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
影响十万人的《窄门》、《少城》作者、著名作家章夫,今日(9月20日),携新作《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来到成都散花书院(文殊坊店),和现场观众一起分享新书中所讲述的两千年前塑造华夏精神的那些故事。 该书从器物而起,窥探器物之下的先秦文化符号;至诸子层面,寻找支撑五千年不曾断裂文明的精神内核;终于秦汉之际的烽火,发现中华民族风骨之所在。书中,章夫用散文一般的文字娓娓诉说公元前历史的同时,将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精神进行深入的剖析;又将这些深层次的精神指引,用通俗易懂的语句呈现于纸面,为读者掀开历史的迷雾,发现在历史中传承着的中国文化。 为何要写一本关于公元前的书籍?远古时代的历史对于现如今而言,有什么意义?今日,红星新闻记者专访了章夫,向其寻找答案。 9月20日,章夫新书发布会在成都散花书院举行。 历时五年 它本是《看历史》杂志的专栏文章 对于章夫而言,《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一书的完成,完全是机缘巧合。 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5年前的初夏,《看历史》杂志执行总编苑海辰找到他,希望他能在杂志上开一个专栏,名字已经想好,就叫“史记”。“我当时一惊,连说使不得。”章夫推脱说道,“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最多就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远谈不上研究。”而苑海辰坚持认为,他们要的就是比较好看的历史随笔,不是那种书斋里出来的专业爬梳。 最后,章夫还是接下了这个“活”。章夫说,主要出于三点考虑,一是兴趣所至,这些年杂乱无章看了一些东西,不系统,也漫无目的,可以趁机系统梳理;二是职业使然,新闻是历史的初稿,这些年他写了不少“初稿”,内心有了某种情愫;三是自我加压,章夫强迫自己不断学习,从书本上学,从不断考古新发现中学。每每为了一个典故,翻阅数十本书成常事,为一篇文章常常搁笔一段时间方找到灵感,重新提起笔来也成为常态。 章夫在新书发布会上分享创作幕后故事 不知不觉,章夫在这个栏目中坚持了五年,竟写了40篇文章,“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其实是一本读书笔记。因为阅读的习惯,我特地将这40篇独立成篇的文章分成了六个篇章,冠名以风雅颂、桃李杏、精气神、松竹梅、天地人、江湖海。”章夫说,在他的潜意识中,这六个看似毫不关联的词组,组成了先秦时期的血缘与纽带,也成为徘徊在“庙堂与江湖”的主题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专栏文章在《看历史》杂志面世后,形成了巨大影响力,大部分被中国作协主办的《作家文摘报》选载,2018年封面历史频道还特地给他开了“章夫读史”专题。“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是历史研究专家,我只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因为职业的原因,‘杂’是最大特色:读书杂,写作杂……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只是一个信息整理者。”章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40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力图通过历史细节去考量每一个历史事实。“这是一项苦差事,为了一些历史场景,我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又力所能及地到访一些历史现场,史料大多生涩,所以这样的随笔要生动地呈现起来,一点儿也不轻松。” 从任何一个角度进入先秦历史 都会见微知著,为然开朗 “研究公元前的历史,就像万里黄河的源头在唐古拉山,源头是最清澈的。”章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先秦文明作为中华文明初始的文明,诞生了孔子、老子、孟子等让后世敬仰,无法超越的人物。同时,站在世界层面上来看,在先秦时代,还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伟人。 为什么能够在这个时代诞生如此多的先贤?章夫解释说,先秦时期是文化的源头,那时并没有很多条条框框,是人类文化最勃发、最活跃的时候,让中华民族几千年都受用不尽。“相反,汉、唐、宋以来,在文化上的贡献,远远不及先秦,这个是我喜欢研究先秦的原因。”章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先秦时期离我们既陌生又熟悉,很多人讲述不清楚。所以,通过这40篇随笔,从某个小的角度切入,以模拟的视角来讲述那时的故事,“我们需要带着不论成败的心态来看历史,历史才会更有温度。” 9月20日,章夫新书发布会在成都散花书院举行。 在和红星新闻的对谈中,章夫对讲述先秦时代的历史故事很热衷,其中,他谈到了和四川人有关的古蜀国。 古蜀国跟秦朝打了一百多年,这期间,蜀国交通闭塞,信息闭塞,天府之国因其自然资源丰厚,人民小富即安,而为王为官者,都不思进取,偏安一隅。那时古蜀国的边境包括四川广元延伸至今陕西汉中,末代古蜀国君在一次狩猎时,得瑟地炫耀自己的兵力,秦惠王便由此探清楚,古蜀国的国力兵力,为灭蜀国做好了战略准备。“秦惠王率军经金牛道(今陕西勉县,越棋盘关进四川,经朝天驿往剑门关),攻打蜀国,蜀王亲自率军在葭萌抵挡兵败后被秦军杀死,之后蜀国灭亡。在今天历史观看来,蜀国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进步。”章夫说,蜀国灭亡90年左右后,秦国一统天下,定巴蜀郡。蜀国作为物产丰饶的粮仓大后方,为最终的大秦王朝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从任何一个角度进入来看先秦历史,会觉得见微知著,豁然开朗。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评论:文中虽然定位于历史散记,但它聚焦于细节以及大与小、点与面、静与动等哲学观,从新叙事的角度诠释了一种新的历史书写状态,不讨论真伪对错,只是提供我们一种动态的以小见大的观照视野,体现了作为新闻人的历史观和书写选择性策略,扩展了我们对文化、对历史本身的解读,给人启迪;对应到新闻表达中的细节,它为史记定格了珍贵的资料和价值判断的线索,可以融通历史、文学、新闻的写作表达逻辑,所以抓住细节,呈现细节,是丰富与赋予新闻与历史理解的重要切入口。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曾琦 摄影记者 刘海韵 编辑 张世豪 |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