泪水、血水已浸透了摇摇欲坠的身体。生死瞬息间,陈志勇浑身颤抖着,用仅存的希望奋力挣脱了骨肉相连的右臂,势均力敌的阻力迫使破碎机发出尖锐怪异的怒吼声。
  陈志勇拖着血肉模糊的身体,跌跌撞撞来到操作室,身后留下一道触目惊心的血迹。工友见状,顿时大惊失色,立即组织人员把他送往医院,但因伤势过重,县、市医院都不敢接收,建议送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撑到下午五点,陈志勇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在途中简单交待完后世便昏迷过去,经过华西医院专家们的全力抢救,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我志未酬人亦苦,东南到处有啼痕,突如其来的厄运彻底击垮了这位靠双手吃饭的追梦人。带着破碎的梦想,陈志勇和先天残疾的妻子,还有刚上小学的儿子一起回到了金竹村。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失去右臂养家糊口都难,梦想抱负什么的都成为了奢侈。精神遭受的重创让他自我封闭,拒绝一切社交活动,不愿与人交往,七尺男儿几乎天天以泪洗面,他为整个家庭和亲人哭泣,垮掉的顶梁柱成为了负担。他为父老乡亲哭泣,远大的理想成为了笑柄,他是别人口中的“一把手”。

  涅槃重生梦飞翔

  失去右手后,善良的陈志勇没有得到工厂的正常赔偿,养伤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许多外债。沉寂的两年里,陈志勇基本每天都会从恶梦中惊醒,受伤后做不了重活,妻子行动也不便,儿子读小学正是用钱的时候,接踵而至的经济压力让他透不过气。2013年底,金竹村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陈志勇也因残被纳入贫困户范围,靠低保救助勉强度日。
  国家不断带来的利好政策,让这个靠天吃饭的村庄悄然发生着蜕变,陈志勇躲在家里暗自伤神,独自舔伤,门外的世界却热火朝天。县农业局送来了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田间地头,施工人员正在马不停蹄的加快进度,改土改田,开挖塘堰沟渠,平整机耕道,一条条农作物生命之渠在农田里蜿蜒盘旋,破解了长久困扰金竹村的农耕用水瓶颈;县水利局送来了都江堰大英灌区星光支渠项目,为115户贫困户开凿67个水井,老百姓饮水问题得以解决。
  村民饮水难、用水难的问题都解决了,这件事深深触动着陈志勇。人定胜天,事在人为,一味地自怨自艾只会拖垮整个家庭,不能总是“等靠要”,依靠政府和亲友的救济生活下去。改变命运还得靠自己,他不想这辈子就这么废了,也不想妻儿跟着自己受苦。重拾沉睡心底的梦想,他已不是当初那个少年,那些不问世事的沉默岁月,都是为了涅槃重生。陈志勇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并也欣然接受了“一把手”的绰号。
  经过调查,陈志勇发现村里瓜蒌长势良好、产量高,药膳兼用,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劳力,适合自己栽种且市场前景一片大好,他决定先在自家的2亩地里试种。在陈志勇的悉心照料下,瓜蒌以不错的产量和喜人的价格给予了回馈,第一年种植收入2000余元,基本解决了全家的生活和儿子的教育问题,单手撑起了一个家,找回自信,他充满了干劲和动力。
  2017年,陈志勇通过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取得了4.3万元的产业启动资金,他在3社承包下10亩土地,扩大瓜蒌种植规模并配套种植黄精,当年实现收益6万余元。2018年,陈志勇继续扩大规模,承包50余亩土地种植瓜蒌、黄精、蔬菜等,当年实现收益9万余元。
  2019年5月,正是瓜蒌的生长期,陈志勇每天习惯性的被鸡叫醒,来到承包地松土除草。这几日,他发现瓜蒌叶子成片发黄、掉叶,挖出几株一看,根部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且已变黑腐烂,陈志勇心头一紧,莫不是遭病虫害了?一筹莫展之际,他找到职业村支书彭俊松和第一书记钱礼寻求帮助,两人立即向县农业局的专家请教,被确定为瓜蒌根结线虫病害。在专家的指导下,虽然及时进行了晒土、移栽,但因田块连作时间长,病虫害已蔓延开,大部分瓜蒌还是没能保住,陈志勇心痛不已,为及时止损,他没有半点犹豫,迅速补种了不适合线虫寄生的玉米、蔬菜等作物,有效降低了线虫发生几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到了2019年底,因市场需求饱和,瓜蒌单价由每斤1.5元降到0.3元,本该血本无亏的陈志勇也因一场虫病害,躲过一场市场价格暴跌的洗礼。黄精、玉米、冬瓜等带来的收益弥补了土地承包、种苗、人工等的成本费用。当年,陈志勇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光荣地摘去了贫困户的帽子。这时,他主动向村两委递交申请,请求退出农村低保。

