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报告 内生动力】大英人的小康梦——大英县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脱贫奔康素描

【四川报告 内生动力】大英人的小康梦——大英县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脱贫奔康素描

四川文化网 2020-12-2 20:01 16368人围观 文学作品

 有谁能想到,卓筒井的生命力如此之强大。就像李冰创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在发挥功效一样,大英卓筒井依然在发挥作用,为当代社会服务。一条穿越280公里的输卤长龙,从四川大英县延伸到四川罗江县金路集团川树公司;沉 ...
  我最早知道大英,源于一眼古老的卓筒井。
  大英人的大智与英明,亦可从卓筒井窥见一斑。
  我们知道,井盐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纪,蜀郡守李冰就在兴建都江堰的过程中发现了盐卤,随即“穿广都盐井”,揭开了中国井盐开发的序幕。比西方早了2000多年。
  但是囿于时代局限,李冰开凿的广都盐井,是在当时打井取水的基础上开凿的大口浅井,这种盐井因受技术的限制,不会很深,而且井径很大,制盐效率不高。
  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大英人改写了世界的制盐史,用勤劳的双手开启了制盐产业的“大英模式”。
  他们在大口浅井产业制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继承和创新了钻井、制卤、晒卤、滤卤、煎盐的制盐工艺流程,发明了深钻汲制工艺。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其口径仅有竹筒大小,却能打井深达数十丈,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世界钻探深井的始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7%8B%E7%A5%96>和活化石”“活着的恐龙”,连大文豪苏轼都为它写下了不朽名篇《蜀盐说》。
  勇于创新,敢为人先,铸就了大英人的精神向度。
  800年后的2018年3月21日,当我站在卓筒井前,看着工人师傅从千余米深的地下汲上盐水时,我忍不住轻轻地尝了一口,弥漫在舌尖上的咸,那是大英人贡献给世界的味道。我不得不承认,我被大英人的勤劳与智慧深深折服了。
  即使普通的柴米油盐,转眼也是沧海桑田。
  有谁能想到,卓筒井的生命力如此之强大。就像李冰创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在发挥功效一样,大英卓筒井依然在发挥作用,为当代社会服务。一条穿越280公里的输卤长龙,从四川大英县延伸到四川罗江县金路集团川树公司;沉积万年的盐卤被人们深加工成烧碱、液氯、PVC塑料粉等现代工业的系列产品。在大英传承千年的盐水浴,被现代医学破译了古人养生、理疗的密码,方才有“中国死海”的神奇。
  但是,曾经因为卓筒井的发明而车水马龙、经济繁荣的这片土地上,近年来,依然有一些村民因为区域、环境、条件、智力、残障、孤寡等多种原因,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据统计,截至2016年,大英有14912户33697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虽然没有被列为国家级或者省级贫困县,但是贫困群众的生活,始终牵动着大英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心。
  大英人,秉承800年前开凿卓筒井的敢为人先的精神,开始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探索一种脱贫奔康的崭新模式。

  “易”位思考,与群众溯穷源

  说起以前的穷日子,贫困户们扳起指头“如数家珍”。
  39岁的郑福翠说:“我以前住在后坝村7组,那才是真正的大山沟,路之难走,爬坡下坎,全都是泥巴路。每次赶场都要下多大的决心。家里穷得还有一间房,下雨时,大下大漏,小下小漏。娃儿读个书,时间都花在了路上,关键是路太难走,担心他的安全。以前种点地,硬是造孽,就算苞谷的收成很好,也最多卖个千把元,一家人穷伤心了……”
  78岁的高先荣说:“搬迁前,我家住在双界村11组,资格的穷乡僻壤,现在都不愿意想。走路时是一脚水,一脚泥,乡亲们都叫‘水泥路’,屋里只有三间土坯房,四面漏风,屋顶漏雨,娃儿做个作业,本子都经常遭淋湿……”
  51岁的唐术华说:“你们以前没有来过我过去的家,不知道峦苍柏村1组的环境有好差,尤其是出个门,那个路之难走,我们那里有个顺口溜,叫‘晴天一块铜,雨天一包脓’,一家三口人,挤到一间土巴房子里,那个才叫惨哦……”
  48岁的钟琼艳说:“过去的日子穷得没法说,走路、吃饭、打米、磨面都不方便,一家人几十年都在土房子里窝起,种田挣滴滴儿钱,连日常开支都不够,根本没法过日子。最近十几年,我都在外面打工,一年累死累活挣6000元,也不愿意回家,就想离这个地方远点……”
  ……
  贫困群众的生活现状,揪着全国人民的心。
