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立足当前,关注长远,提升居民消费生活品质

四川文化网 2020-12-14 20:59 714人围观 学术评论

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这是当前社会科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中国防疫进程中的居民消费是整个抗疫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消费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素材。

——在(中国)消费经济学会2020年会

暨第二十三次全国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演讲

王裕国


一、防范新寇疫情中的我国居民消费
      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这是当前社会科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中国防疫进程中的居民消费是整个抗疫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消费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素材。
      第一,珍惜生命与健康,成为居民生活的首要原则
      健康优先、生命重于一切的理念,在此次防疫中得以充分展现。大多数生产经营活动按下暂停键,生活消费却一时一刻不能停止。但是,居家隔离消费的特殊性在于,保障健康安全和卫生的需要上升为首要需要,清洁的食品和用品,无接触性的互联网和现代通讯,成为居民消费的必备对象。同时,相当部分原有的刚性与非刚性消费项目发生了互换。消费活动的这种新变化,适应了防范大规模流行传染病的需要,同时揭示了人们重视不足的一个重大命题,即保障生命健康是人类消费活动的基本宗旨,是人类经济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没有生命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其他一切活动。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侵扰似无止境,这也为我们创新当代消费需要序列,以及消费结构理论提供了重要思路。当前世界上最乐观的估计,新冠病毒销声匿迹,世界经济恢复常态化,至少还要两年时间。因此,能否适应生命健康消费至上的需要,构筑起坚实可靠的产业供应链和疫情防范机制,适时调整国民消费习惯,更新消费结构,成为检验一个经济体能否真正实施以人为本理念,并取得抗疫成功的基本标准。
      第二,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是我国防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
中国防疫已经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复苏步伐逐步加快,根源于党中央尊重科学决策的坚强领导,充分发挥国家强大的动员力和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城乡居民以防疫需要为前提自觉调整消费方式。同时,需要指出,相对雄厚的实体经济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作为世界头号制造业大国,拥有强劲的抗疫物资制造能力、较为齐全的医疗系统、便利快捷的网络指挥系统、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以及储备充足的粮食,货源充足的蔬菜、肉蛋食品,以及水电供给保障。假如倒退20、30年,我国防疫斗争要取得今天的成绩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在世界应对重大危机来袭之时,我们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发展制造业,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对于强力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的重要意义,由此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极端重要性。
      第三,居民基本生存资料范围拓展,也显示其重要意义
      抗疫期间,民众虽然处于相对封闭的居家状态,但拥有基本的家用电器、电脑和手机等设备。依赖于这些物质设备,个人和家庭并没有失去与社区、乡镇的联系以及与社会的交流,在线视频与线上娱乐获得超常发展,在校学生实施在线学习,这就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因停止聚集性的教育、体育和文化娱乐活动对人们身心带来的负面影响,显示出居民消费的弹性与韧性。如果说20年前,家庭耐用消费品还是界定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现在它们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居民生存的基本资料。当然,即便在防疫期间,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一步拓展线上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教育活动,提升消费效益,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和发掘的空间。可见,现实社会经济条件下,居民生存性消费资料的内涵已经大为拓展,这不仅为消费结构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实践依据,同时也为巩固脱贫成果的家庭,提供了消费生活的新标准。 
      第四,构建全民健康教育体系,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当前,全民健身已经上升成为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支撑条件。由于缺乏基本健康知识,听信健身谣言或致残或丧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悲哀。防疫期间已经显示出全民健康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全民健康教育应当与全民健身计划密切配合,构建全民基本健康知识体系,系统而不是零碎地开展全民健康普及教育,包括基本的卫生保健以及应对公共突发卫生事件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将其纳入从幼儿园到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各类企业和团体;需要系统地培训大批相关专业人员;需要赋予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机构提供健康教育服务的职责。显然,贫困地区医疗机构要担负除医疗外的健康教育,其任务更显重要而艰巨。
      总之,难忘的2020年即将过去,“中国特色抗疫斗争中的居民消费”,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专门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消费复苏滞后于经济增势的原因探索