陈志勇在为冬瓜掐苗  照片由作者提供

  2020年,陈志勇根据市场变化果断转产,将50亩承包地全部用来种植水果玉米、冬瓜等作物。到了6月,50亩农作物经受住了疫情期间请不到人工、前期天旱收成不尽如人意等带来的严峻考验,仅半年时间已为陈志勇带来4万余元的收益。

  产业发展终圆梦

  2017年,金竹村在大英县交通运输局争取到了村道拓宽项目,村道路面由3米加宽到5米,即便是大货车也能正常行驶会车。村里的断头路打通了,可以东西两边进出,还接通了附近的乡道、国道路网。交通命脉疏通了,陈志勇认为抱团发展好过单打独斗,况且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村两委为其争取了医疗救助、低保保障,农忙时左邻右舍也不计回报的在帮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感恩。
  2017年3月8日,大英县召开在全县推广产联式合作社的工作会议,镇党委政府及时安排部署,金竹村两委积极探索推进建设。产联式合作社是一个新事物,老百姓不能理解,甚至连部分村组干部也搞不清楚。发展还需引路人,为打开突破口,镇、村干部找到有种植经验的陈志勇,希望他带头加入产联式合作社,带领全村群众一起干。
  刚向村委会提交了入党申请,带头就带头吧,陈志勇义无反顾地率先加入了合作社。妻子非常不能理解陈志勇的选择,加入合作社钱少挣了,生产规模大风险也跟着变大了,受苦受累不说,还要遭受大家的白眼。可陈志勇却牢牢抓住了这次机会,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产联式合作社就是要让大家共同致富,让全村人民共享脱贫成果,这不正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最佳途径吗?

陈志勇(右一)在种植基地与大家共劳作  照片由作者提供

  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后,为消除乡亲们的疑虑,陈志勇将自己的10亩产业加入合作社,并配合村两委积极引进企业成立四川柄泰农业有限公司,共同投入400余万元产业资金打造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为保障合作社健康发展,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合作社提前向入社农户保证以保护价回收瓜蒌、黄精,并明确各方的责任。由村集体负责联系企业、发动群众,协助土地使用等;由企业负责出资金、出技术,负责农产品收购与销售;由入社农户负责出土地、出劳力,享受劳动力分红,若农户无劳力耕种则享受土地分红。
  在陈志勇的带动下金竹村75户农户加入合作社,种植瓜蒌、黄精278亩,入社农户每人每年增收2500余元。获利的乡亲们称赞,陈志勇这个“一把手”现在真的成为了农业产业发展致富的一把好手。
  加入合作社后,陈志勇被柄泰公司聘任为理事长和现场技术管理员,每月工资1200元,这让他倍感压力,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经常单手驾驶着那辆农用三轮车,往返于基地、村委会等地,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种植基地观察劳作,不善言词的他还时常在村委会与村组干部协商合作社各项事宜。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种植技能,陈志勇积极参加县、镇组织的各类种植技术培训,经常请驻村农技员实地指导,与驻村工作队跑市场找销路。以前的菜农都是竞争对手,但现在信息发达了,陈志勇与其他村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建立了一个菜农销售群,四川、重庆、陕西各地蔬菜批发市场哪里有需求,菜农们便共享信息,把农作物销往哪里。
  2018年,陈志勇被县委组织部和县农业局推荐到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就读为期三年的农业农技专业,学好后准备反哺金竹村,更好的带领全村人民共同发展。
  如今,金竹条条公路通村达户,人们喝上了安全干净的饮用水,农田水利建设灌溉出成片生机昂然的农作物和经济林果。115户贫困户249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成功摘去了贫困村的帽子。陈志勇家里,已换上了电视、电脑、冰箱、空调等家电,提前过上了小康生活。“好日子,好房子,有票子”这些以前看来遥不可及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作者简介:
       沙马石古,80后,凉山美姑人,供职于四川省作家协会,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民族文学》《星星诗刊》《四川文学》《龙门阵》《四川诗歌》《蜀南文学》等文学期刊。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原作者: 沙马石古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