  党和祖国更没有忘记他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四川省委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周密谋划、系统部署,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遂宁市委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细抓好,紧紧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突出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带领遂宁市广大干部群众顽强作战、持续战斗。
  大英,这座敢为人先的城市,也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率先前行,积极探索脱贫奔康的新路径,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让33697户贫困群众走出贫困的雾霾,展露出阳光般的笑脸。
  要脱贫,必须找到贫困的源头。
  经过调研分析,大英县委、政府一直认为:区位偏僻、交通阻塞、住房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差、产业基本空缺是致贫的主要原因。找到了“穷根”,才能对症下药。
  2016年,在大英脱贫攻坚动员会上,时任县委书记蒋喻新号召全县广大干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以有力的措施、有效的组织、坚韧的毅力、扎实的工作,团结一致加油干,不遗余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说干就干,刻不容缓。”大英人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大英县的广大干部群众总是动情地说:“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假如我们是贫困群众,我们肯定也盼望着早日走出贫困,奔向小康,我们不能让贫困群众等久了!”

  “易”地搬迁,为群众挪穷窝

  “简直不敢想象,党和政府这么快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
  站在青山绿水间,望着眼前一幢幢漂亮的农家小院和村民们惬意的生活场景,大英县隆盛镇望龙村村支部书记吕加健激动不已。他的头顶,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正在迎风飘扬。
  易地扶贫搬迁是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原则,将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搬迁到生存发展条件较好地方,并通过产业、就业、培训、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系列帮扶措施,使其摆脱贫困状况、实现稳定脱贫的综合性扶贫方式。
  为了让贫困群众早日住上好房子,2016年以来,大英县始终把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要致富”作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向机制要效能、向工程要效益、向责任要效果,着力提升易地扶贫搬迁质效。全力以赴抓好组织保障、宣传引导、责任落实和督导考核,做到了对象识别精准、政策执行到位、资金管理严格、项目进展有序、稳定脱贫有保障、群众满意有好评。
  大英要在四年内实施2888户726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这是一项刻不容缓而又异常艰巨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呢?
  勤劳与智慧的大英人用科学的方法和有力的措施作答。
  大英的易地扶贫搬迁非常注重科学规划,聚力合理安置。在安置方式方面,坚持尊重群众意愿,结合后续产业发展,量身定做设计适合搬迁对象的安置方式。在建房选址方面,重点选择产业发展突出、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建集中安置点,以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完善的公共服务聚人,做到“五不选”,即:有地灾隐患的不选、无发展后劲的不选、基础难改善的不选、上学就医难的不选、群众不满意的不选。2016年以来,结合小城镇、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在隆盛镇黎明村、河边镇金灵村等地新建集中安置点84个(6户及以上集中安置点)。在房屋设计方面,坚持户型适用与习俗实际相结合、利于生产和适宜生活相结合、搬迁安置与基础配套相结合、户型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针对各安置点不同户数规模和各贫困户人口差别等具体情况,注重一户一政策、一型一设计、一点一规划,努力实现建设一个搬迁点,打造一个幸福美丽新村。
  据大英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党组书记何均介绍:易地扶贫搬迁之所以能够高效完成,主要是坚持了“四个专项”。
