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缕蘸水香 一生故乡情 童昌信 2018年8月8日,当书画家童昌信把"手下留情"这方印钤盖在行吟图上时,耗时一年多、总长40余米、幅髙0.7米的《富顺沱江行吟图》终算正式脱稿,20多年为家乡富顺做点什么的夙愿也终于实现。 2018年8月8日 昌信先生自撰《后记》 序 聂作平 中国作协会员,巴蜀文化学者,富顺籍作家聂作平先生应邀到著名画家童昌信工作室品读《富顺沱江行吟图》,他仔细了解了长卷的创作过程与绘制风格,提笔为该长卷撰写了《序》,該文章为《富顺沱江行吟图》水墨长卷更添光彩! 《富順沱江行吟图》 40余米水墨長卷 余闻庄子有言: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川省之西鄙,群峰峭立,万涓成水。九顶南麓,沱江始焉。沱江者,古称雒水、湔江。 《禹贡》记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绵延凡一千五百里,止于长江。其域也,土肥地沃,人稠户广,名城星罗,重镇棋布,久为川省膏膄。 吾邑富顺,既为井盐之源,复称才子之乡,实赖沱江纵贯,润泽万顷。考沱江自县境西北而入,下狮市,过东湖,环富世,接邓关,汇安溪,绕赵化,然后于长滩以出,逶迄二百里,据全流八分之一有奇。 观夫富顺,青江绕郭,碧水映天。拥沱江,则拥舟楫之畅,灌溉之便及渔业之利。衣食万口,生存千家,是为吾邑母亲河也。至若沿途城镇鳞次,则如春兰秋菊,各擅一时之盛。 狮市者,别号狮子滩。瓦屋起伏,木阁临水。晓来青石街头,酒帘招风;夜后绿江湾角,渔舟听雨。水陆码头,古风依稀尚存。 富世者,又曰釜江。盖江流曲折,自北而东,变东复西,其迹状若巨釜,是故名之。千年古县,县治均设于斯。入其城,虎丘叠翠,西湖堆秀,实为远古堰塞之遗也。味有豆花之甘,文有孔庙之尊。古街新城,楼宇接踵。此吾邑精华所在也。 邓关者,釜溪汇于沱江。昔年自流井之盐船,顺釜溪入沱江,顺沱江进扬子,两度川盐济楚,非沱江无以成其事。邓关扼二水之交,舟车辐辏,工矿多聚于此。 安溪者,青山峡所在也。考沱江自北而南,为峡有三。青山峡居下游,长二里许。夹岸峻岭,寒树依依。朝云晚烟,飞泉鸟语。忆余少时,每岁春秋,必溯流而赏烟景。屐痕过处,草木犹青。 赵化者,刘光第桑梓也。光第北上,买舟沱江,先下江阳。临行慷慨作歌,歌曰:挽不住大江东复东,铜琶铁板何英雄。百载往还,光第楼台尚存,君子魂兮归来。 …… 童公昌信,邑人也。精书画,喜吟哦。公迁蓉城五纪,然故土情重,念兹在兹。父母之邦,每萦梦怀。 丁酉之岁,公舟行沱江,旧迹重履。逮其后,闭门伏案,摹山状水,三易其稿。毕十月之功,成四十八米长卷,名之曰《富顺·沱江行吟图》。 余观是图,或山或水,或竹或树,或烟或霞,或舟或城。奇峰清流,豁人眼眸,诚知非胸有丘壑者不能为也。依图检点,感天地之高迥,识江流之迂回,叹风物之旖旎,味故园之壮美。 赞曰:浩浩江水,盈盈乡情。江水未央,乡情无尽。 長卷創作花絮 【情是故乡浓】 父辈们喝茶的老茶馆,依然茶香情浓 故居与乡亲叙旧 【沱江采風行】 童昌信先生在原富順县宣傳部邓副部長及 富順县文化館(美術館)明館長一行陪 同下收集素材、采风写生 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莅临童昌信工作室 四川省文联书记平志英莅临童昌信工作室 四川省文旅厅联合党委书记石勇莅临童昌信工作室 富顺县委县政府领导及专家参观长卷并召开座谈会 中央电视台“乡情”节目现场展示水墨长卷并采访童先生 |
2025-01-19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