      当前中国经济仍处在新冠疫情的强力冲击之中,虽然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今年前三季度,社会零售总额增速仍为负值,不仅滞后于经济复苏的势头,也滞后于收入增幅,没有出现原来预料的大规模“报复性、补偿性消费”。此次公共卫生危机爆发之后,消费下滑幅度超过经济下降幅度,而在经济复苏之后,消费又成为滞后于经济复苏的“后周期”变量。这与传统经济理论中关于消费变化与经济变化的论述并非一致,探究消费需求变化的特殊性,可以有以下的分析:
      一是消费意愿受限。聚集性的服务消费(包括餐饮、影视、娱乐、旅游等),在疫情防控面前一律转为非刚性需求,被强制性停止,这是被动性地抑制消费意愿。
      二是收入—消费的预防心理趋紧。从主观上看,公共卫生危机来临,人们重新审视生命与健康的心理强烈,安全避险与预防意识上升,消费意愿更谨慎,不愿消费、不敢消费的心理特征趋向明显。从客观上看,受疫情冲击,中小企业特别是服务业倒闭破产户数增多,居民收入及预期收入增幅下滑。疫情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并不相同,对低收入阶层的冲击更大,中等收入群体也出现部分退化迹象;加之为经济复苏采取的强货币刺激政策和高新产业扶持政策,资本所有者及高科技知识阶层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增值机会,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扩大,合力引发了前三季度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从世界范围看,疫情过后,财富的两极分化将更趋扩大。可见,被动抑制与主动抑制、主观与客观的合力作用,导致居民总体消费能力受到显著冲击,消费意愿明显收紧。
      此外,疫情加剧或者说进一步暴露了阻碍消费增长的系列矛盾,这包括:
      ——民生改善步伐加快,但对消费者改善预期的作用尚未明显展现。数字经济发展导致部分劳动密集型岗位劳动者失业,非稳定性就业人员增多;养老保障水平不高,特别是农村居民更低;民众在医疗、教育、住房方面的困难未得到有效缓解,疫情冲击下的这方面问题更值得高度关注。
      ——消费环境净化任务仍然艰巨。消费市场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但缺乏完善的法规与监管创新,这些领域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投诉增多,涉及到的社会文明建设任务更为艰巨,短期内难以实现“放心、舒心消费”。
      ——农村及乡镇消费需求疲乏状态更显突出。农村乡镇消费市场仍然是我国居民消费的短板,在疫情冲击下突显萧索。除了受收入水平限制外,农村和乡镇在这轮数字经济发展变革中处于落后地位,兴旺发达的农村电商仅占乡村的较小比例。除了技术条件自身的限制,重要原因是数字经济渗透率在各个地区和各个产业市场分布不均,农村乡镇也缺乏相应技术人才。
       ——生活服务消费的滞后性影响。“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发展普遍滞后于需求,导致巨大的需求能力未能充分释放出来。亟待在生活服务业供给端,采取强有力的改革与发展措施。

      总之,近几年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虽然在投资和出口下滑前提下大幅增加,但实际拉动力仍然较弱,一般消费品供过于求的过剩状态持续,经济增长要转型到主要依赖消费需求拉动,还任重道远。


三、提升消费生活品质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标识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较长时期发展的主题。高质量消费,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是已经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居民消费发展的基本目标,这既是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验证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标识。
      高质量消费的内涵,就是高品质消费或者说是消费的高品质。中央关于“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建议意见第十二条的标题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这是探析全面小康社会居民消费发展目标的重要指导,笔者认为,提升居民消费生活品质,既是“十四五”,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居民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
      品质,包括质量、品位和品格,高品质的消费生活,可否从下列角度加以把握:
      ——从消费对象看,高品质的消费品和服务,具有高标准的物理化学性能或温馨精细的人文关怀,符合高标准的安全和绿色环保认证,由此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具有时代性、先进性。
      ——从消费环境看,高品质的消费环境,是符合人的身心自由而全面发展本性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包括高标准市场体系——激励先进,淘汰落后,切实保障消费权益的市场经济环境;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本性的自然环境;符合人类健康成长和繁衍本性的卫生保健环境;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人文环境和政治环境。
      ——从消费者看,高品质消费的主体是高素质消费者,他们具有欣赏和享受消费品和服务的基本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人文关怀精神,有科学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素质,懂得消费品和服务内涵),如马克思所说,是“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尊崇市场经济法制,具有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契约精神,理智从事市场交易行为。只有素质全面提升的消费者,才能更深刻地体验优质消费对象和消费环境的内涵。
      只有这种消费对象、消费环境和消费者的结合,才是真正高品质的消费活动或消费过程。只有高品质的生活消费,才能真正提升消费者的生活情趣、文化品位,增进消费者与生产者、流通者之间的社会联系和情感,促进消费主体m全面发展。
      从全面小康迈向宽裕小康或初步富裕,并非只是消费物品和服务数量的增加和种类的扩充,更重要的是在消费过程中真正感受到生活品质提升的愉悦、充实和满足。消费经济学教材对于消费结构提升和消费水平提高的一般表述是:在生存需要满足的基础上,增加享受和发展资料;在物质消费满足的基础上,增加文化精神消费。现在看来,这种表述尚需要发掘其深层次内涵,只有明确提升整个消费过程的品质,才是实质性的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上升。 
      消费生活品质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无止境的进步过程。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消费生活方式发生了实质性大变迁,中华民族传统消费与世界各民族消费紧密交织融合,形成了中国当今独特的消费生活方式。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正在大踏步地迈进现代生活方式,14亿城乡居民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是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和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坚实基础和强大推动力。从现实情况看,必须紧紧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从各个方面尽力消除发展中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笔者以为,可能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进取,才能实现中国居民消费生活品质的全面改善与提升。



      本文作者:王裕国,西南财经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作者: 王裕国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