  一是明确“专项责任”。大英县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任指挥长的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制定县、镇(乡)工作进度表,细化责任清单,各镇(乡)与施工单位和搬迁农户签订建房责任书和承诺书,把工期节点细化到各个层级,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做到挂图作战、按期销号,确保房屋如期交付使用。建立工作QQ群,镇(乡)每天报送建设进度,每月上传施工图片;实行“一周一通报、一月一督查”的常态化督办机制,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导、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有力推进工作,确保项目进度抓得紧、赶得及、跟得上。
  二是实施“专项审批”。在项目审批上坚持“原则不变、程序不减、时间缩短”,县发展和改革局联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开通绿色通道,采用集中办公、集中审批的方式,对全县258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在立项、预算、财评、招投标等方面做到特事特办、快事快办。对项目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评审批等采取一站式服务,项目平均审批时间由过去的20多天缩短至7天。
  三是突出“专项监管”。统一建房质量标准和质量监督要求,制定《易地扶贫搬迁质量监督要点》,派出10个质量监督小组常驻建设一线,把严基础开挖、材料采购、施工工序和工艺等建房关口,2016以来,开展质量专项检查达600余次,确保了住房建设质量安全。
  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专门建立了“大英县易地扶贫搬迁”QQ群,或询问政策、或通报情况、或解答疑惑、或交流经验,不聊八卦、只谈工作推进,既是工作群、也是学习交流群,线上线下一派繁忙景象。“请问下扶贫移民局的伙伴们,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比选项目的工程款支付进度是怎样的?”“@全体成员,明天开始晴起了哦,抓紧时间抢工期,7月底所有住房要全部完工哦!”人人都成了项目监管员。
  河边镇太华村吴名方是2017年的搬迁户,他参与了该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建设,也是建房委员会成员,“房子是我参与修建的,用了多少材料、是不是按工序施工,我都一清二楚。”他说,“要是私人修,肯定修不到这么好。”
  四是严格“专项验收”。严格执行施工方初步验收、五方责任主体验收、县级部门监督、三方机构质量鉴定的“专项验收”机制,把牢住房质量验收标准,对不达标的房屋一律返工整改,做到“全面合格、达标交房”。截至目前,全县2888户726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搬迁入住。
  与住房一同改变的还有齐整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捷的基础设施,一点也不亚于城市的生活环境。
  我在隆盛镇望龙村石油队集中安置区看到,500米范围内有幼儿园、小学、初中,方便贫困户就近入学。村卫生室、街道诊所均位于安置点200米范围内,可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繁华的街道,方便农产品交易,促进贫困户经济增收。便民超市满足贫困户基本生活生产需求。自来水供应方便,保证贫困户安全饮用水。电力设施设备齐全,保证安全生活用电供应。电视广播信号接入快捷,方便听到党的声音。
  易地扶贫搬迁户郑福翠说:“如果我家不搬到安置点,生活哪有这么安逸!以前买一袋盐都要跑断气,现在就算你把菜炒在锅里,再出去买盐,回来接到炒菜都还来得及。”
  说起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变化,江柏村党支部书记陈俊彬感触颇多:“我们村貌原来很差,说起并村前的江关咀村,好多人都不想去,村民们也经常拦车,闹事,各级领导都头疼。现在变了,村民们生产生活有序,乡风朴素文明,好多人到了我们峦苍柏村,都想在这里留下来,耍一段时间,许多外地人还想在这里买房子,他们觉得住在这里会很舒服。”
  当贫困户告别昔日的简陋旧房,住上了崭新漂亮的好房子时,他们由衷地感恩共产党,感谢牵挂他们的祖国和人民,感谢为他们易地扶贫搬迁付出辛劳的扶贫干部们。
  在城里人看来,枯井村陈长猛的新家就是别墅。二层楼房有125平方米,卧室、客厅、厨房宽敞明亮。“以前一家人挤在又旧又破的土墙房子里,经常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想都不敢想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他乐呵呵地道:“我们要懂得感恩,感谢党,感谢祖国,感谢人民!”
  当66岁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段德军搬进新居时,忍不住深情地说:“没有共产党,我一辈子都住不到这么好的房子。”

  “易”苦思甜,帮群众换穷业

  搬进了好房子,仅仅是脱贫攻坚的第一步,而要过上好日子,才是大英脱贫攻坚奔小康的终极使命。
  易地扶贫搬迁户曾广平说得好:“光有房子不得行,我们还要吃喝拉撒,总不能一家人天天抱到柱头啃噻?”
  于是,大英又将工作重心放到了“换穷业”上。
  据统计,在全县2888户7268名易地扶贫搬迁户中,有劳动力家庭1144户3130名,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家庭1284户、以非农产业生产为主家庭1051户,这是一个不小的贫困群体啊。
  大英县县委书记胡道军一直在思考,怎样让产业带动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脱贫致富。按照“搬迁一户、脱贫一户”要求,大英印发了《大英县关于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的实施意见》,发展产业促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长效机制,探索以“产联式合作社”模式发展农业产业,引导工商资本下乡与易地搬迁贫困户联投联营,最终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对已脱贫对象建立“回头看”“回头帮”工作机制,扶上马送一程,脱贫不脱帮扶、不脱政策、不脱项目,坚持由“输血”变“造血”“防失血”相结合,逐户制定后续产业发展扶贫措施。他说:“我们只有一个目标:让贫困群众搬迁开心、住的开心、能持续稳定增收脱贫。”
  “说起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大英县县长胡铭超也在积极围绕目标想办法:“要大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拓宽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渠道。”大英在易地搬迁“换穷业”上做足“绣花功夫”,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由“单家独户”向“适度规模”和“标准化生产经营”转变,强化政府引导,探索建立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贫困户)等几大主体为核心的产联式合作社,因户施策精准扶持,多渠道助农增收。引导鼓励搬迁户加入“产联式”合作社,以土地、劳动力或扶贫资金入股,定期实行保底分红或参与收益分红;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带动农旅沿线搬迁户发展农业旅游经济;引导并组织搬迁户参加“订单式”劳务技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民夜校”培训,以提升贫困户就业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技能水平。
  大英多措并举,拓宽了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渠道。
  一是转变经营模式,“抱团取暖”发展规模产业。大英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大环线建设,串联45个贫困村,建立产联式合作社,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搬迁后稳定脱贫。大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依托农业园区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强化贫困群众与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推广产联式合作社“五联”扶贫模式(资本联投、生产联营、经营联动、效益联赢、风险联控),确保搬迁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村村有集体收入。如:河边镇“业主+农户”方式建立柠檬产联式合作社,发展柠檬产业基地1.2万亩,建果蔬冷藏保鲜库4座,购置分选设备2套,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带动连片村贫困户400余人就业增收。
  二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助推搬迁户增收。大英提出了“温氏生猪二次寄养模式”,采取由温氏公司对新建猪场统一标准化设计,统一猪苗供种、统一饲料采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防疫免疫、统一对外销售“六统一”,养殖业主负责饲养,村集体负责统筹协调的模式开展生产经营,产生的收益由养殖户、贫困户、村集体按比例分配。玉峰镇星宿沟村作为探索试点村,建立公司、业主、村集体及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帮扶机制,签订帮扶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该村建成养殖场1个,2019年生猪存栏总规模800头,其中二次寄养生猪存栏200头,现已销售二次寄养生猪两批次400头,村集体和贫困户获得分红2.2万元,受益贫困户83户231人,户均分红200元。温氏生猪二次寄养模式带动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效果明显。
  三是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多渠道助农增收。比如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深入推进扶贫劳务协作,进一步提高劳务对接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质量,引导搬迁户劳动力到省内外转移就业,其中解决了有劳动力且有劳动意愿的1649人搬迁户省内外就业。又如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进一步聚力开发护林绿化、保护地管理、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孤寡老人和儿童看护、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等各类公益性岗位,已优先安排306人次困难搬迁户中具备条件的劳动力。
  站在望龙村集中安置点,远处青山上的一条醒目的标语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向芭茅宣战,向荒地说不,向产业进军。”吕加健解释说:“这是我们发展产业的致富秘诀。”
  望龙村于2019年村建制调整时结合地理位置相近、地形地貌相似、产业结构融合、文化渊源接近的优势,由原黎明村(省级贫困村)和永明村合并而成,共有29个村民小组、815户324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4户220人。
  望龙村集体经济以“破晓”种养殖业合作社为依托,充分整合农户、企业等资源,建设产联式合作社,发展花椒180亩,玉米20多亩,引进“三新一高”生态农业项目,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提供生产就业岗位,促进增产增收,提供生产岗位40余个岗位。每当花椒成熟时节,望龙村漫山遍野弥漫着浓郁的椒香,人们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如今,220名贫困户已全面脱贫,原省级贫困村黎明村顺利摘帽。
  大英县金元镇江柏村由原峦苍柏村与原江关咀村并村而成,属于偏远死角的省定贫困村,辖村民小组15个,总人口1745人,总户数588户,贫困户100户、294人。然而在江柏村村头路尾,人们看不到一点贫困落后的样子,映入眼帘的是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新农村风貌。
  “易地扶贫搬迁后全村形成的六个产业,带动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村支书陈俊彬说。一是脆红李200亩,采用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托管模式,在家有劳动力的农户和村集体签订半托管协议,农户出脆李树木和管理所需人工,村集体出技术、生产物资、提供销售渠道,农户和村集体按照7:3的比例收入分成;不在家和无劳力农户和村集体签订全托管协议,农户只需出脆李树木,由村集体代管,农户和村集体各占比50%收入。2020年脆红李产量达20吨,村民户均增收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2021年将进入丰产期,脆红李产量将达100余吨。二是刺梨100亩,刺梨是全县统一发展的扶贫专项产业,户均栽种100株。三是蜜本南瓜70亩,由驻村工作队统一繁育,在家农户均有栽种,预计全村产量100吨,产值12-15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5-3万元,农户户均增收1200元。四是跑山乌鸡3.6万羽,采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农户散养,采取老母鸡孵育仔鸡的传统繁育模式,确保品种纯正,由专业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鼓励在家农户发展小家禽养殖,确保在家务农也能有收入。五是水产养殖,原村办公室前的水田蓄水难、土质差,村民习惯种植水稻,但是受田块限制水稻产量低、效益低、村民种植积极性低,纷纷出现撂荒现象。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征求村民意见后镇村干部多方对接,争取项目资金将这一片占地35亩的撂荒地建成拦沟堰、蓄水养鱼。已成功引进眉山业主发展黄颡鱼养殖,建立“工商资本+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以600元/亩作为保底租金,年底按照业主、村集体、农户8:1:1比例分红,既有效解决了撂荒地还形成了新业态,又鼓了百姓腰包、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现已实现年产值110余万元,纯收益4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余元,占地农户亩均收入1600余元。介绍到这里,陈俊彬激情难抑:“我们村还首创了一种大英模式,就是由村集体牵头成立了建筑劳务公司,承包村级自建的一些基础设施劳务和劳务输出,2017年至今已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6万余元。”
  山水含情,瓜果飘香,大英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在新产业的带动下,正激情满怀、信心十足地走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

  “易”起奔康,让群众拔穷根

  2020年3月13日,大英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会召开,县委书记胡道军在会上强调,要以一往无前、誓取全胜的必胜信心,克难攻坚、披荆斩棘的昂扬斗志,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责任担当,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发起最强冲锋、发动最后总攻。
  胡书记的意思很明确,要想取得全县脱贫攻坚的总胜利,不仅要溯穷源,挪穷窝,换穷业,更要拔穷根,只有从根本上拔掉穷根,才能实现真正脱贫,永不返贫。
  拔掉穷根,就是要从根子上解放思想。
  曾广平是隆盛镇前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2人,妻子因为家庭条件太差,受不了苦日子,多年前就已离家出走。他守着几间破房子和一亩三分地,思想老旧,找不到发家致富的门道,加上儿子需要抚养,家庭经济紧张,在易地扶贫搬迁初期,村两委动员他易地扶贫搬迁,并帮助其出谋划策,利用自身劳动力就近务工增收增产。
  但是,曾广平不愿意搬,他说了,已经穷了半辈子,不再“东想西想,吃了不长”,只愿守住一亩三分地了此余生。
  在多方劝导后,曾广平才勉强同意搬迁。搬进新居后,曾广平通过自己努力在周边打起了小工,慢慢的,他结合场镇优势,做起了啤酒销售、贩卖养殖水产,还创办了小型木材加工厂。如今,思想陈旧的曾广平已经满血复活了。
  拔掉穷根,就是要选好基层领头人。
  1970年出生的吕加健是现在的望龙村党支部书记,此前,因为生活贫困,看不到希望,他于2004年外出打工,先后当过几家大公司的部门主管,手下管着几十号人,月收入6000多元,村民们都说:“老吕算是打工者中混得好的了。”
  但吕加健不满足于现状,高中毕业的他,边上班边参加电大学习,拿到了大专学历,被评为上海市第二届百佳学习型专家,上海教育电视台还专门报道了他的事迹。他每次回家乡,看到家乡依然为穷所困,变化不大。于是他决定回到家乡,和村民们一起致富。但他的想法刚一提出,就遭到了家人的集体反对,开了他的“批判大会”。他打工的公司老板也不愿意他走,反复劝说,并问他:“你回去后一个月挣多少钱?”他答:“1000多块。”老板不解地问他“那你回去干什么?”他答“想为家乡搭把手、做点事、出点力。”
  就这样,吕加健成了望龙村的领头人。他跑了很多地方,见多识广,他热爱学习,敢于创新,他是一名优秀党员,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他心中装着群众,愿意为民办实事。而望龙村在他的带领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俊彬也是这样一位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领头人。
  53岁的他像大山一样朴实无华,早年曾经担任过江柏村小组组长。尽管只有小学文化,他却天南地北地闯荡过,1990年代他在北京、重庆打过工,后进一家广告公司做展览工作,收入可观,生活舒适。但是为了改变乡村现状,为了不辜负家乡山水的养育,2007年,他从北京务工返乡任村代理主任,后当选村主任,2014年担任村支部书记,2019年合村并组后担任江柏村总支书记,至今已兢兢业业的奉献了13年。这13年里,村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峦苍柏村还先后获得四川省省级四好村、遂宁市市级四好村。
  谈及回乡后的工作,陈俊彬说了四个字:“无怨无悔!”
  有了这样的一群基层领头人,注定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大英山村的明天注定会更加美好。
  拔掉穷根,就是要倡导勤劳致富。
  52岁的女村民胡应术,2017年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在江柏村安置点。因丈夫陈长志残疾致贫,胡应术为照顾丈夫,在家务农,一直未外出务工。而本地村民因外出务工、定居、农业效益低等多方面原因,农村撂荒地逐渐增多,胡应术用勤劳的双手、不向生活屈服的韧劲,开垦了一湾撂荒地,占地16亩,种上了玉米、小麦、油菜、果树和南瓜,初春时分遍地金黄的油菜花让人赏心悦目,也让人对胡应术心生敬佩,昔日草长莺飞的荒地变成了如今整整齐齐的良田,她起早贪黑,不停劳作,这股干劲始终感染着其他易地扶贫搬迁户,她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勤劳可致富,好生活是干出来的。
  拔掉穷根,就是要鼓励奋斗致富。
  54岁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黄增学,肢体四级残,1人户,无配偶、无儿女。2017年脱贫,纳入低保兜底,并于同年搬迁进入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因残疾加重逐渐失去劳动能力,无法外出务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为其寻找就近务工岗位,为村集体养鱼、保障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生活用水、村办公室用水,每月稳定收入450元。黄增学不等、不靠、不要的思想驱使他在身体残疾的基础之上努力奋斗,日子红红火火、乐观向上,为其他贫困户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拔掉穷根,就是要引领科学致富。
  “卖李子咯,卖李子咯,大家快来看一看,又大又圆的青脆李咯”随着村贫困户陈俊力的吆喝声,引来了大量群众的围观,原来这是江柏村驻村第一书记田怡和驻村工作队在组织村民统一将脆李运到村办公室,帮助他们集中销售。
  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当天便现场销售脆李1240斤,签订订单2800斤,销售额达24200元,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陈俊力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关怀,感谢田书记的指导,感谢驻村干部们的帮助,没有你们的帮忙,今年的收成没有这么好,而且今年可能又要烂到地里了,能够卖到3100元钱,娃娃的学费就够了,谢谢你们!”
  江柏村的青脆李和脆红李之所以如此个大味美,得益于田怡和村干部们的科学管理。今年31岁的田怡是大英县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全县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及经济果树栽种的技术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经济果树的种植、销售。2020年2月26日,田怡被派驻到江柏村担任第一书记。此前因为技术、销路的缺乏,村民对种植青脆李和脆红李存有一些顾虑。田怡和工作队经过反复调研,最后决定2020年全村的脆李产业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托管,采取“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施药、统一宣传、统一销售”的方式,按照绿色食品的生产规程严格管理,结果种出来的脆李又大又甜而且外观漂亮,市场认可度高、价格好,村民陈斗林兴奋的说“我在鱼塘边种了24棵青脆李,一共摘了416斤,田书记他们帮我卖了2400多元,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比种玉米、水稻轻松多了,而且价值也高,打消了我对这个产业的顾虑,我还要好好管护,按照要求科学管理,种出更好的李子。”
  拔掉穷根,就是提升村民文化素质。
  关于村民素质,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由内到外的变化”,房子修好了、票子挣到了、环境变美了,怎样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是改掉陋习、拔掉穷根,不再返贫的关键。
  走进枯井村村委会,公告栏里张贴着“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四好户”等系列评选活动名单以及“二十四孝故事”,村民在耳濡目染中沐浴着文明村风。枯井村第一书记刘刚说:“枯井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就是要让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共建文明和谐新生活!”
  “以前单门独户住在半山坡,与同村乡亲交流沟通少,有时还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产生误解,现在大家住在一起,环境好心情也好,加上村上的农民夜校和党员干部时时都在宣传文明行为标准,安置点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风气。”李玉甲如是说,“现在大家空了就在一起摆摆龙门阵、跳跳坝坝舞,不仅生活丰富了,而且也没有以前那么爱计较了。”
  吕加健的妻子陈洪从小就热爱文艺,同村的乡亲们戏称她“浑身长满了艺术细胞”。以前和丈夫在上海打工时,就非常活跃,经常代表部门参加公司的文艺演出。
  回到家乡后,为了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精神生活,她干脆发起成立了小米艺术团,陈洪一个人既是团长,又是老师。没想到艺术团刚一成立,就吸引了60多人加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舞蹈、歌曲、相声、小品、三句半应有尽有,而且所有节目都是团员们自编自导自演,村民们白天在田间劳动,晚上在广场排练,艺术团下面的三个小分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既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精神生活,又锻炼了身体,友善了邻里。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甚至县上的大型活动,都有异地搬迁户的身影,望龙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文艺范儿”。
  望龙村还结合农民夜校,讲党课、道德课堂以及文化下乡等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技术技能培训督促群众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养成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安全生产、守时守信的好习惯。遵守社会公德,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自觉抵制好逸恶劳、相互攀比、大操大办、低级媚俗、宗族派别等不良风气,无遗弃子女、不赡养父母、不关爱兄弟姐妹等现象,形成好家风。使群众真正懂得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优势、党和政府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优势、人民群众的家国情怀和思想素质优势,切实增强村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进而极大地提升了脱贫攻坚满意度。
  拔掉穷根,就是要做好长远发展规划。
  绿色、环保、科学的发展规划,是拔掉穷根的长期保障。
  在城市发展中,大英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即使在脱贫攻坚的艰难战疫中,也初心不改。
  望龙村牢牢坚守“两山”理念,规划在近年将在本村兴建“中华龙园生态旅游度假区”,发挥区域优势、交通优势、文化优势,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园、龙文化体验园、黎明河人与动物嬉戏园等观光区,实现乡村旅游发展。
  而江柏村同样一直践行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结合现有的生产和旅游资源,将打造“春观漫天李花、夏赏遍地格桑、秋享丰收喜悦(体验摘南瓜、脆红李)、冬抓跑山乌鸡、四季垂钓品清茶”的现代乡村旅游示范村。
  昔日的穷乡僻壤,正在向“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华丽转身,山水之间处处呈现出“麦青菜黄千村秀,脱贫奔康万户春。”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的崭新风貌和万千气象。
  一幅“看得见山,忘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正在大英70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刘佳利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作者: 王国平 蒋丽萍 白波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